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

鎖定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作為中國音樂學院的一個組成部分,秉承中國音樂學院“博學 精藝 仁愛 誠信 ”的學術精神。通過40多年的努力成為了一所國內外有影響的,具有培養民族音樂人才辦學特色的音樂專科學校。學校面向全國招生,辦學的主要任務是為院部各系、其他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培養和輸送具有良好音樂基礎,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後備生,同時為社會培養部分優秀的中等音樂人才。
中文名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
外文名
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
簡    稱
國音附
創辦時間
1968年5月1日
辦學性質
公立高等中學
校    訓
仁愛誠信博學精藝
主要獎項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獎
知名校友
曾格格
知名校友
馮曉泉
龔琳娜
林妙可
黃霄雲 展開
類    型
音樂
所屬地區
中國、北京市
屬    性
音樂系
主要院系
音樂系
現任校長
郭萌黎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學校領導

音樂學院附中校長 沈誠 音樂學院附中校長 沈誠
沈誠1959年8月出生,西安人,漢族,現任音樂學院附中校長著名胡琴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音樂委員會、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常務理事,胡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1987年獲首屆全國廣東音樂比賽演奏二等獎;1995年獲“富利通”杯中國樂器國際獨奏大賽板胡專業金獎,同年獲得文化部“珠穆朗瑪優秀演員”稱號和立功表彰。1997年獲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骨幹稱號,2001年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區永熙音樂教育成果獎”。
沈誠的板胡演奏,能集多家風格於一身,韻味濃郁;音色飽滿甘醇,運指生動細膩、運弓灑脱豪放、音樂熱情粗獷。猶擅板胡之外還隨中國名家潛心學習二胡、高胡、京胡等樂器,具有較高造詣,並研讀中國器樂作曲技法,創作有板胡與樂隊《桑梓》、板胡獨奏《莽原情》、彈撥樂五重奏《梨花魂》、吹打樂《將軍令》、《迎春》、《小開門》等多首民樂合奏曲,改編、編配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幾十首。撰寫發表《中國板面拉絃樂器》、《板胡流變論》、《板胡的地方風格與技巧》等學術論文。主編出版了《中國經典民歌賞析教材》、《撥與彈—中國彈撥樂隊訓練指南》、《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數字化系列教材》三部國家“21世紀藝術教育大系”(中專卷)示範教材,參與撰寫了“21世紀通識教育系列教材《藝術美學導讀》。錄製出版了《中國民族器樂大全》、《板胡名家名曲》、獨奏專輯《桑梓》、協奏曲《楊貴妃》、京胡《夜深沉》、高胡《步步高》廣東音樂專輯等唱片及大量的音樂、音像作品。
多年來,沈誠活躍在民族音樂舞台上,廣泛參與國內外的重大藝術活動和學術活動,多次應邀赴國內外講學,2008年一月起應邀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系列專題講座。多次擔任文化部、中央電視台等重大音樂比賽評委。作為演奏家曾多次與中央民族樂團上海民族樂團、廣東民族樂團、陝西交響樂團、四川愛樂樂團、美國辛辛那提音樂學院交響樂團、香港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合作,應邀參加香港藝術節、中國音樂節、世界華樂節等國內外音樂節。曾赴泰國日本美國韓國德國朝鮮非洲等地訪問演出,受到廣泛好評與讚譽。
沈誠在多年的教學領導崗位上,注重科學、嚴謹的辦學和不斷的探索教育教學創新,使學校的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學校的成果令業內外矚目。1997年還創建了中國少年民族樂團,並以繼承傳統、鋭意創新的理念,首建目前規模最大、編制完備的少年彈撥樂團、少年弓弦樂團,策劃並推出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不同音響組合與表演形式的音樂會,為民族音樂的發展與藝術教育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辦學理念

校園風貌 校園風貌
長期以來,附中始終堅持“以育人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和辦學傳統。努力構建教書、管理、服務、環境四位一體的育人體系,在控索和發展的過程中,走出了一條鮮明開放的辦學之路。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的辦學特色集中體現在教師隊伍的高層次上。學校在四十年來的建設和發展和教學的實踐中,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注重辦學的規範性和教學的科學性,注重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和教師隊伍的建設,任課專業教師均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
近十年來學校已逐年留用了一批著名音樂院校畢業、品學兼優和專業水平突出、或在國際國內音樂比賽中獲獎的青年教師,他們思想活躍、眼界開闊,着眼於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致力於教材、教法和課程的改革。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階段層次,學校有計劃的培養青年教師攻讀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和參加各類教師培訓,還依靠院部教學科研成果和雄厚的師資力量,對學校的教學建設進行宏觀的指導,並聘請了一大批知名的專家教授任課執教。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的辦學特色還體現在課程設置的專業性和全面性上。在以中國傳統音樂教育與研究為特色的教學方針指導下,學校設有中國樂器演奏、聲音(民族、美聲)、音樂理論基礎(作曲)、鍵盤樂器演奏(鋼琴)、管絃樂器演奏五個專業學科;並附有音樂基礎課(根據不同專業年級逐年開設視唱、樂理、和聲、民間音樂、鋼琴、形體)各學科的教學都努力為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揮和創造才能的展現提供舞台和機會。學校還另設一個文化學科,合格證了學生在校除學習主課以外還學習文化基礎課(普通中學文科課程),保證了學生受到全面的綜合性教育。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的辦學特色更體現在培養學生的高素質上。中國音樂學院附中教學環境開放、民主,為廣大學生髮展學習個性與特長,進行創新實踐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師生參加各類社會實踐和藝術實踐、國內外音樂比賽和社會調研、採風等活動,並聘請知名專家教授為學生舉辦各類講座、學術報告會,學生學術素質為此得到大幅度提高。隨着中等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學校的教育成果日益得到社會的矚目,學校與國內外的各音樂院校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關係,使學生能在中外音樂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更深地拓寬了學術視野。
學校注重培養全面素質的藝術人才,為使學生在校期間從德智體美幾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還制定了全面、嚴格的學生生活管理章程,保障學生在思想品德、學習生活和操行等方面受到教育與規範。學校還設有各類獎勵制度和助學金、獎學金,分學期或學年對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獎勵。部分學科設有專項專業獎學金。畢業後可報考院部或其他音樂藝術院校繼續深造,也可面向社會自主擇業。
四十年來,學校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導下,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音樂人才,碩果累累。絕大多數畢業生在院部各系、國內外音樂院校得到了深造;許多學生在國際國內音樂比賽中獲獎,部分學生成為全國各藝術院校、院團的業務骨幹和音樂界知名人士。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師生活動圖片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師生活動圖片(18張)
近年來,全校員工在對附中的建設過程中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教學質量的提高必須依靠軟、硬件條件的共同作用。為配合專業教學,學校設有較完備的教學輔助設施,並不斷在教學設備、圖書資料、電教視聽、音像資料等方面加強建設,已適應教學和時代發展的需要。
一個教育園地的長遠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校園文化。加強教學管理秩序,提高教學質量就是圍繞這個中心的舉措。附中經多次並多層面開會研究討論於近年重新修訂通過了一系列的學生、教師教學管理規章制度。新的規章制度宣講執行後,教學秩序井然有序,在全校教職工共同努力下、學生支持配合下,學校的學風學貌得到了可喜的改變。
展望未來,任重道遠,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的全體幹部和教職工將繼續奉行先進的辦學理念,不斷挖掘潛力,創造條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成績贏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辦學特色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成長於傳統底藴深厚、文化氣息濃郁的恭王府邸,浸潤於首都北京豐厚的人文沃土,在四十餘載的風雨歷程中,始終堅持完成周恩來總理交給的繼承和發展民族音樂的歷史責任,堅持在中國音樂學院逐步建構的民族音樂教育體系之下發展專業基礎教育,培養民族音樂人才,秉承傳統,鋭意創新,經過實踐探索與理論創新,形成了以繼承和發展民族音樂,具有鮮明民族音樂教育特色,培養德藝雙馨的民族音樂人才的辦學特色。
一、以繼承和發展民族音樂為辦學定位的特色
我校是北京乃至全國唯一一所以培養民族音樂優秀中等專業人才為辦學特色的學校。秉承開國總理的囑託,以弘揚民族文化、發展民族音樂為己任,四十餘年的辦學成果,使學校“民族音樂家的搖籃”美譽四方。
二、構建民族音樂基礎教育模式的特色
經過四十餘年的辦學實踐,我校已探索出一套以專業建設為先導,以名師羣體為引領,以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為支撐,以學術交流、藝術實踐為手段,以教學研究為保障,融教學與實踐為一體的、既體現特色又體現時代感和創新精神的中國民族音樂基礎教學模式。
三、開放辦學、博採眾長,保持民族音樂基礎教育開放性、創新性和時代性的特色
在以傳統民族音樂和豐富的多元文化為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堅持開放辦學。通過國際、國內不同文化與教育的交流、民族民間音樂的田野採風和學習,廣泛開展不同層次和形式的師生社會藝術實踐,不斷豐富我校辦學特色的內涵,保持我校民族音樂基礎教育的開放性、創新性和時代性。
四、依託學院資源,在高起點上建設與發展學校的特色
在強調我校基礎教育特點的同時,多年來,我校教學體系與大學相貫通,依託中國音樂學院優厚的教育資源,使得學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有了強有力的支撐和更高的建設起點。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教學成果

我校為北京市教委和國家教育部分別認定的“北京市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和“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也是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學校。我校領導定期參加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舉辦的校長論壇和教育論壇,就我國藝術職業教育的發展進行研討、參與意見,並受學會委託牽頭組織各類職業教育活動。
2005年1月, 受文化部委託,我校理作學科舉辦了“文化部視唱練耳中專師資培訓班”,為來自全國各地藝術職業學校的教師提供了基本樂科的培訓。此外,我校還經常接待各地藝術職業學校來我校進行教學觀摩。
2007年7月,我校榮獲文化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三部委聯合頒發的“優秀成果獎”,並在三部委聯合舉辦的“全國藝術職業教育成果展演”中,負責牽頭完成了展演的組織、協調和接待工作,保證了展演工作的圓滿成功,得到了政府主辦部門和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評。文化部特意致函中國音樂學院表示感謝,指出這次活動“顯示了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在藝術職業教育院校中的骨幹、示範地位和作用”。
2008年8月,我校陳雷激、張健二位教師和35名學生參加了舉世矚目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演出,其中陳雷激老師表演了《畫卷》部分的古琴獨奏,驚豔亮相,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北京奧組委特向附中頒發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十佳參演單位”紀念證書。
2009年7月,我校承辦了由文化部、北京市教委聯合主辦的首屆“全國藝術職業教育聲樂教學交流研討暨成果展演”活動,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8所藝術職業院校的150餘名代表參加,48名演員參演,組織專家講座6場,教學研討會1場,聲樂教學成果展演音樂會2場,徵集學術論文共計54篇。我校因出色的教學成果和組織工作獲得文化部頒發的“成果獎”、“優秀組織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