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

鎖定
2011年,中山市婦女聯合會(簡稱“市婦聯”)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和《家庭教育十二五規劃》。維護婦女兒童利益,建設“堅強陣地”和“温暖之家”,被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授予“全國實施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先進集體”稱號。
2020年11月20日,被中央文明委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 [1] 
中文名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
簡    稱
市婦聯
地    點
中山市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市婦聯概況

2011年,中山市婦女聯合會(簡稱“市婦聯”)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和《家庭教育十二五規劃》。維護婦女兒童利益,建設“堅強陣地”和“温暖之家”,被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授予“全國實施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先進集體”稱號。當年全市婦聯繫統獲省級以上表彰64項。市婦聯駐東區松苑路1號市政府大樓7樓。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市婦兒工委職責

2011年,市婦聯通過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簡稱“市婦兒工委”)履行成員單位職責,針對婦女兒童熱點訴求,聯合相關部門實施公共服務項目,解決婦女兒童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市財政投入專項經費900萬元,帶動鎮區配套經費400萬元,開展全市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免費出生缺陷產前篩查等工作。全市參加免費婚前檢查1.02萬對,婚檢率59.97%,參加免費出生缺陷產前篩查2.1萬人。2011年起,市鎮兩級財政投入近2000萬元,開展為期3年的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的“兩癌”檢查工作,預計接受檢查的適齡婦女有15萬人。2011年接受“兩癌”檢查的適齡婦女5.03萬人,確診治療宮頸癌18人,乳腺癌28人。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婦女兒童發展

2011年,以項目化形式解決《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實施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預防和解決影響婦女兒童生存與發展、家庭與社會和諧穩定的問題,推動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2001—2010年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終期評估監測結果顯示,中山市婦女規劃、兒童規劃重點可量化指標達標率分別為90.32%和96.88%,指標達標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湧現一批為婦女兒童事業發展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市委組織部、古鎮鎮人民政府獲“廣東省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先進集體”稱號,周桂蘭、劉紅菱、黃美華、高建慧等4人獲“廣東省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先進個人”稱號。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家庭教育

2011年,家庭教育重點面向農村和流動人口家長,各級婦聯通過鎮區落實《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中山家教實現制度化、規範化、特色化和社會化。建立健全市鎮兩級家庭教育工作領導機構,在東區文竹街3號成立事業單位性質的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市鎮兩級財政投入358萬元,支持家長學校的運作發展。明確市家教工作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職責和鎮區家教工作考核標準,規範家教工作。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提供規範的家教諮詢指導服務,做好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舉辦親子實踐系列活動、公益家教進社區、家庭道德教育宣傳實踐月、淨化網絡護衞行動和萬名家長學電腦等活動,全市有1萬名家長參加。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婦女修身提素

2011年,市婦聯實施女性修身提素行動,分類舉辦婦女幹部專題培訓班,面向基層婦女舉辦家庭教育、法律維權、婚姻調適等專題講座和大型諮詢活動,組織巾幗植樹綠化、“百年辛亥,百萬婦女遊中山”、“姐妹情深10元捐”、家政技能大賽、中老年人風采大賽等主題活動。各級婦聯結合實際開展巾幗風采展示、紅歌比賽、春遊中山等活動。全市參加女性修身提素行動的婦女超50萬人次。繼續開展創建巾幗文明崗活動,在市直屬機關工委、中山海關、公安局、教育局、市國資委、國土資源局、供電和郵政等部門推進巾幗建功工作,全市13個國家級巾幗文明崗、107個省級巾幗文明崗、239個市級巾幗文明崗成為廣大女幹部女職工創先爭優、建功立業的平台。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婦女靈活就業

2011年,市婦聯以“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家政則家政”方式培育巾幗創業示範基地,發展大嫂工作坊、社區車間、農業工作坊、家政工作坊等就業載體。全市有24個種養類巾幗創業示範基地帶動農村婦女就業,幫助家庭增收;近130個就業載體吸納帶動超1萬人次就業,幫助“4050”城鄉婦女靈活就業,增加家庭收入,改善鄉風民風,穩定基層。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關愛婦兒和家庭

2011年,市婦聯健全一户(人)一冊的動態管理,運用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實施資金項目競標,通過市婦女兒童福利會、“婦女民生直通車”項目與市慈善總會合作挖掘社會資源,與市郵政局合作發行“愛心捐助卡”,募得善款34.5萬元。通過開展節日慰問、小組活動、個案跟蹤,以情感關懷、子女教育、就業扶持、經濟救助和健康關懷等方式幫扶全市單親特困家庭1254户和陷困境兒童3200名。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流動兒童登記

2011年,是中山實施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的流動人口子女登記制度項目的第三年,全市辦理16週歲以下流動兒童隨行卡12.43萬張,登記覆蓋率超90%,流動兒童的受教育權、健康權、免疫接種權得到保障。組織兒童參加免費文體特色培訓,開展“讓我玩”城市流動青少年體育公益項目和評選表彰“百佳自強好兒童”等活動,參加兒童超20萬人次。5月30日上午,中山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市婦聯、市教育局、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在市興中園聯合舉辦慶祝“六一”兒童節暨中山市“百佳自強好兒童”表彰活動,100名流動兒童獲“百佳自強好兒童”稱號。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婦女權益

2011年,各級婦女組織發揮維權服務站、“12338”諮詢熱線電話等網絡優勢,參與綜治調解,在“三八”維權周、“12·4”普法宣傳日宣傳涉及婦女兒童、婚姻家庭的法律法規。拓展維權載體和手段,在省內率先建立婦聯、法院訴調對接工作站,開展家事審判合議試點工作。全年全市兩級法院受理家事審理案件3393宗,結案率100%,調撤2349宗,調撤率66.2%;全市婦聯繫統接待處理來訪來電來信2100宗,辦結率超98%。各級婦女組織努力化解婦女兒童和家庭的矛盾糾紛,維護家庭與社會穩定。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婦女民生直通車

2011年,拓展廣東省婦女維權與信息服務站中山站工作,成立小欖分站和古鎮分站。實施“婦女民生直通車”項目,整合社會資源,召開民生座談會15場,舉辦專家義幫義診義助義教諮詢、“兩癌”檢查健康諮詢、法律知識諮詢等21場,開設法律、家教等專題講座753場。開通一對一、面對面的諮詢服務平台,服務婦女近18萬人次。跟蹤解決40宗個案,發動社會力量提供幫扶資金91.5萬元,幫扶417名困難婦女及其家庭。服務站開設的中山婦女信息網網站年點擊量126萬人次。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女性參政議政

2011年,各級婦聯把握《廣東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修訂案)》規定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應當至少有1名婦女和市鎮村三級領導班子集中換屆的契機,加強完善和發動女性參政議政。市鎮村換屆後,市四套領導班子、鎮區領導班子、村(社區)“兩委”(黨支部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或社區居民委員會)全部配備女幹部,有51名女幹部成為鎮區領導班子成員,其中2人任黨政正職;471名女性成為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其中38人任“兩委”正職。市第十三次中共黨代會婦女代表149名,佔代表總人數31.05%;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女代表128名,佔代表總人數29.36%;市第十一屆政協會議有女委員95名,佔政協委員總數26.54%。舉辦全市村(社區)“兩委”女幹部培訓班、創新社會管理考察活動、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認證培訓班、鎮(區)女領導幹部培訓班,對村(社區)婦代會主任進行全員培訓,提升基層女幹部的綜合素質、參與社會管理和創新,推進社會建設的意識及能力。 [2] 

中山市婦女聯合會榮譽記錄

2020年11月20日,被中央文明委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