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鎖定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是2009年6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劍平。
書    名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作    者
張劍平
類    別
歷史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6月01日
頁    數
448 頁
定    價
¥60.00 RMB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010079776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內容簡介

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這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
古史分期問題的討論,根本不是有的學者所説的“用西歐歷史框架中國歷史”,説它的討論是“假問題”是毫無根據的。
郭沫若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古代社會,開闢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新紀元,極大地推進了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學的發展。
范文瀾結合自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及研究中國歷史的體會,從史學方法論的高度闡述瞭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從事中國歷史研究,如何正確理解和恰當運用階級觀點及歷史主義原則具體分析人類社會發展史等重大問題。
《史記》是白壽彝中國史學史研究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他在這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對新中國以來司馬遷及《史記》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新世紀的史學工作者,應該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積極吸收和借鑑世界先進文化及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進取。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將會坦然地面對各種挑戰,在科學化、社會化、現代化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發展。 [1]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作者簡介

張劍平 1964年生於陝西咸陽,1987年本科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3年博士研究生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獲得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專業博士學位。1998年破格評為副教授,2003年任教授。現為河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郭沫若研究會理事,保定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主持和參加《新中國史學發展路徑研究》、《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成就》等5項國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重大項目的研究工作。發表史學論文40餘篇,代表性論著《新中國史學五十年》。 [1]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圖書目錄

《河北大學歷史學叢書》出版緣起
前言
總論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歷史命運簡論
馬克思主義史學遺產的價值論説
關於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歷史研究關係的認識
馬克思主義歷史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發展歷程
上篇:馬克思主義史家與中國歷史學的發展
李大釗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開拓性貢獻
郭沫若古史分期的方法及其對中國古代社會的認識
吳玉章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中的地位
范文瀾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
翦伯贊對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貢獻
侯外廬社會史和思想史研究的成就
中篇:延安時期的馬克思主義史學
何干之在延安的史學貢獻
范文瀾在延安
尹達在延安的史學成就
呂振羽在延安的史學生涯
李綿的歷史情懷
晉察冀的馬克思主義史家與史學
《科學歷史觀教程》的理論價值
談《中國通史簡編》在延安的問世
《甲申三百年祭》史事及其影響
陝甘寧邊區的中等學校歷史教育
延安時期的幹部歷史教育
抗戰時期延安的歷史劇簡論
抗戰時期延安的回族研究
“整風運動”中的延安馬克思主義史學初探
下篇:馬克思主義史學在新中國
新中國“十七年”歷史學研究評價問題
試論古史分期問題探討的價值
郭沫若古史分期學説的完善及其科學性的檢驗
范文瀾關於歷史研究方法的論述及其啓示
范文瀾太平天國史研究的價值——兼論新時期關於太平天國和曾國藩的評價
童書業史學研究的新境界
童書業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理論探討
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羅爾綱史學研究的影響
羅爾綱在歷史編撰上的成就
白壽彝先生對《史記》的研究
《甲申三百年祭》兩次風波述評
《中國經濟通史》的撰著特色
新時期歷史認識論研究的新成就
附錄
馬克思主義史學大師風采的再現——《范文瀾學術思想評傳》評介
《風雨伴君行》價值探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