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央民族訪問團

鎖定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消除民族之間的隔閡,宣傳黨的民族政策,黨和政府決定組織中央民族訪問團,深入各民族地區,傳達黨中央對各族人民的關懷和慰問。從1950年7月到1952年底,中央政府陸續派出了西南、西北、中南、東北內蒙古4個訪問團。 [3]  訪問團歷時數月,行程數萬裏,足跡幾乎遍及西藏以外的全國所有少數民族地區,向少數民族羣眾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瞭解他們的疾苦和要求,徵求他們對民族工作的意見,並帶給他們所急需的藥品、醫療手術及大量生活用品。這次活動對於擴大黨在少數民族的羣眾基礎和政策影響,加強和改進黨和政府的民族工作,增進民族團結,起了很大的作用。 [4] 

中央民族訪問團成立背景

1950年,毛主席為中央民族訪問團的題詞
1950年,毛主席為中央民族訪問團的題詞(2張)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消除民族之間的隔閡,宣傳黨的民族政策,黨和政府決定組織中央民族訪問團,深入各民族地區,傳達黨中央對各族人民的關懷和慰問。從1950年7月到1952年底,中央政府陸續派出了西南、西北、中南、東北內蒙古4個訪問團。訪問團累計行程達8萬多公里,為增進民族間的瞭解、疏通民族關係作出了積極貢獻。派出中央民族訪問團是中國民族關係史上的首創,為新中國的民族工作奠定了基石。 [1] 

中央民族訪問團中央西南訪問團

西南訪問團團長劉格平 西南訪問團團長劉格平
我國的西南邊疆,是眾多少數民族聚居地。1950年6月,中央決定首先派出西南訪問團,由劉格平擔任團長,費孝通、夏康農為副團長的訪問團共120餘人,分別深入康、滇、黔民族地區進行訪問。中央民族訪問團的主要任務和活動是:對少數民族上層人物或各界代表進行個別訪問;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具體情況,召開各種座談會、各民族代表會或民族聯誼會;召開羣眾大會,傳達中央人民政府對各兄弟民族的深切關懷,宣傳共同綱領的民族政策,為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舉辦民族幹部短期培訓班,協助具備條件的少數民族地區建立自治區或自治縣。訪問團出發前,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了西南訪問團全體同志,與大家合影留念,並親筆題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團結起來”的條幅,作為禮物送給各兄弟民族。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也都紛紛題詞。
1950年7月2日,中央西南民族訪問團,在劉格平團長的率領下,離京前往西康、雲南、貴州等少數民族地區,《人民日報》當天發表題為《送西南訪問團》的社論。為便於訪問,西南訪問團組成三個分團:一分團去西康,劉格平兼任團長;二分團去貴州,費孝通兼任團長;三分團去雲南,夏康農兼任團長。
訪問團經武漢到重慶後,全體團員先後聽取了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副主席鄧小平等雲南省、西康省、貴州省主要負責同志有關執行民族政策和西南情況的報告。鄧小平同志發表了“關於西南少數民族問題”的講話。劉伯承以紅軍長征北上抗日經過少數民族地區時的親身經驗,叮囑勉勵訪問團要穩步慎重地做好工作。
西南訪問團各分團深入西康、雲南、貴州等少數民族地區訪問,歷時7個月,極大地增強了各民族之間凝聚力和向心力,鞏固了祖國大家庭的團結。
中央西南訪問團
中央西南訪問團(3張)
2005年,原雲南省委副書記劉樹生同志追憶起當年跟隨中央民族訪問團到石林訪問的情景時仍激動不已。1950年的7月8日,中央民族訪問團二分團來到當時的路南縣訪問,當年年僅24歲的劉樹生隨訪問團一起深入少數民族村寨進行社會調查,石林淳樸熱情的少數民族,彈起熱烈的大三絃歡迎訪問團時的盛況和當年在這裏召開座談會,與彝族羣眾促膝暢談時的情景一直銘刻在記憶裏。 在雲南西雙版納的史料記載裏,記錄着1951年4月,中央訪問團雲南分團在副分團長王連芳帶領下千里迢迢到達西雙版納,帶來了黨中央、毛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對各兄弟民族的關懷,帶來了各族幹部羣眾需要的物品,受到邊疆各族人民的熱烈歡迎。

中央民族訪問團中央西北訪問團

為了傳達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對全國少數民族同胞的深切關懷,宣傳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中的民族政策,1950年7月上旬,在中央西南訪問團出發時,就已開始籌組“西北訪問團”。西北訪問團團長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沈鈞儒擔任,薩空了、朋斯克、馬玉槐為副團長,全團共120人。出發前,訪問團全體成員召開會議,陳毅代表黨中央講了話。
西北訪問團團長沈鈞儒 西北訪問團團長沈鈞儒
8月29日,西北訪問團一行在沈鈞儒團長的率領下,離京前往新疆、甘肅、寧夏、青海等民族聚居地區訪問。3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送西北訪問團》的社論。訪問團抵達西安時,受到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彭德懷的親切接見和宴請。9月11日,中央西北民族訪問團一行26人,在西北軍政委員會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汪鋒陪同下抵達迪化,當地各族羣眾兩萬餘人隆重歡迎中央西北訪問團。新疆黨政負責人王震、包爾漢、高錦純等到機場迎接。在新疆各地,人們都穿上了節日的新裝,載歌載舞,蒙古族、柯爾克孜族羣眾則以賽馬、刁羊等民族儀式歡迎訪問團,其場面熱鬧程度甚至超過任何的民族節日。在新疆期間,訪問團還對22兵團進行了訪問。
西北訪問團所到之處受到了各地區、各民族和各界人民的熱烈歡迎。在甘肅夏河縣,藏族羣眾為歡迎訪問團,從數十里乃至上百里外趕來,二、三千人馬冒雨在野地露營等了五、六天,他們以熱烈的馳馬射擊的表演迎接訪問團的到來。
在青海,為迎接訪問團,西寧全市家家户户都掛上了國旗,在訪問團汽車經過的街道兩旁屋頂上,站滿了歡迎的羣眾。在塔爾寺,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領着千餘僧眾到5裏地外來迎接,以接迎活佛式的最隆重的宗教儀式迎接訪問團的到來。
在寧夏,銀川市歡迎隊伍長達數里。在阿拉善旗定遠營,一個只有7000人口的小地方,也有千人以上的歡迎人羣。
中央訪問團採取個別訪問、舉行各種座談會和召開羣眾大會等形式,個別訪問了300餘人;舉行了66次座談會,出席各族各界代表4080人;召開了45次羣眾大會,到會羣眾共約28萬人。京劇隊共演出了27次,觀眾15萬餘人;電影放映隊共放映了105次,觀眾25萬餘人。在全西北約為2300萬人口中,平均每8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與訪問團見過面。西北訪問團的訪問,在西北人民中引起了相當廣泛的影響。
依照中央批准的向少數民族贈禮的計劃,訪問團向少數民族同胞分送了各種禮品,包括毛主席親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團結起來”的錦旗、藥品、書籍、綢緞、布匹、茶、糖等物。同時也收到了各地區各少數民族向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和訪問團敬獻的禮品,包括錦旗、土特產等。
中央西北訪問團自8月29日離京,至12月1日全體返回北京,歷時3個月,在西北陝、甘、寧、青、新五省行程3萬里。訪問了藏、回、蒙、維吾爾、哈薩克、東鄉、漢等17個兄弟民族和各地的人民解放軍,轉達了黨中央和人民政府對各民族人民的關懷。 [2] 

中央民族訪問團中央中南訪問團

中央派訪問團到民族地區訪問,是我國民族關係史上的一個壯舉,也是建國初期民族工作的一個重大舉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闢了我國各民族平等團結的新時代。
1951年6月,中央決定派出“中南訪問團”,由政務院文教委員會、財經委員會、政法委員會及民族事務委員會等部門,抽調幹部組成了以衞生部長李德全為團長,費孝通、曹孟君、馬傑、熊壽琪為副團長的中央中南民族訪問團。
1951年6月20日,中南訪問團一行70餘人離京出發訪問廣西、廣東、湖南等民族地區。團長李德全因公緩行(後赴廣東兼任廣東分團團長),由副團長費孝通代理團長。中南訪問團出發後分成三個分團,廣西為第一分團、廣東為第二分團、湖南為第三分團,費孝通兼任廣西分團團長。
中南訪問團到訪瑤族情況
中南訪問團到訪瑤族情況(3張)
7月3日,中央訪問團第一分團一行56人,在團長費孝通率領下到達南寧。在南寧期間,訪問團擴大組織,吸收地方人員參加,成員增加到160多人。其中包括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少數民族問題專家、醫生和文藝工作者,分別設立了文工隊、醫療隊、電影放映隊。同時,組織團員學習黨的民族政策,召開少數民族代表座談會,聽取少數民族的意見和要求。7月13日,廣西分團從南寧出發,14日下午到達桂林市,17日到達義寧(今屬臨桂)宛田,18日到達龍勝南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官衙,19日到達龍勝縣城,一路受到各兄弟民族的熱烈歡迎。在龍勝南區,8000多名少數民族羣眾盛裝豔服,高奏嗩吶,鳴放鐵炮(禮炮),用最隆重的儀式在五里之外迎接訪問團;義寧、龍勝各地的僮(壯)、瑤、苗、侗等族同胞,都把自己的民族服裝穿着起來,迎接訪問團,訪問團在龍勝歷時近3個月。在訪問團的宣傳教育和幫助下,各族羣眾要求成立民族自治的熱情高漲。1951年8月16日,龍勝各族聯合自治區第一屆各族人民代表會議隆重召開,隨後,廣西成立了第一個民族自治地方——龍勝各族自治縣。
8月20日,廣西分團到達大瑤山。在金秀,來自大瑤山195名各族代表在中央訪問團主持下,在《大瑤山團結公約》石碑前永締各民族之團結。他們把條文刻在石碑上,為大瑤山瑤族自治區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在防城,訪問團深入瑤族和京族聚居區等少數民族地區,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極大地提高了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的政治熱情。在此基礎上,1952年10月和12月,在上述地區分別成立了區級的瑤族聯合自治區和三個京族自治區。
中央中南訪問團歷時3個多月,對廣西、廣東、湖南3省8市48縣約80萬少數民族進行了訪問。 [2] 

中央民族訪問團中央東北內蒙古訪問團

繼中央派出西南、西北、中南3個訪問團後,1952年7月,中央決定派出“東北內蒙古訪問團”。1952年7月9日,“東北內蒙古訪問團”在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彭澤民團長,薩空了、朋斯克為副團長的率領下,離京前往內蒙古、綏遠和東北等少數民族地區訪問。訪問團歷時兩個多月,足跡遍及了蒙古、朝鮮、回、滿、錫伯、赫哲、鄂倫春等少數民族地區,舉行了50場慰問大會,向60多萬各族人民傳達了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對各少數民族的關懷和慰問。
1952年7月15日下午3時,彭澤民率中央訪問團一行抵達瀋陽。受到當地領導、各少數民族團體及其代表3000多人熱烈歡迎。團長彭澤民致詞説:東北各兄弟民族對於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衞國運動,對祖國的國防建設、經濟建設都有很大貢獻,充分體現了東北各民族人民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精神,這是毛主席領導下黨的民族政策的偉大勝利。訪問團在瀋陽訪問數日後,又前往東北各地對朝鮮、蒙古、鄂倫春等少數民族進行訪問。
東北內蒙古訪問團團長彭澤民 東北內蒙古訪問團團長彭澤民
從1952年7月至9月,中央訪問團帶着毛主席送給各少數民族的珍貴禮物,到內蒙古各地進行訪問。訪問團在內蒙古、綏遠和東北地區的蒙古族旗(縣)訪問了70多天,跋涉7700公里,幾乎走遍了內蒙古自治區和綏遠省,足跡遍佈蘇木(鄉)、嘎查(村),訪問了30餘萬人,將中央政府和毛主席的關懷送到了千家萬户。每到一地,訪問團都與各族人民代表舉行座談會,向羣眾贈送錦旗、毛主席像、中央領導人題詞、紀念章、畫報、書籍、幻燈片、藥品、醫療器材等等。隨團的電影放映隊、幻燈放映隊、醫療隊還為少數民族羣眾免費服務。據統計,訪問團共為內蒙古自治區4855名少數民族羣眾治病,放映電影40場,觀眾超過30萬人;為綏遠省2694名少數民族羣眾治病,放映電影17場,觀眾近8萬人。
9月21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綏遠省人民政府在歸綏市聯合舉行歡送中央訪問團羣眾大會。當訪問團團長彭澤民和副團長及全體團員在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兼綏遠省政府主席烏蘭夫等地方領導陪同下步入會場時,受到在場 5萬多各族羣眾最為熱烈的歡迎。
烏蘭夫在致詞中感謝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委派中央訪問團送來的巨大關懷,號召內蒙古自治區和綏遠省各族各界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周圍,為建設繁榮富強的新中國而奮鬥。
東北內蒙古訪問團受當地歡迎
東北內蒙古訪問團受當地歡迎(3張)
彭澤民團長在講話中闡述了中央訪問團的收穫,真切體會到內蒙古自治區已經成為少數民族區域自治的良好榜樣。會上,彭澤民團長把毛主席親筆題詞“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團結起來”的錦旗贈給內蒙古各族人民,還把毛主席、朱總司令、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毛主席像、紀念章以及34箱醫療器材和藥品交給羣眾代表。身穿鮮豔民族服裝的蒙古、回、維吾爾、滿族青年,將哈達、民族帽子、服裝、茶具等禮物獻給中央訪問團成員。最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代表各族人民將一頂蒙古包交給中央訪問團,請訪問團轉交給毛主席,表達各族人民的敬愛之情,會場上頓時掌聲雷動。
從1950年到1952年,中央4路民族訪問團走訪民族地區,規模之大、範圍之廣、時間之長,在我國建國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訪問團及時轉達黨中央和人民政府對少數民族同胞的深切關懷,有效地疏通了民族關係,使黨對全國的民族情況有了進一步認識,在民族地區和各民族人民中產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也標誌着新中國民族工作的良好開端。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