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鎖定
中宣部、教育部決定,從2004年開始,每年9月為“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2009年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共青團中央決定在以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為主題開展第六個“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動。活動分為“瞭解新中國建立歷程”“感受祖國變化”“我為祖國服務”三個部分。
中文名
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分    類
節日
開始時間
2004
目    的
弘揚民族精神

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目的

讓廣大中小學生了解新中國建立的艱辛歷程和祖國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增強對偉大祖國、黨和人民的熱愛,進一步把愛國情感化為具體行動,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內容

活動分為“瞭解新中國建立歷程”、“感受祖國變化”、“我為祖國服務”三個部分。
“瞭解新中國建立歷程”
一是通過中國教育電視台、農村現代遠程教育衞星平台播出講述新中國建立歷程的專題片《走進新中國(暫定名)》,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同時,教育部門户網站和中國校外教育網將提供下載或在線觀看。各地要認真組織師生收看。二是各地要積極組織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等“五老”人員,到中小學宣講革命歷史和光榮傳統。三是組織中小學生收集、整理家鄉為建立新中國作出貢獻的英烈故事,並在校內外進行宣講。
“感受祖國變化”
一是充分利用反映新中國建設偉大成就的《形勢教育大課堂》系列專題片、教育部與新華社製作的新中國60年成就宣傳圖片、中宣部時事報告雜誌社編輯的《共和國成長的故事》讀本等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二是組織學生實地參觀、考察、調研,感受家鄉、祖國的發展變化。三是以作文、書畫、攝影、攝像等形式描繪祖國、家鄉建設成就。
“我為祖國服務”
在瞭解新中國建立歷程和感受建設成就的基礎上,組織中小學生本着就近就便安全的原則積極開展體驗勞動、公益活動、社區服務、志願者活動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服務家鄉、服務社會。指導學生撰寫活動體會或社會實踐報告

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組織

本次活動由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各地教育部門、宣傳部門和文明辦、共青團要制訂具體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及時部署。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共青團、少先隊要因地制宜,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創新活動形式,指導中小學校和基層團隊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富有實效的主題教育活動。當前特別是要用好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上提供在線收看和免費下載的百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和其他推薦資源。
各地中小學要在開學典禮中正式啓動“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
各地宣傳部門負責協調當地新聞媒體及時報道本地中小學開展活動的情況,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各地文明辦要協調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實踐活動場所,共同為未成年人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和第六個“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動提供協助和支持。
教育部將組織中小學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和第六個“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成果展評活動。各地要 在初選的基礎上,將學生收集、整理的家鄉為建立新中國作出貢獻的英烈故事,創作的反映家鄉、祖國發展變化的作文、書畫、攝影、攝像作品,撰寫的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體會或社會實踐報告等活動成果,及時郵寄或上傳到中國校外教育網參加展評。具體展評辦法屆時將在中國校外教育網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