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近代建築

鎖定
中國近代建築所指的時間範圍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為止。中國在這個時期的建築處於承上啓下、中西交匯、新舊接替的過渡時期,這是中國建築發展史上一個急劇變化的階段。
中文名
中國近代建築
起源時間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
發展階段
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建築類型
三類

中國近代建築起源

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13張)
清王朝的閉關政策阻擋了西方建築的傳入。一直到19世紀中葉,除了北京圓明園西洋樓、廣州“十三夷館”以及個別地方的教堂等少數西式建築外,中國基本上沒有接觸西方近代建築文化。鴉片戰爭後,各種形式的西方建築陸續出現在中國土地上,加速了中國建築的變化。
中國近代建築包含着新舊兩大體系:舊建築體系是原有的傳統建築體系的延續,基本上沿襲着舊有的功能佈局、技術體系和風格面貌,但受新建築體系的影響也出現若干局部的變化。新建築體系包括從西方引進的和中國自身發展出來的新型建築,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術和新風格,其中即使是引進的西方建築,也不同程度地滲透着中國特點。從數量上説,舊建築體系仍然佔據着優勢。廣大的農村、集鎮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舊城區,仍然以舊體系的建築為主。大量的民居和其他民間建築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傳統品格和鄉土特色,雖然局部地運用了近代的材料、結構和裝飾。從建築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近代建築的主流則是新建築體系。

中國近代建築發展階段

中國近代建築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1840~1895)
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
這是西方近代建築開始傳入中國的階段。主要有兩方面的新建築活動。一方面是帝國主義者在中國通商口岸租界區內大批建造各種新型建築,如領事館、工部局、洋行、銀行、住宅、飯店等,在內地也零星地出現了教堂建築。這些建築絕大多數是當時西方流行的磚木混合結構房屋,外觀多呈歐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後者是西方建築傳入印度、東南亞一帶,適應當地炎熱氣候而加上一圈拱券迴廊,當時稱為“殖民式建築”。另一方面是洋務派和民族資本家為創辦新型企業所營建的房屋,這些建築多數仍是手工業作坊那樣的木構架結構,小部分引進了磚木混合結構的西式建築。上述兩方面的建築雖然為數不多,但標誌着中國建築開始突破封閉狀態,醖釀着新建築體系。
甲午戰爭到五四運動(1895~1919)
這是西式建築影響擴大和新建築體系初步形成的階段。19世紀90年代前後,帝國主義國家紛紛在中國設銀行,辦工廠,開礦山,爭奪鐵路修建權。火車站建築陸續出現,廠房建築數量增多,銀行建築引人注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中國民族資本成長的“黃金時代”,輕工業、商業、金融業都有長足發展。引進西式建築,成為中國工商事業和城市生活的普遍需求。在這個時期,中國近代居住建築、工業建築、公共建築的主要類型已大體齊備。水泥、玻璃、機制磚瓦等近代建築材料的生產能力有了初步發展。有了較多的磚石鋼骨混合結構,初步使用了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國近代建築工人隊伍成長起來。辛亥革命後為數不多的在國外學習建築設計的留學生學成歸國,中國有了第一批建築師。
五四運動到抗日戰爭爆發(1919~1937)
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
這是中國近代建築事業繁榮發展的階段。20~30年代,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和一些省會城市,建築活動日益增多。南京、上海分別制定了《首都計劃》和《大上海都市計劃》,建造了一批行政建築、文化建築居住建築。上海、天津、廣州、漢口和東北的一些城市,新建了一批近代化水平較高的高樓大廈。特別是上海,這時期出現了28座十層以上的高層建築。建築技術在這20年間有較大進步。許多高層、大型、大跨度、複雜的工程達到很高的施工質量。一部分建築在設計上和技術設備上已接近當時國外的先進水平。中國建築師的隊伍壯大了。從國外留學歸國的建築師紛紛成立中國建築師事務所,並且在中等和高等學校中設立建築專業(見中國建築教育),引進和傳播發達國家的建築技術和創作思想。1927年成立了中國建築師學會上海市建築協會,分別出版了專業刊物《中國建築》(1932年創刊)和《建築月刊》(1932年創刊)。1929年成立了中國營造學社,建築學家梁思成劉敦楨在學社進行的研究工作,為中國建築史這個學科奠定了基礎。中國近代建築在這一階段不只是單純地引進西方建築,而且是結合中國實際創作出一些有中國特色的近代建築。
抗戰爆發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1937~1949)
這是中國近代建築的停滯時期。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的建築業處於蕭條狀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多國家積極進行戰後建設,建築活動十分活躍。通過西方建築書刊的傳播和少數新歸國建築師的介紹,中國建築師較多地接觸到國外現代建築思潮。只是這時期中國處在國內戰爭環境中,建築活動很少,現代建築思潮對中國的建築實踐沒有產生多大影響。

中國近代建築建築技術

近代中國的廣大農村、中小城鎮和少數民族地區,仍然使用土、木、磚、石等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為主要的結構形式。主要是在一些大城市採用了近代建築技術。現就結構技術、施工技術兩個方面,作如下的介紹。

中國近代建築結構技術

中國近代建築的主體結構大致可分為磚木混合結構、磚石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鋼和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三種基本形式。最先採用的是磚石承重牆、磚石拱券、木樑樓板、木屋架構成的磚(石)木混合結構,所用材料仍是傳統的磚、石、木材。砌築磚石牆體、拱券,製作新式木屋架,都是傳統技術很容易適應的。磚(石)木混合結構從19世紀中葉傳入中國後,就廣泛推行開來,一直是近代中小型建築的主要結構形式。20世紀初開始,磚石鋼骨混凝土混合結構逐步興起,1902年建造的哈爾濱中東鐵路管理局辦公樓,1905年建造的青島提督公署都用這種結構。以後,鋼筋取代了鋼骨,磚石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便為近代多層建築所常用。以1908年建造的上海電話公司大樓和1916年建造的上海天祥洋行大樓為起點,多層建築開始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和鋼框架結構。20~30年代,鋼框架結構層數不斷增加。1931~1934年建造的上海國際飯店採用鋼框架結構,共24層,高86米,是中國近代最高的高層建築。新結構和近代力學的引進和發展,突破了中國古代建築工程世代沿襲的傳統法式和依賴老經驗的落後狀態。中國的建築師和工程師掌握了進行科學分析和定量計算的結構設計方法,這是中國當時建築技術的重大進步。

中國近代建築施工技術

在辛亥革命前,中國近代城市的建築施工組織主要是各種專業性的“作”。辛亥革命後,營造廠逐步發展,到20年代已很普遍。抗日戰爭前,上海一地有點規模的營造廠已達 500多家。營造廠是繼承清代中葉的“包商”發展起來的,通過投標方式承包建築施工任務。有單包施工和工料兼包兩種。營造廠一般沒有固定工人,規模大的擁有一些施工機械。營造廠得標後,分工種經由“大包”、“中包”層層轉包到“小包”,由“小包”臨時招募工人應工。中國近代施工隊伍主要通過這樣的組織方式,承擔了近代建築工程的繁重的施工任務。一整套採用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多層、高層、大空間、大跨度工程施工,包括施工工藝、施工機械、預製構件設備安裝的技術,很快為中國建築技術人員和工人所掌握,工種分工也達到相當精細的程度。中國近代建築工人擅長以簡易的工藝設備和“土法”技術,克服複雜的技術難題,建成許多工程質量優秀的建築。另一方面,掌握近代建築技術的施工隊伍,總的來説人數有限,而且幾乎全部集中在若干大城市。新的建築技術同小城鎮幾乎無緣,更不要説廣大農村了。這反映出當時中國還沒有真正形成大範圍內的近代化建築的生產能力

中國近代建築建築類型

中國近代建築主要有下述三類。

中國近代建築居住建築

南京中山陵 南京中山陵
近代中國的農村、集鎮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舊城區,仍然採取傳統的住宅形式。新的居住建築類型主要集中在通都大邑的部分地區。這種新的住宅有獨户型、聯户型和多户型等基本形態。
獨户型住宅  1900年前後出現了獨院式高級住宅。這些住宅基本上是當時西方流行的高級住宅的翻版,一般都處在城市的環境優越地段。房舍寬敞,有大片綠地,建築多為一、二層樓的磚(石)木結構;內設客廳、卧室、餐廳、衞生間、書房、彈子房等,設備考究,裝飾豪華,外觀大多為、英、德等國的府邸形式,居住者主要是外國官員和資本家。辛亥革命前後,中國上層人物也開始仿建。從近代實業家張謇南通建造的“濠南別業”,可以看出這類中國業主的獨院式高級住宅的特點:建築形式和技術設備大多采取西方做法,而平面佈置、裝修、庭園綠化等方面則保存着中國傳統特色。
20年代以後,獨户型住宅形態逐漸從豪華型獨院式高級住宅轉向舒適型花園住宅,建造數量增多,在上海、南京等城市形成了成片的花園住宅區。
聯户型、多户型住宅  包括里弄住宅、居住大院和高層公寓三類,大都是由房地產商投資統一建造,再分户出租或出售。
① 里弄住宅最早於19世紀50~60年代出現在上海,是從歐洲輸入的密集居住方式,後來漢口、南京、天津、福州、青島等地也相繼在租界、碼頭、商業中心附近形成里弄住宅區。上海的里弄住宅按不同階層居民的生活需要分為石庫門裏弄、新式里弄、花園裏弄和公寓式里弄。早期石庫門里弄明顯地反映出中西建築方式的交匯。里弄住宅佈局緊湊,用地節約,空間利用充分。
② 居住大院在青島、瀋陽、哈爾濱等地相當普遍。“大院”大小不等,由二、三層高的外廊式樓房圍合而成,多為磚木結構,院內設公用的上下水設施。一個大院居住十幾户甚至幾十户,建築密度大,居住水平較低。
③ 高層公寓是大城市人口密集和地價高昂的產物,高的達十層以上。例如上海百老匯大廈(現上海大廈,圖1)高21層,上海畢卡地公寓(現衡山公寓)高15層。這些高層公寓多位於交通方便的地段,以不同間數的單元組成標準層,採用鋼框架鋼筋混凝土框架等先進結構,設有電梯、暖氣、煤氣、熱水等設備,有的底層為商店,有的有中西餐廳等服務設施,外觀多為簡潔的摩天樓形式。 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工業建築

到20世紀30年代,中國已經有了各種近代工業建築,大體上可分為三種類型:
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
木構架廠房  中國手工業作坊一向採用木構架結構。中國近代工業興起的前期,許多廠房仍沿用這種傳統結構,如1865年創立的上海江南製造局,1867年創立的號稱“軍火總彙”的天津機器局都是這樣。到了後期,在新建的大中型工廠中,舊式木構架廠房已被淘汰。
磚木混合結構廠房  以磚牆、磚柱承重,上立木屋架的磚木混合結構廠房,是19世紀下半葉大中型廠房最通用的形式。建於1866年的福州船政局,車間小者幾百平方米,大者2000餘平方米,全部採用這種形式。建於1898年的南通大生紗廠,主車間面積為18000平方米,也採用磚木混合結構。到了20世紀,中小型工廠也仍在繼續沿用。
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廠房 鋼結構廠房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在中國出現,到20世紀20~30年代已普遍應用於機器廠、紡織廠等工業建築。1904年建造的青島四方機車修理廠,是大型鋼結構車間的較早實例。20世紀初,鋼筋混凝土結構首先為單層紡織廠房所採用,以後框架、門架、半門架和各種拱架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各類大跨的單層廠房中普遍應用。多層廠房最普遍的形式也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有框架、無樑樓蓋混合結構三種形式。20~30年代許多紡織廠、捲煙廠、食品廠製藥廠的主要車間和倉庫都向多層發展,五層以下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廠房較為常見。

中國近代建築公共建築

近代各種類型的公共建築,在19世紀下半葉陸續在中國出現,到20世紀30年代,其類型已相當齊全了。主要有:
行政建築和會堂建築
20世紀20年代以前建造的行政建築和會堂建築,主要是外國使領館工部局、提督公署之類的辦公用房和清政府的“新政”活動機構、軍閥政權的“諮議”機構以及商會等的建築。這類建築基本上仿照資本主義國家同類建築,佈局和造型大多脱胎於歐洲古典式、折衷式宮殿和府邸的通用形式,例如青島提督公署、江蘇諮議局等建築都有這種特色。從20年代後期起,國民黨政府在南京、上海、廣州等地建造了一批辦公樓和大會堂,如上海市政府大樓,南京外交部大樓、交通部大樓,南京國民大會堂,廣州中山紀念堂等,這些都是中國建築師設計的具備近代功能的民族形式的建築。
金融建築和交通建築
金融、交通建築包括銀行、交易所、郵電局、火車站、汽車站、航運站等。銀行為金融機構,控制着社會經濟的命脈。為顯示資力雄厚、博取客户信賴,許多銀行競相追求高聳宏大的建築體量,堅實雄偉的外觀和富麗堂皇的內景,大多采用古典式、折衷式的建築形式,也有少數採用民族形式。建於1921~1923年的上海匯豐銀行,佔地14畝,高8層,採用鋼結構而模仿磚石結構造型,以古典主義形象顯示了宏偉、威嚴、華貴的氣勢。建於1936年的上海中國銀行(圖2),以高達17層的塔樓,用經過簡化了的中國建築細部作裝飾,含有淡淡的民族風韻,在上海外灘建築羣中十分突出。 中國近代建築
火車站建築外觀多移植國外建築形式,如建於1898年的中東鐵路哈爾濱站,是當時流行於俄國的新藝術運動風格;建於1912年的濟南火車站(圖3),是仿中世紀後期德國風格。這兩個火車站以及建於1900年的京奉鐵路北京站和建於1927年的京奉鐵路瀋陽總站(見彩圖)等,建築水平大體相當於同時期國外的火車站。
近代文化教育建築包括博物館、圖書館、大學、中小學、醫院、療養院、體育館、體育場、公園以及各類紀念性建築等。國民黨政府設立的博物館、圖書館、體育館以及營造的紀念性建築,明文規定採用“中國固有形式”。教會系統的學校、醫院幾乎也都採用“中國式”。一批中國建築師和少數外國建築師投入這種民族形式創作活動,創造出像南京中山陵(見彩圖)那樣成功的作品,以及北京燕京大學(今北京大學)、北京圖書館、北京協和醫院、南京中央博物院(圖4)等不同處理手法的近代民族形式建築。
商業服務業建築
這類建築在中國近代公共建築中數量最多、分佈面最廣,同廣大城市居民關係最為密切。可分為舊式的和新式的兩類。
① 舊式商業服務業建築一般都沿用傳統建築形式,適當採用新材料、新結構進行局部改造。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擴大活動空間,以接納更多的顧客和爭取更多的商品陳列空間,在立面處理上極力加強店面的廣告效果。一般百貨店西服店、理髮館、照相館,多采用擴大出入口,開闢玻璃櫥窗,突出招牌和模仿洋式門面的方式。大型綢緞莊、澡堂、酒館等,除改造門面外,還在四合院樓房天井上加帶天窗的鋼架天棚,把各進庭院變成室內營業空間,同周圍樓房營業廳串連起來,成為貫通上下的大片營業面積。這種建築最初是利用舊房改建而成的,後來新建商店也採用了,北京謙祥益綢緞莊就是這種建築的實例(圖5)。至於大型的綜合性商場,則突破舊商店的獨立佈局,在密集的縱橫街弄上面搭蓋屋頂,下面設店擺攤,把露天的街弄變成室內營業面積,形成聚集成片的大型商場。佔地2萬多平方米,容納600户商販的北京東安市場就是這種運用簡易技術創造的近代大型綜合性商場的典型實例。
② 新式商業服務業建築包括大型百貨公司、大型飯店、影劇院、俱樂部、遊樂場等,是近代中國城市商業區規模最大、近代化水平最高、建築藝術面貌最突出的建築。這類建築中不少是多層、高層或大空間、大跨度、高標準的高樓大廈,如上海沙遜大廈(今和平飯店,1926~1928)、上海國際飯店(1931~1934,見彩圖)。這類建築有些是下幾層作為商店營業廳,上幾層作為餐廳、茶室、影院、舞廳,並開闢屋頂花園,實際上是綜合性的商業、娛樂業建築。上海大新公司(今上海市第一百貨公司,1934年建,基泰工程司設計)是這類建築中規模較大、設計水平較高的實例。

中國近代建築建築風格

中國近代建築的風格面貌相當龐雜。這個時期,既有舊建築體系,又有新建築體系;既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築,又有西方各種風格的建築。於是,中與西,新與舊,民族化與近代化,出現了錯綜複雜的交織情況。舊建築體系數量上佔據優勢,除了局部的改進外,整體風格缺少新的變化。中國近代建築的風格發展,主要反映在新體系建築中,由新體系建築的外來形式和民族形式兩條演變途徑構成中國近代建築風格的發展主流。
近代外來形式的建築風格
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30年代,西方國家的建築風格經歷了由古典復興建築浪漫主義建築,通過折衷主義建築新藝術運動現代主義建築的轉化過程,這些不斷變化的建築風格都曾先後地或交錯地在中國近代建築中反映出來。在某一個帝國主義國家獨佔租借地的城市,如青島、大連、哈爾濱等,建築風格較為單一;在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佔領租借地的城市,如上海、天津、漢口等,則出現建築風格紛然雜陳的局面。從建築風格的演變來看,近代中國首先傳播的外來形式是西方各國的古典式和“殖民式”。19世紀下半葉建造的外國使領館、洋行、銀行、飯店、俱樂部以及20世紀初外國建築師為清末新政活動設計總理衙門大理院參謀本部諮議局等都屬這一類。進入20世紀後,外來建築形式逐漸以折衷主義為主流,出現了兩種狀況。一種是在不同類型建築中,採用不同的歷史風格,如銀行用古典式,商店、俱樂部用文藝復興式,住宅用西班牙式等等,形成城市建築羣體的折衷主義風貌;另一種是在同一幢建築上,混用古希臘建築古羅馬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巴洛克建築洛可可風格等各種式樣,形成單幢建築的折衷主義面貌。
從20年代末開始,隨着歐美各國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和傳播,中國新式建築也出現向現代主義建築過渡的趨勢。從帶有芝加哥學派特點的上海沙遜大廈到摹仿美國摩天樓的上海國際飯店,可以看出這種蹤跡,但真正體現現代主義建築精神的建築實踐在當時還極少。
近代民族形式的建築風格
近代民族形式建築的雛型,在19世紀下半葉就有了。最初出現的是一些新功能、舊形式的建築,如1865年建造的江南製造局機械廠等。這些建築具有近代的功能,而沿用傳統的廟宇、衙署的形式,實質上是利用舊式建築來容納當時還不太複雜的新功能。隨後出現了一批中國式教堂和教會建築,如上海浦東教堂(1878)、聖約翰書院(1894)和北京中華聖公會教堂(1907)等,已經按新功能設計平面而有意識地採取中國傳統建築的外觀,這是中國近代建築運用民族形式的先聲。從20世紀20年代起,近代民族形式建築活動進入盛期,到30年代達到高潮。形成這一潮流的主要背景是:①五四運動以來,民族意識高漲,“發揚我國建築固有之色彩”成為當時中國建築界和社會的普遍呼聲。②國民黨政府推行中國本位文化,在當時制定的《首都計劃》和《上海市中心區域規劃》中,對建築風格都指定採用“中國固有形式”。③教會系統有意在文化教育建築中利用中國建築形式,作出表達教會尊重中華文化的姿態。④當時中國建築師的設計思想仍然是以學院派思想占主導地位,他們很自然地會把中國民族形式融入他們設計的建築中去。這樣,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的行政建築、會堂建築、文化教育建築、紀念性建築以至某些銀行建築、體育建築醫院建築商業建築中,湧現出一批由中國建築師和少數外國建築師設計的不同形態的民族形式建築作品。這是中國近代探索新建築的近代化與民族化相結合的有意義的創作實踐,同時涉及引進的國外近代建築形式和先進建築技術如何與中國的現實相結合,並在建築近代化的過程中如何繼承、借鑑、發揚傳統建築遺產等問題。這些創作探索大體上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仿古式(又稱宮殿式、復古式)。這類建築從整體格局到細部裝飾都保持傳統建築的形制。有的完全模仿古建築的定型模式,如仿喇嘛寺殿閣的南京中山陵藏經樓,仿清代府第門庭的燕京大學校門(今北京大學西門)等;有的嚴格恪守古建築的基本格局,如上海市政府大樓等。第二種是混合式(又稱古典式)。這類建築的平面佈局和空間組織注重功能性,外觀則是“中西合璧”的,只在重點部位保持傳統建築的格局。上海市圖書館是一實例,它基本上是平屋頂的近代體型,但在中部聳立重檐歇山頂的殿樓。第三種是“現代式”。當時稱為“現代化的中國建築”。這是具有新功能和採用新技術、新造型的建築;不過適當點綴某些經過簡化的傳統構件和細部裝飾來取得民族格調。南京的外交部大樓、國民大會堂、中央醫院,北京的交通銀行,上海的大新公司中國銀行等都屬這一類。這類建築追求新功能、新技術、新造型與民族風格的統一,是當時民族形式風格創作探索的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