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象棋

(中國傳統棋種)

鎖定
中國象棋,是中國傳統棋種,屬於二人對抗性棋類遊戲。起源於中國,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 [1-2] 
中國象棋使用方形格狀棋盤,圓形棋子共有三十二枚,紅黑二色各有十六枚棋子,擺放和活動在交叉點上。比賽開始後,雙方輪流走子,以把對方的將或帥“將死”或“困斃”為勝。 [2] 
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源遠流長,趣味濃厚,基本規則簡明易懂。中國象棋在中國的羣眾基礎遠遠超過圍棋,是普及最廣的棋類項目,中國象棋已流傳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中文名
中國象棋
外文名
Chinese chess
類    別
智力遊戲
參與人數
兩人
起源時間
約兩千年前戰國時期
起源地
中國
分    類
棋類項目
棋子數量
三十二顆
雙方顏色
紅黑
前    身
六博(亦作六簿)
交叉點數量
90個
變    種
聯合象棋、佈雷象棋、大將象棋等

中國象棋項目歷史

中國象棋起源

中國象棋起源於中國,是一種古老的棋類遊戲,大約有兩千年的歷史。是中華文明非物質文化經典產物。
中國象棋起源
中國象棋起源(2張)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明確提出,國際象棋也是中國人的創造。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遊戲——六博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係,他説:“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遊戲。” [3] 
象棋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楚辭·招魂》中就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作過專門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並進,道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説,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當於骰子。(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顆;比賽的方法是分曹並進。(指必須兩人或兩組對局聯賽),相互進攻,逼迫對方於死路;最後是贏者“牟”(指成倍)取勝利。擊敗了敵兵(春秋時兵制,以5人為伍),而發出了勝利的歡呼。 [2] 
劉向説苑·善説》亦記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説:“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意即勸孟,不妨也像“燕”國一樣,鬥象棋觀歌舞,逍遙一二。所有這些,説明在戰國時代“象棋”已經成為一項經常的活動了。因此象棋產生的時間,當在戰國之前。 [2] 
關於象棋的起源有多種説法:
、起源於傳説時代的黃帝北宋晃補之《廣象戲格·序》説:“象戲兵戲也,黃帝之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
、起源於傳説時代的神農氏。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歷代通載》中説:“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
三、起源於的時期。傳説舜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叫,象為人懶惰,好玩耍。現代學者常任俠《中印藝術因緣》一書中説:“象因桀驁不馴,舜把他禁居起來,又恐他寂寞,所以為他製作棋局,使他有所娛樂。因其名象,故稱象棋。” [4] 
四、起源於周武王伐紂時。明代謝肇淛《五雜組》雲:“象戲,相傳為周武伐紂時作,即不然,亦戰國兵家者之流,蓋彼時重車戰也。”
五、起源於春秋時期。象棋的“象”,是“象徵”的意思,而與動物象無關。象棋可能是模仿春秋兵制而產生的。象棋各子的名稱正好與春秋時期的兵制,即將、帥、車、馬、士、兵、卒等相吻合。不過,象棋也可能是因為棋子是由象牙製成而得名。 [5] 
六、起源於戰國之時。《潛確居類書》載:“雍門周謂孟嘗君:‘足下燕居,則鬥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象棋各時期棋具
象棋各時期棋具(9張)
七、起源於楚漢相爭時期。象棋的棋盤的中間寫着“楚河漢界”,因此許多人都認為這種説法比較可信。也傳説是韓信發明的。清梁同書《淵深海闊象棋譜序》:“又聞象棋始於韓信,朱子雲博局紅也。”現代周家森《象棋源流考》:“韓信伐趙時,作象棋和葉子戲以如士卒,因年終士卒思鄉,一得博具,則相聚共戲,錢財輸盡,樂而忘歸。” [6]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雙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當於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比賽時,“投六箸,行六棋”,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而制對方於死地。春秋戰國時的兵制,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六人,當時作為軍事訓練的足球遊戲,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見,早期的象棋,是象徵當時戰鬥的一種遊戲。在這種棋制的基礎上,後來又出現一種叫"塞"的棋戲,只行棋不投箸,擺脱了早期象棋中僥倖取勝的成分。 [7] 
春秋戰國乃至秦漢時期的中國,國家戰亂紛揚,烽火狼煙四起,象棋就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軍事戰爭與體育競賽相比較,有很多顯而易見的相似之處。例如,都是以獲得勝利為最終目的,對抗過程都是通過技戰術進行表現。既有謀略主旨,又有戰術手段。象棋作為模擬古代戰爭的智力遊戲,每一局都在咫尺棋盤上演繹着金戈鐵馬、兵戎相見。棋盤上的車、馬、炮、兵就是古代的戰車、戰馬、火炮(或者投石車)和士兵的象徵。相比其他體育運動項目,象棋與古代軍事有着最為直接的內在聯繫,其戰略思想和戰術特徵受到了古代軍事思想的影響。
隨着時代變遷,象棋日趨完善的同時,也不離軍事戰爭和兵法的宗旨,有很多棋局精妙的戰術構思及戰術組合都諳合兵法之道。在排局古譜中,如《淵深海闊》《梅花譜》《橘中秘》《適情雅趣》等等,很多排局就是以兵法、三十六計、三國演繹典故和戰爭名稱等命名的,它們不僅構思精巧,與所命名的歷史典故名稱也十分契合。 [8] 

中國象棋早期

一、六博——象棋的萌芽時期
迄今所知,國家最古老的戲是六博圍棋,並稱博弈。春秋以前的圍棋活動已無從查證,據可靠的記載,遲至春秋時期才有人以弈喻事。六博的出現比圍棋略早,《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曾跟進公下了三天六博棋角勝負,至春秋時代博弈已並行於世。《論語·陽貨》載:“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孔子認為空閒時行六博下圍棋是有益有娛樂活動,比無所事事要好。可見孔子時代,博弈已成為日常遊戲的一部分。六博亦作六簿。《楚辭·招魂》説:“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可知六博亦即簿,蓖蔽象棋,這是國象棋一名的最早出典。自先秦至唐,各種博戲多有湧現,盛行於世,可以找到若干中國象棋萌芽的諸因子,因此,可將這一時期稱之為象棋史上的萌芽時期。
文獻所記載最早的六博是兩位君主,商代的帝武乙和穆王滿。《史記·殷本紀》載:“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謬辱之”;《穆大子傳》載:“(穆王)北入郵,與井公博。三日而決”,上述記載雖然並不一定可靠,但這樣的傳説至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西漢或戰國時的人都認為六博的產生早於春秋時代,是十分久遠的事。而據研究表明,秦代六博棋是象棋的鼻祖。
《莊子·駢拇篇》有“博塞以遊”之語,對此成玄英疏雲:“投瓊曰博,不投瓊曰塞”。可見塞戲是由六博發展而來,兩者的區別在於是否擲骰行棋。從西漢墓中出土的塞戲棋具看,棋盤的形制與六博大致相同。 [9]  塞戲在春秋戰國時已十分流行。而到秦漢時期,塞戲頗為盛行,當時又稱塞戲為“格五”。從湖北雲夢西漢墓出土的塞戲棋盤和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塞戲,可以映證漢代邊韶《塞賦》中對塞戲形制的描寫。
二、象戲——象棋的雛形時期
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並已和印度有了傳播關係;至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經》,王褒寫《象戲·序》,庚信寫《象戲經賦》,標誌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象戲的首次記載出二十四史《北史》卷十,天和四年有“五月己丑,帝制《象經》成,集百僚講説”,《周書》卷五所記相同。
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唐代中期,象戲進一步向現制象棋靠攏。史籍上屢見記載,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禮居叢書》載《梁公九諫》中對武則天夢中下象棋頻國天女的記敍和牛僧孺《玄怪錄》中關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據《梁公九諫》記載,武則天竟做了一個與天神大羅天女下象棋的夢,還被天女戰敗,此夢竟使她深感疑惑:不知吉祥否,夜寐夢下棋,必與她平日嬉戲象棋入迷有關; [10]  汝南人岑順在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的一天晚上,夢見金象國與天那國兩軍交戰,請岑順觀戰。金象國的軍師向其國王彙報作戰計劃:“天馬斜飛度三止,上將橫行系四方。輜車直入無迴翔,六甲次第不乖行”。岑順夢醒後,其家人在屋內發掘出一座古墓,“前有金牀戲局,列馬滿秤,皆以金銅成形”,這才知道夢中那位軍師所言,“乃象戲行馬之勢也”。從這則故事可以知道,寶應年間的象戲已有將、車、馬、卒等兵種,而且車、馬、卒的步法與現代已沒什麼兩樣,而將可以滿盤行走又類似國際象棋中的王。
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國際象棋頗多相似之處。當時象棋的流行情況,從詩文傳奇中諸多記載中,都可略見一斑。而象棋譜《樗薄象戲格》三卷則可能是唐代的著作。唐代,象棋在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有“將、馬、車、卒”4個兵種,由黑白相間的64個方格組成。後來又參照中國的圍棋,把64個方格變為90個點。這種象戲被稱為“寶應象棋”,將象戲作為象棋的代稱。
大象戲是在北宋民間流行過的一種古代棋戲。它實際上是北宋時期象棋形制的一個變種。
大象戲 大象戲
三、宋代象棋——象棋的發展和定型時期
象棋 象棋
宋代,中國象棋基本定型,除了因火藥的發明增加了“炮”之外,還增加了“士”、“象”。即在使用帶有九宮的棋盤基礎上,吸收和借鑑其他棋類的棋子種類並將其中三個兵升級成一個士及兩個炮,以符合當時人的趣味。另外宋晁無咎的“廣象棋”有棋子32個,與現代象棋棋子總數相同,但是不知道棋盤上有沒有河界。宋、元期間的《事林廣記》刊載了兩局象棋的全盤着法。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制大變革的時代。北宋時期,先後有司馬光的《七國象戲》,尹洙的《象戲格》、《棋勢》,晁補之的《廣象戲圖》等著術問世,民間還流行“大象戲”。 [7] 
明代,可能為了下棋和記憶的方便,才將一方面的“將”改為“帥”。明清時期,象棋有了很大的發展,並湧現出了不少象棋名手和論述象棋的專著。明代象棋專著有《金鵬十八變》、《夢入神機》、《橘中秘》等,而由徐芝精選的《適情雅趣》是象棋古譜中最系統、完整、實用的一種。《橘中秘》譜多為和棋,個別排局已經涉及古代象棋規則問題,利用規則當中的“將”、“殺”等戰術手段而達到和棋的目的。不難看出,在明代,象棋技術水平和技術理論的發展己經開始趨向精細化,棋手和愛好者對象棋的要求也不再僅僅滿足在排局構思巧妙和殺法精彩的層面。象棋的理論發展與技戰術融合又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清代是中國象棋發展的全盛時期,名家輩出,名譜眾多。有關象棋著作有《梅花泉》、《韜元機略》、《心武殘篇》、《竹香齋象戲譜》、《百變象棋譜》等。其中王再越《梅花譜》是中國象棋史上一部帶有劃時代意義的棋譜,它因戰例豐富、變化精微而著稱, [10]  開創了迄今三百餘年“馬炮爭雄”的歷史篇章。不僅如此,象棋著名的四大排局“七星聚會野馬操田千里獨行蚯蚓降龍”也都是在清代完成的。這四個排局各具特色,但都是圍繞車、馬、炮、兵相互配合而展開,這些排局迄今為止仍然是公認的難度最高,最為複雜的。可以説清代是古代象棋發展理論和技術戰術水平達到巔峯的歷史階段。 [8] 

中國象棋近代

經過封建社會的洗禮,象棋作為“藝”的一種,形成了特有的行業“江湖”。特別是進入民國時期,很多象棋高手在酒肆茶樓靠下“彩棋”為生。這種“彩棋”就是通過下棋贏得一些“彩金”的博彩,來餬口謀生。這些彩棋名目繁多,有讓先,讓子,甚至於讓雙馬、讓士象等等。下棋的過程中也暗藏玄機,有的人其中這種文化現象的溯源,可以從古代的巫、醫、百戲算起,行當也涉及“五花八門”。象棋江湖比較其他的江湖門派來説,同樣具有流動性和欺騙性。所謂流動性,可以解釋為當年的象棋棋手通常通過尋訪名師、名士,高手過招而成名,以地域為界,劃分門派。而欺騙性,一方面是下棋的棋手故意隱藏自己的水平,俗稱“釣魚”,待彩金達到滿意的程度再一舉得之。另外還有合作配合的,人們看到的街頭擺“江湖殘局”的人,用大家看似簡單但實際複雜的棋局來誘使愛好者下注騙錢。這些手段總歸是不夠光明正大,難登大雅之堂的,但是朗朗乾坤,早已放不下一張棋桌,為了謀生,象棋棋手“淪落江湖”也是難免的。
當時象棋水平最高,棋風盛的地方是華北、華東和華南三個地區,而北京、上海和廣州就分別成為了活躍地區當中的核心,其中香港的象棋高手也常聚集在廣州,棋手對弈的場所也多在茶樓進行。民國時期,北京出了著名棋手張德魁、那健庭等,上海以謝俠遜最有影響力,而廣東則以黃松軒鍾珍曾展鴻“粵東三鳳”為代表。當時棋手多有綽號,例如:“揚州三傑”、“棋壇趙子龍”、“二十八宿”、“無敵中炮”等等,既有以地域門派為標籤,也有以棋藝風格來取名的,象棋高手不自覺地形成了一個相對既流動又固定的小環境,象棋江湖名不虛傳,有一定的社會影響。雖然棋手的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沒有得到有效的認可,但是象棋行業的生命力在困頓的條件下也顯示出了特有的張力。在這個階段,象棋的賽事活動多以擂台賽和循環賽的形式進行,為建國以後的象棋競賽形式奠定了基礎。 [8] 

中國象棋現代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體育運動的發展,把“提倡國民體育”寫入了全國政協的綱領中。此後“改善人民健康狀況,增強人民體質”被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國家發展體育事業,開展羣眾性的體育活動,增強人民體質”,“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也被寫入了憲法。
建國後,象棋在現代體育項目當中一直具有其特殊的社會屬性,也在不同階段發揮出了象棋運動特有的作用。例如,1950年為支援“抗美援朝”象棋棋手們積極組織活動,表達愛國之情,在北京就舉辦了“四名手義賽”(侯玉山、謝小然、竇國柱和張德魁)。1956年,國家體委(現國家體育總局)將象棋列入第一批體育項目之中,當年北京就舉行了中國國曆史上第一次全國性的象棋比賽一一全國象棋錦標賽。有30人代表不同省份參賽,可以説是盛況空前。這次賽事的舉辦,也標誌着象棋從傳統文化中的“藝”向競技體育發展的一個正式轉折。象棋是這次比賽當中棋類項目的正式比賽項目,錄取前6名,而圍棋和國際象棋都作為了表演項目不計算名次。同年,象棋第一本期刊類雜誌《象棋》出版發行。1956年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重要時刻,也是標誌着象棋從“江湖”到“廟堂”的重要轉折點。散落於民間難登大雅的文化瑰寶,從此有了正式的歸屬。此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行業體協的專業隊相繼組成,在最多的時候有20多支,參賽隊伍最多時達到30支左右。
1966年開始,象棋比賽於當年4月舉行。此後,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象棋比賽從1967年開始停辦,直到1974年7月才在成都正式恢復了比賽,前後一共7年停賽。儘管文革期間正式的全國比賽不能再舉辦下去,但是在民間這項運動並沒有被禁止。因為文革期間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相當單調,象棋反而因為價格便宜,場地便捷,在當時成為了最普及的一項活動。空閒的時候,在街頭巷尾擺上幾局,圍觀者眾眾,反倒成就了象棋在這個階段羣眾當中極大程度的傳播。
進入八十年代,象棋運動開始嘗試由各地舉辦不同規模和形式的賽事活動,但隨着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增加,廣大人民羣眾對豐富文化生活內容的需求程度的不斷提高,娛樂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逐漸體現出多元化的特徵,成就了諸如胡榮華、柳大華、李來羣、呂欽、趙國榮等一大批優秀的象棋棋手,得到了社會廣泛的認可。在全國所有的體育項目當中,是較早地開始組織、舉辦獨立邀請賽和杯賽的項目,並開始嘗試對優勝名次給予獎勵或獎金。比如最早在1981年由霍英東先生贊助創辦的第1屆“五羊杯全國象棋冠軍賽”,按規定冠軍獎金不能超過50元人民幣,這和20世紀動輒幾萬到幾十萬的獎金實在無法比擬。此後連續舉辦了二十七屆,五羊杯不僅成為全國乃至東南亞最有影響力的比賽,也是迄今為止辦賽持續時間最長的商業比賽。 [8] 
中國象棋已流傳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象棋已有亞洲和世界組織,在日本、菲律賓還成立了中國象棋協會;單年世界象棋聯合會舉辦個人賽,逢雙年亞洲象棋聯合會舉辦團體賽。古老的東方遊戲走向世界。

中國象棋傳播

象棋在國外,尤其是東南亞的僑胞和外籍華人中也廣泛流傳。許多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把象棋看作是僑胞與祖國聯繫的橋樑和紐帶,把開展象棋活動看作是炎黃後裔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11] 
近幾十年來,隨着貿易和文化交往的不斷髮展,象棋在英、美、法、加拿大、德國等國家也發展了不少的愛好者。象棋正從它的發源地,經過亞洲,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12] 
從亞洲來看,不僅港澳等地棋風很盛,而且在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日本等國的華僑和外籍華人中,象棋也很普遍。那些地區和國家每年都舉行象棋比賽,而且都已分別成立了象棋總會或象棋協會。 [13] 
1978年11月間,在東南亞一些地區和國家的僑胞名流和棋界人士的發起和合作下,亞洲象棋聯合會應運而生。如今,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印尼、中國、文萊、馬來西亞和香港、澳門地區都是“亞象聯”成員。香港名流霍英東先生出任本屆會長。 [13] 
自從“亞象聯”成立以後,亞洲地區的象棋活動更加活躍,亞洲各國和地區之間的象棋交往和比賽活動逐年增多,棋手水平普遍提高,湧現出不少有前途的青年棋手。新加坡、菲律賓和泰國等還專門培養了一些女棋手,女子下象棋的也逐漸增多起來。體現亞洲棋手友誼和水平的“亞洲盃象棋錦標賽”現已舉辦五屆。亞洲城市名手邀請賽從1981年創辦,現已舉辦三屆。第4屆亞洲城市名手賽據悉將在澳門舉行。“亞象聯”還多次舉辦各會員國和地區之間的友誼賽和互訪。 [13] 
近些年,象棋在歐美人中間有了可喜的發展。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等國,紛紛成立象棋協會或象棋社。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國家的國際象棋大師也下起中國象棋來了,和中國象棋手一樣,成了兩項象棋都擅長的“雙槍將”。
為了進一步促進象棋的國際化,吸引更多的歐美人下象棋,使東方的棋道推向全球,以便全世界人民都能分享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從中取得無窮的樂趣,“亞象聯”委託中國象棋協會舉辦“七星杯”國際邀請賽,每兩年一次,現已舉辦兩屆。第2屆“七星杯”國際邀請賽有菲律賓、泰國、美國、加拿大、聯邦德國、西柏林、法國、中國、香港、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20名棋手參加比賽。據悉,參加“七星杯”賽的各國和地區象棋組織將通過今後幾屆比賽醖釀籌組象棋國際聯合會,以進一步促進象棋的國際化。 [13] 
1978年,成立了亞洲象棋聯合會。象棋在歐美人中間也有了可喜的發展。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等國,紛紛成立了象棋協會或象棋社。一些國際象棋大師也下起了中國象棋。 [13] 
1988年,為了推動象棋的國際化,在此基礎上,“中國中國象棋聯合會籌委會”於在北京成立。
中國象棋成為杭州2022年亞運會比賽項目。 [22] 

中國象棋硬件要求

中國象棋棋盤

象棋棋盤 象棋棋盤
棋子活動的場所,叫作“棋盤”。在方形的平面上,由九條平行的豎線和十條平行的橫線相交組成,共有九十個交叉點,棋子就擺在交叉點上。中間部分,也就是棋盤的第五,第六兩橫線之間未畫豎線的空白地帶稱為“河界”。兩端的中間,也就是兩端第四條到第六條豎線之間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線構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宮”(它恰好有九個交叉點)。整個棋盤以“河界”分為相等的兩部分。為了比賽記錄和學習棋譜方便起見,現行規則規定:按九條豎線從右至左用中文數字一至九來表示紅方的每條豎線,用阿拉伯數字“1”~“9”來表示黑方的每條豎線。對弈開始之前,紅黑雙方應該把棋子擺放在規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進就寫“進”,退就寫“退”,如果像車一樣橫着走,就寫“平”。
象棋棋子力價值表 象棋棋子力價值表
象棋棋子可到達位置 象棋棋子可到達位置
象棋棋盤 象棋棋盤
·直線
棋盤上較長的平行排列的邊稱為直線,共有9條,其中7條被河界隔斷。用紅色棋子一方的直線從右往左依次用中文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表示;用黑色棋於一方的直線在紅方對面也從右往左依次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8、9表示。
·橫線
棋盤上較短的平行排列的邊稱為橫線。橫線共有10條,用紅色棋子一方的橫線從紅方底線算起,從下往上依次用中文數字一至十表示;用黑色棋子一方的橫線則從黑方底線開始,依次用阿拉伯數字1-10表示。
·交叉點
直線與橫線相交的地方稱為“交叉點”。整個棋盤共有90個交叉點,棋子就擺放和活動在這些交叉點上。
·河界
棋盤中央沒有畫直線的地方稱為“河界”。它代表棄戰雙方的分界線,確定了各自的地域。
·九宮
棋盤兩端各畫有斜交叉線的地方稱為“九宮”。將則只能在各自“九宮”的9個交叉點上活動。 [14] 
“楚河漢界”指的是河南省滎陽市黃河南岸廣武山上的鴻溝。溝口寬約800米,深達200米,是古代的一處軍事要地。西漢初年楚漢相爭時,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僅在滎陽一帶就爆發了“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因種種原因項羽“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鴻溝便成了楚漢的邊界。如今鴻溝兩邊還有當年兩軍對壘的城址,東邊是霸王城,西邊是漢王城。現漢霸王城面臨坍塌的危險,有關部門正在保衞中國的古戰場 [15] 

中國象棋棋子

中國象棋棋盤與棋子 中國象棋棋盤與棋子
棋子共有三十二個,分為紅、黑兩組,每組共十六個,各分七種,其名稱和數目如下:
紅棋子:帥一個,車、馬、炮、相、仕各兩個,兵五個。
黑棋子:將一個,車、馬、炮、象、士各兩個,卒五個。
帥/將
紅方為“帥”,黑方為“將”。帥和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
它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仕/士
紅方為“仕”,黑方為“士”。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能是九宮內的斜線。士一次只能走一個斜格。
塞象眼 塞象眼
象/相
紅方為“相”,黑方為“象”。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飛田”。相(象)的活動範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車(jū )
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俗稱“車行直路”。因此,一車最多可以控制十七個點,故有“一車十子寒”之稱。
炮在不吃子的時候,走動與車完全相同,但炮在吃子時,必須跳過一個棋子,自方的和敵方的都可以,俗稱“炮打隔子”、“翻山”。
馬走日與蹩馬腿 馬走日與蹩馬腿
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後再斜着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説。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兵/卒
紅方為“兵”,黑方為“卒”。
兵(卒)只能向前走,不能後退,在未過河前,不能橫走。過河以後還可左、右移動,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這樣,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強,故有“小卒過河頂大車”之説。

中國象棋棋子價值

在對弈時,雙方都要進行不可避免的兑子【帥(將)是不可兑換的棋子】,下列子的價值如下【以車9分為例,帥(將)除外】
——9分
戰鬥力最強大的棋子,是作戰主力的第一位。車的價值最大,用分值來算是9分。開局階段應儘量出車,“三步不出車,必定要輸棋 ”。
——4分
曲線型的活動,具有面的控制力,屬於中距離的作戰兵種。分值為4分。
——4.5分
是遠距離作戰兵種,機動性和突擊性較強,開局時炮顯的比馬靈活。分值為4.5分。炮應遠懾,不可虛發,殘局炮歸家。
(象)、(士)——2分
保衞將帥的防禦性兵種,在一定情況下起助攻的作用。“撐起仰角士,不怕馬來攻”,象儘量往中間連環,陣容工整。
(卒)
未過河兵(只能向前)——1分
已過河兵(可以向前及左右移動)——2分
到底線的兵(由於只能左右移動)——1分
中兵尤為重要,是中路的屏障,三、七兵對活馬起重要作用,記住兵能制馬的棋諺。
(將)
將帥的價值及其運用原則:
是全局的中心,勝負的標誌。除在殘局階段,一般沒有實戰能力,在全局中應以“靜”為原則。
説明:
1:相和士是防守型的棋子,相是保護自己陣地的子,士是保護帥(將)的,所以棋子價值相當;
2:炮機動如車,在開局階段比馬厲害,在殘局階段炮沒有架子,所以比馬差;
3:馬在開局因為受蹩腿限制,所以不如炮,但在殘局階段限制極少,所以比炮強;

中國象棋比賽規則

中國象棋是由兩人輪流走子,在戰法上遵循古代孫子兵法中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戰思想,以“將死”或“困斃”對方將(帥)為勝的一種二人對抗性遊戲。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即終了。在棋戰中,人們可以從攻與防、虛與實、整體與局部等複雜關係的變化中提升思維能力。

中國象棋行棋規定

  1. 對局開始前,雙方棋子在棋盤上的擺法見右圖。
  2. 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走一步。
  3. 輪到走棋的一方,將某個棋子從一個交叉點走到另一個交叉點,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而佔領其交叉點,都算走了一着。
  4. 雙方各走一着,稱為一個回合。
  5. 走一着棋時,如果己方棋子能夠走到的位置有對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對方棋子吃掉而佔領那個位置。
  6. 一方的棋子攻擊對方的帥(將),並準備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稱為“照將”,或簡稱“將”。“照將”不必聲明。被“照將”的一方必須立即“應將”,即用自己的着法去化解被“將”的狀態。如果被“照將”而無法“應將”,就算被“將死”。
象棋棋子的擺法 象棋棋子的擺法

中國象棋棋例總綱

棋例釋義
  1. 對局中有時出現雙方着法循環不變的重複局面。據以裁處這種局面的規則條例,稱為《棋例》。
  2. 長將、長殺、長捉、一將一殺、一將一捉、一殺一捉等循環重複的攻擊手段,統稱為“禁止着法”。
  3. 閒着(含:兑、獻、攔、跟)、數將一閒、數殺一閒、數捉一閒等着法,無論是否重複,統稱為“允許着法”。
  4. 車、馬、炮、過河兵(卒)、士、相(象),均算“子力”。帥(將)、未過河兵(卒),不算“子力”。“子力”簡稱“子”。
  5. 子力價值是衡量子力得失的尺度,也是判斷是否“捉子”的依據之一。原則上,一車相當於雙馬、雙炮或一馬一炮;馬炮相等;士相(象)相等;過河兵(卒)價值浮動,一兵換取數子或一子換取數兵均不算得子。
棋例總則
  1. 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允許單方面長將。
  2. 雙方均為允許着法,雙方不變作和。
  3. 雙方均為禁止着法(不包括一方為長將),雙方不變作和。
  4. 一方為禁止着法,另一方為允許着法,應由前者變着,不變判負。
棋例通則
  1. 允許帥(將)本身步步叫吃對方的棋子,按閒着處理。
  2. 其他棋子和帥(將)同時捉吃或借帥(將)之力捉吃對方的棋子,均按捉處理。
  3. 兵(卒)本身捉吃對方的棋子(不含將殺),按閒處理;如形成相互長打局面,則應按捉處理。
  4. 佔據防守要點,立即構成簡明和棋,附帶產生的捉士相(象),按閒處理。
  5. 凡走子兼具多種作用時,應從重稱呼和裁處。如殺兼捉,按殺;捉兼兑,按捉等,依此類推。

中國象棋棋例細則

  1. 在任何情況下,均不許可單方面長將。
  2. 凡是走子前不存在捉,而走子後造成捉的(即從沒捉到捉),一律按捉處理。
  3. 凡走子後,預計下一着能在子力價值上構成得子者,均按捉處理。
  4. 凡用作為根的子捉吃對方的子,也按捉處理。
  5. 凡捉子兼具兑獻。送吃,也按捉處理。
  6. 凡是原來已經捉着子的子或相關子,走動後無新的捉子行為(即從捉到捉)均按閒着處理。
  7. 凡形式上捉子,一旦吃子立即會被對方將死者,均按閒着處理。
  8. 雙方均為禁止着法(不包括單方面長將),雙方不變作和。
  9. 其他棋子和帥(將)同時捉吃對方的棋子,均按捉處理。
  10. 過河兵(卒)子力價值浮動。
  11. 發生互打時,兵(卒)叫吃子均按捉處理。
  12. 凡走子兼具多種作用,從重定性。
  13. 佔據防守要點,立即形成簡明和棋,附帶產生的捉士、相(象),按閒處理。 [16] 

中國象棋勝負規則

勝負
對局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方算輸,對方贏:
1.己方的帥(將)被對方棋子將死或吃掉;
2.己方無子可走(被困斃);
3.己方對對方“長將”或“長捉”;
4.己方發出認輸請求;
5.有步時要求的,己方走棋超出步時限制;
6.有時間要求的,超過規定時間;
7.違反比賽規則。
和棋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和棋:
1.雙方均無可能取勝的簡單局勢;
2.一方提議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3.雙方走棋出現循環反覆三次,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有關規定;
4.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規定,即在連續60個回合中(也可根據比賽等級酌減),雙方都沒有吃過一個棋子。

中國象棋記譜方法

介紹
中國象棋的記譜方法一般由四個字組成:
第1字是棋子的名稱。如“馬”或“車”。
第2字是棋子所在縱線的數碼。
第3字表示棋子移動的方向:橫走用“平”,向前走用“進”或“上”,向後走用“退”或“下”。
第4字是車、炮等前後進退的格數,或者馬、象等斜走及將帥車炮兵卒等橫走到達縱線的數碼。 [17] 
舉例
“炮二平五”,表示紅炮從縱線二平移到縱線五。
“馬8進7”,表示黑馬從縱線8向前走到縱線7。
“車2退3”,表示黑車沿縱線2向後移動3格。
當一方有2個以上名稱相同的棋子位於同一縱線時,需要用“前”或“後”來加以區別。例如,“前馬退六”(表示前面的紅馬退到直線六)、“後炮平4”(表示後面的黑炮平移到直線4)。
兵卒在特殊局面下的記譜方法(主要創作排局時遇到的多,實戰也可遇到):
當兵卒在同一縱線達到3個,用前、中、後來區分,達到4個,用前、二、三、四區分,達到5個,用前、二、三、四、五區分。
當兵卒在兩個縱線都達到兩個以上時,按照舊的記譜方式舉例:前兵九平八,此時可省略兵(卒),記做前九平八,以達到都用4個漢字記譜的要求,此表示方式已在中國象棋DhtmlXQ動態棋盤上實現,是對中文記譜方法的一個重要完善。

中國象棋專業術語

中國象棋非着法類

【河界線】名詞。棋盤 [18]  中間未畫直線的空白地帶稱為“河界”,構成河界的兩條橫線即為“河界線”。
【中線】名詞。棋盤中第五條直線。是有關將、帥安危的生命線,亦為雙方必爭的戰略要點。對局時,須力爭控制該線,使之不被對方棋子侵入或牽制。
【肋道】也稱“兩肋線”,名詞。棋盤中的第四、第六條直線。因在中線將位左右,形似人體的兩肋,故名。均為對局雙方攻守的要道線,控制肋道,應以對方上士的動向為進攻目標。
【兵線】也稱“卒林線”、“兵行線”。名詞。棋盤中靠近河界線的第一條橫線,供雙方置兵、卒。兵、卒有鞏固陣地、絆馬阻子的作用,已方棋子如能佔據對方的兵線,就能予對方以壓力和威脅。
【九宮】也稱“九宮禁區”。名詞,指棋盤上由斜交叉線構成的“ 米”字形方格。是將(帥)、士活動的地區。如被對方車、兵佔據,就易發生危險。
【局面】術語。指對局中某一階段雙方棋子頒的狀態,通常包括“ 先手”、“優勢”、“平穩”、“對攻”、“複雜”、“簡化” 、“均勢”等。
【對局評註】在報刊或棋譜上,對比賽中一些著名棋手的實戰對局,用覆盤形式加以評述,分析雙方戰略戰術中的優劣得失,與各種攻防着法的變化,以供愛好者欣賞、借鑑、參考,從中汲取有益的經驗和技巧。
【覆盤】也稱“復局”。術語。指對局完畢後,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着法的優劣與得失關鍵。一般用以自學,或請高手給予指導分析。如按照棋排演,類如覆盤,稱“打譜”或 “研閲棋譜”。
【棋譜】用圖和文字記述棋局的書籍。按所記述的棋局排演,可參考吸收其着法,或探討研究名手的棋藝風格。
【先手】術語。有二義:1、也稱“先走”。開局時的先走者。2、也稱“得先”。棋局形勢中的主動者。
【後手】術語。有二義:1、開局時後者。2、也稱“失先”、“落後”。棋局形勢中的被動者。
【均勢】也稱“並先”。術語。指對局中雙方局勢均衡,兵力相等。
【着】術語。對局中輪到走棋的一方,把某個棋從一個交叉點走到另一個交叉點,或吃掉對方的棋子而佔領其交叉點,即為走了一着。
【回合】術語。對局中,雙方各走一着,稱為一個回合。
【閒着】也稱“停着”。術語。一種適宜於對局相持階段的着法。走子不起進攻作用,目的在於等待時機。
【強子】術語。指車、馬、炮等戰鬥力較強的各類子。兵、卒須視形勢而定,一般以過河界的為強,在自界的為弱。
【吃子】術語。對局中,輪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一棋子從棋盤的這一交叉點走到另一交叉點而吃掉對方棋子,並佔領後一交叉點,稱為“吃子”。
【棄子】術語。對局中,捨棄某一子,稱為“棄子”。常作為一種戰術。主動而有計劃的棄子,可得先而佔優勢或攻主局。
【勝勢】術語。對局中,局勢大體已定,於勝利在望一方,稱為“勝勢”。
【絕殺】術語。指對局,下一着要將死,而對方又無法解救。
【入局】術語。一般指攻入對方陣地而能構成殺局的着法。常見於中局階段,多數為“棄子入局”。
【例勝】術語。實用殘局結尾時,攻方可以必勝守方,稱為“例勝”。
【例和】術語。實用殘局結尾時,守方對攻方可以弈成必和的棋勢,稱為“例和”。
【巧勝】術語。指實用殘局結尾時,由於守方未能及時弈成例和的棋勢,被攻方乘機取勝,稱為“巧勝”。
【巧和】術語。實用殘局結尾時,守方以巧着弈和攻方,稱“巧和”。

中國象棋着法類

【兩頭蛇】指馬二進三再馬八進七後,再三兵與七兵齊挺一步後的形勢。此時雙馬顯得靈活,其狀如“兩頭蛇”,故名。
【仙人指路】一種開局着法,指第一步走兵三進一或兵七進一。因一子當先,意向莫測,有試探對方棋路的意圖,故得名。
【窩心馬】也稱“塞心馬”、“入宮馬”。指馬走入己方的九宮花心,通常此着走後使將、士壅塞,易受到對方子力的牽制。
【盤頭馬】也稱“中炮連環夾馬”。象棋術語。指開局先走一方架中炮挺進中兵(卒),雙馬則從中路連環策應。
【鴛鴦馬】象棋術語:指對弈中一方兩馬結成連環,互保互助,因而得名。又稱“連環馬”。
【屏風馬】術語。一種開局着法。在雙炮尚未開動時,一方雙馬並踞(炮二平五、馬8進7,馬二進三、馬2進3),保護中卒(兵),狀似屏風,故名。
【單提馬】佈局術語,指開局階段一方一馬正起,一馬屯邊,多用於先手五七炮開局和後手起橫車佈局。
【反宮馬】佈局術語,一種開局着法。一方雙馬正起,士角有一炮相隔,故亦稱“夾炮屏風”。
【拐角馬】佈局術語。上象後馬二進四從象田出動,跳到己方士前位置,再穿上角奔河頭。
【先鋒馬】術語,先挺三兵或七兵,隨即進馬河口,如軍隊行軍時的先頭部隊,故名。
【當頭炮】也稱中炮。一種開局着法。起着把炮放在正中線位,是先走一方採取主動攻勢的一種佈局。又稱炮二平五。
【五六炮】術語,是一種開局着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六路炮。多數用於對屏風馬、反宮馬,屬於穩健緩攻型佈局。
【巡河炮】術語,象棋中利用開局利用炮的一種形式。在開局時,一方的炮從原始位置直升至己方河線,然後利用挺兵作為像中路一側的炮架。
【過宮炮】象棋術語。一種開局着法。走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因經過將(帥)的中宮而得名。
【五七炮】象棋術語。一種開局着法。先手一方(後手)走成中炮七路炮。是緩攻型佈局的典範。
【卒底炮】象棋術語。一種開局着法。指後手方用炮2平3或炮8平7,對付對方兵七進一或兵三進一。
【金鈎炮】佈局着法。和卒底炮類似,一方用另一架炮製約對方的兵或相。
【擔子炮】術語,指雙炮在一條直線上中間隔一子,兩炮互相聯絡、保護,其狀如扁擔,故名。
【天地炮】象棋專業術語。一炮鎮中路,一炮壓底線,使對方的士象將五子都受牽制。
【橫車】象棋術語。一方走“車一進一(車1進1)”或“車九進一(車9進1)”,以後橫向出動,稱為“橫車”。
【直車】象棋術語。一方走“車一平二”或“車九平八”,以後從二路或八路兩直線出動,稱為“直車”。
【肋車】象棋術語。指把車開到四路(4路)和六路(6路)。因其緊貼將門要道,酷似人的雙肋而得名。
【騎河車】象棋術語。一方的車進到對方河口,稱為“騎河車”。可限制對方兵、馬等各子的活動,禁子有力。
象棋着法術語圖解
象棋着法術語圖解(12張)
【三步虎】象棋術語。開盤伊始一方走上馬、平炮、亮車,三步開出主力車。因狀如虎爪揪地,又棋諺有云“車強如虎”,故稱之為“三步虎”。
中國象棋國際特級大師-胡榮華 中國象棋國際特級大師-胡榮華
【佈局】象棋術語。一局棋的開始階段,是全盤的基礎,又稱開局。它對中局形勢的形成和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有時甚至會直接決定雙方的勝負。因此雙方都盡力爭取在佈局階段即取得有利的形勢。
佈局與中局的劃分並無明確的界限和具體的規定,佈局一般在10-15回合左右結束並轉入中局。
象棋佈局在全局中佔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尤其是高水平棋手之間的勝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佈局的鑽研程度。六、七十年代,一代宗師胡榮華在佈局領域不斷推陳出新,從而取得了輝煌的戰績。這與其時代侷限性有關。當今的佈局已經達到了相當的廣度和深度,正向高、精、深、微的方向發展。 [19] 
佈局定式是歷代名家從實踐中提煉出來的,總結了佈局階段一定回合內着法明顯的合理性。下表是時下主要流行的佈局:
順手炮
順炮直車對橫車
順炮直車對緩開車
順炮橫車對直車
順炮緩開車對直車
中炮對屏風馬
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高車保馬
中炮過河車對棄馬陷車
中炮直車七路馬對屏風馬
中炮進三兵對屏風馬挺3卒
中炮直橫車對屏風馬兩頭蛇
中炮直車邊馬對屏風馬挺7卒
中炮橫車七路馬對屏風馬
中炮巡河炮對屏風馬
中炮對三步虎及列手炮
中炮進三兵對三步虎
中炮進三兵對三步虎半途列炮
中炮進七兵的三步虎
中炮對左炮封車轉列炮
中炮對反宮馬
中炮進七兵對反宮馬
中炮進三兵對反宮馬
中炮對反宮馬挺7卒
中炮邊馬對反宮馬挺7卒
五六炮正馬對反宮馬
中炮橫車對反宮馬
中炮緩開車對反宮馬
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右中炮對卒底炮飛右象
仙人指路右中炮對卒底炮飛左象
仙人指路右中炮對卒底炮正馬
仙人指路對卒底炮轉順炮
仙人指路對卒底炮轉列炮
仙人指路右正馬對卒底炮衝3卒
對兵局
仙人指路對順手象
仙人指路對起馬
飛相局
飛相對左中炮
飛相對左炮過宮
飛相對右士角炮
飛相對右正馬
其他佈局
起馬對挺卒
殘局】即為下到最後階段的不完整的棋局。象棋往往在殘局階段才能決出勝負,實力相近的人也常常差在殘局火候的差距。
七星聚會 七星聚會
殘局是象棋的基礎,正規學棋的都是先學殘棋,再學開局,然後中局。殘局一般分為實用殘局和江湖殘局兩種。實用殘局可以在準備下棋時知道何種情況下可以簡化局勢進入例勝或例和或繼續維持複雜局面,無論是例勝、例和、或維持複雜局面都需要掌握殘局技巧,否則和棋和不了、贏棋贏不下、胡亂兑子造成敗局。學好實用殘局是對局勢審視的重要一部分。
另一種是江湖殘局,一般是在殘局的基礎上加工編排而成,也稱江湖排局。江湖殘局乍一看幾步棋就可以取勝,其實不然,它變化莫測,處處都是陷阱,每個變化都有幾個分支,着法較長,一步不慎就落入敗局,研究江湖殘局對思維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對中局會有很大的幫助,對開局轉中局有一定的借鑑作用。比較有名的殘局譜有《心武殘編》、《竹香齋》和《淵深海闊》等,其中的排局“七星聚會”,影響之大、流傳之廣,被譽為“棋局之王”。

中國象棋重要賽事

全國象棋甲級聯賽
五羊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
全國象棋等級賽

中國象棋代表人物

近現代中國著名象棋棋手
周煥文
吳淞亭
孟文軒
傅榮年
胡震洲
王羽屏
張雄飛
朱劍秋
何順安
李武尚
張毓英
張觀雲
朱明華

中國象棋文化流變

中國象棋價值意義

中國象棋,不僅僅是茶餘飯後的娛樂消遣,其本身更具有文化特徵和教育功能。 [20] 
象棋是極嚴密的邏輯思維,每動一子都可能影響全盤局勢和應變機會,充滿了思維辯證哲學。如一昧進攻往往收效甚微,防守反擊卻能收穫奇效,這一點在《梅花譜》中尤為明顯,後手屏風馬陣型工整可破先手中炮。
象棋是最好的智力體操,其總體思路或行棋落子,都是複雜綜合的心智活動。人們往往忽視它的教育啓智功能和對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作用。
象棋可培養人良好的意志品質。其比賽規則的“摸子走子,落子無悔”,就要求弈棋者通盤慎重,作決定要果斷。舉棋不定是缺乏自信心和果斷性的表現。悔棋是棋品和規則所不容許的,是出爾反爾沒有定見的表現。
象棋可培養良好的記憶力和空間想象力。棋藝提高到一定階段,常可見下盲棋,即只用口説着法而不見棋秤與棋子。著名象棋宗師胡榮華就曾創盲目1對14人的記錄。棋藝與記憶及想象之關係極為密切,沒有人棋藝高而心智差的,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中國象棋是模擬的古代戰爭、直線戰爭、陸地戰爭、平面戰爭。在中國古代,象棋被列為士大夫們的修身之藝。在這個時期,則被視為是怡神益智的一種有益身心的活動。象棋集文化、科學、藝術、競技於一身,不但可以開發智力,啓迪思維,鍛鍊辨證分析能力和培養頑強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養性,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生活,深受廣大羣眾的喜愛。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宜,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大街小巷常常可見紋枰對弈的中國象棋愛好者。 [7] 
中國象棋已有幾千年歷史、充滿東方智慧的中國象棋在中國的羣眾中基礎遠遠超過圍棋,一直是普及最廣的棋類項目。
中國象棋屬於“象棋C語言”(象棋China語言),從這個角度分析看待,朝鮮象棋國際象棋等其它象棋的產生,基本都調用了這部“象棋C語言”的一些關鍵模塊及對話語句。 [7] 

中國象棋保護傳承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象棋”項目保護單位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棋院)評估合格。北京棋院(北京橋牌院、北京市棋牌運動管理中心)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北京棋院(北京市棋牌運動管理中心)。 [23-24] 

中國象棋前景展望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儘管象棋有着非常廣泛的大眾基礎,在社會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但象棋運動的發展前景着實堪憂。象棋曾經是作為正式比賽項目參加到全國運動會中的,然而隨着中國競技體育國際化步伐的快速邁進和改革開放的逐年深入,在國家體育戰略進行調整以後,1993年第七屆全運會表演項目成為象棋在全運會舞台的最後亮相;如今的象甲聯賽,已經成為眾多棋手最重要的賽事依託和收入來源。一旦象甲聯賽不能正常運轉,全國僅有的100多名專業棋手能否安心下棋就會打個大大的問號。 [21]  不僅如此,象棋的發展空間也因為同類項目的崛起而越發侷促,隨着圍棋中日擂台賽的廣泛影響,象棋平穩的局面漸漸被觸及了。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象棋運動也不是沒有政策支持,在2001年國家體育總局會同教育部聯合發文,鼓勵在學校開展包括象棋在內的三項棋類活動。但是在高考、中考等教育指揮棒的影響下,可以作為素質教育良好抓手的象棋運動並未得到積極的響應和推廣。各類外來體育項目,包括電子遊戲類產品的快速風靡,都對傳統文化體育項目的象棋產生了極大的衝擊。國粹文化、民族體育項目如何傳承和發展,象棋開始不得不面臨發展的嚴峻局面。 [8] 

中國象棋棋譜古籍

時代
著作
宋元時期
《單騎見虜》
棋經論
明代
《金鵬秘訣》
橘中秘
《金滕七着》
清代
《梅花譜》
《心武殘篇》
《淵深海闊》
《竹香齋》
《梅花泉》
《韜元機略》

中國象棋創新棋種

中國象棋是經典國粹備受喜愛,因此民間在借鑑象棋的基礎上延伸及改革、創新和發明出許多精彩的創新棋種。(中國象棋屬於“象棋C語言”,是古人留下的文明、寶貴的智慧財富)。
17、駝棋
44、九兵國際象棋
90、全能象棋
91、神馬象棋
97、鳴條象棋
104、和象棋
122、鏡像象棋
123、八戒象棋
126、戌時象棋
130、換防象棋
147、孛象棋
148、低和象棋
154、 番兵象棋
155、輔戰象棋
157、貴卒象棋
158、第三代象棋
159、三人國際象棋
160、長河象棋
161、船渡象棋
162、異國象棋
163、懟象棋
167、地勢象棋
168、足球象棋
169、短河象棋
170、足球象棋
171、國度象棋
173、地圖象棋
174、省際象棋
175、加規象棋
177、營救象棋
179、浯河象棋
180、保鏢象棋
188、神秘象棋
191、心魔象棋
192、戰斧象棋
196、無將象棋
200、後營象棋
203、六馬象棋
204、六炮象棋
237、強大象棋
240、陀螺象棋
241、黑洞象棋
243、中城象棋
248、清新象棋
251、御駕象棋
252、能量象棋
254、數宮象棋
259、駝騾象棋
263、飛礞象棋
269、保佑象棋
271、鬣野象棋
272、東郭象棋
273、山宮象棋
274、艇進象棋
275、奮鬥象棋
276、演化象棋
277、神鞭象棋
278、三代象棋
279、四戰象棋
280、雙虎象棋
281、艇進象棋
282、大國象棋
象棋改革與新型象棋,只會使中國象棋更加深奧、強大、更加輝煌。
“象棋家族”與“象棋後裔”應將使經典的中國象棋昇華為“經典+金典的中國象棋”。
輛坦騾獅象棋
《奮鬥象棋》吃子翻變加強規則: 1、己方吃子時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
--------------------------------------------------------------
象棋降和參考規則:如圖冊。
降和參考規畫
象棋降和規則參考:如圖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