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村遙

鎖定
學吉他和鍵盤的後搖音樂家。
學習吉他與電子琴出身,是日本一支後搖樂隊Nica的靈魂人物。2007年夏與另一位風格相近的日本音樂人Akira Kosemura合作推出一張名為《Afterglow》的純器樂氛圍專輯。
中文名
中村遙
外文名
Haruka Nakamura
出生地
東京
出生日期
1982年
職    業
獨立音樂人
2007年夏與另一位風格相近的日本音樂人Akira Kosemura合作推出一張名為《Afterglow》的純器樂氛圍專輯。2008年5月又推出名為《Grace》的第二張專輯,削弱了《Afterglow》中的電音成分,並加入同名字一般優雅輕靈的女聲Janis Crunch,實則是借人聲民謠的外衣顛覆了傳統後搖的模式,而人聲雖佔據篇幅卻並不放在突出位置。Haruka在其中一些歌曲中穿插了低保真的效果,彷彿是將旅途中亦走亦彈時錄下的Demo而非錄音室作品直接放入專輯當中——有人稱之為“田野錄音”的手法,很大程度上令音樂更添樸實真切的氣質。
Haruka Nakamura Haruka Nakamura [1]
對於Haruka Nakamura來説,他的音樂不同於World’s End Girlfriend甜得華麗,如同中世紀的傳説再繹一般,亦不像Mono那樣甜得暴戾。Haruka Nakamura是藏匿在眼下生活的自在之甜,稻甜,海甜,雲霞縫隙中的甜,微風拂人時,甚至帶有蟲鳥滑翔後留給空氣的甜的印跡。
若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兩張專輯,那就是“田園”。無論走到哪裏聽他的歌,與音樂相伴的總是腦海中田園間微風逐飛鳥,鳥逐稻浪,稻浪又隨風起伏的恬然美景。Hakura的音樂中大量重複同幾段旋律,彷彿化身為你日日反覆看到的一草一木,雖然日日相同,每每相似,卻教人有着百看不厭的好樣心情。
説日系後搖是一種甜,實際是藉此比擬之唯美。像上文所述的WEG與Mono,這兩個名聲大噪的後搖樂團與Hakura Nakamura一樣,在追求後搖的力度與宣泄的同時使音樂意境接近唯美的程度,這就需要音樂中要有電影感,聽覺、畫面、敍事不缺一樣。除了有精美上乘的旋律,Haruka與另外兩者不同的是將經典樂器(鋼琴,手風琴等)放在演奏的首位,同時將為數不多的噪音和電子等現代音樂元素規律化,而不是營造噪音牆,以作為背景節奏出現。打個不襯的比喻,WEG與Mono追求氛圍張大的藝術,而Haruka則是追求心靈閉合的藝術。也許Haruka的音樂可以自成一派——稱之為“田園系”也不錯——它不再向你傾訴或灌輸故事,而是同美景一起分擔你的心事。走完一段旅程,你成為帶着耳機的敍述者,在音樂和假想的陽光中做未知的事,想想念的人,那最動人。
曲終時,還是那微風,坐在列車上,心中懷揣着一種朦朧得不辯是旅行還是在流浪的心情,看到新瀉遼闊的青稻面上隱約滑過一個微笑。耳畔剛逝的這一曲讓人感覺光線濃密了許多。回神時,我的眼教發光的稻田晃了,才在剎那用近乎信仰的目光把田間肩頭留鳥的稻草人,看成了專注的少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