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讖謠文化研究

鎖定
《中國讖謠文化研究》的出版社是海南出版社,作者是謝貴安,出版時間是1998-2-1。
作    者
謝貴安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98年2月1日
頁    數
360 頁
定    價
19.80
裝    幀
大32開
ISBN
9787806179376

中國讖謠文化研究內容介紹

讖謠是中國古代民間流傳的一種謠諺,它專門用以預言社會變化,時事動態及有物命運。本書對此一歷史文化現象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輯錄了大量讖謠的基礎上,分別予以證偽和批判。作者還詳考了讖謠的歷史流變,分析預言偽造者的心術和方法,從理論上探討了這種現象產生的歷史背景和原因;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的可讀性。
前言/序
管中窺史別有天世界發展與社會走向,究竟有沒有某種規律,是否存在一種宿命的軌跡,未來的盛衰興亡能否被預見,此一疑問,大抵乃各國先哲們為之困惑已久的話題。試想穴居時代的先民們,仰望星空之浩渺,身感自然災變之無常,即在石光燧火中焚甲卜龜,欲佔來事。可知人類是如何深懷憂懼地棲息於大地上,亟望洞穿時光的迷徑,而預悉歷史的結局。應該説,用時下的觀點來看,此亦所謂“終極關懷”之一種。世界各種文化中,皆流傳有一些預言來事的詩文箴言從大處而論。比如預言物質文明的進化、飛機輪船的產生,雖有言中,亦不足為奇,某些推論一人一事之休咎變化,則多系淺見妄言,難以成信。然而此一現象,各族悉有,則至少反映了人類的探索慾望。從某種角度而論,正是這樣一些欲求把握未來的嚮往,在推動人的總體進步。而在此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似乎又顯得十分卓異;這或者正是東方神秘主義哲學的特擅之處罷。 “讖謠”,即預告社會變化、時事動態及個人(主要針對政治家)命運的一種遙諺。此種事例先秦即有,後世愈烈,史籍中俯拾即是,足可視為一種文化現象。儘管古人言之鑿鑿,似乎讖謠果能預見來事,深藏玄機;然而真正用今天的知識去考究推查,則往往牽強附會,難以取信。即果有其事或偶有言中者,亦多屬以勢推事,猶同今之股市預測等,並非神秘無稽之論。傳統社會中人往往迷信“讖”説,上至帝王下至臣民,連正統史官亦對此津津樂道,不絕於書。何以如此,則必有其歷史淵源和心理基礎。持之問諸時人,恐亦多存疑者。故而,研究此一文化現象並對之進行證偽,乃是當世學者貴無旁貸的一件事。然而“讖謠”之不成學問,似乎由來已久。治史者視之為小道,治詩者視之為旁門,治經者視之為“怪力亂神”。皆明其非而不窮究其非,則眾生何知。況乎一種歷史現象,數千年貫之不衰,則必有其存在的功用和意義。今之文化史學已蔚然可觀,此類冷門專題,雖非顯學,然亦合當有巨擘一擊,以解其密也。謝羣安先生,乃當世文獻學大師張舜徽老人的博士弟子;現又設帳於武漢大學歷史系,專治中國文化史,謝先生素有別才,學養深湛,卓越具史識,因而著述甚豐。本書乃其史學副產品,一樣詳稽史實,條分縷析,大匠氣度,別有法眼;誠所謂獅子搏兔,用力亦同於搏虎也。“讖學”雖謂小道,亦文史學一枝,無論管窺蠡測,同樣可見洞天。因是出版社推出此書,可謂聊補學界一白,亦聊消有心人一閒也。野夫

中國讖謠文化研究作者介紹

謝貴安,35歲,湖北襄陽人,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深究博士。現為武漢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文化史研究室主任。曾著有《明實錄研究》《太玄大戴研究》《中華雜術》《校勘學綱要》等學術書籍多種。
目錄
目錄管中窺史別有天/1 讖謠文化概論(代序)/3 上篇 理論篇一、 預言——人類認識的超越/24 二、 讖謠——中國人的預言/28 1、 什麼是讖謠/28 2、 讖謠的來源之一——謠諺/31 3、 讖謠的來源之二——讖緯/33 4、 讖謠最主要的表現形式——童謠/34 5、 讖謠的第二種表現形式——讖語/39 6、 讖謠的變形——試讖/43 7、 讖謠的特殊形式——夢讖/48 8、 讖謠的延伸形式——長篇預言詩/52 三、 讖謠的發生/54 1、 天人感應——讖謠發生的根源之一/54 2、 陰陽五行——讖謠發生的根源之二/55 3、 原始見終——讖謠發生的根源之三/57 4、 熒惑化童——讖謠發生的神話來源/59 5、 謎語叟詞——讖謠發生的民俗原因/61 四、 讖謠的傳播/63 1、 兒童擴散/63 2、 銘文流播/71 3、 題壁展示/75 4、 僧道傳謠/76 5、 典籍傳播/78 五、 讖謠的歷史/81 1、 先秦——讖謠的起源/81 2、 兩漢——讖謠的盛行/82 3、 魏晉南北朝——讖謠的持續流行/86 4、 隋代——讖謠的萎縮/89 5、 唐宋元明清——讖謠的平流/91 中篇 方術篇一、 讖謠預言的方法/98 1、 拆字法/99 2、 雙關法/105 3、 諧音法/114 4、 別名法/122 5、 關係法/125 6、 特徵法/128 7、 五行法/134 8、 生肖法/136 9、 對象隱喻法/140 10、 時間隱喻法/142 11、 地點隱喻法/145 12、 過程隱喻法/146 13、 直言法/152 二、 綜合法/161讖謠預言的心術/165 1、 預言家的心術——預測未來/165 2、 巫師方士的心術——欺世盜名/172 3、 政治家的心術——鬥爭策略/175 4、 野心家的心術——陰謀詭計/182 5、 士子心術——自我宣傳/186 6、 下層人民的心術——宣泄情緒/187 7、 農民領袖的心術——起義號角/189 下篇 解析篇一、 讖謠的發揮——預言八種/194 二、 《乾坤萬年歌》解析與批判/200 1、 原文/200 2、 闡釋/202 3、 評析/216 三、《馬前課》解析與批判/224 1、 原文/224 2、 闡釋/227 3、 評析/237 四、《推背圖》解析與批判/242 1、 原文與闡釋(第1-21象 唐至北宋)/242 2、 原文與闡釋(第22-39象 南宋至抗日戰爭)/277 3、 原文與闡釋(第40-60象 未來)/307 4、 評析/327 附錄一、唐·李淳風《藏頭詩》/341 二、宋·邵康節《梅花詩》/346 三、明·劉伯温《燒餅歌》/349 四、明·劉伯温《金陵塔藏碑》/354 五、清·黃 櫱《禪師詩》/356 後記/359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