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日非語言交際研究

鎖定
《中日非語言交際研究》是2008年11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慶祥。本書通過對非語言(學)的研究瞭解中日文化異同點。
中文名
中日非語言交際研究
作    者
李慶祥
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11月1日
頁    數
298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60079318 [1] 

中日非語言交際研究作者簡介

李慶祥,1952年出生於山東,1975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外文系日語專業,同年留校任教。1996年調入中國海洋大學外語學院,現為外語學院日語系教授。主要研究日語語言學、跨文化非語言交際。著有《現代日語詞彙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日語量詞詳論》(吉林教育出版社)等;與他人合著的有《名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應用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日語教學與研究》(香港新華彩印出版社)、《日語知識百題》(北京大學出版社);合編的教材有《新編日語泛讀1-4》(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另外還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日語語言學方面的研究論文五十餘篇。
魏嘵豔,1970年出生于山東濰坊,199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外語學院日語系,同年留校任教。1997年於日本山口大學獲碩士學位,現為中國海洋大學外語學院日語系講師。主要研究日語語言文化。合編的教材有《捷徑日語會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另外還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日語語言文化方面的研究論文十餘篇。
張韶巖,1963年生於山東濟南,1994年獲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學研究中心碩士學位,現為中國海洋大學外語學院日語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日語語言學、跨文化交際日漢語比較。編寫的教材有《基礎日語會話》(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編著的有《日漢語小詞典》(山東科技出版社)等。另有譯著兩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日語語言學方面的研究論文二十餘篇。

中日非語言交際研究內容簡介

《中日非語言交際研究》主要內容:語言學是符號學的一個分支,是全部符號事實中的一個特殊系統。語言符號是進行交際和信息傳遞的基本形式,可被感知(可視、可聽),具有攜帶信息的能力,在符號世界中佔有特殊的地位。非語言(學)應該指語言符號以外的其他符號,如聲音符號(古代的擊鼓、鳴金)、光學符號(紅綠燈)等。凡與人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相關聯的交際行為動作都應該屬於非語言交際研究的範疇。聲調、模仿、手勢、聳肩、咋舌、點頭、搖頭等語言輔助自然都在其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