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文電碼

鎖定
中文電碼,又稱標準中文電碼、中文商用電碼、中文電報碼或中文電報明碼,原本是於電報之中傳送中文信息的方法。它是第一個把漢字化作電子訊號的編碼表
中文名
中文電碼
別    名
標準中文電碼
中文電報碼
用    途
電報之中傳送中文信息
意    義
第一個把漢字作電子訊號的編碼表
相關文獻
《電報新書》《標準電碼本》
發明人
威基傑(S·A·Viguer)

目錄

中文電碼來源

摩爾斯電碼在1835年發明後,一直只能用來傳送英語或以拉丁字母拼寫的文字。1873年,法國駐華人員威基傑(S·A·Viguer)參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挑選了常用漢字6800多個,編成了第一部漢字電碼本,名為《電報新書》。後由我國的鄭觀應將其改編成為《中國電報新編》。這是中國最早的漢字電碼本。中國人最早研製的電報機華僑商人王承榮從法國回國後,與福州的王斌研製出我國第一台電報機,並呈請政府自辦電報。清政府拒不採納。

中文電碼應用

中文電碼可用作電腦裏的中文輸入法,但因中文電碼是“無理碼”,記憶困難,一般用户幾乎無法熟練地掌握使用。
在香港,每個有中文姓名的市民的身份證上,均會在他的姓名下面,印有中文電碼,外國人取得的入港簽證亦有印上。在很多政府或商業機構的表格中,都會要求填寫者填寫他的中文電碼,以便輸入電腦。
美國簽證申請表(DS-160表)中,要求申請人填寫姓名的中文電碼,一些生僻字沒有對應的中文電碼時,可用“0000”代替。
國內的中文電碼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編寫,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標準電碼本(修訂本)》為規範。 [1] 
中文電碼 中文電碼

中文電碼原理

中文電碼表採用了四位阿拉伯數字作代號,從0001到9999按四位數順序排列,用四位數字表示最多一萬個漢字、字母和符號。漢字先按部首,後按筆劃排列。字母和符號放到電碼表的最尾。後來由於一萬個漢字不足以應付户籍管理的要求,又有第二字面漢字的出現。在香港,兩個字面都採用同一編碼,由輸入員人手選擇字面;在台灣,第二字面的漢字會在開首補上“1”字,變成5個數字的編碼。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標準電碼本(修訂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