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駐印軍

鎖定
中國駐印軍是1942年中國遠征軍第一次進入緬甸作戰失利後,在進入印度的新22師和新38師的基礎上成立的,是當時中國最為精鋭的作戰部隊,為反攻緬北、協同中國遠征軍打通中國和印度公路、殲滅日軍第18師團立下了赫赫戰功。代表人物,孫立人,史迪威 ,羅卓英鄭洞國(繼任), 邱清泉廖耀湘
中文名
中國駐印軍
外文名
Chinese Army in India/X Force
成立時間
1942年8月 [1] 
骨幹力量
新22師和新38師
部隊目的
反攻緬北、協同打通中印公路
代表人物
史迪威、鄭洞國、廖耀湘、孫立人
部隊裝備
美械輕裝備師

中國駐印軍部隊組建

中國駐印軍組建背景

緬甸是中南半島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西藏雲南接壤。滇緬公路是中國重要的國際交通線,日軍據此還可以威脅中國西南大後方。緬甸對於盟國中的中英雙方來説都有重要戰略意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短時間內席捲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
為了保衞緬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醖釀成立軍事同盟。中國積極準備並提出中國軍隊及早進入緬甸佈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1年12月23日,中英雙方在重慶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於英軍輕視中國軍隊的力量,過於高估自己,又不願外國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撓中國遠征軍入緬,預定入緬的中國遠征軍只好停留在中緬邊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開進攻後,英緬軍一路潰敗,這才急忙請中國軍隊入緬參戰。

中國駐印軍遠征軍入緬作戰

中國成立遠征軍第1路司令長官司令部,開赴緬甸戰場。但是,由於已經失去作戰先機,造成緬甸保衞戰的失利。這主要由於英國極端堅持先歐後亞的既定戰略,戰局一旦不利,便對保衞緬甸完全失去信心,一再撤退,使中國遠征軍保衞緬甸的作戰變成了掩護英軍撤退的作戰。
戴安瀾 戴安瀾 [2]
但是,中國遠征軍卻仍然做出了讓英美盟國盟軍欽佩的戰績,並達到了一定的戰略目的。從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開始與日軍作戰,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餘公里,浴血奮戰,屢銼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緬軍有力的支援,取得了東籲保衞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等勝利。
中國遠征軍在仁安羌援英作戰中,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僅以一師之力與數倍於己之敵連續英勇作戰,以少勝多,解救出被圍困數日瀕臨絕境的英緬軍第1師,轟動英倫三島。200師師長戴安瀾屢建奇功,掩護了英軍的平安撤退,後在作戰中不幸受傷身亡。戰役結束後,英美政府高度頌揚並給孫立人與戴安瀾將軍追贈了功勳章。
緬甸失守給以後作戰帶來極為消極的影響,使中國徹底失去了滇緬公路這一唯一的陸上交通線,以後不得不開闢從印度飛越駝峯(在喜馬拉雅山)的空中航線。日本也可以直接威脅印度。但是,也取得了重大的戰略意義,掩護了英軍撤退,贏得了時間保存了力量以保衞印度,也消耗、阻滯了日軍進攻中國西南大後方的企圖,配合國內部隊阻敵於雲南境內怒江天險,以後形成長期對峙,粉碎了日軍從緬北進攻中國西南大後方的企圖。
這次遠征作戰,也是中國自甲午戰爭以來首次出國作戰,他們弘揚了中國人民的國際主義和民族犧牲精神,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從英美方面看,在二戰中,英國軍隊全力投入歐洲戰場和中東北非戰場,美國則在太平洋戰場投入重兵,但由於兵員匱乏,都無力抽調重兵增援緬甸戰場。而中國人口眾多,吃苦耐勞,兵源十分豐富,因此英美當局都將中國軍隊視為緬甸反攻的主力軍,都願意幫助中國整理和恢復受損部隊,儘快恢復元氣,承擔起緬甸反攻的重任,由此中國駐印軍誕生。 [3] 

中國駐印軍駐印軍誕生

在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過程中,第66軍之新編第38師4000餘人由於援救被日軍圍困的英印軍隊, [1]  與遠征軍長官部600餘人被隔絕在仰光曼德勒鐵路以西地區,不能與遠征軍主力會合。該師和遠征軍長官部在史迪威和羅卓英的指揮下於1942年5月24日抵達印度英帕爾地區。第5軍之新編第22師和軍部約4500餘人在軍長杜聿明的指揮下,經緬甸打洛新平洋,翻越野人山地區,輾轉兩個月達到印度的雷多(又譯成列多)地區。
史迪威 史迪威
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通過此前的戰鬥瞭解並十分欣賞中國軍人的吃苦耐勞和勇猛頑強精神。在此前入緬戰鬥中,中國軍隊受到嚴重損失,提議儘快恢復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在他的建議下,中國政府同意將這部分軍隊留在英屬印度,改編為中國駐印軍。
美英政府協商後,決定將曾關押過2萬多名意大利戰俘的印度蘭姆伽軍營改作中國軍隊的訓練基地,由英國租借物資為中國軍隊提供膳食、薪餉,美國提供武器裝備和軍事教官,負責幫助中國軍隊訓練和掌握這些武器的使用技能。同時為補充新22,新38師缺編人員,及為新組建的炮兵裝甲兵工兵等兵種分隊和其他直屬分隊提供兵員,中國政府利用運送作戰物資返回印度的空機以平均每天450-600人的速度向印度空運兵員,由於美國體檢制度嚴格,4個月內只運送了3.2萬餘人。 [3] 
隨着緬北反攻作戰形勢的發展需要,駐印軍兵力需要進一步擴大,1944年初,中國政府將在國內新編成的新編第30師空運印度編入新1軍序列,後在4月又將第54軍第14、第50師空軍印度,並於1944年5月1日下令將中國駐印軍編成新編第1、第6兩個軍共5個師。 [3] 

中國駐印軍後續發展與改編

最初由遠征軍新22師(師長廖耀湘,原隸屬第5軍)和新38師(師長孫立人,原隸屬第66軍)組成。
1942年4月,中國遠征軍第1路軍入緬作戰失利後,新38師因掩護英軍撤退與主力分離,隨英軍退入印度因帕爾;第5軍軍部及新22師在軍長杜聿明率領下由緬甸的打洛、新平洋經野人山撤到印度利多地區。後兩支部隊往印度蘭姆伽集結。
1943年1月,成立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由中國戰區參謀長美軍中將J.W.史迪威任總指揮(1944年10月,史迪威奉召回國,由D.I.蘇爾坦中將接任),副總指揮羅卓英。以後又陸續從國內調去兩批部隊,在蘭姆伽訓練中心接受美式訓練。
中國駐印軍編組為中國陸軍新編第1軍,鄭洞國任軍長,下轄新22師、38師及炮兵團、工兵團、汽車團等。
1944年初,新30師空運入印加入駐印軍,編入新1軍序列。4月,又將第54軍第14、第50師空運入印。8月密支那作戰結束後,駐印軍各部隊合編為新編第1、第6兩軍,孫立人、廖耀湘分任軍長。
1943年3月,擔負修築利多公路的掩護任務。10月,與中國遠征軍共同發起緬北作戰行動,先後進行了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密支那八莫南坎等戰役,殲滅日軍第18師團大部。
1945年1月,佔領孟尤並與中國遠征軍勝利會師。爾後南下追擊日軍第56師殘部,先後攻佔南帕卡、登尼、臘戍、昔卜等地。3月30日,與英軍在皎梅會師,重新打通了從臘戍至昆明的滇緬公路。
日本投降前後,駐印軍各直屬部隊及傷病員等經由中印公路或由空中運輸,先後回國,總指揮部亦隨之撤銷。 [4] 
中國駐印軍負責人
廖耀湘 廖耀湘
左起:孫立人、史迪威、廖耀湘 左起:孫立人、史迪威、廖耀湘 [6]

中國駐印軍編成情況

中國駐印軍中國駐印軍第一期

時間:1942年12月—1944年5月
總指揮:史迪威 副總指揮:羅卓英鄭洞國(繼任)
新編第1軍 軍長 邱清泉(未就任)、鄭洞國(繼任)
新編第22師 師長 廖耀湘
新編第38師 師長 孫立人
戰車指揮組:布朗、趙振宇(副指揮)
戰車第1營 趙振宇、趙志華(繼任)
戰車第2營 吳文芝、梁燕、諶志立
炮兵第4團 蔣公權
炮兵第5團 劉措宜
炮兵第12團 侯志磐
重迫擊炮第11團 徐懋禧
工兵第10團 李樂中
工兵第12團 梁可發
輜重兵汽車第6團 曹藝
騾馬輜重兵團 曹開諫
戰車訓練班:蔡宗濂舒適存唐鐵成
戰車第3,第4,第5,第6,第7營
特務營 王文義
獨立憲兵第2營 馬本修
獨立工兵第1營 谷鍾峯
獨立通信兵第3營 王霆震
高射機槍第1營 黃如旭

中國駐印軍中國駐印軍第二期

時間:1944年5月—1945年3月
總指揮 史迪威、索爾登(繼任)
副總指揮 鄭洞國
參謀長 柏德諾、坎農(繼任)
新編第1軍 軍長 孫立人
新編第30師 師長 唐守治
新編第38師 師長 李鴻
新編第6軍 軍長 廖耀湘
第14師 師長 龍天武
第50師 師長 潘裕昆
新編第22師 師長 李濤
總指揮部直屬分隊編成同第一期 [3] 

中國駐印軍戰績與改編

中國駐印軍主要戰績

中國駐印軍的反攻開始於1943年10月,結束於1945年3月。
1943年10月~1945年3月,中國駐印軍和遠征軍在英、美同盟軍的協同下,對侵佔緬甸北部和中國雲南西部日軍的反攻作戰。
中國駐印軍 中國駐印軍
1943年春,美、英同盟軍已在西南太平洋對日軍發動反攻。為準備同盟軍在中國對日作戰建立基地,中、英、美三國政府商定,以中國軍隊為主,配屬美、英軍各一部,發動緬北滇西作戰,以保障開闢中印公路(中國昆明-印度利多)和敷設輸油管。中國駐印軍總指揮史迪威(後為蘇爾坦)、副總指揮羅卓英(後為鄭洞國),率中國駐印軍1個軍2個師配屬英軍温蓋特部隊(又名“欽迪”旅)、第36師各一部和美軍第5307部隊(又名“哈拉哈德”部隊)、第10航空隊一部,由印度利多向緬北進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陳誠(後衞立煌)、副司令長官黃琪翔,率2個集團軍(5個軍13個師)另1個軍(3個師)配屬美軍第14航空隊一部由怒江向滇西進攻。侵佔緬甸和滇西的日軍緬甸方面軍司令官河邊正三,企圖在第5飛行師協同下,以第18、第56師團防守緬北、滇西,另以3個師團攻佔印度英帕爾,控制阿薩姆邦,切斷同盟軍向緬北進攻的交通線,以打破其反攻。
1943年10月24日,駐印軍新編第1軍新編第38師第112團由唐家卡、卡拉卡向胡康谷地推進。戰至12月29日,擊潰日軍第18師團(欠1個聯隊)一部的抗擊,相繼攻佔欣貝延、於邦等地。月末,駐印軍以新編第22師為右縱隊由欣貝延向達羅進攻,於1944年1月31日攻佔該地後,東進攻取孟緩;新38師為左縱隊由於幫出發,於1944年2月1日攻佔太巴卡後,其主力和美軍第5307部隊主力沿塔奈河向南進攻,其第113團和第5307部隊一部向孟緩東南之瓦魯班迂迴,協同新22師圍殲孟緩日軍。1944年3月5日克孟緩,1944年3月9日佔瓦魯班,殲日軍第18師團一部。新22師直攻間布山;第113團和第5307部隊一部從間布山東側向山南迂迴,1944年3月28日佔拉班,切斷日軍退路。退守間布山的日軍第18師團乘其立足未穩,突圍南逃。1944年3月29日,新22師與迂迴部隊會師夏杜蘇。至此,駐印軍將日軍逐出胡岡谷地,殲日軍近6000人。其間,温蓋特部隊主力於1944年3月5日在莫罕地區空降,截斷第18師團的補給線。日軍第15集團軍(3個師團)於3月8日向因帕爾發動進攻。
1944年4月初,駐印軍向莫康河谷兩路並進:新22師配屬坦克營由拉班地區向加邁攻進,月底進至英開塘,遭日軍第18師團一部頑抗,戰至5月4日方突破其防禦陣地,向加邁突進;新38師沿塔奈河南進向瓦蘭地區進攻。戰至5月下旬,擊潰第18師團主力和第56師團一部,攻佔瓦蘭地區各據點。隨後,新38師第114團向莫岡進攻,另2個團向加邁迂迴,至6月7日,相繼攻佔加邁南日軍後方基地西通和加邁東北支遵,與新22師完成對加邁的包圍,旋即發起總攻,6月16日攻佔加邁,殲第18師團和第53師團各一部。6月23日,新38師主力與第5307部隊、温蓋特部隊各一部會攻莫岡,6月25日攻克該地,殲第18師團殘部和第2、第53、第56師團各一部。至此,駐印軍結束莫康河谷作戰。其間,英軍第4軍團和第3軍殲滅進攻因帕爾的日軍大部,從而改變了緬甸戰場形勢。
1944年4月中旬,沿塔奈河南進的第5307部隊主力(2個營)進至太克里後,奉命和駐印軍新編第30師第88團、第50師第150團組成突擊隊,轄第1、第2縱隊,4月29日出發,越枯門嶺,襲取密支那。5月17日上午,第2縱隊渡過南圭河一舉襲佔密支那西機場。從此,縮短駝峯航線,成為中印空運基地。防守密支那的日軍第18師團第114聯隊(欠第1大隊),迅即將所部千餘人收攏至市區固守。5月18日,第1縱隊進抵密支那北之遮巴德。從5月19日起,突擊隊向密支那市郊進攻,迭次攻擊進展甚少,形成膠着。5月底,日軍步兵第56聯隊聯隊長率2000人抵密支那,以加強其防守力量。駐印軍遂調整部署,增調兵力,經月餘備戰,以新30師主力、第14、第50師各一部、第5307部隊,在空軍和炮兵支援下,在7月13日向密支那發起攻擊,至8月3日攻佔,殲日軍大部,殘部逃往八莫

中國駐印軍戰後改編

密支那作戰結束後,駐印軍進行休整,將所部編組為新編第1軍(新1軍),轄新編第38、第30師;新編第6軍(新6軍),轄新編第22、第14、第50師。

中國駐印軍裝備

中國駐印軍初整訓時期

初整訓時期由英軍提供服裝,每名士兵發予熱帶卡其操作服三套,有短褲兩件、長袖衫三件、長褲一條。關於熱帶卡其操作服為英軍的Aertex khaki Shirts(長衫)與khaki Drill Shorts(短褲)、khaki Drill Trousers(長褲)兩種褲子的組合。
中國駐印軍 中國駐印軍
Aertex khaki Shirts上衣型式類似保羅衫構型,以Aertex紡織料為材質,型式為長袖,袖端上有一個扣鈕收口,在衣後背部上端到衣領處有一補強布,在前胸口中央有開衣襟,雙肩位置設有肩帶,在衣上胸前位置左右各有一個有蓋單扣口袋,袋蓋為倒山型式,口袋中間設有直式口袋布條,此衫有弧形下襬,在穿着時向下扎入褲內。
卡其長褲為卡其色斜紋棉質料,褲襠的左右兩邊各有兩道打折線,左右側褲身各一直式插入式口袋。此褲部分褲子前右方縫有一長型口袋,而有些並沒有這個袋,這是此型褲的小部份相異。在褲檔處以五顆鋁質扣鈕來作結合,褲頭上有一橫向舌狀布條來固定褲頭,褲子的腰圍處縫有多顆鋁扣可用來固定褲吊帶,而褲後無口袋設計。卡其短褲一樣為卡其色斜紋棉質料,在褲頭以兩條布穿帶來作緊縮腰身調整並用作固定褲頭,褲檔用三顆鋁扣作結合,兩側褲身各一插入式口袋,部分短褲在右側有長條型口袋,但大多數沒有這口袋,而在褲後有一個無蓋的口袋。 [7] 

中國駐印軍擴編時期

1944年4月,駐印軍的服裝委託英國在當地招商製作,大體上仍參考英式熱帶卡其操作服裝為模版,不過其款式有混合到美軍卡其服之設計,以上衣來看,採尖領、六扣鈕與內扎式下襬,胸前設有兩個口袋設計,口袋蓋為單扣平蓋,袋上有直式口袋布條,在雙肩位置有肩帶,背部上端到衣領下沿有一橫向補強布,是長袖襯衫型式,與美軍當時的卡其襯衫型式極其相近。長褲部分大體上為簡單直筒褲式樣,兩側有直式插入式口袋,臀部後右側有一個有布蓋單扣的口袋,也和與美軍卡其長褲相仿。在短褲方面接近英式短褲,但與其它英協國家的英式卡其短褲一般取消右側長條型口袋。 [8] 

中國駐印軍作戰時期

進入北緬後,部隊的裝備、槍械、服裝補給,為美軍SOS(SERVICES OF SUPPLY)來作主要支持後勤補給,所以此一階段,服裝部分改換美軍卡其操作服,其型式採尖領、衣襟為六扣鈕來作結合,同樣採內扎式下襬,穿着後扎入褲內,這款上衣胸前為兩口袋設計,口袋蓋為單扣平蓋,在雙肩一樣有肩帶,背部有一橫向補強布,袖子有束口,是長袖襯衫型式。
下褲為長褲型兩側有直式插入式口袋,臀後有插入式口袋,且並無口袋蓋設計,正面右下有一小零錢袋,褲襠以鈕釦作結合,褲管型式為直筒設計。雖説有部分的士兵得到此項補給,但部隊主要穿着仍以委託英國在當地招商製作的服裝為主。另外還有部分也有使用美軍所使用的HBT戰鬥服,但不是為全軍更換,僅少數獲取。 [9] 

中國駐印軍其它服裝

除基礎的操作服裝外,駐印軍也有補給到其它禦寒的衣物,如英軍V領長袖綠色毛衣,英軍V領無袖綠色毛衣背心,英軍V領三扣長袖綠色毛衣,美軍橄欖綠羊毛背心,美軍五扣橄欖綠高領毛衣,美軍M-41夾克,美軍M-43外套等等。在M-41夾克方面大多數發予軍官使用。
在戰車部隊方面,隨車人員除基礎服制外,都穿着美製HBT連體服。駐印官兵在一般外出時或非戰時的集會,則穿着軍常服,這套服飾在駐印軍有特殊的稱謂都叫做羅斯福呢軍服。後在第一批駐印軍(新六軍)提早回國時,美軍又加發給每人一套羅斯福呢軍服予返國的駐印軍弟兄。 [10] 

中國駐印軍英式單兵裝具

駐印軍最主要的個人裝具,是英軍所提供的1937型個人裝備組,也叫P-37裝備組,其組成包括:帆布腰帶、帆布吊揹帶、帆布揹包、帆布小揹包、水壺組、帆布子彈袋等等,依據單兵任務性質還可做局部調整,如可加掛鏟組、十字鎬等。
1937裝備組為英軍以及大英國協軍所廣泛通用的單兵裝備組型式,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都用此套裝備。駐印軍入印後,經協定後由英軍擔負起給養與被服裝具的補給。所以駐印軍就由英軍提供大英國協軍最廣泛使用的1937型裝備組來裝備駐印部隊。
英式帆布腰帶
這型腰帶為卡其色棉帆布質材,前端有ㄇ字型公勾與另一端母環作結合,腰帶上無任何穿孔式掛點而是在正面帆布的後方車縫有垂直布肋與各型袋子後方的C型金屬勾,勾跨結合,是蠻獨特的英式結合方法,這種設計對於結合袋的穩固性頗佳。帆布腰帶的後方有兩個斜向的結合布條,布條上有日型環用以結合吊揹帶所用。
X型帆布吊揹帶
英軍很早就有裝備模塊化的理念,從1937型裝備組上更能看出此理念的發揮運用;帆布吊揹帶可以結合大、小揹包的揹帶當作是系統吊揹帶,也可不掛任何揹包下單獨的當作單兵的負載吊帶來使用,或者是隻用單條揹帶來當小揹包或叫雜物袋的側揹帶以及水壺組的側揹帶,用來側掛及肩掛來使用。以結合全套裝備論,在使用此吊帶時以兩條揹帶交叉在背後為X形狀後,結合在帆布腰帶後的布條,並向前與子彈袋作連結,再以揹包揹帶上的扣頭扣在子彈袋上的日字環,就可以將整個裝備給連結起來,吊帶在結合所有裝備後即成為單兵整套的系統負載吊帶。 [11] 
帆布子彈袋
駐印軍配有多種型式的帆布子彈袋,一種是指北針/手槍通用型袋,其為帆布質材,型呈方形,布袋上有布蓋以銅釦與彈袋上母扣作結合,彈袋後方車縫有五邊型布底,後有C型金屬勾與帆布腰帶垂直布肋相互連結,可攜行指北針和放置手槍彈、步槍彈。第二種是步槍帆布彈袋,雙彈袋設計,也就是説一袋兩包,各有獨立的五角型布蓋,布蓋上有銅釦與彈袋上母扣作結合,每名單兵通常都攜帶兩組彈袋。
另一種較大型的帆布子彈袋是在許多當年的照片中最常看到的樣式,為步槍/衝鋒槍/機槍/通用型子彈袋,這種彈袋叫BASIC彈袋,駐印軍所用的為MK-3型通用彈袋。MK-3型通用彈袋在功能上除可裝步槍彈,也適合來裝衝鋒槍彈匣,也可作為BREN機槍支持彈匣袋;由於BREN機槍是由上匣式彈匣給彈加上其射速頗快,因此彈匣的使用需要較大的攜帶量,但是一名機槍手能帶的彈匣有限,所以此彈袋在當初的設計上是為步兵幫同行的機槍兵攜帶彈藥以隨時填補給機槍手彈藥。
彈袋型為直式長方體,質材為卡其帆布,上有布蓋,彈袋上車有布條,布條上有母銅釦可與袋蓋上的公凸扣作結合,背後一樣有C型金屬勾可與帆布腰帶勾跨結合,在袋後C型金屬勾的上方,車有五邊布條,上端置日字銅環,可用來穿過帆布吊揹帶來固定,並可與揹包揹帶上的銅勾,勾跨相互連結。由於這款彈袋的方便靈活,是駐印軍使用最普及的彈袋。除此外,駐印軍部分軍官也有使用英式勃朗寧手槍雙並式彈匣袋,此彈匣袋除可放勃朗寧的彈匣外也可放45手槍之彈匣。另外,駐印軍也使用英式 .303備用彈袋(BANDOLEER),但使用方法不同於大英國協軍的背掛方式,而是喜歡將此彈袋纏於腰際上來使用。 [12] 
水壺組
駐印軍所使用的水壺為英式37型水壺,此型式的水壺在一戰時期就有類似的款式在使用,而37型水壺僅是沿用以往所慣用的壺體,而在其它的配件稍作修改而成。全壺為馬口鐵材質製成,壺口蓋為鋁質片向下連結木塞來作封水,蓋上繫有細棉繩綁於壺頸上的圓環,壺身有烤橄欖綠色磁漆,外覆呢毯質壺套以作保温用,再以十字型帆布質材攜行帶來揹負或者是裝在卡其帆布水壺袋裏。此兩種型式的攜行駐印軍皆有使用。

中國駐印軍美式裝備部分

美式單兵裝備在駐印軍的使用上所佔的比例並不多,且僅為配件而非整組裝具。配件主要有M-1936型帆布腰帶、M-1923型腰帶式彈袋、卡賓彈匣袋、45手槍側掛皮套、M-3肩掛槍套、45彈匣袋、M-1942型刺刀組等等。使用的比例不高,主要的是英式的1937裝備組的設計良好與其靈活性跟耐用度頗受中國士兵的歡迎,且補給也充足,再者美軍也非主要提供個人裝具的盟國,僅就局部配件給予補給有特殊任務所需以及部分的軍、士官領導而已。 [13] 

中國駐印軍帽子

駐印軍所使用的帽子,型式仍為我國所慣用的類似德式小帽之布帽,而布料則用與跟制服相配套的卡其色棉織布,在帽上的布圍處,只具有型式而不能放下來擋風護面。在許多歷史照片中亦可看到有許多外國軍官也喜愛戴此型小帽,如史迪威將軍與許多駐點聯絡官,足見此小帽的造型很具魅力,頗令人想要一頂來戴戴。
英式鋼盔
駐印軍初期由英軍配發MK-2型TOMMY鋼盔,此型盔自一戰以來廣泛使用於英協國家與其它國家;中國自抗戰以來在各軍中皆有大量使用此款盔,所以在使用此盔上並不陌生。MK-2型鋼盔是英國改良自一戰所使用的MK-1型鋼盔,盔型無很大的改良,大部分的改良在其懸吊系統與下巴額帶的修整,使之更符合二戰戰場上的需求。MK-2型鋼盔懸吊系統在內襯方面採十字形鐵框架,加在金屬圓箍頭環上,並在頭環上結合五片式皮襯,十字形鐵框以一顆一字型螺絲與盔體結合並在鐵框下設有十字形泡綿軟墊以增加戴盔的舒適性。在下巴額帶方面以掛環方式結合於盔體上;下巴額帶兩端為具彈性的伸縮帶以口型環下結有一條可調式卡其色棉帶,同樣的在各邊的伸縮帶的另一端,也設有口型環用於與盔體作結合。此盔自一戰以來使用已久,以盔型而言是以當時壕溝戰的理念所作的設計但就二戰的新型態戰爭以算落伍,不過對提供士兵的保護仍有一定的防護功用。駐印軍在盔體的左側漆有青天白日徽作為標識,並在作戰時套以盔網可行插草偽裝使用。 [14] 
美式鋼盔
在入緬作戰後,由於戰鬥中的耗損與英式盔的避彈性與舒適性不佳,在後來的補給中,美軍替中國軍隊中戰力最強的新38師優先換髮了美軍當時現役的M-1鋼盔;新38師成為我國第一個使用美造M-1鋼盔的單位,亦開啓我國與M-1鋼盔的結緣,而後再陸續的替換新1軍的鋼盔。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英式MK-2型鋼盔都不堪使用,在換髮完畢的單位將堪用MK-2型鋼盔後送給後續的新單位或者是送回給訓練基地。所以在後來的許多歷史照片中,常看到新1軍戴美式M-1鋼盔,新6軍則大多數仍戴英式MK-2型鋼盔,而新6軍僅少數的直屬單位有獲得M-1鋼盔的補給換髮。
美式M-1鋼盔自1943年量產以來,成為當代最多量產的鋼盔,在二戰結束後被更多的國家採用與沿用,並有多國以此盔為基礎來衍生跟仿製,影響巨大不可言語。駐印軍當時用的為M-1鋼盔Model-1943/44型,其盔體較後來的改良式的M-1 Model-1956型鋼盔略高,採用的懸吊帶為卡其色棉織帶,以六個三角釘板固定在內盔,在懸吊上再結合汗圈,並在內盔後方設一條式後頭杓帶來託着後腦殼,此種設計是參考當時的美式足球盔的懸吊系統而來,在內盔的左右兩側各設有鋁質凸釘用來結合內盔皮帶,而此皮帶的功用在於戴上盔後可掛於在後腦部位增加行進時的穩定度,不至於使盔前後晃動,但實際上很少士兵如此使用,大多數都掛在鋼盔的前帽沿。下巴額帶部分為卡其色棉帆布質,以車縫的方式車在鋼盔環上,與近代M-1鋼盔的下巴額帶以金屬壓板結合於鋼盔環上大不相同。再者其結合勾具為兩岔式的掛勾,勾於型式像介字型的母扣上,在母扣同邊的下巴額帶可視需求來調整長度。駐印軍所用的M-1鋼盔平時除素色面盔體外,亦大量採用1/4吋與1/2吋的偽裝盔網套於外盔上,而在外盔的左側漆有青天白日國徽記號以作識別。 [15] 

中國駐印軍鞋類穿着部分

初期所配備的鞋子,士官兵所穿的是英軍所提供的野戰用半筒黑色皮鞋(AMMO BOOTS)、半筒黑色伽拉皮鞋(鞋底為膠底),也提供英式棕色的膠底布鞋。同時也使用自制的鞋款,如使用膠底的繫繩黑布鞋以及當時國軍所慣用的草鞋,而軍官除英式黑色皮鞋外還加發美製黃半筒翻面鞋,也有馬靴使用。
中後作戰時期有部分的部隊也補給到美軍棕色雙扣環戰鬥靴、3/4高的棕色皮靴,傘兵部隊更擁有與美軍相同的傘兵靴。除以上鞋外同時也由英方提供每人三雙英制白色羊毛短襪,並依時補充。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