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門

鎖定
《中國門》是由王楊執導的紀錄電影,於2011年在萊比錫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上映 [1] 
該片講述了關於高考的“中國式奮鬥“的故事,藉此探討當代中國的教育觀念 [2] 
中文名
中國門
外文名
China Gate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王楊
類    型
紀錄片
片    長
72分鐘
上映時間
2011年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主要獎項
2012年香港華語紀錄片節長紀錄片獎提名

中國門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5張)
天還未亮,縣城高中的學生們已經在苦讀。偌大的操場上滿是發奮努力的年輕人。這是中國西部的貧困縣城,無數的學生和家長把希望投向教育。為了能改變自己的人生。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面對最終的高考,這就像是一道大門。通過考試,一些人能邁進新的人生,走進城市裏的大學。 北京,陰冷的初冬時節。一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畢業生面臨一次重大的抉擇:是留下還是離開。公車站前滿是擁擠的年輕人,地鐵裏一張張疲倦的面容訴説着真實的差距。年輕人和遊客一起在天還未亮的時刻湧進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這裏是這個國家強壯有力的心臟,卻給不出任何答案。上海繁華的夜景如夢似幻。一位音樂學院的畢業生談起初入社會的阻力,她回憶起苦練鋼琴的歲,父母的期待和付出彷彿還在眼前。家庭錄像帶裏,坐在鋼琴前的童年就像是一個有苦有樂的玩笑。高級早教機構裏,孩子稚嫩的臉上充滿了疑惑。新式的教育將向孩子們提出嶄新的期盼。黃浦江上夜航的船隻已悄悄遁入幽深的黑暗中 [3] 

中國門幕後製作

該片是台灣CNEX公司2010年度以“危機與轉機”為主題的命題創作。該片原來的名字叫《畢業》,後來導演王楊覺得叫《門》可能更合適,因為他覺得該片反映的不僅是高考的問題,還是教育制度、社會公平和資源分佈的問題 [4]  。該片從甘肅會寧、北京、上海三處拍攝 [2]  。該片的片尾原本放了魯迅所説的一段話“絕望之於虛妄正與希望相同”,但在最後剪輯的時候被王楊剪掉了 [4] 

中國門主創團隊

導演
王楊 [1] 
攝影
薛明
策劃
王楊 [4] 
剪輯
黃嘉清

中國門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12年
香港華語紀錄片節長紀錄片獎提名 [2] 

中國門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上映時間
地點
2011年
萊比錫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1] 
2012年
西安 [1] 
2012年
安徽大學
2012年
香港華語紀錄片節
2012年
克羅地亞ZagrebDox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1] 
主創公司
出品公司
台灣CNEX公司 [4] 

中國門作品評價

在紀錄片《中國門》 中,導演王楊使用了大量“門”字的變體:鬥、闖、関、閗、閘、闊 。每個字都是一個主題,把各個段落連接起來。該片巧妙編排的結構與主題的緊密聯繫,可見導演的匠心獨運。《中國門》的開篇是由一連串的大特寫鏡頭組成,拍攝內容指向高三學生們在課堂上專心致志地背誦課文抑或是全神貫注地解題。這一組特寫鏡頭很好地刻畫了高三學生為了高考所作出地努力,高考對於他們構成的強大精神壓力也通過特寫鏡頭的拍攝手段很好地傳遞出來 [2]  (蔣瀟洋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