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茶葉學會

鎖定
中國茶葉學會是中國科協領導下,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支撐下,由茶葉科技、教學、推廣、生產、經貿、文化等領域的會員組成的國家一級學術性社會團體,是推進中國茶葉學科進步和茶產業發展的重要社會力量。
學會成立於1964年;2012年4月,被評為4A級社會組織。
據2021年3月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擁有個人會員10461名,單位會員837家。 [9]  2022年10月,中國茶葉學會住所由浙江省杭州市雲棲路1號變更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梅靈南路9號。 [15] 
中文名
中國茶葉學會
外文名
China Tea Science Society
簡    稱
CTSS
創辦時間
1964年8月
學校類別
社會團體
學校特色
非營利學術性法人社會團體
學校特色
國家一級學會
主管部門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現任領導
理事長:姜仁華 [16] 
地    址
浙江省杭州市梅靈南路9號
社會信用代碼
511000005000027666
登記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國茶葉學會發展歷史

1964年,中國茶葉學會成立。
2009年,經科技部批准,開始設立中國茶葉學會科學技術獎。
2012年4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評為4A級社會組織。 [7-9] 
學會組織架構圖 學會組織架構圖 [17]

中國茶葉學會機構設置

中國茶葉學會最高權力機構

學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監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制定和修改會費標準;
(五)決定名譽職務的設立;
(六) 決定終止事宜;
(七)決定章程規定的其他重大事宜。

中國茶葉學會執行機構

理事會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由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學會開展日常工作,對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常務理事、理事長、副理事長,決定秘書長的聘任和解聘;
(三)籌備召開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除名;
(六)決定榮譽、名譽稱號的人選;
(七)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設立、變更和註銷;
(八)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人選;
(九)領導學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十)通過學會有關管理制度。
(十一) 履行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中國茶葉學會監督機構

監事會是學會的監督機構,由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或罷免,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監事會的職權是:
(一)選舉監事長;
(二)出席會員代表大會,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監事會的工作;
(三)列席理事會、常務理事會;
(四)監督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履職情況;
(五)監督學會財務運行管理情況;
(六)履行會員代表大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1] 

中國茶葉學會組織成員

中國茶葉學會會員概括

據2021年3月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擁有個人會員10461名,單位會員837家。 [9] 

中國茶葉學會會員定義

學會的會員包括個人會員、單位會員。個人會員是學會的主體。個人會員分為:普通會員、學生會員、資深會員、榮譽會員、外籍會員、名譽會員。吸收外籍會員,需報業務主管單位核准備案。
承認學會章程,有加入學會的意願,並符合會員條件者,可申請成為個人會員。
具有一定數量科技人員,願意參加學會有關活動,支持學會工作的、合法設立的科研、教學、技術推廣、生產、經營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可申請成為學會單位會員。

中國茶葉學會會員義務和權利

普通會員、資深會員和榮譽會員享有下列權利:(一)入會自願,退會自由;(二)享有學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三)參加學會的活動;(四)獲得學會服務的優先權和優惠權;(五)對學會工作的批評權建議權和監督權;(六)該章程規定的其它權利。
學生會員、外籍會員、名譽會員享有第十二條(一)(三)(四)(五)(六)權利;
單位會員享有學會的推薦權及第十二條(一)(二)(三)(四)(五)(六)權利。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一)遵守學會章程,執行學會決議;(二)維護學會的合法權益;(三)完成學會交辦的工作;(四)按規定交納會費;(五)向學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六)該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 [1] 

中國茶葉學會業務資產

中國茶葉學會業務範圍

(一)密切聯繫茶葉科技工作者,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反映茶葉科技工作者的建議、意見和訴求,維護茶葉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建設茶葉科技工作者之家。
(二)開展茶業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 倡導學術民主, 優化學術環境,促進茶學發展,服務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三)組織茶葉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技創新,參與國家科技戰略、規劃、佈局、政策、法律法規的諮詢制定和國家事務的政治協商、科學決策、民主監督工作與諮詢服務,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茶葉科技創新智庫,加快茶葉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傳播茶葉先進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經驗和茶產業信息,助力茶產業發展。
(四)弘揚科學精神,舉辦科技展覽和科普活動,普及茶葉科學和茶文化知識,推廣茶葉科學技術,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五)健全茶葉科學共同體的自律功能,推動建立和完善茶葉科學研究誠信監督機制,促進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
(六)承接科技評估、專業人員水平評價、技能競賽、技術標準研製、國家科技獎勵推薦等政府委託工作或轉移職能。
(七)按照規定經批准表彰獎勵和宣傳優秀茶葉科技工作者,舉薦科技人才,注重激發青少年科技興趣,發現培養傑出茶學青年科學家和創新團隊。開展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促進知識更新,培養茶葉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八)開展與國(境)外茶葉團體和茶葉工作者的友好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促進與港澳台、國際間茶業科學技術合作。
(九)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編輯、出版、發行茶葉學術期刊、科技書籍及相關的音像製品,提供科技和文化知識服務。
(十)開展其他符合學會性質和宗旨的社會公益性活動。

中國茶葉學會資產管理

學會經費來源:(一)會費;(二)捐贈;(三)政府和社會資助;(四)在核準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和服務的收入;(五)利息;(六)其他合法收入。 [1] 

中國茶葉學會建設成就

中國茶葉學會學術活動

  • 海峽兩岸暨港澳茶業學術研討會
為加強海峽兩岸茶業交流與合作,促進中華茶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茶葉學會與台灣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於2000年4月在福建福州市成功舉辦了首屆海峽兩岸茶葉科技學術研討會,第二屆於2001年11月在台灣台中市舉行,並將會議名稱更名為“海峽兩岸茶業學術研討會”,同時達成每兩年舉辦一次學術研討會的共識。台灣方面為了與中國茶葉學會對接,於2003年成立了台灣茶協會。自第三屆起研討會由中國茶葉學會和台灣茶協會聯合主辦:第三屆於2003年9月在湖南長沙舉行,第四屆於2006年9月在四川成都舉行,第五屆於2008年8月在台灣台中市舉行,第六屆於2010年8月在福建武夷山市舉行,第七屆於2012年8月在江西南昌市舉行,第八屆於2014年8月在台灣新竹市舉行。2016年經兩岸主辦方共同協商,會議名稱變更為“兩岸四地茶業學術研討會”。自2000年以來,兩岸四地茶業學術研討會已交流論文逾900篇。會議交流內容涵蓋茶樹育種與栽培、茶葉生化、茶葉加工與深加工、茶樹植保、茶業經濟與文化等茶學各個領域。 [4] 
海峽兩岸暨港澳茶業學術研討會 海峽兩岸暨港澳茶業學術研討會
  • 茶學青年科學家論壇
“茶學青年科學家論壇”,是中國茶葉學會面向高層次青年茶學學者的一項重要品牌學術活動。自1993年首次召開以來,以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啓迪新的學術思想,創立新的學術觀點,培育新的學科生長為目標,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倡導學術民主、學術自由的風尚。據2021年3月學會官網顯示,茶學青年科學家論壇分別在浙江杭州、湖南長沙、四川雅安、雲南昆明等地連續舉辦了八屆。 [5] 
  • 中國茶葉學會學術沙龍
中國茶葉學會學術沙龍,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以及中國科協八大精神,充分發揮學術交流作為原始創新源頭之一的作用,營造自由進行探究、鼓勵學術爭鳴、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原始創新的環境,弘揚敢於質疑、勇於創新、寬容失敗的精神,為萌芽時期尚未獲得學術主流認可的學術思想、理論觀點以及學術靈感提供寬鬆、自由、平等的茶葉學術交流平台。 [6] 

中國茶葉學會學術刊物

《茶葉科學》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茶葉學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主辦,是茶學界唯一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收錄為核心區的中文核心學術期刊;內容包括茶樹栽培、育種、病蟲害防治、茶葉加工、生化、機械、技術經濟、綜合利用及醫用保健等;先後被中國科協﹑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學會多次評為優秀學術期刊。自2005年以來,《茶葉科學》連續獲得了浙江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2016年《茶葉科學》獲得優秀科技期刊特等獎,2015年獲得“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精品項目(2015—2017)”項目支持。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開展的2016年度核驗和審讀工作中,《茶葉科學》獲得“優”級期刊稱號;《茶葉科學》一直以來就被英國CAB文摘及其數據庫和美國化學文摘CA及其數據庫收錄,加入國內“中國科學引文數據”“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等大型數據庫;2012年《茶葉科學》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中的“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收錄。2014年被評為“中國農業核心期刊”,並被中國農業核心期刊收錄;2015年在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評為“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 [3] 

中國茶葉學會榮譽表彰

2007年,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授予“科學技術普及先進獎”。
2011年5月,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授予”全國科協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2012年3月,被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評為 “2011年度科普工作優秀單位”。
2015年9月,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授予”學會創新和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三類優秀科技社團。 [7] 
2021年12月,入選中國特色創新學會擬支持學會名單。 [12] 
2022年1月,入選科協系統新媒體科學傳播榜。 [13] 
2022年2月,列入浙江首批省屬社會評價組織名單。 [14] 
榮譽表彰 榮譽表彰

中國茶葉學會人才培養

中國茶葉學會科技獎項

  • 中國茶葉學會科學技術獎
中國茶葉學會科學技術獎是經科技部批准,從2009年開始設立的獎項,每兩年評審一次,旨在調動廣大茶葉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茶葉科技創新。
  • 中國茶葉學會青年科技獎
中國茶葉學會青年科技獎是為了表彰在科技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年齡在45週歲以下的優秀茶學青年科技工作者,激勵廣大茶學青年科技工作者奮發進取。 [8] 

中國茶葉學會科普教育

  • 全民飲茶日活動
2006年,中國茶葉學會等8家在杭的國字號茶葉機構,在“中國(杭州)西湖國際茶文化博覽會”期間,提出“全民飲茶日”倡議書,倡導“茶為國飲”,號召“全民飲茶”。2008年12月,國茶葉學會八屆二次常務理事會上提出:每年4月20日(穀雨)定為“全民飲茶日”,倡議在4月20日或前後,在全國各地組織“全民飲茶日活動”。“全民飲茶日活動”是一項全國性、普及性、公益性的科普活動,涉及面廣、影響範圍大,對普及茶葉科技、歷史、文化知識,對推動全民 飲茶,促進茶葉消費,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2009 年至2013年,中國茶葉學會攜手兄弟單位分別以“茶與健康”、“茶與運河”、“茶與生態”、“茶為國飲品等為主題,成功舉辦了五屆“全民飲茶日活動”。2012年3月30日,杭州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決定,從2012年起,每年農曆穀雨日為杭州市“ 全民飲茶日”。 [10] 

中國茶葉學會業務培訓

為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茶葉科技普及和茶文化傳播,中國茶葉學會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自2015年開創茶藝師資培訓班、2018年開創茶葉審評師資培訓班,以小班化、精英化的培養模式,邀請中國國內外80餘名專家、學者開展系統培訓和教學實踐,學制1年,其中面授5-6期,每期8-10天。據2021年3月學會官網顯示,五年來,學會累計培養了茶藝、審評師資人才300餘名,遍佈全國近30個省(市、自治區)及韓國、馬來西亞等地區。 [11] 

中國茶葉學會文化傳統

中國茶葉學會形象標識

會徽外部輪廓呈圓形,中心由英文第一字母C(代表中國)、T(代表茶)、SS(代表學會)和茶芽葉構成的基礎圖案。底色為淺綠色,茶芽為深綠色,英文字母為金黃色。 [1] 
會徽 會徽

中國茶葉學會精神宗旨

團結和動員茶葉科技工作者,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履行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思想引領作用,確保正確政治方向;貫徹國家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工作方針;弘揚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風尚;倡導創新、求實、協作、奉獻的精神;堅持獨立自主、民主辦會的原則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促進茶葉科學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促進茶葉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茶葉科技人才的成長和提高。 [1] 

中國茶葉學會社團領導

中國茶葉學會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名譽理事長
陳宗懋楊亞軍、劉仲華、江用文
理事長
姜仁華
副理事長
蔡軍、何青元、冷楊、李大祥、阮建雲、孫威江、王岳飛、肖力爭
秘書長
阮建雲(兼)
常務副秘書長
周智修
資料來源: [2]  [16] 

中國茶葉學會歷任領導

歷屆理事長
王澤農
程啓坤
陳宗懋
楊亞軍
江用文

資料來源: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