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山市卓山中學

鎖定
中山市卓山中學是一所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底藴,洋溢着現代教育氣息的百年老校,前身為卓山書院,始建於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
中文名
中山市卓山中學
創辦時間
1862年
前    身
為卓山書院
學習模式
4種

中山市卓山中學辦學模式

初三備考工作會議 初三備考工作會議
1、導師指導模式。即以老帶新的培訓模式。對新教師的培養,學校設施了“藍青工程”,採取“拜師結對”的形式,擴展師徒帶教的內容,賦予這傳統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訓內容,且拜師是相互的,能者為師。在課堂教學方面,老教師是師傅;在課件製作或網絡等方面,青年教師可以是師傅。在教科研培訓中,師徒可以共同承擔同一科研課題,在研究過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與提高。
2、案例培訓模式。即從典型案例中獲得啓迪、尋求解決問題思路的方式。這種培訓模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效果較好。學校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教學資源,有目的地組織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聽課評課。通過研討,引導教師運用新課改的理念,對課例進行分析、模仿、借鑑,從中領悟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啓迪自己的課堂教學,取得了很好的培訓效果。
3、自主學習模式。這種培訓模式由教師進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後制定自培計劃,並實施計劃,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4、課題研究模式。課題來自教師的實踐,在研究中,教師不斷遇到新問題,需要不斷獲取新的理論指導,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教師為了完成自己所承擔的研究任務,需要不斷獲取資料、進行學習,教師有了強烈的主動學習動機,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

中山市卓山中學校本培訓

1、新課程理念培訓。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程度直接影響課改實驗的成效。為此,本年度繼續把學習、實踐、驗證新課程理念,作為師資培訓的重點任務來抓。重點學習“新課程標準”,加強通識培訓。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確培訓目的:掌握新理念、實踐新理念、優化教育過程,為全面課改打實基礎。二是確保培訓時間:用足、用好業務學習時間。三是形成培訓系列:重點圍繞説課、上課、評課開展教研組活動,在一個個案例中實踐、體驗新的課程理念。四是加強合作交流:派教師外出學習、觀摩,要求外出學習的教師返校後,及時向教研組、教科室傳達先進思想理念,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2、繼續有針對性地開展現代教學手段技術的培訓。配合縣市人事局進行的計算機考試,在校內形成了自學計算機的濃厚氛圍,凡參加考試的教師都取得了相應的計算機應用等級證書。
3、抓好骨幹教師培訓工作。重視教師業務能力的提高,想方設法安排骨幹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學習。平時參加外出學習,學校給調課,解除教師的後顧之憂,安心學習;節假日外出學習,學校負責給予補助,為教師的學習提供服務及經濟補貼。組織老師代表學校參加縣市論文及優質課比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4、新教師培訓。實施“藍青工程”,進行“師徒結對”活動,對全體新教師進行教學基本功的專項訓練和輔導;綜合“兩課”(即亮相課、彙報課)的聽、評課評估結果、學生座談會、問卷調查、教學成績等,對新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作出評估。
5、教研組定期活動(每二週一次)。以分組教研的內容為主,鼓勵教研創新。教研組經常安排教研公開課,進行案例分析,使評課過程成為教學研究過程。案例分析有助於教師瞭解自身的缺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缺失方面的學習與鍛鍊,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