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村村

(浙江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下轄村)

鎖定
中村村由滕村和中村兩個自然村合併為一村。據説早年從安徽搬遷過來一支滕氏家族在此定居,原村名為長壽村,村前的沿山小溪名為長壽溪,至清代後期更名為滕村。村主要姓氏為滕、葉、楊、汪、呂等姓氏,中村原是散户搬遷至此,村主要姓氏為貝、倪、鄭等姓氏。50年代初,當時組織初級社,滕村與金家嶺、中村與村口編村,至56年成立高級社,中村與滕村合併為中村村高級社。58年成立人民公社,金家嶺、水源、滕村、中村、村口等村合併為中村大隊,59年又分開,中村與滕村為中村大隊,當時人口,土地面積、山林兩千多畝,農田五百六十多畝,由於學大寨改田等原因,農田估計面積有七百多畝、茶地一百多畝。70年代在石磅坑新墾茶地七十七畝,估計茶地總面積為一百七十畝。
中文名
中村村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浙江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下轄村
面    積
2800畝
人口數量
50多人
年收入
200多元

中村村農業發展

農業方面,抗日抗爭以前中村茶葉生產比較有名氣,稱中村茶葉為長壽貨,遠銷杭州、上海,農田種一點水稻,只夠自己維持生活,也沒有銷售情況。在清末年間,本村有幾個水堆,用於手工業造紙,因當地有很大一片苦竹園,後因竹園減少造紙業也沒有發展。在三十年代以前,中村村民靠打柴燒石灰營生的人也很多,當時石灰在杭州市場很大,那個年代的生活都比較艱苦,那時一擔石灰到杭州換點米,一擔柴到杭州換點油鹽等生活,收入很少,很難達到温飽水平。到80年代,農田分田到户,村民才開始有吃有穿,開始奔小康。到80年代末期,村裏已有幾户萬元户了,80年代初期村裏開始開辦前山石礦,用集體承包的方式進行開採石灰石,當時組織石料組開採石灰石,提供給交郵水泥廠,當時價2.6元/噸,產量從日產幾十噸,慢慢擴大。到90年代隨着採礦業的發展,石價隨着水泥價猛漲,開採面也擴大,石塊不光供應交郵局水泥廠,而且遠銷各地。同步,運輸業也蓬勃發展,從手拉車,到拖拉機、卡車、大貨車,村民收入也隨着增長,生活越採越好。村裏91年建農貿市場,老百姓消費也隨着增長,住房條件也隨着改變,村民從平方搬到樓房,造小別墅,買家用電器,村容村貌大變。
2002年,隨着市政府發文件,石礦關停,中村又改變了另一種生活方式,杭城的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推進,320國道搬遷,農居點建設、沿山河道的整治、綠化,又一次的在改變中村面貌,村民們原來是打石塊開拖拉機、汽車的,他們都得改變,進入勞動力市場,進城打工,進城作貿易,賣桑塔納,搞服務業,時代改造了村民,村民響應了政府的號召,努力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中村村地理條件優良,前有石龍山,後靠白巖山,西南面有前塢、夏家塢等小丘陵相圍,東南面有蔣家山相擋。村前有一條沿山小溪,村後有320國道通四方。是一個良好的丘陵盆谷,中村人的祖祖輩輩依靠這個盆谷,生兒育女、創業,安居樂業。
到2006年以後,中村村已成為一個行政大村,佔,其中耕地面積980畝,林地面積1800餘畝,現有總人口1030人,301户,分3個村民小組,居住在滕村、中村2個自然村和一個農居點,並建有農貿市場一家,社區衞生院和銀行各一家,另外還設立了社區公共服務站。
截至2008年底,全村擁有集體固定資產633萬元,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4637.1萬元,上交國家税金90.3萬元,村民人均收入9328元,村年可用資金78萬元。支部發展也隨着人員的增多而發展,從以前的幾名黨員發展到現在的43名黨員(不包括居民黨員)。 [1] 

中村村黨建工作

中村村黨支部始終堅持把全村的穩定和發展好羣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村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村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不斷地推動中村黨建工作的開展。
1.着重抓班子隊伍建設,着力實現有人管事,建立了書記抓班子,班子帶隊伍,隊伍促發展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支部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樹立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思想,時刻牢記工作職責,常思考、常研究、常部署、常落實。 [2] 
2.着力為居民羣眾辦實事、辦好事,開展了多項便民活動。以社區服務中心為平台開展了再就業服務工作,另外由村集體填付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給全村50週歲以上的老百姓每人交納了1500元的保險金。
為了全村村民的出行方便和安全,村黨支部決定聯繫相關部門,通過努力建設了進出村莊的村道,避免了320國道逆向行駛的事件發生。另外通過背景小巷工程的審報,我村建設了從省交通水泥廠到桃花源的休閒觀光便道。
3.改進作風抓服務,着力構建和諧新農村。為了給羣眾提供方便的服務。中村建成了社區服務大廳,設立了民政、低保、勞動保障綜合服務等辦事窗口,實現了“一站式”服務。還開設了銀行、社區衞生院和一家農貿市場。現在為全村的治安還建造了警務室。通過建立“黨員責任區、黨員志願服務”等充分發揮村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羣眾,優化管理,維護穩定的作用,不斷增強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促進了和諧文明新農村建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