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鎖定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位於北京東直門內北小街,於2014年10月21日開放。博物館徵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設規模12700平方米,館舍建設計劃投資2.2億元人民幣,主要由國家投資建設。 [1] 
2019年9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 
中文名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類    別
歷史博物館
投用時間
2013年
開放時間
2014年10月21日
地    點
北京東直門內北小街
徵地面積
5000平方米
現任館長
臧傑斌 [3]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歷史沿革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由中國僑聯首任主席陳嘉庚先生於1960年提出倡議,2005年7月,經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建設。自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將要建設的消息傳出後,6年來,海內外僑界反應熱烈。據統計,截至2011年9月,海內外僑界主動捐款捐物者已達到近5000人,無償捐贈文物已超過萬件。所捐文物多有較高的人文歷史價值,亦有屬國內首見的華僑文物。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2011年9月6日奠基,2014年10月21日建成開放,免費接待國內外觀眾參觀交流,為社會各界提供相關服務。 [1] 
2019年12月10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揭牌儀式。 [4] 
2023年10月30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廣州分館揭牌儀式在廣州華僑博物館舉行,標誌着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首家分館正式設立。 [9] 
2024年4月15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潮州分館揭牌儀式在潮州市博物館舉行,成為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第二家分館。 [11]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現任領導

副 館 長:寧一、賈德成 [8]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建築規模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舍選址在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主體建築地下2層,地上3層,建築總高度18米,總建築面積12765平方米。展覽廳、報告廳、會議廳等接待服務設施面積約7000平方米,藏品庫房和停車位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業務辦公和附屬用房面積約2000平方米。博物館主體建築結構已於2013年1月10日正式封頂,2014年竣工。 [5]  館內設有四個基本展廳,三個臨時展廳,一個報告廳。常設的華僑華人歷史文化展,分為中國人移民海外歷史、華僑華人海外生活篇和貢獻篇、華僑華人與中國發展、中國僑務等四部分,展出文物千餘件(套),圖片千餘張。展覽以歷史傳統與現代觀念相結合、莊重大方與生動活潑相結合的理念,使用圖文結合、場景復原、藝術品創作、多媒體展示等手法輔助文物展示,幫助觀眾瞭解中國海外移民的歷史變遷和社會生活、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地開拓、創業和所作貢獻的歷史,展示近代以來華僑華人對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支持以及中國僑務機構的沿革發展。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文物介紹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一級文物

1.孫中山為南非杜省華僑聯衞會所題詞“博愛”;
2.《美洲華僑日報》(合訂本);
3.1949年10月9日在美國紐約衣聯會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
4.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謙益公司註冊資料;
5.1956年何香凝為歸僑教育家張國基所作《墨梅圖》;
6.2002年時任新西蘭總理為早期排華向華人道歉的有親筆簽名的英文演講原文;
7.饒宗頤先生為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題寫館名書法;
8.古巴洪門入會“三十六誓詞”;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二級文物

1.1953年印尼華僑體育觀摩團簽名的“印尼華僑球隊公約”;
2.1979年鄧小平訪美期間為《美洲華僑日報》題詞的照像製版原稿;
3.齊白石為印尼《生活報》創刊十週年紀念所作竹梅圖;
4.1939年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蟻光炎被日本特務暗殺時染血的旗袍;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三級文物

1.夏之秋作曲“賣花詞”樂譜手稿;
2.書法家潘受贈作曲家夏之秋先生的詩《狂寇江山半壁頹》;
3.1980年黃永玉為《美洲華僑日報》所作“紅梅圖”;
4.菲律賓華僑抗日遊擊支隊許敬誠(許立)戰鬥負傷時穿着的血衣;
5.1985年華羅庚在日本作報告時穿過的西裝;
6.旅美華僑編印的《1913年版萬國寄信便覽》;
7.一戰華工張全(傳)杭勞工證件及紀念章; [7]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所獲榮譽

2019年9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 
2020年11月,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 [6] 
2023年12月,被中國僑聯確認為第十一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