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堂鎮

鎖定
中堂鎮,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地處東莞市西北部,東接高埗鎮,東南與萬江街道相鄰,西南鄰望牛墩鎮,西有麻涌鎮,北臨東江與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隔江相望。 [6]  轄區總面積59.79平方千米。 [7]  户籍人口85749人,常住人口14.19萬人。 [8]  [10] 
明代以前,屬東莞縣恩德鄉第十二都管轄。1986年11月,撤區建鎮,設中堂鎮。 [6]  截至2021年10月,中堂鎮轄5個社區、15個行政村。 [1]  鎮人民政府駐中堂鎮新興路98號。2021年1月,中堂鎮入選2020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名單。 [3]  2021年9月,中堂鎮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4] 
2020年,中堂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5.65億元。 [8] 
中文名
中堂鎮
別    名
舂堂
行政區劃代碼
441900128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
地理位置
東莞市西北部
面    積
59.79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1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中堂鎮新興路98號
電話區號
0769
郵政編碼
52307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4.19 萬(截至2020年末常住人口)
火車站
中堂站
車牌代碼
粵S
地區生產總值
145.65 億元(2020年)

中堂鎮歷史沿革

明代以前,屬東莞縣恩德鄉第十二都管轄。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設中堂巡檢署於中堂圩。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東莞縣劃分為五屬管轄,中堂司管轄範圍包括今天的中堂、道落、萬江、麻涌、望牛墩、石碣、高步、洪梅8個鎮的地域。
民國元年(1912年)以後,歸屬第六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至1949年9月,屬第六區的永寧鄉和西蘆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四區管轄。
1953年3月,改屬十五區管轄。
1955年9月,十五區改稱中堂區。
1957年,撤區並大鄉,中堂區劃分為中堂、潢湧、洗沙、望牛墩四個大鄉。
1958年9月,撤銷大鄉建制,合併成立中堂公社。
1959年9月,析分出望牛墩公社。
1961年6月,又析分出高堆公社。
1983年,撤銷中堂公社,建立中堂區。
1986年11月,撤區建鎮,設中堂鎮。 [6] 
中堂鎮 中堂鎮

中堂鎮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10月,中堂鎮轄5個社區、15個行政村。 [1]  鎮人民政府駐中堂鎮新興路98號。
中堂鎮區劃詳情(截至2021年10月)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441900128002
111
中心社區
441900128003
112
鬥朗社區
441900128004
111
紅鋒社區
441900128005
112
東泊社區
441900128006
112
江南社區
441900128200
112
潢湧村
441900128201
112
三湧村
441900128202
112
湛翠村
441900128203
112
袁家湧村
441900128204
112
吳家湧村
441900128205
112
鳳衝村
441900128206
112
鶴田村
441900128208
112
中堂村
441900128209
112
一村村
441900128210
112
東向村
441900128213
112
蕉利村
441900128214
112
槎滘村
441900128215
111
下蘆村
441900128216
112
馬瀝村
441900128217
220
四鄉村

中堂鎮地理環境

中堂鎮位置境域

中堂鎮地處東莞市西北部,東接高埗鎮,東南與萬江街道相鄰,西南鄰望牛墩鎮,西有麻涌鎮,北臨東江與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隔江相望。 [6]  轄區總面積59.79平方千米。 [7] 

中堂鎮地形地貌

中堂鎮位於東江下游,是經過東江及其支流漫長年月的泥沙沉積逐漸形成的沖積平原。是珠江三角洲鹹淡水交匯的地區,地形狹長,呈卧蠶狀,沿東北西南走向,從最東一端潢湧村的下塘落到最西端四鄉村的洲尾直線距離約18千米。平均海拔2.5米,鎮域內沒有丘陵,全部是平坦的旱地與水田。 [6] 

中堂鎮氣候

中堂鎮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夏長冬短,春秋均勻,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温和,月、日温差變化小。春夏兩季吹南到東南風,帶來大量的水蒸氣,造成雨水充沛;同時又處於大陸與海洋氣流交換的要道,因而夏秋天氣變化迅速,常有東邊下雨西邊晴或是又出太陽又下雨的現象。每年的4~9月是雨季,降雨量約佔全年的81%。 [6] 

中堂鎮水文

中堂鎮地處東江下游,屬水網平原地帶。東江干流流經北面境域15千米,河面最寬處約1000米,最窄處約500米,河牀坡降0.12%,另有東江水系支流總長23千米。 [6] 
中堂鎮水文 中堂鎮水文

中堂鎮自然災害

中堂鎮地域降雨多,且地處東江下游,汛期長,主要的自然災害是洪澇。每年4月以後河水便開始上漲,直至9月才逐漸下降。暴雨多集中在4~9月,高峯值多發生在5月、6月和8月。 [6] 

中堂鎮人口

中堂鎮户籍人口85749人,常住人口14.19萬人。 [8]  [10] 
根據東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中堂鎮常住人口為196890人。 [5] 

中堂鎮經濟

中堂鎮綜述

2020年,中堂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5.65億元(第一產業2.01億元,第二產業82.62億元,第三產業61.02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8.01億元,增長55.79%;總用電量15.34億千瓦時,下降7.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81億元,下降19.59%;實際利用外資3502萬元,下降50.3%;外貿出口總額28.21億元,下降19.819%;各項税收總額28.21億元,增長4.9%;地方財政總財力54.94億元,增長46.317%。 [8] 
中堂鎮 中堂鎮

中堂鎮第一產業

中堂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番薯、木薯、小麥為次;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黃麻、花生、大豆、蔬菜;水果業以荔枝、香蕉、橙、柑橘為主,養殖業以飼養牛、生豬、雞、鵝、鴨和塘魚為主。2011年末,中堂鎮建有現代農業生態園1個,面積3100畝,以種植花卉、苗木為主,並以園區為載體。 [6] 

中堂鎮第二產業

2020年末,中堂鎮轄區有工業企業2806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6家。 [7] 

中堂鎮第三產業

2020年末,中堂鎮轄區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76家。 [7] 

中堂鎮交通運輸

中堂鎮境內擁有等級公路251千米,廣深高速公路、107國道、北王公路貫穿境內,廣園快速幹線、五環路接駁鎮內各主要道路,形成了發達的交通網絡。 [6] 
中堂鎮交通 中堂鎮交通

中堂鎮社會事業

中堂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中堂鎮有市直屬高級中學1所,在校生2643人,專任教師170人;鎮辦初級中學2所,外來工子弟學校5所,在校生7374人,專任教師353人;公辦小學7所,在校小學生13528人,專任教師671人;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招生226人;公辦幼兒園1所民辦幼兒園13所、在園幼兒2701人,專任教師209人;大陸首家台商子弟學校1所,在校生1756人,專任教師13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其中有省一級學校2所,市一級學校7所,市示範性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市一級幼兒園1所。 [6] 

中堂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中堂鎮有各類文化廣場19個,廣場佔地面積460098平方米。 [6] 

中堂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中堂鎮有醫療衞生機構55個,其中醫院(含分院)3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10個,村衞生站32個,形成了鎮、村(社區)多元化醫療衞生保健網絡。 [6] 

中堂鎮社會保障

2020年,中堂鎮為378户低保户發放低保金750萬元,為全鎮2423名持證殘疾人發放專項補助540.4萬元。 [9] 

中堂鎮社會治理

2020年,中堂鎮對規模以下企業和小作坊巡查6955家次,覆蓋率100%。巡查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143家次、工礦商貿企業806家次,幫助和指導各企業消除安全隱患問題641個。強化消防隱患排查化解,共檢查各類單位1.91萬家次,發現火災隱患8405處、督促整改8405處。 [9] 

中堂鎮基礎設施

2020年,中堂鎮涉及幹流10.5千米,13條支流50.63千米,共61.13千米,流域面積25.5平方千米,總投資8.21億元。 [9] 
中堂鎮 中堂鎮

中堂鎮歷史文化

中堂鎮名稱來歷

中堂立村於北宋,起初稱“春(chong)堂”。因方言“舂”與“中”同音,人們為書寫方便,常把“舂堂”寫作“中堂”,久而久之,便成了中堂。 [6] 

中堂鎮民俗文化

中堂鎮賽龍舟與游泳是當地盛大的羣眾體育活動。每年農曆四五月間,各村羣眾敲鑼打鼓,龍舟競渡,鄉野河道熱鬧非凡。 [6] 
中堂鎮賽龍舟 中堂鎮賽龍舟

中堂鎮文物古蹟

2011年末,中堂鎮境內共有祠堂、家廟、碉樓、門樓等文物古蹟74處,各種古樹159株。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黎氏大宗祠於2004年9月被評為東莞市“文物八景”之一,景稱“潢湧宋祠”。

中堂鎮方言

中堂鎮主要使用粵語 [2] 

中堂鎮榮譽稱號

2021年1月,中堂鎮入選2020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名單。 [3] 
2021年9月,中堂鎮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4] 
2023年9月24日,入選“2023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百強”,排名第69。 [11] 
2023年10月20日,入選“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排名第130。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