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央溝

鎖定
中央溝:中央溝從冠狀平面將大腦分成額葉和頂葉的腦溝。從額狀回行於大腦半球的背外側面。起自半球的上緣,下端幾達大腦外側裂。
中文名
中央溝
外文名
central sulcus
拼    音
zhong yang gou
詞    性
名詞
中央溝
自腦片外側緣中份處向後內延伸

中央溝一、概述

1、中央溝:
中央溝從冠狀平面將大腦分成額葉和頂葉的腦溝。從額狀回行於大腦半球的背外側面。起自半球的上緣,下端幾達大腦外側裂。
2、額葉:
額葉大腦半球在中央溝以前、大腦外側溝以上的部分,可分為背外側面、內側面和底面。
在額葉的背外側面,有與中央溝平行的中央前溝。此溝常分上下兩段,上段常繞過背內側緣而達旁中央小葉。中央溝和中央前溝之間是中央前回。從中央前溝上段發出一走向額極的溝—額上溝,從中央前溝下段走向額極的溝稱額下溝。額上、下溝將中央前溝以前的額皮質分為額上、中、下回。額上回比較寬大,包括半球內側面扣帶溝以上的部分,向前延伸到額極;額中回的前部有時有一額中溝,將額中回分為上下兩部分;額下回位於額下溝以下,構成大腦外側裂的下壁。額下回的後部被外側裂的前水平支和升支分為三部:在前水平支以下的部分,稱為眶部;前水平支和升支之間的部分,稱為三角部;在升支以後的部分為島蓋部,即島蓋的額部(額蓋)。
在額葉的底面,有一與內眶緣平行的直溝,稱嗅溝,溝內有嗅球和嗅束。嗅溝的內側部,稱直回;嗅溝的外側部總稱為眶回。
額葉的內側面,前方的大部分屬於額上回,又稱內側額回。內側額回的後方,以旁中央溝與旁中央小葉為界。旁中央小葉即扣帶溝緣支和旁中央溝之間的部分。旁中央小葉被中央溝末段分為前大、後小兩部分,即中央前、後回延伸到內側面的部分。
3、頂葉:
頂葉位於大腦中央溝與頂枕裂、大腦外側裂之間的腦葉。頂葉功能甚為複雜,它主要分析、綜合各種感覺信息,藉以分辨和確定刺激性質和部位。形象地説,控制人們注意變化的腦區域位於右耳後上方几釐米處,也就是人們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往往會不自覺地抓撓的地方。

中央溝二、解剖結構

1、中央溝:
中央溝是大腦半球最明顯的溝,它分隔皮質的運動區和感覺區,即位於中央前回和中央後回之間,為額葉的後界。其上端終於背內側緣中點的稍後方,同時延伸到半球的內側面,位於扣帶溝緣支的前方。它延伸到半球背外側面斜向前下,至外側溝後支的上方,離後支始點約2、5釐米。中央溝與背內側緣形成約72°的角。中央溝有兩個膝狀彎曲:上膝在中、上1/3交界處,凸向後方;下膝在中、下1/3交界處,凸向前方。
2、額葉:
在所有大腦腦葉中,額葉最大,約佔整個大腦的1/3。人的額葉佔全腦的比例較其他各種動物均高。額葉以外側裂與顳葉分界,以中央溝與頂葉分界,可分為3個面:上外側面(背側面)、內側面和下面(底面)。上外側面在中央溝以前,外側裂以上,中央前溝及額上、下溝把上外側面分為中央前回及額上、中、下回,額下回被外側裂的水平支和前升支分為眶部、三角部和蓋部,優勢半球的三角部和蓋部稱為Broca區;下面即額葉眶面,主要包括嗅溝、直回和眶回;內側面在扣帶回以上、中央溝延線以前的部分,有額內側回和旁中央小葉的前部。額葉各區具有不同的功能,包括初級運動皮質或中央前回(4區)、運動前區(6區)、語言運動區(44區)和額前區(9區、10區、11區、12區、45區、46區、47區)等。
3、頂葉:
頂葉分為背外側面與內側面。背外側面的前界為中央溝,下界是大腦外側裂的後支,後界為頂枕溝上端至枕前切跡的連線。內側面的前界是扣帶溝的緣支,後界為頂枕溝,下界則為頂下溝,此溝是扣帶溝的延續。
背外側面:有與中央溝平行的中央後溝,也常分為上下兩段。它與中央溝之間的部分是中央後回。頂間溝常始自中央後溝上段,與背內側緣平行向後,至頂枕溝上端下方,轉向下形成枕橫溝。頂間溝將頂葉後部分為上、下兩部:上部稱頂上小葉,下部稱頂下小葉。頂下小葉的前部圍繞外側裂後支末端的部分,稱緣上回;後部圍繞顳上溝末端的部分,稱角回。
內側面:由扣帶溝的緣支分為前後兩部。前部較小,是中央後回的延續,並形成旁中央小葉的後部;後部較大,稱為楔前葉,此葉的前界是扣帶溝緣支,後界是頂枕溝,下界則是頂下溝。

中央溝三、中央溝的辨別

1、在顱頂層面上,與大腦縱裂溝相通。
2、在端腦上部橫斷面上,為最深的一條腦溝或有一、兩條腦溝與之伴行。自腦片外側緣中份處向後內側延伸,並隨切片層面的降低而逐漸前移。
3、先通過位於大腦半球內側面的扣帶溝緣支和旁中央溝辨認出中央旁小葉,再進一步辨認中央溝。
4、藉助大腦白質的髓突辨認中央溝。
5、大腦額葉與頂葉的分界線是中央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