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

鎖定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始建於1970年,是中國飛機和各類飛行器電磁功能結構專業化研究所,經過50餘年的不懈努力,研究所已發展成為具有電磁功能結構前沿探索、基礎研究、設計研製、試驗測試和生產配套綜合能力的高新技術研發機構。 [1] 
研究所坐落在美麗的泉城濟南,兩個所區分別位於濟南市天橋區和濟南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特種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不斷強化自主研發投入,已形成豐富的產品序列,先後承擔並完成國家重點型號項目、省部級重點項目和各類國防重點預研課題項目200餘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和一等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20餘項、國家專利授權210餘項。湧現出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中央企業勞動模範、山東省勞動模範、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傑出工程師、齊魯工匠、濟南市勞動模範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1] 
根據2021年10月特種所官網顯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工程技術人員佔員工總數的45.6%,設計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的18.3%,技術管理和工藝技術人員佔員工總數的19.5%;下設15個行政部門、3個加工車間及7個科研部門。 [1] 
中文名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
外文名
AV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pecial Structures of Aeronautical Composites
成立時間
1970年
機構地址
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濟齊路19號
簡    稱
航空工業特種所·RISAC
所屬企業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現任領導
崔巖(黨委書記)
軒立新(所長)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科研條件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人員編制

根據2021年10月特種所官網顯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工程技術人員佔員工總數的45.6%,設計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的18.3%,技術管理和工藝技術人員佔員工總數的19.5%。博士研究生佔員工總數的2.8%,碩士研究生佔員工總數的21.4%,本科學歷佔員工總數的29.1%。 [1] 
集團公司特級技能專家:王國成 [14] 
泉城產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田俊霞 [15]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科研部門

根據2021年10月特種所官網顯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下設15個行政部門、3個加工車間以及7個科研部門。此外,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高性能電磁窗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 [3] 
下屬科研部門:總體技術研究室、電磁特性設計技術研究室、結構強度技術研究室、複合材料技術研究室、製造工程技術研究室、電磁特性試驗技術研究室、計量檢測技術研究室 [4]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設備資源

根據2021年10月特種所官網顯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擁有電磁場仿真分析系統、RCS仿真分析系統、雷達罩仿真計算中心、系列壓縮場試驗系統、室外遠場試驗系統,室內遠場試驗系統,IPD檢測校正系統和材料介電性能測試系統;建立了功能透波複合材料原材料的性能數據庫,擁有超聲C掃描檢測系統、三座標測量機、視頻顯微測試系統和激光跟蹤儀等;擁有製造高性能雷達天線罩的真空離子鍍膜系統、三維激光刻蝕系統、五座標數控高速銑牀、機械主軸五座標數控銑牀、機器人自動噴塗系統、預浸料自動切割系統、三維激光投影系統,擁有系列熱壓罐系統、RTM成型系統、預浸料生產線和3萬平方米複合材料製造廠房。 [11]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科研成就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科研成果

根據2021年10月特種所官網顯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先後承擔並完成國家重點型號項目、省部級重點項目和各類國防重點預研課題項目200多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和一等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20餘項(非通用項目)、國家專利授權210餘項。 [1] 
時間
項目
榮譽
2020年
氰酸酯樹脂研製、工程化及應用
中國航空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16]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榮譽表彰

根據2021年10月特種所官網顯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先後獲得全國“全民健身先進單位”、山東省“省級文明單位”、“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勞動關係和諧企業”、“模範職工之家”和中航工業“優秀領導班子”等榮譽稱號。 [1]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歷史沿革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5張)
1970年9月,“國營濟南衞東機械廠”成立,為地方軍工動員廠,主要從事直升機的研製。
1979年11月,更名為“濟南航空非金屬構件廠”,實行中央和地方雙重領導,以三機部為主管理,開始從事雷達天線罩等航空複合材料功能結構件的研製。
1982年5月,三機部改為航空工業部,廠名隨之改為“航空工業部濟南航空非金屬構件廠”。
1992年6月,經國家人事部批准由工廠改為研究所,名稱為“航空航天工業部複合材料特種結構研究所”,從此走上了專業化飛速發展的道路。
1999年6月,國務院決定撤銷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組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該所隸屬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所名改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
2008年11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正式掛牌成立,該所隸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所名改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 [2]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資質證書

根據2021年10月特種所官網顯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是中國按國際標準研製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ARJ21-700支線客機雷達罩TC證持有單位,是國家重大專項C919大型客機雷達罩的主研製單位;研究所持續保持GJB9001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認證證書、AS9100國際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認證證書、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民用飛機雷達天線罩維修許可證書。 [1]  [12-13]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文化傳統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形象標識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統一使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標識,司徽由地球和變體飛行器組成。飛行器指向右上方,象徵着航空工業“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志向。藍色環形表明航空工業有深厚的航空高科技基礎,也象徵着集團公司所屬單位圍繞航空工業,緊密團結,有着強大的凝聚力。飛行器下方“AVIC”,則代表了航空工業。通觀整體構圖,表現了航空工業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的領導和關懷下,實施"一心、兩融、三力、五化"的戰略,為建設新航空、大航空、強航空而不懈努力。 [5]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標誌圖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標誌圖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精神文化

使命:挺起民族電磁窗行業脊樑,擔當報國惠民道義。
願景:打造一流電磁窗優異中心,躋身世界同業三強。 [6]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崔巖
黨委副書記、所長
軒立新
黨委副書記
馮志超
副所長
袁中毅、王志強、門薇薇
參考資料來源 [7-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