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

鎖定
中國蘇繡博物館1986年建成,蘇繡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蘇繡以繡工精細、針法活潑、圖案秀麗、色彩雅潔著稱。 明代,蘇州刺繡形成“精細雅清”的地方特色,清代蘇繡發展到鼎盛時期,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典雅,針法活潑,製作精細的獨特風格,成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 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現位於蘇州景德路王鏊詞內,主題陳列有宮廷刺繡藝術,民間刺繡藝術兩部分,其中包括唐宋元明清時代期抱經書的經袱, 在近代繡品室,重點陳列了素有“繡聖”,“神針”的美稱的刺繡藝術家沈壽的刺繡傑作。
中文名
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
地理位置
蘇州市姑蘇區景德路274號
類    別
地方手工藝博物館
投用時間
1988年4月16日 [4] 
開放時間
9:00~11:30(11:00停止售票);13:00~16:30(16:00停止售票)
竣工時間
1986年建成
館藏精品
刺繡藝術家沈壽的刺繡傑作
展廳面積
326㎡

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發展歷史

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
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2張)
蘇州刺繡作為一門千年流傳、繁衍的古藝,為美化歷代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86年10月,蘇州市在景德路的明代建築王鏊祠堂內建立了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陳列有自漢代至今的繡品二百餘件,其中有從北京大葆台燕王墓、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蘇州虎丘塔等地出土的蘇繡繡片、經帙、褡褳等日用品(部分為複製品);有蘇州製作的明代萬曆皇帝的緙絲袞服、孝靖皇后的刺繡“百子衣”、清乾隆帝朝服的複製品;有17世紀著名刺繡藝術家韓希孟的刺繡冊頁、清末民初蘇繡藝術家沈壽的仿真繡,以及現代發展起來的雙面異色繡、雙面異色異樣異針法繡等作品,成為展示蘇繡歷史和精品的一個重要窗口,受到人們的歡迎。在蘇繡的發源地鎮湖建造了中國刺繡藝術館。 [1] 

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參觀信息

位於景德路上的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國慶期間再次對外開放。蘇州刺繡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一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受到蘇州文化環境的薰陶,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淡雅、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獨特風格,與湖南湘繡、四川蜀繡、廣東粵繡並稱中國四大名繡。
博物館新展出了幾件珍貴繡品,包括製作不久的刺繡版《韓熙載夜宴圖》,複製品《沈壽繡耶酥像》,以及一些饒有生趣的民間繡品。 [2] 
《韓熙載夜宴圖》由刺繡研究所七八個繡娘耗時一年多才製作完畢,尚未對外展出過。《沈壽繡耶酥像》原件藏於南京博物館,是刺繡史上一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蘇州刺繡研究所特地從南博借出,請繡娘複製一件以永久保存。
由於繡品難以保養,因而蘇繡藝術博物館到了黃梅季節或炎熱天氣就要閉館一段時間,館中所藏繡品也是輪換展出。
隨着改革開放的展開,蘇州刺繡研究所與國內外藝術家進行密切合作,成功地研製了一批新一代蘇繡藝術品。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