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鎖定
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成立於2002年,2004年12月被列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8人,學術委員16人;在全國設立18個工作站,以國家重大需求和現實問題為導向設立基地重大項目選題,通過學術研究為國家和地方的文化建設提供服務。
中文名
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成立時間
2002年
主管部門
中山大學
專職研究人員
18人
學術委員
16人
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屬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近年來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廣東省等各類項目百餘項,人均經費50萬元以上。中心成員以唯一或第一作者身份出版各類學術著作(包括專著、譯著和編著)近百部,論文600餘篇。多項成果獲教育部、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7年創辦的《文化遺產》季刊, 2013年起改為雙月刊,現為CSSCI來源期刊。在人才培養上,2008年起在全國率先開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專業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高級人才。並積極與海外高校及學術機構建立學術聯繫,主辦國際會議、開展合作研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