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塘河

鎖定
中塘河,是鄞東十大河流之一。位於寧波市鄞州區,是一條人工開鑿的大運河。起自橫街頭,西接梅梁橋河、莊家溪、向東經集士港、賣面橋、望春橋,與後塘河合流後,入寧波市西門口,長12公里,均寬24.7米,均深2.68米,河面積0.3平方公里,橫貫鄞西平原中部,在引流、灌溉、蓄榮、航運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也是引水入甬城的重要河渠之一。鄞西有三大塘河,其居中,故名。
中文名
中塘河
地理位置
寧波市鄞州區
主要支流
鳳岙市河,梅梁橋河
集士港
主要支流
北新塘河
西洋港
湖泊河
河    長
12 km
面    積
0.3 km²

中塘河形成變遷

中塘河,是鄞東十大河流之一,它貫穿整個潘火街道,呈東西走向。它像是嵌在綠色帳幔間的一根銀弦,淙淙流淌,歡快跳躍。但是隨着人口的增加、環境的變遷、經濟的發展,加之部分市民環保意識的薄弱,這條河,在很長一段時間,看到的是河道兩岸的生活垃圾,聞到的是河水散發的異味。

中塘河河流介紹

位於寧波市鄞州區,是一條人工開鑿的大運河。起自橫街頭,西接梅梁橋河、莊家溪、向東經集士港、賣面橋、望春橋,與後塘河合流後,入寧波市西門口,長12公里,均寬24.7米,均深2.68米,河面積0.3平方公里,橫貫鄞西平原中部,在引流、灌溉、蓄榮、航運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也是引水入甬城的重要河渠之一。鄞西有三大塘河,其居中,故名。

中塘河支流

鳳岙市河,梅梁橋河、集士港、北新塘河、西洋港、湖泊河。 [1] 

中塘河流域概況

經濟文化
宋時,鄞地經濟中心逐漸從鄞江古鎮移至橫街,桃源書院裏的琅琅書聲,則使鄞西中塘河成為鄞州教育和文化發展的一條重要的歷史脈絡。一路向西,到高橋,這個誕生了梁祝愛情美麗傳説的地方,又使這一條古塘河瀰漫着浪漫的氣息。
鄞西中塘河,由此成為六大古塘河中最為出彩、最具魅力的河流。
中塘河 中塘河
時光的腳步沒有停止,河面上那一座座橋,毀了建,建了毀,至今仍留下不少。位於橫街鎮橫街村的隱仙橋,依然留存着歲月滄桑的古雅倩影。古橋始建於元大德年間,清同治九年重建,全長18.55米,寬2.92米,欄板高0.47米,石料為當地產的光溪石。據《四明談助》記載,有秀才在這裏遇到呂洞賓,古橋因此而得名。
中塘河高橋鎮宋家漕段,河畔正在興建新村,工地附近有白龍王廟,《白龍王廟碑記》記錄着廟宇修建的歷史,也記錄了一代代宋家漕人的興衰和艱辛。宋家漕村亦是一個歷史文化遺存相當深厚的村落,前些年發現的《馬氏宗譜》前些年發現的《馬氏宗譜》為美籍華人、國際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尋到了“生命之根”。

中塘河治理開發

中塘河河道治理

中塘河 中塘河
中塘河是鄞州轄區內的一條重要河流,在潘火,流經葛家、童家、泗港、齊心和潘火橋等5個村,而潘火橋段是拆違的重中之重。
多年來,該地段的預徵區域被大量外來人口、破爛王、石材和塑料加工廠等佔領,沿岸300多間出租房和各個小加工廠的生活、生產污水直排入河。面對這樣的現狀,街道在短短四十五天時間裏,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擊戰”,共拆違1萬平方米。
“騰空一間、拆除一間,有力地確保了拆遷的有序、安全進行。”街道拆遷工作相關負責人説。據統計,至今潘火街道已拆除沿河違法建築3萬多平方米。
中塘河 中塘河
古塘河一度成為髒臭河,今年3月,王國定先後從陸路和水路全程查看了鄞西中塘河。“以前這條河的水可以飲用,現在人們大概連洗腳也嫌髒了。”王國定為此痛惜。一路過去,他看到了有村民在河面放鴨子,河裏有沉船和網箱,河岸上有零散垃圾,還存在違法搭建、小企業直接排污現象……
在高橋鎮宋家漕村經濟股份合作社副社長徐國平的眼中,2000年是一道分水嶺,之前,中塘河水還能洗衣洗菜,2000年後,隨着周邊企業的增多、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水質被嚴重污染,天氣一熱,河面上就臭氣難聞,曾經美麗的古塘河成了髒河臭河。
集士港鎮賣面橋村黨支部書記朱潤平自小就在河邊長大,中塘河曾給他留下許多温馨、親切的記憶。

中塘河航道航運

作為六大古塘河之一,鄞西中塘河留給我們的風華背影,絕不止航船來往時熙熙攘攘的繁華,更有那船上乘坐的“慶曆五先生”、留下《神童詩》的汪洙,還有無數順河西去、踏入桃源書院的學子們的身影。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