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山北路小學

鎖定
中山北路小學創辦於1964年,是閘北區唯一一所參與一期和二期課改的實驗基地學校。學校幾經遷址現坐落在地鐵一號線中山北站附近,交通便利。學校分設兩處:芷江西路249號為總部,大統路蘇家巷213號為分部。中山北路小學已成為四個“市級實驗基地”,即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基地、創造教育實驗基地、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學習型家庭實驗基地。1998年9月與原蘇家巷小學合作。學校現有教學班27個,學生1049人,教職工88人。
中文名
中山北路小學
創辦時間
1964年
所屬地區
上海市閘北區
類    型
實驗基地學校

中山北路小學學校簡介

中山北路小學 中山北路小學
學校秉承課程改革“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提出“和諧發展教育”的辦學理念,尊重每一位學生,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設有“科普空間”、“室內操場”、“多功能閲覽室”、“心理諮詢室”、“電腦房”、“實驗室”、“舞蹈房”等專用教室,並通過課程建設努力踐行“和諧中北,快樂校園”的思想。學校自1964年建校至今,把“以教學為中心,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作為辦學的指導思想,逐步形成了“教學管理實,課堂教學活,學生學得樂”的辦學特色,教學質量一直居於全區的前列。

中山北路小學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愛崗敬業、善於鑽研的師資隊伍。多年來,諸多教師在市區教學比賽中獲一等獎,其中近十位教師分別成為市區學科教育委員會會員、教育學會會員、理事和兼職教研員。學校十分注重師資的建設,學校教師中有區學科帶頭人2人,區尖子骨幹教師7人。

中山北路小學獲得榮譽

學校連續10年被評為區文明單位,學校是上海市科技教育實驗基地、市少先隊、市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基地、市推進“學習型家庭”實驗基地、全國少先隊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實驗基地。學校將努力為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在和諧發展教育中,學校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項目,學校曾分別獲得新加坡小學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團體第二、三名,個人一等獎的好成績。學校被區教育局命名為“素質教育實驗性示範性學校”、“教學質量免檢學校”。
閘北區中興路小學中北過渡點

中山北路小學教學研究

“圓形紙折貼”是學校的特色,現已作為學校課程,曾向市、區及亞太地區推廣。學校研究的“彈性作業制”在全市有較大的影響。學校特別注意對學生個性、特長的培養。學校“以學生髮展為本”,重視學生創新潛能的釋放。作為上海市課程教材改革試驗基地、市創造教育實驗基地、市兒童文學閲覽實驗基地,學校承擔全國、市、區各類科研項目,研究成果、論文等曾多次獲全國、市、區一等獎。學校關注三類課程的建設,積極營造“快樂、多元、創造”的課程文化。“寫字”、“圓形紙折貼”、“口風琴”、“籃球”、“裝飾畫”等品牌課程已逐漸形成。學校的科研總課題《和諧發展教育——促進小學生“會學習、會活動”整體課改的研究》正在煥發出無限的活力。

中山北路小學歷史介紹

中山北路小學
前身為永興路第三小學,校址永興路353號,1964年,遷共和新路970弄4號現址,易現名。
1978年1月,經市教育局批准為區屬重點小學。
學校以管理和教育質量優良見稱。1980年以來,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為辦學宗旨。深化教學改革,提出“教學管理抓更新,流程管理抓常規,教研管理抓目標”的改革措施。在課堂教學中,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入手,養成學生讀書、思考、實驗、練習的習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教育質量穩步提高。1991年,學校被市教育局列為《上海市小學課程教材改革方案》試點單位,多次在中山北路小學召開全市課程教材改革經驗交流會。學校建立紅領巾俱樂部,設有快樂園、健身園、明星園等,讓學生自主管理,自主活動,使學生個性得到發展。1993年,三年級學生陳林在全市“超智”兒童智力競賽中獲特等獎。
1984年以來,學校連續5次被評為區文明單位,1993年,被評為上海市小學辦學先進單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