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鎖定
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是中國農業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前身是人文與發展學院下屬的社會科學部。2009年6月,為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學校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學院,2015年底更名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為直屬學校領導的二級機構。2019年11月,入選北京市首批重點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 [1] 
中文名
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特色
985工程
211工程
學校特色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現任領導
張暉(院長) [3] 
盧兆彤(書記) [3] 
博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 [1]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

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院概況

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前身是人文與發展學院下屬的社會科學部。2009年6月,為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學校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學院,2015年底更名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為直屬學校領導的二級機構。2019年11月,入選北京市首批重點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
學院現有思政課教師97人,其中專職教師58人。設有五個系和兩個教研中心,即思想道德教育系、馬克思主義原理系、近現代歷史系、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和研究生教研中心、“形勢與政策”課教研中心,承擔着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同時為全校學生開設富有特色的文化素質教育公選課程。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四個方向,現有在讀研究生97人。
學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團結帶領全院師生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使命,鋭意進取,推動學院建設與發展邁向新台階。學院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對標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提出的各項要求,堅持將“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作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方法論原則和實踐指南,深入推進以問題為導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聚焦師資攻堅、教學模式攻堅、教法和教學內容攻堅,形成了以問題為導向的“三三制”協同育人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有效提升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針對性和時代感,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立德樹人中發揮着越來越顯著的引領和輻射作用。以問題為導向的“三三制”協同育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成效顯著,先後獲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創新重大項目、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示範點,榮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4] 

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學條件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5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1人、講師26人。設有四個系和兩個教研中心,即思想道德教育系、馬克思主義原理系、近現代歷史系、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系和研究生教研中心、“形勢與政策”課教研中心,承擔着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同時為全校學生開設富有特色的文化素質教育公選課程。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四個方向,現有在讀研究生52人。 [1] 

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所獲榮譽

學院堅持內培與外引相結合,不斷改善師資隊伍結構;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研修相結合,不斷提高教師教學科研水平,形成了一支理想信念堅定、業務素質過硬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專兼職教師隊伍。先後入選全國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1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3人和影響力提名人物1人、北京市“四個一批”人才2人、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計劃”1人、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1人、特級教師3人、中國農業大學教學名師5人。學院堅持科研強院,積極搭建科研平台,着力培育創新團隊,科研特色更加鮮明,先後獲批國家級、教育部、北京市課題60餘項,在CSSCI等期刊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著作40餘部。

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化傳統

學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團結帶領全院師生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牢記使命,鋭意進取,推動學院建設與發展邁向新台階。學院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對標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提出的各項要求,堅持將“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作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方法論原則和實踐指南,深入推進以問題為導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聚焦師資攻堅、教學模式攻堅、教法和教學內容攻堅,形成了以問題為導向的“三三制”協同育人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有效提升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針對性和時代感,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立德樹人中發揮着越來越顯著的引領和輻射作用。以問題為導向的“三三制”協同育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成效顯著,先後獲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創新重大項目、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示範點。

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系簡介

思想道德教育系簡介
思想道德教育系成立於2009年6月,主要承擔全校本科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工作。其培養目標在於通過系統性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制觀。全系共有專任教師11位,其中教授2位,副教授3位,講師6位,其中博士學位獲得者共10人。 [2] 
經過數年發展,思想道德教育系獲得了長足進步。2009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獲評北京市級精品課程;2011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團隊被北京市教育工會評為“教育先鋒先進集體”。近年來,團隊成員共發表各類論文100餘篇,主持編寫參編出版著作20部,承擔各級教學科研課題20餘項,獲得各層級各類別獎勵50項。其中,李明教授獲得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帶頭人培養人選,張曉紅教授獲得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稱號,李明、張曉紅、齊春桓等教師先後獲得學生海選魅力教師稱號7次,本系教師還曾獲得過北京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及寶鋼優秀教師獎,全國高校思政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等獎項。教學團隊教學實效性不斷增強,學生評教平均值連年居學校前列。 [2] 
馬克思主義原理系簡介
馬克思主義原理系現有專任教師14位,其中教授2位,副教授6位,講師6位,博士學位獲得者12位。主要承擔着全校本科生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碩士生的“自然辯證法”課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課程、“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專題研究”課程、“科研誠信與學術規範”課程,碩士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程部分專題和博士生的“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程部分專題的教學工作。主持開設“中國政府與政治”、“批判性思維”、“西方哲學史”等三門全校核心通識課程。開設“邏輯學”、“倫理學基礎”、“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環境倫理學”、“中華文明史”等全校公共選修課。 [2] 
近年來,本系教師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多項縱向課題和省部級橫向課題、以及北京市教工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多項課題。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科學社會主義》、《山東社會科學》、《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州學刊》、《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人民論壇》等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主編或參編著作、教材30餘部,承擔各級教學科研課題20餘項,獲得各級各類獎項20餘項。 [2] 
本系教師秉承的教育教學理念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理想信念,為自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2] 
近現代歷史系簡介
近現代歷史系成立於2009年6月,與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同時成立,近現代歷史系現有教師12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位,講師6位,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9位。本系承擔着全校本科生必修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同時還為全校本科生開設了多門人文社會科學選修課,如《中國傳統文化專題》《世界文明史》《女性學專題》《大學語文》《西方政治制度史》等。近現代歷史系教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北京市教工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多個科研項目,在《中共黨史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當代中國史研究》《黨史研究與教學》等刊物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2]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系簡介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系現有專任教師13位,其中教授2位,副教授6位,講師5人,10人擁有博士學位,4人具有海外訪學經歷。本系主要承擔全校本科生公共必修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全校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教學任務。“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院級精品建設課程,2010年,該課程被納入中國農業大學基礎課程建設工程。 [2] 
近年來,本系教師在《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等刊物上共發表各類教學科研論文60多篇,主持編寫或參編著作、教材10餘部,承擔各級教學科研課題10餘項,獲得各級各類獎項10餘項。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系注重師德建設,秉持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相結合的理念,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課程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實效性。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