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性理論

鎖定
中性理論(neutral theory),或 更確切地應稱為中性突變與隨機漂移理論(neutral mutation and random genetic drift theory),是分子進化的重要理論之一。其核心為:大部分對種羣的遺傳結構與進化有貢獻的分子突變在自然選擇的意義上都是中性或近中性的,因而自然選擇對這些突變並不起作用; 中性突變的進化是隨機漂移的過程,或被固定在種羣中,或消失。
中文名
中性理論
外文名
neutraltheory
別    名
中性理論
提出者
木村資生
應用學科
分子進化生物學

目錄

中性理論基本概述

日本人木村資生於1968年提出了中性理論,主要依據:
(1)蛋白質(根據電泳技術)存在如此高的多態性(一般生物的基因多態性高達10-20%),表明在分子水平上,生物進化受自然選擇的作用很小,而是按一定的速率隨機突變;
(2)蛋白質的突變速率(大概每年10個氨基酸)太高,如果蛋白質的進化是受自然選擇的話,這個數目顯得太高;
(3)儘管不同蛋白質的進化速率有快有慢,它們似乎都有一個固定不變的進化速率(所謂“分子鐘”);
(4)蛋白質的重要區域的進化速率要比別的區域慢,如果自然選擇對蛋白質起作用的話,一個區域越重要,選擇的壓力就越大,它的進化速率就應該越快才對(尋找生命的邏輯—生物學觀念的發展)。
(5)按照羣體遺傳學的數學模式計算出來的自然選擇代價過高,不符合實際情況。
因此,木村認為,在分子水平,導致進化的原因並不是自然選擇,而是突變壓力和遺傳漂變(田洺1998) [1] 

中性理論爭議

邁爾(2009)對木村的理論進行了猛烈的抨擊:考慮到基因並不是自然選擇的靶子,因此,所謂的中性進化就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概念 [2] 
謝平(2013)指出,由於蛋白質決定生物有機體的結構和功能,因此,它應該是表型變異的分子基礎,如果自然選擇作用於表型,就必然作用於控制表型的物質基礎—蛋白質。因此,從邏輯上來説,分子與表型、個體乃至物種之間的進化關係不可割裂 [3] 
參考資料
  • 1.    田洺. 1998. 未竟的綜合—達爾文以來的進化論.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 2.    邁爾 E. 2009. 進化是什麼. 田洺譯.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3.    謝平 .從生態學透視生命系統的設計、運作與演化——生態、遺傳和進化通過生殖的融合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3 :(電子版下載 http://wetland.ihb.cas.cn/lwycbw/q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