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鎖定
中央美術學院是教育部直屬唯一高等美術院校,是中國藝術教育的最高學府。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是中央美術學院下屬八所學院之一,是中央美術學院着眼於城市文化發展的前沿趨勢,以中國城市戰略成長為頂層目標,建立中國新型創新成長型學科與教育系統,適應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帶來的新問題和新的社會需求。緊密依託中央美術學院作為中國美術教育、創作和研究中心的優勢,採用開放式辦學模式,培養引領中國城市文化發展,藝術、設計與市場相結合的專業人才。近年來,城市設計學院通過引入國內外專家學者,並有針對性地與城市、企業、投資機構在城市與企業項目戰略發展領域展開了不同層面的合作,形成了有效的研究與設計成果,為中央美術學院發展城市設計與創新系統研究打下了專業方向上的基礎。 [1] 
中文名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外文名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City Design School
簡    稱
央美城院
創辦時間
2002年
校    訓
盡精微 致廣大
知名校友
盧恆宇
所屬地區
北京
類    別
公立大學
類    型
藝術
屬    性
教育部直屬
中央美術學院下屬八所二級學院之一
主要院系
基礎部 時尚設計學部、信息設計學部、形象設計學部、影像設計學部、家居產品設計專業
現任院長
王中
現任書記
張雲超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院長致詞

十九世紀,藝術衝破皇權王權,走向為藝術而藝術;在二十世紀,我們關注到藝術設計與工業的關係,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更加開拓視野,走向以環保、文化、審美的思維建構人類與居住地的關係、人類與環境和生活的關係、並且將藝術思維和設計手段作為整體城市設計的重要環節,達到以微見著,以智慧、文化與藝術作為建設我們當下生存環境的磚瓦與樑棟、智慧地建構未來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城市設計學院院長王中 城市設計學院院長王中
自從2002年9月正式成立的專業設計分院以來,城市設計學院擔負着中央美術學院着眼於城市文化發展的前沿趨勢的探索與實踐,為了適應中國21世紀城市化進程中帶來的新問題以及新興的社會需求,大力拓展以人類活動為關注重心的宏觀思維下的多元設計教育領域教學和研究。這個年輕的學院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不但聚集了充滿朝氣和創造力的年輕藝術教育家,也吸引了一批海內外專家參與城市空間、文化、生活的當代思考與設計,已經形成了完整而豐富的研究、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羣、工作室、研究室體系,培養出了一批有當代設計理念的人才。
關於城市的設計在於它不但強調了21世紀生活特有的共享、共籌、互利的當代公共理念,而且將這一公共文化理念與中國現當代美術的發展趨勢密切地聯繫在一起。城市空間、文化、生活方式一直是文化藝術的終極家園,但是隻有21世紀的美術教育意識到智慧地打造這一家園的重要性。城市設計是當代最前沿的藝術學科、也是引領未來的藝術設計趨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的大門向每一個懷揣設計建構人類當代智慧文化家園夢想的年輕學人、有成就的專家學者敞開着! [2]  (院長:王中)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辦學條件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正式成立於2002年9月,她緊密依託中央美術學院作為我國美術教育、創作和研究中心的優勢,採用開放式辦學模式,培養引領中國城市文化發展,藝術、設計與市場相結合的創新型專業人才,即培養具有創業與經營能力的設計師。
十幾年來,城市設計學院從無到有,每年錄取本科生300人左右,共擁有本科生、研究生1300餘人,學科建制、教學設施日臻完善,多學科相互支撐,具有一定辦學規模的專業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城市設計學院在中央美術學院總體辦學方針的指導下,以“學術為本、應用為先、推崇新異、關聯社會”為宗旨,以學科發展前沿為導引,以國家和區域發展重大需求為動力,注重在學科建設中構建開放式教學,以創新機制構建平台形成資源聚合,開放學校與社會的深入交流,推動學、研、產生態系統成長。
城市設計學院現有藝術設計學士學位、設計藝術學碩士學位及設計藝術學博士學位授予權,是一個教學層次齊備的設計藝術高等教育機構。在教學上強調時尚與學術、工藝與設計、創新與應用、教育與產業、學校與社會的結合。按照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產業結構特徵發展學科,以提升城市藝術品質,影響城市生活方式,踐行文化產業發展為核心目標,形成“藝術城市”、“創意城市”、“文化城市”三大領域教學研究方向。
根據學院教學目標和學科建設的需要,設立了基礎教學與工作室教學雙程教學管理制度,形成由導師工作室、專業教研室、基礎教學部、人文社科中心、教育推廣與合作中心、設計藝術教學綜合實驗平台等構成的教學體系。由媒體實驗中心、材料實驗中心以及家居產品設計實驗中心構成了支撐專業實踐教學的平台,下設木工工藝實驗室、陶瓷工作間、金屬工藝實驗室、模型工藝實驗室、塑料工藝實驗室、數字成型實驗室、玻璃/琉璃實驗室、軟材料實驗室、偶動畫實驗室、影像攝影棚、錄音棚、動畫創作實驗室、VR虛擬技術實驗室、圖像後期編輯工作間等實驗場所。同時還設有城市視覺文化研究所、未來媒體研究中心、城市傢俱研究中心、影視動畫研究中心、智慧格物研究室、圖書館等研究和教學服務設施。
為進一步促進教學與社會的結合,經由中央美術學院報教育部批覆,於2016年正式成立了“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與創新研究院”,搭建城市設計與創新系統開放平台,以文化、藝術為支點參與中國城市核心成長,將教學和科研成果進行社會轉化,實現人才和資源的匯聚,通過人才、資源、資本對學院發展的助推,回答中國城市發展的時代命題,踐行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形成實踐成果的學術影響。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目前設有“藝術城市、創意城市、文化城市” 三大板塊教學方向,下設24個教學工作室和教研室,城市設計學院秉承開放、創新、實踐的辦學理念,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直接服務於中國城市建設進程中的文化與經濟建設和社會訴求,建立中國新型創新成長型學科與教育系統。在教學育人的同時,城市設計學院承擔了大量國家與地方政府的設計項目,包括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區的形象與景觀、北京及多城市軌道交通站點、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北京新機場公共藝術、“歡樂春節·藝術中國匯”等重大國家級項目設計。
開拓圍繞“藝術城市、創意城市、文化城市” 三大板塊為主體的品牌學術活動。
“藝術城市”方向設有“公共藝術與城市設計國際高峯論壇”、“中國公共藝術展”,基於中國城市化發展由規模轉向質量的歷史訴求,發揮中央美院的優勢,聚焦“藝術引領城市創新”,倡導“AUD”藝術引導的城市設計理念ART oriented Urban Design ),整合中央美院在公共藝術和環境藝術的優質資源,回答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時代命題。
“創意城市”方向設有天鶴獎-國際創新設計展”及論壇、“藝術畢業季”創新孵化平台,基於國家經濟轉型的新訴求,踐行國家文化產業政策,以家居、生活產品為先導推動教學、研究成果與產業的深度整合,促進創意、設計與產品的成果轉化,逐步形成文化創意產業新動能
“文化城市”方向設有“中央美術學院瓦爾達影像獎”。基於對信息技術帶來的社會變革予以高度重視和預判,搭建應對“未來媒體”發展的平台,以電影與特效、動畫、繪本、未來媒體等形成教學、科研資源聚合生長,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精神和娛樂生活的需求。 [2]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教學結構

基礎部/專業/工作室/教研室設置
基礎部
精微素描 精微素描
城市設計學院基礎部成立於2006年3月,基礎部目前為“藝術城市、創意城市、文化城市” 三大板塊教學方向提供第一學年基礎課程教學,其教學目標是為學生打下學業基礎,開啓學術眼界,確定專業方向。通過從繪畫造型到設計造型和從設計造型到設計理念的兩個過渡,建立起設計基礎與專業之間的鏈接點,建立起基礎與專業、專業與專業之間的教學交流平台,逐步導入兩年制課程教學。 [3] 
藝術城市
設有公共藝術與空間設計工作室、公共藝術與體驗設計工作室、空間展示設計工作室、城市視覺設計工作室、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室。 [4] 
創意城市
設有家居產品設計(傳統造物研究與當代設計教研室、產業化研究教研室、趨勢化研究教研室)、新工藝產品設計工作室、木藝設計工作室、陶瓷設計工作室、金屬工藝設計工作室、陳設藝術品設計工作室。 [5] 
文化城市
電影與視覺特效工作室、未來媒體工作室、繪本創作工作室手繪動畫工作室、實驗動畫工作室、數字三維動畫工作室 [6] 
藝術城市
1、公共藝術與空間設計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公共藝術與空間設計工作室倡導“AUD”理念 - 藝術引導城市設計系統理念(Art oriented Urban Design),以藝術營造空間,藝術激活空間為核心,強調在地文化創新能力,營構文化自我“生長”氛圍,發揮公共藝術在創新城市文化、塑造城市認同、再造社區意識、激活城市空間等方面的價值和作用。以課題製為主要教學方法,講授公共藝術與空間設計的概念、構成、方法、規律和特點,分析公共藝術與空間設計的基本程序,讓學生把握藝術與城市、藝術與大眾、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社會關係的新取向。致力於培養公共藝術與空間設計的複合型人才
工作室已與國外院校建立了常態課題共享項目,並根據課題需要,聘請國內外教授和資深設計師開設課程。 [4] 
2、公共藝術與體驗設計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公共藝術與體驗設計工作室主張將“全信息藝術設計”方法作為理論基礎,以“體驗式藝術設計”表達為學習目標,研究體驗設計在城市空間中作為公共藝術的應用,在商業環境裏為用户營造體驗空間的應用。在教學中強調藝術創新與個性化表達,在實踐中培養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創新思維的能力,在學術研究上強調藝術語言的多維化,空間呈現的多維化,“感知體驗”的多維化運用,實現跨學科跨專業跨界創新的設計主張,革新融合敢於試驗,滿足未來“智能城市”發展需求。
工作室課程設置關於學生審美與體驗設計技能提升的課程;掌握設計方法與表達能力的理論課題;有豐富學生實踐經驗,提高學生項目實操的軟件學習課程。為設計專業積累執業經驗。推動藝術介入城市空間、藝術介入城市生活,將獨特的藝術與科技融入設計,工作室通過學科創新和知識結構的綜合構建,培養藝術、設計、科技相結合的複合型人才,滿足時代發展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
工作室與國外藝術學院建立教學交流互動項目,並邀請相關專業資深設計師、藝術家開設課程。 [7] 
2、空間展示設計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空間展示設計工作室以各種類型展示設計研究和設計實務為主要教學內容,其中包括大型博覽會空間設計、專賣店設計、商業會展空間設計、博物館文化空間設計等,同時也涉及舞台和文化匯演等主題性空間研究。工作室以信息傳播理論為出發點,結合當代藝術和空間、展示設計的特徵,從空間展示設計信息的有效傳播和受眾心理訴求兩個方面進行探索,擴大學生的專業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 [4] 
3、城市視覺設計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城市視覺設計包含了品牌識別系統品牌戰略品牌傳播與推廣等在城市各個空間中的視覺符號表達。工作室通過研究當下城市視覺形象設計現狀,深入發掘“城市視覺形象”的美學價值,在城市未來發展的願景之上進行城市形象設計分析,提出城市形象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方法,運用核心品牌策略和視覺研究理論對視覺符號,圖形,文字信息等在城市空間中的傳播展開思考與設計,塑造具有鮮活生命力的城市品牌形象。 [7] 
4、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室的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理解主題空間設計的基本概念、原理、特徵及其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與功能。教學中重視對當下國內外優秀設計案例展開分析與研究,鼓勵學生在吸收國外先進設計理念及技術的同時關注傳統文化,結合本土文化特質,思考城市未來生活。要求學生基本掌握主題要素城市功能建築及其它空間中的演繹塑造,掌握素材提煉及設計規律和方法,運用傳統手法或多媒體等多方面的表達形式準確傳達設計意圖,能對主題空間設計中所涉及的有關主題演繹、空間經營、功能佈局、材料工藝、燈光效果、空間造型、色彩應用及藝術表達等基本要素作出適當的反應並具備較強的綜合處理能力。 [4] 
創意城市
1、家居產品設計(三個教研室方向)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呈現我們對城市·生活·藝術的解讀。我們從傳統造物、產業化和趨勢化這幾個基點出發,在傳統的器物和造物方式中找尋文化脈絡,並尋求傳統在當下語境中的轉換和新生,以開放式的視角和思維詮釋技藝與設計的關係;我們嘗試運用工業化精準的造物方式結合地域文化與材料,通過現代技術來解決標準化的批量生產所導致的世界大同及環境生態問題;同時對於新型材料,新科技以及信息技術帶來的非物質化傾向對人類心理及生存空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此我們能看到科技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對未來設計趨勢所產生的無限價值。家居產品方向是培養新一代中國發展歷程中對生活有追求,對新生問題有反思,對社會有責任感,對設計有體系認知,對產業鏈有整體判斷且具備藝術素養的一專多能的高級設計人才。
(1)傳統造物研究與當代設計教研室
【傳統的當代】所謂傳統,就是傳承和統一前人社會經驗概念的共識。而傳統造物方向的教學理念既是在傳統器物和造物方式中找尋文化脈絡,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以及器物、人、環境在不同時代所面臨的問題中尋求傳統在現實社會環境中的轉換和新生,以開放式的視角和思維詮釋技藝與設計的關係。另外,在當下的中國,城鄉差別導致的問題,是無論傳統經驗抑或西方模式都是無法直接應用與解決的,我們根據當下多元化社會轉型中所面臨的問題,本着以人為本、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輔以現代的觀念性思考,在東方造物的語境下嘗試去解決問題、去重構生產關係,也是傳統造物方向的重要使命。
(2)產業化研究教研室
產業化研究教研室致力於研究在當今中國經濟發展,社會形態變革,商業組織轉型,產業鏈升級進程中家居產品設計所處的位置。
世界範圍的數字技術革新帶給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全新的科技製造手段不斷刷新人們對“製造”的理解;經濟的活力與科技發展的互動作用又引出了對產業模式創新的要求。在這機遇與挑戰共存的時代,我們的教育應該建立在文化創新的高度;在物質、精神文明建設的前沿;貼近百姓的生活體驗;引領設計產業鏈完成將精神財富轉化為社會財富的使命。
家居產品設計對我們來説已不是簡單的“物的創造”,我們的學科方向是培養新一代中國發展歷程中對生活有追求,對新生問題有反思,對社會有責任感,對設計有體系認知,對產業鏈有整體判斷的一專多能的高級設計人才。他們是創意屬性企業中的智囊團,是文化創新產業的創業者,是科技發展與社會對接的孵化專家。
(3)趨勢化研究教研室
基於產品設計相關要素的研究,注重挖掘人文與環境、科技與材料、社會學與心理學等領域與產品設計的關係。關注人們未來生活方式的變化趨勢,探討人在未來時空中所產生的需求及變化規律,拓展產品設計的多元化發展的外延。
運用以人本的全方位研究方法:注重研究人在自然及社會環境變化中,產生的生理需求及心理變化。嘗試以產品或概念的方式解決在外界環境變化下產生的新問題;注重新科技、新材料的產生與應用,研究由此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改變及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研究過程中注重對變化規律及趨勢的探尋,着重新概念、新定義、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新面貌。從而滿足人類新的生活需求,引導人們建立更為合理的生活方式。 [5] 
2、新工藝產品設計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物品之所以成為產品,是和它的商業屬性和功能屬性分不開的,產品設計工作室就是基於解決問題、提供創新的體驗、提升物品使用價值、增加用户的情感歸屬、提煉創新服務為起點同時又是終點!
新工藝,體現在“工”字上的含義是:“工”即“工業”,我們服務的對象是大工業企業,對應的是“大”。“工”又是“工匠”、“手工藝”,結合國家和社會大環境所倡導的工匠精神,非遺傳承的文化理念。結合上面二者,着力發現工業和工匠的有機統一。
新工藝,體現在“藝”字上面的含義是:“藝”即中央美術學院的深厚歷史藝術沉澱和技能,這是我們不可被複制的優勢。“藝”又是大工業之美,在發力“工匠”精神的同時,尊重和延展大工業之美,這是我們的主張。
所以新工藝產品設計工作室是在大工藝背景的基礎上,用傳統的藝術和技術語言去回答當下工業和製造業產業的面臨的問題,梳理清楚這三者的產業關係 [5] 
3、木藝設計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木藝工作室在工藝美術學科之下,以培養新一代的木藝人才為宗旨。貫徹中央美術學院美學培育理念,繼承與發展木工技藝,學習新的設計文化,發展結合建立新木藝特色專業。專業前兩年為學院基礎,後兩年為木藝專業學習階段。從廣入專,循序漸進,課程逐步深入設置。努力為社會培養新木藝人才。 [5] 
4、陶瓷設計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產業轉型的大背景之下,中國作為陶瓷之國,今天的套瓷產業很大,但是還是以代工為主,缺少設計、缺少文化的注入和品牌化的管理。中央美術學院2004年開始籌辦陶瓷設計專業,2007年第一屆學生進入工作室。
陶瓷設計工作室與美國Alfred大學合作教學,工作室實行雙語教學,大約三分之一的課程由美國老師承擔。
陶瓷工作室的教學大綱是:設計+藝術+工藝的概念之下,吸收三大領域的成果,建設一個新的知識體系,培養一種立體、包容的思維模式。
陶瓷工作室實行個性化的培養模式,幫助每個學生在大學期間認識自我,選擇個性化的成長方向。
陶瓷工作室相信學生的培養是一個團隊長期勞動的過程,每個老師和工作人員都對學生有這不可取代的價值,尊總老師、尊重每一個工作人員的獨立價值,發揮所有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潛力。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陶瓷設計工作室培養思路逐漸明晰,陶瓷設計專業受到了行業的普片關注與尊重,陶瓷設計專業承擔的國家設計項目,受到國家領導人和社會的讚揚與高度關注。 [5] 
5、金屬工藝設計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金屬工藝工作室以貴金屬工藝為主要教學軸心,輔以設計與藝術創作的理論培養,力求打造出可以獨立完成金屬工藝藝術創作的藝術人才。工作室配有完備的金屬工藝加工設備,可以承擔教學任務中完整的工藝流程。工作室利用以工藝為核心的教學系統,鍛鍊學生高度的工藝實踐能力,在對工藝進行深入瞭解的基礎上,培養出學生設計以及藝術創作的優秀能力。工作室現有覆蓋面廣泛的金屬工藝課程建制,擁有多名海外留學歸來的金屬工藝專業的教師團隊與經驗豐富的技師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學輔導 [5] 
6、陳設藝術品設計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陳設藝術品工作室成立至今秉着“高藝術·重學術、高品位·重素質、高技能·重創造”的教學方針,進行文化藝術修養與專業技能為一體的藝術設計教育,培養高層次、高審美的綜合型知識結構人才。
陳設藝術品在空間中的設計應用,離不開藝術審美與材料為基礎。在開設陳設藝術品鑑賞、陳設空間設計、花卉藝術與器皿等課程培養學生藝術修養與空間尺度的同時,另設中國傳統裝飾藝術、西方藝術設計、材料實踐與藝術品創作等針對性課程。此外,工作室邀請業內精英帶領學生進行實際項目操作,建立與市場接軌的陳設藝術品設計全方位的認識與實踐。
專業教育之外,陳設藝術品工作室非常重視對學生人生與專業態度的引導和教育,致力於培養出擁有一流動手能力,併兼具良好品質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優秀人才。 [5] 
文化城市
1、電影與視覺特效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電影與視覺特效工作室設有兩個專業方向:電影和視覺特效。兩個專業既分開教學、又有共同課程。該工作室以培養當代電影創作和技術的高端人才為目標。
電影專業方向:主要研究基於敍事基礎的劇情電影、紀錄片和實驗影像的製作,探討影像敍事語言在當下語境中的多樣化發展,鼓勵對藝術本體和社會的關注,培養學生具有影像敍事的基本能力。培養從事現代城市影像創作的藝術家和產業推進者。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視覺特效專業方向:注重影視後期製作概念與技術的學習,以現代數字技術的特效製作為輔助手段,豐富並提升影像作品的視覺語言。專業教學從當代電影創作中高科技領域出發,研究影像視覺創作規律,培養數字化製作工具的應用能力,提升學生視聽語言水平,培養符合當代影視行業發展的高級人才 [6] 
2、未來媒體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未來媒體工作室聚焦技術革命前沿的美學理想,面向未來社會發展趨勢而設計。內容包括實驗媒體與智能交互設計、數字娛樂媒體(VR、AR等)研究、音視頻設計等。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隨着革命性技術的推陳出新,內容創作的載體日新月異。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智能設備等都成為了未來媒體內容的展現載體,而這些載體的在未來的常態即是不斷髮展變化的。工作室教學內容從紮實的原理出發,延展發散向未來媒體的應用。與國際領先的教學機構合作,同時也緊密與前瞻性的企業結合。針對未來培養創新、務實的設計人才。 [6] 
3、繪本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繪本工作室隸屬於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在國內高等院校中首開繪本教學之先河。繪本工作室的前身是圖文信息設計工作室,成立於2004年9月。為了進一步明確專業特點和學術方向,於2011年更名為繪本工作室。經過十幾年的教學探索,建立了一整套自主創新的繪本教育體系。繪本工作室本着“學術為先,應用為本”的原則,一直以來致力於繪本藝術的學術研究、交流與推廣,培養出能夠懂繪本、懂出版,具有策劃、編輯和繪畫能力的年輕一代繪本創作力量,並將中國原創繪本的振興視為理應自覺擔負起的使命和責任。中國本土的文化和價值觀怎樣通過生動有趣的視覺表現傳達給當代的孩子和成人,讓圖與文的結合表達到一個國際化高度,同時以繪本的形式輸送到全世界,這些正是繪本工作室的師生們為之努力的方向和堅持的意義。 [7] 
4、手繪動畫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動畫第一工作室堅持以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及民間繪畫的創作思想作為動畫教學和指導學生創作的目標和方向,堅持以傳統繪畫的精典圖式語言和技法作為審美取向,引導學生向優秀傳統繪畫學習,提升學生們的藝術品位。教學重點是研究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意象思維方式和造型理念,並與中西方當代藝術和時尚文化相結合,從而建立具有民族特色又能融入世界大文化背景下新的動畫教學與新的創作思考方式和體系。 [6] 
5、實驗動畫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動畫第二工作室是以實驗動畫為主要發展方向。教學重點側重於引領學生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啓發, 站在世界動畫的最前沿,用新觀念,新思想,新形式,新材料,新科技,依託中央美術學院的國油版雕雄厚的實力,使學生們的創作以散發似的思維進行各種實驗性的創作嘗試,用多樣的動畫形式和動畫語言,創作出具有鮮明個性的先鋒動畫典範。隨着大動畫的全球蓬勃發展,實驗動畫專業將給學生提供更廣泛的創作空間,為培養複合型的創作人才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6] 
6、數字三維動畫工作室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工作室着眼於時代發展潮流和創新的文化需求,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手段,創造性思維為主導,致力於數字動畫、動漫IP數字開發、視效預覽和數字影像的藝術創作。我們的發展方向是緊跟世界數字藝術發展潮流,在應用和理論水平上不斷提高,發掘美院特色,彰顯差異,技藝並進。充分體現數字科技和現代傳媒的特點,為數字藝術產業發展提供高精尖人才。 [6]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辦學特色

自誕生起,城市設計學院就一直着眼於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服務,讓學術力量參與城市化的進程,這也是中央美術學院創辦城市設計學院的初衷,城市設計學院十餘年的探索亦致力於此。在學院的辦學實踐過程中,這一認識不斷昇華,從滿足城市發展對設計的需求,發展到力求成為城市健康發展的積極因子和重要力量。與此同時,城市設計學院也一直在思考自身存在的價值和發展的戰略方向,尋求跨越式發展後發優勢,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尋發展,這就是城市設計學院的價值所在。由於當代設計肩負的社會責任變得日益重要,文化性和功能性成為設計的重要因素,從這一認識出發,城市設計學院在專業教學上運用視覺設計課程、技能表達課程和非視覺設計課程來培養學生的審美、動手和思考能力,挖掘學生眼、手、腦的潛力,以滿足未來專業、職業和發展的需求。從創建之初,城市設計學院就將尋求辦學特色確定為立身之本,在辦學實踐中不斷摸索,逐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辦學主張。 [8] 
綜合性知識結構
當代設計不僅僅作為審美觀念的闡釋,而更多地關注於問題的有效解決,以及對發展進程的預測與控制,它所肩負的社會責任變得日益重要,文化性和功能性成為設計的重要因素。從這一認識出發,城市設計學院強調在專業教學上培養學生的三種能力,以滿足學生的三方面需求:
視覺設計的課程—培養審美能力—滿足專業需求
技能表達的課程—培養動手能力—滿足職業需求
非視覺設計課程—培養思考能力—滿足發展需求
上述三部分知識挖掘學生眼、手、腦的潛力,並在創業實踐中融會貫通,將形成適應能力強、生長空間廣的綜合性知識結構。 [8] 
兩段制教學結構
第一階段為課程制,以課程教學為主要方式,由各教研室實施。着力於知識傳授、技能學習和思維訓練,教學上強調規範化、學理化,有助於教師集中精力打造精品課程;在一、二年級,以學分制的方式,確定各不同專業方向下的學生所需要修讀的課程類別、數量、比例,使學生在必修專業基礎課程的基礎上,以選修課的方式涉獵不同專業方向領域的知識與技能,以拓寬學生的學術視野。
第二階段為課題制,以導師制教學為主要方式,由各工作室為主體實施。課題注重與社會互動,在問題解決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開放性工作室的設立以及工作室課題、學院課題、實戰課題的實施,引進一線的設計師、社會專家、企業經營者等社會資源和學院教師相互融合,帶領學生構成項目團隊,進行課題策劃和實施,並建立課題成果展示及推向社會的平台。 [8] 
開放式培養模式
隨着設計學科的交叉性日趨發展,以往的培養模式逐漸在包容性、生長性、選擇性上顯現出不足。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需求和個體發展出發,尋找更加開放靈活的培養模式,給學生提供更多個性化選擇的可能性,滿足學生不同發展的需要,是城市設計學院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的重要指向。 [8] 
國際化辦學道路
陶瓷設計工作室 陶瓷設計工作室
城市設計學院密切關注國際學術前沿,借鑑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經驗,在國際化的參照下加快提升學院的實力和水平。國際化辦學的具體方式落實在“請進來”與“送出去”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校際交流、聘請國外知名學者及引進留學人才,促進學院對不同國家設計教育體系的借鑑。數年來分別與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多所著名美術院校及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辦學、學術交流、課程共享、師生互訪等,確保學院發展的國際化視野。如陶瓷設計工作室與美國阿爾弗雷德大學陶瓷學院的合作,陶瓷工作室常年有外教、訪問學者以及交換生;另一方面,通過國家部委和學校項目派出教師進修、訪問,學習國外的先進教育經驗和理念。
2004年10月,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與日本京都精華大學開展漫畫教學合作項目;2005年10月,與美國阿爾弗雷德大學共同成立了“阿爾弗雷德大學-中央美術學院陶瓷設計工作室”;2006年10月,與美國加州藝術學院聯合開辦了實驗動畫實驗電影專業研究生主要課程班;2006年,實驗電影專業與美國加州藝術學院電影學院開始聯合培養計劃,開設實驗電影與動畫創作研究生課程班。2007年4月,與紐約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確定基礎教學合作項目;2007年5月,與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共同開展“為中國而設計”教學合作項目。2010年與德國薩爾布呂肯薩爾造型藝術學院建立合作辦學關係。2012年,與法國聖埃蒂安高等藝術與設計學院建立友好合作關係,2012年與哥倫比亞大學合作“城市中國”研究課題等。 [8]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地理位置

城市設計學院主要在後沙峪校區,後沙峪校區是由於歷史原因而成立的,因此硬件相對較差,甚至沒有正規操場。但是後沙峪校區是三個校區中唯一宿舍有空調的。後沙峪校區有一個圖書館,大小類似於閲覽室,圖書卡三個校區通用。
燕郊校區效果圖 燕郊校區效果圖
因為後沙峪校區是承租校區,一是成立之初沒有這麼多專業,地方要求不大,二是學校不可能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地方大規模投資更新設備,所以辦學條件相對不利。但是即便學院本部也是經歷過二廠中轉辦學之後繼續發揚光大的。城市設計學院原定於2015年搬到燕郊新校區,由於多方面的原因,2014年9月學院簽訂合同將租期續租10年,延續至2025年搬遷。燕郊校區的佔地面積和本部一樣大,建築安排更為合理,硬件設施更為先進,搬遷至新校區會成為城市設計學院發展歷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9]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教學案例

城市設計學院實施“兩段式”教學,學生在一、二年級修讀完基礎課程進入工作室學習,接受兩年的課題制教學。通過工作室教學,引入一線實際 課題和優秀設計師、專家等社會資源與企業合作,進行課題策劃和實施,在問題解決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建構學生的職業素養。立足於“城市、時尚、青少年”的辦學指導思想,城市設計學院經過數年的摸索與積累,規劃並設立了“十七歲”專項課題和“為中國而設計”專題課題,並確定了特色實踐課程“城市親歷。“十七歲”專項課題為城市設計學院每年5月份以後面向本科三年級學生設置的專項課題,為期8周。
“城市親歷”是城市設計學院學生每學年第二學期末固定實施的特色實踐課程,為期2周。為滿足該課程的教學要求,學院設立了城市親歷基地,專門針對經濟文化前沿城市,建立固定的教學與實習基地,以關注城市文化發展進程,參與當地城市建設,並對這此城市保持跟蹤。 [10] 
十七歲課題
“十七歲”課題為城市設計學院每年5月到7月,面向本科三年級學生設置的專項課題,為期8周。該課題立足於十七歲左右年齡人羣,即青少年的設計文化與形式研究,旨在建立一個促進未來設計以及設計文化發展創新的平台,引領中國未來的時尚消費趨勢和體現其文化價值
在課題實施上,城市設計學院組織各個專業的教師並邀請校外設計師、市場精英等組成教學團隊,全院三年級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打通專業界限,組成不同的課題設計團隊,以“時尚、先鋒、激情”為核心主旨,以“面向青年文化與實作”的形式,完成學院和社會的多維度的合作。 [10] 
城市親歷
“城市親歷”是城市設計學院學生每學年第二學期末固定的特色實踐課題。學院專門針對經濟文化前沿城市建立固定的教學與實習基地,長期保持跟蹤,關注城市化發展進程。在此基礎上,“城市親歷”課程對各年級段學生的實施要求側重點各有不同。
一年級,主要是使學生接觸一線的社會及城市發展狀況,熟悉並瞭解城市文化的變遷及發展,通過學生的切身感受和實際調研瞭解城市化帶來的需求和城市化進程中特定人羣的需求;二年級,重點是讓學生結合專業特點及學科領域,通過參與課題和實踐,進行市場需求的考察和科學的量化,為確定專業取向打下基礎;三年級,“城市親歷”結合“十七歲”課題為實施,是對學生進行服務於城市化進程中特定人羣及社會需求的訓練,通過進入企業、一線設計師參與指導以及學生之間打通專業的團隊合作,使學生掌握市場調研概念形成、完成作品以及成品推廣的設計流程,為進入社會做好準備,並接受實踐的檢驗;四年級,“城市親歷”結合工作室實戰課題來實施,工作室引入一線設計師,通過和設計師合作,學生在解決城市發展過程的實際問題體現個人的價值,展現專業培養的效果與質量。
2005年至今,城市設計學院的學生已經考察了多所城市,如北京各個城區及郊縣,以及上海、深圳、廣州、東莞珠海中山、香港、平遙、景德鎮、杭州、雲南等,對這些城市的發展狀況以及相關專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考察。 [10]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教學條件

城市設計學院設有條件完好的教室、專業實驗工作間(實驗室)、圖書館、美術館、體育場、體育館、多媒體教室、學生室內活動中心等教學、生活設施。專業實驗工作間(實驗室)設備齊全,技術含量高,目前設有木工工藝實驗室、陶瓷工作間、金屬工藝實驗室、模型工藝實驗室、塑料工藝實驗室、數字成型實驗室、玻璃/琉璃實驗室、軟材料實驗室、偶動畫實驗室、影像攝影棚、錄音棚、動畫創作實驗室、VR與虛擬技術實驗室、圖像後期編輯工作間等實驗場所。有力地支撐了學院的專業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