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寧貢棗

鎖定
貢棗是中寧有特色的傳統果樹,明代已有栽培。相傳棗園鄉有一座大寺院叫西方境,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遠道來逛廟會的香客絡繹不絕。不知何人何時從何地帶來了一些棗樹苗,栽種在寺廟的後牆下。幾年後,紅豔豔的果實掛滿了枝頭,吃起來脆嫩酸甜。後來,越傳越多,成為棗園中寧金絲棗以其優異的品質和豐富的營養聞名於世。2005年8月10日以來,各地銷售商份份雲集中寧收購中寧貢棗(鮮棗),使中寧貢棗價格一路攀升,中寧貢棗還在火爆銷售。
中文名
中寧貢棗
類    別
食物
栽植時間
從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
挖坑定植
貢棗栽植前應按株行距挖坑定植

中寧貢棗基本介紹

中寧貢棗以其優異的品質和豐富的營養聞名於世。是國內外市場最受歡迎的果品之一,也是我國出口的王牌商品,有較高的換匯率。

中寧貢棗價值

它含有多種滋補營養成份,營養價值高,養身健體,老少皆宜,用途廣泛。為了有利於紅棗的深(精)加工,現已經開發的項目產品有食用鮮棗、精品食用品等金絲紅棗系列產品。

中寧貢棗特點

掰開半乾的紅棗,可清晰地看到粘連果肉的縷縷金黃色糖絲,拉伸延長二三寸而不斷,故名“金絲小棗”。金絲小棗肉厚核小,核肉比為1:5.5,營養價值很高。維生素含量極高,幹棗肉含糖量達76%-80%,肉質細膩鮮甜,制幹率達55%。果皮薄而堅韌,耐貯存。中衞市中寧縣是金絲棗的主產地,棗園、石空、白馬、長山頭等鄉鎮有大量栽培種植。

中寧貢棗栽種技術

栽植時間: 貢棗栽植時期較長,一般從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都可栽植,也可在3月上中旬,棗樹尚未發芽時栽植。
挖坑定植: 貢棗栽植前應按一定的株行距挖坑定植。一般定植坑的株距為2米,行距為3米,每畝定植110株左右。定植坑挖成圓形,定植坑深度一般在40釐米左右。在每個坑內放入15公斤左右的豬糞或其它腐熟有機肥及0.5公斤過磷鈣,加少許表土混合均勻,然後在上面蓋上一層5—10釐米厚的泥土。此時定植坑的深度約10釐米左右,以備栽植時使用(在其它土壤上,覆土後的坑穴要留得稍深一些,一般在20釐米左右)。
栽植: 栽植時將貢棗苗放置在栽植坑內並使其根系舒展,然後再填土。當填土至栽植坑深為6—8釐米時,將樹苗向上輕輕提一下,以使根系向下,此時進行第1次踏實,然後用底土把坑封平,並做一個小樹盤,進行第2次踏實。充分加水並覆土,以減少坑內水分蒸發。值得做注意的是,栽植時棗樹的嫁接口一定要露在地面上。

中寧貢棗施肥技術

貢棗追肥主要分3個時期:一是抽枝期,每株棗樹施尿素0.1公斤、過磷酸鈣0.5公斤(—船土壤0.3公斤),以促進抽枝、展葉和花蕾的形成;二是初果期,每株施尿素0.2公斤和複合肥o.5公斤;三是果實膨大期,每株施複合肥o.5公斤和過磷酸鈣1公斤(—般土壤o.5公斤),混合施用。各類肥料的具體用量視貢棗樹的大小適當增減。同時,海塗土壤保肥能力差,可在追肥期間再適當增施1—2次,但施肥量不宜過大。另外,在移栽的頭兩年內,尿素用量不宜過高,以免傷及樹根。
常用的施肥方法有溝狀施肥、環狀施肥和根外追肥等。具體採用何種方法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①溝狀施肥:在棗樹樹冠沒影的兩側挖掘深度15釐米左右(一般土壤20釐米左右)的通溝,施入肥料,然後封土,以利肥料的分解。
②環狀施肥:在樹冠投影外圍,繞棗樹挖環形溝,深寬各約10釐米左右(一般土壤20釐米左右),施入肥料,然後封土。
③根外追肥:可結合病蟲防治,在藥液中加入棗樹所需的元素,於7—8月份棗果膨大期內向枝葉噴施。這種施肥方法肥料利用率高,肥效快,方便易行。

中寧貢棗整形修剪

修剪時期:休眠期修剪在落葉後至發芽前進行,生長期修剪在生長期進行。
樹形:宜採用改良自由紡錘形。幹高80-100 cm。在直立的中心幹上,均勻選留7-10個生長中庸、勢力相近、呈螺旋上升的主枝,相鄰兩主枝間距30 cm左右,主枝基角為80-900,主枝上直接着生結果枝組。
整形要點:在中心幹100 cm處定幹,疏除主幹剪口下第1個二次枝。在整形帶內選3--4個方向適宜的二次枝剪留卜2節做主枝培養。第2年在中心幹上距最近的主枝40-50 cm處短截,同時疏除剪口下3-5個二次枝,選位置適合的2-3個棗頭做主枝培養,延長枝剪口芽萌發的棗頭繼續作為中心幹延長枝。第3、4年同法培養其餘主枝,所有主枝的角度均為80-900。主枝上萌發的棗頭,通過摘心培養成結果枝組。注意調節各主枝間的平衡,保持中心乾的優勢,主枝粗度超過主幹粗度的1/2時,及時更新主枝。

中寧貢棗病蟲防治

主要病蟲有棗尺蠖、棗黏蟲、棗鏽病、炭疽病等。萌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4月份用黑光燈誘殺棗黏蟲。5月上、中、下旬各噴1次2000-5000倍氯氰菊酯,混加1500倍50%辛硫磷。6月上、中、下旬各噴1次2000倍15%掃蟎淨,下旬噴600倍75%百菌清或800倍70%甲基託布津。7-9月每10-15 d噴1次25%滅幼脲3號1500倍液,混加80%大生 M-45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中寧貢棗發展歷史

中寧種棗歷史悠久,多年來,經過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培育出很多優良品種,並積累了豐富的科學種植及管理經驗。2003年,中寧縣借建枸杞標準化示範區的“東風”,適時啓動了紅棗標準化示範區的建設工作。2004年,經國家質檢總局批准,中寧紅棗標準化示範區項目被正式列入第四批全國標準化示範區建設項目。兩年多來,全縣紅棗標準化示範區種植已發展到10個鄉(鎮),面積達到2萬畝。
隨着紅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增,在種植模式上,該縣又及時推廣應用了高效栽培、間作栽培、庭院栽培、節水栽培、地埂栽培5種栽培模式,並建成示範點7個,栽培面積達2650畝。截至2006年,全縣紅棗種植面積已達6.65萬畝,年產紅棗1000萬公斤,實現產值1800萬元。
在今後的發展中,該縣計劃每年以1萬畝左右的速度推進紅棗種植面積的擴大。預計到2010年,全縣紅棗標準化種植面積將突破10萬畝,形成標準化種植、規範化管理、合理化加工,特色化流通的紅棗產業鏈條,使全縣農民從紅棗產業中得到更多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