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

鎖定
《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是 200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正建
中文名
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
作    者
黃正建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年7月1日
頁    數
659 頁
定    價
45.0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0457022 [1] 

目錄

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六章,內容包括:唐後期的官制:行政模式與行政手段的變革;禮制變革與中晚唐社會政治;城鄉經濟聯繫與互動發展、衣食住行制度的緩慢變化、道教與中晚唐政治與社會、以及中晚唐時期的世俗佛教信仰等。本書在各自長期積累的基礎上,分別對中晚唐官制、禮制、城鄉經濟互動、衣食住行、道教、世俗佛教信仰等過去研究甚少的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探討,本書對中晚唐乃至“唐宋變革”論的研究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1] 

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目錄

第一章 唐後期的官制:行政模式與行政手段的變革
第一節 研究概述及存在的問題
一 研究概況
二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四等官制的解體
一 唐前期的四等官制
二 開天以後四等官制的變化
三 新型行政運作體制
四 小結
第三 節勾檢、孔目、磨勘——兼論唐代行政手段的變化
一 勾檢官的設置及職能
二 唐後期勾檢官制的變化
三 從勾檢到孔目
四 從勾檢到磨勘
第四節 官與吏:界限的模糊
一 新型胥吏的出現
二 胥吏與官
三 職官胥吏化
第二章 禮制變革與中晚唐社會政治
第一節 國家祀典的改造與重建
一 唐後期郊祀典禮的復興和衰落
二 祭祀儀典對《開元禮》的繼承改革及其實用性立場
第二節 中唐時代的禮儀興復與制度更新
一 《開元禮》的恢復和補充——關於中唐禮儀建設的一些問題
二 禮儀機構的建置與禮儀格式化
第三章 城鄉經濟聯繫與互動發展
第一節 城市的延伸
一 築城與城市結構功能的拓展
二 州縣新置與市鎮雛形
第二節 城鄉經濟聯繫與互動
一 城郊經濟意義的加強
二 草市與農村市場的發育
三 小農與城鄉市場
第三節城鄉商品流通考察
一 城市網絡與商品流向
二 漕運、鹽政與物流
第四章 衣食住行制度的緩慢變化
第一節 唐代前後期皇帝賜宴的比較研究
一 皇帝賜宴的次數與資料
二 前後期賜宴的不同特點
三 前後期賜宴特點所見的社會變化
第二節 唐後期車服制度的變化——以文宗朝王涯奏文為中心
一 衣服制度
二 車馬制度
三 《王涯奏文》的意義
第三節 官員日常生活的個案比較——張説與元稹的場合
一 張説與元稹的總的生活狀況
二 張説與元稹衣食住行生活的比較
三 一點結論
第五章 道教與中晚唐政治與社會
第一節 道教與中晚唐政治
一 中唐以前的道教與政治
二 中晚唐道教與政治
三 結語
第二節 以神仙后裔為榮的意識
一 李唐皇帝是老子“聖孫”
二 玄元皇帝之胄
三 周靈王太子晉之胤
四 太原王系
五 琅琊王系
六 其他神人之嗣
第三節 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在喪葬的表現
第四節 以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命人物名的社會風尚
一 以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命人名
二 以仙為人和事物取名
附表 以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命人名錶(1—5)
第六章 中晚唐時期的世俗佛教信仰
第一節 相關問題的討論
一 有關“世俗佛教信仰”的界説
二 中晚唐以前及其後佛教世俗化進程的變化略説
第二節 中晚唐世俗佛教的信眾
一 出家信眾
二 在家信眾
第三節 中晚唐世俗佛教的主要崇信對象
一 神祗崇拜
二 經典崇拜
三 崇奉的主要宗派舉例
第四節 中晚唐世俗佛教的主要特點與影響
一 主要特點
二 對佛教發展方向的影響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