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

鎖定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簡稱:環球資訊廣播或環球資訊),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旗下以國際資訊為主且面向全國播出的廣播頻率。 [1]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實現新聞的即時滾動播出,資訊內容涉及時政、經濟、生活、文化、體育等各個方面,以“世界在你耳邊”為理念,為聽眾提供及時迅捷的新聞資訊。 [1] 
2005年9月28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開播 [1]  。2010年6月,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推出直播節目《環球記者連線》 [6]  。2018年3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成立,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新聞中心管理 [1]  [9]  。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推出春節特別節目《五洲同慶》 [11]  。2020年,在上海國際傳媒港現場錄製《浦東三十年中國故事 世界奇蹟》節目 [4] 
中文名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
外文名
CMG News Radio
類    型
新聞類
成立時間
2005年9月28日
代表節目
環球名人坊
新聞盤點
代表節目
第一資訊
語    言
普通話
隸屬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
播出方式
調頻、中波
播出時長
24小時
頻率口號
世界在你耳邊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發展歷程

2005年9月28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開播 [5] 
2009年1月20日,經過改版的國際在線網絡電台頁面上線,網友可以在頁面上直接在線收聽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 [18] 
2010年6月1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對早間6時至7時的節目進行調整,推出直播節目《環球記者連線》 [6]  。9月11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FM91.7頻率正式落地重慶 [20] 
2011年3月,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推出了日本大地震特別報道 [21] 
2012年3月,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與全球49家華語廣播電台同步播出了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22] 
2013年8月,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FM105.4正式落户天津 [26] 
2015年10月17日,環球資訊媒體融合平台啓動儀式暨廣播節目改版推介會在北京舉行 [10] 
2016年1月15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與中國移動咪咕數媒共同策劃推出全媒體有聲閲讀節目《環球閲讀》 [23] 
2017年12月23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舉行了“環球演説年度挑戰賽”活動 [16] 
2018年3月2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成立,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新聞中心管理 [1]  [9] 
2019年2月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推出春節特別節目《五洲同慶》 [11]  。春節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推出講述類欄目《記者視界》 [7]  。2月1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以摘播、錄播的形式播出了《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元宵晚會 [17] 
2020年11月1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在上海國際傳媒港現場錄製《浦東三十年中國故事 世界奇蹟》訪談節目 [4] 
2021年9月2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與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其他頻道、頻率現場直播了中關村論壇開幕式 [15]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駐外記者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駐外記者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編排方案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時期
2005年,環球資訊廣播實行全天24小時播音,集合早中晚三大新聞板塊,貫穿整點、半點快遞,輔以涵蓋時政財經、文體娛樂各個領域的多檔資訊和專題節目 [5]  。在全天每個時間段對全球的重大新聞事件進行細分化編排,輪盤式播出。節目形式短小精悍、極為靈活,最小的資訊單元為1分鐘,最常見的資訊單元為3分鐘 [19] 
2007年,環球資訊廣播進行了改版,告別了創立時定下新聞類型化目標,在“專”和“純”的程度上稍稍向後退了一點,轉變為一種“輪盤式”和按節目表播出(即“表播式”)相結合的混合樣式 [13] 
2010年1月13日,環球資訊廣播從《早間第一資訊》節目到9時的《環球媒體瀏覽》、10時的《記者説世界》、12時的《午間第一資訊》、14時的《邊走邊看》、17時和18時的《晚間第一資訊》、19時的《新聞盤點》,一直到午夜23時的《夜間第一資訊》,環球資訊廣播全天報道了海地大地震,並根據每檔節目的特色,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深入進行報道解讀 [13] 
2012年,環球資訊廣播在早中晚三檔《第一資訊》中為出行人羣量身訂做的《直擊倫敦》《奧運第一線》節目,第一時間向聽眾呈現奧運會的戰況,比賽瞬間回顧;每晚21:00至23:00,在倫敦直播間直播特別節目《直播倫敦》,通過《直播賽場》《環球奧運榜》《環球奧運視點》和《奧運早知道》等欄目,第一時間向聽眾報道奧運會賽場的各項進程,解密幕後故事,邀請明星運動員作客訪談等;此外,還推出了由奧運非常道、環球媒體瀏覽、新聞盤點、邊走邊看、環球文化圈、老外看點、檔案解密組成的奧運特色欄目集羣 [24]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時期
2020年,環球資訊廣播以純資訊、持續滾動更新的節目基本形態,在全天每個時間段對國際國內的重大新聞事件進行細分化編排,實現新聞的滾動播出 [12] 
2021年2月11日中午12:00,環球資訊廣播與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其他頻率連續6.5小時直播春節特別節目《中國聲音中國年》,節目分為12:00-14:00、14:00-16:00、16:00-18:30三個時段 [25]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主要節目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節目表
時間
節目
節目
00:00-01:00
環球財富故事(重播)(週一)
資訊有故事(重播)(週二至週五)
資訊有故事(重播)(週六)
環球財富故事(重播)(週日)
01:00-02:00
大話體壇(重播)
大話體壇(重播)
02:00-03:00
環球直播間(重播)(週一)
邊走邊看(重播)(週二至週五)
邊走邊看(重播)
03:00-04:00
資訊非常道(重播)(週二至週五)
資訊非常道(重播)
04:00-05:00
環球名人坊(重播)(週一)
環球閲讀(重播)(週二至週五)
環球閲讀(重播)
05:00-06:00
新聞盤點(重播)
新聞盤點(重播)
06:00-06:30
檔案揭秘(重播)
老外看點(重播)
06:30-07:00
直播世界
直播世界
07:00-08:00
直播世界
直播世界
08:00-09:00
早間第一資訊
早間第一資訊
09:00-10:00
資訊導航儀
環球名人坊(週六)
記者視界(週日)
10:00-11:00
資訊有故事
環球財富故事
11:00-12:00
環球直播間
環球直播間
12:00-13:00
午間第一資訊
午間第一資訊
13:00-14:00
老外看點
檔案揭秘(重播)
老外看點
檔案揭秘(重播)
14:00-15:00
邊走邊看
邊走邊看(週六)
環球直播間(週日)
15:00-16:00
資訊有故事(重播)
環球軍事報道
16:00-17:00
檔案揭秘
老外看點(重播)
檔案揭秘
老外看點(重播)
17:00-18:00
環球新聞眼
環球新聞眼
18:00-19:00
資訊非常道
資訊非常道
19:00-20:00
新聞聯播、資訊空間站
新聞聯播、資訊空間站
20:00-21:00
新聞盤點
新聞盤點
21:00-22:00
大話體壇
大話體壇
22:00-23:00
環球閲讀
環球閲讀
記者視界(重播)
23:00-24:00
新聞盤點(重播)
新聞盤點(重播)
節目表信息來源 [3]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主持陣容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主持陣容
主持人
主持節目
陳小小
《大話體壇》
子楠
《環球文化圈》《環球名人坊》《環球軍事報道》
朱虹
《環球教育》
張淼
《第一資訊》
翟樂
《環球媒體瀏覽》
/
楊慧
《環球文化圈》
楊光
《第一資訊》
楊帆
/
徐佳君
《第一資訊》
王夏蓉
/
舒揚
《邊走邊看》
石寧海
《第一資訊》《檔案揭秘
任昱
《早間第一資訊》《資訊導航儀》
/
Peter
《單詞看天下》《老外看點》
皇甫
《第一資訊》
高佳
《大話體壇》
《直播世界》
海欽
《環球新聞眼》《環球財富故事》
主持人信息來源 [2]  [27-31]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收聽表現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2011年收聽調查數據
日期
收聽率(%)
市場份額(%)
平均到達率(%)
平均忠實度
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1月21日
0.09
1.5
1.4
6.5
2010年4月20日至2010年12月31日
0.03
0.5
0.6
5.4
數據來源央視—索福瑞,參考資料: [13] 
2011年10月北京高等學歷聽眾廣播收聽排行
市場份額(%)
平均到達率(%)
人均收聽分鐘數
收聽率(%)
2.9
2.5
2.12
0.15
參考資料: [13]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收聽頻率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收聽頻率
城市
調頻(FM)
中波(AM)
北京 [8] 
90.5
900
天津 [26] 
105.4
/
重慶 [20] 
91.7
/
廣州、佛山、東莞、江門、深圳、中山、珠海、香港、澳門 [8] 
107.1
702
忻州
98.1
/
烏魯木齊
/
1008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環球資訊廣播社會評價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堅持融合為先、內容為本、用户導向、有效傳播,已經成為集廣播、電視、網絡、移動互聯網等多種傳播手段於一體的全媒體品牌。環球資訊走過的十年(2005—2015年)道路,濃縮着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改革創新和不輟探索,飽含着社會各界的鼓勵支持和深厚情誼,凝結着環球資訊整個團隊的孜孜追求和真摯感情 [10] (時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台長王庚年評)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的階段性成績,主要得益國際台多媒體、多語種、駐外記者遍佈世界各地以及一支專業化的國際報道隊伍;得益於進行了包括節目改版在內的頻率的專業化、市場化探索;得益於及時打開門户,互利合作;更得益於做廣播國際新聞中國第一的職業理想 [14] (《中國記者》評)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以最快的速度將全球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全面準確地傳播給受眾,體現“第一資訊、資訊第一”的頻率特色 [13]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