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

鎖定
油畫系是一個以研究油畫媒材作為主要繪畫創作手段為專業主攻方向的教學與研究單位。學術思想:中西融合、兼容互補,藝理並重、多元並舉、融匯創新。其教學目的是着重培養油畫技法和理論上具有全面的藝術素養,並具有堅實的造型基礎和創造指向的藝術專門人才。該系現今設立五個工作室:歷史繪畫工作室,新具象繪畫工作室,具表繪畫工作室,多維繪畫工作室和綜合繪畫工作室。主要課程:素描造型基礎,色彩,速寫,寫生,創作,油畫材料及製作等。現任系主任:楊參軍;副主任:章曉明、孫景剛現任系黨支部書記:章曉明
中文名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
學    校
中國美術學院
專業方向
油畫藝術
工作室
五個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歷史沿革

油畫專業是中國美術學院的一個重要的專業,也是全國重點學科。它是中國現代藝術教育形成和發展的標誌,在中國藝術人才培養中發揮着骨幹和基礎作用。
建院以來風風雨雨、艱難坎坷的道路上,杭州藝專──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薈萃了一批批中國現當代卓有影響的藝術教育家,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有能力、有作為的藝術專門人才,為振興中國油畫,建設一支中國現代美術隊伍,做出了貢獻。
創院之初,林風眠院長和吳大羽主任等一代中國早期油畫藝術教育宗師,從美術發展史和藝術風格等具體問題入手,“從尋求藝術之原始”和“尋求藝術構成之根本方法”來剖析、體察中西藝術,在“介紹西方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合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的口號下,提出調和中西的觀點,形成兼融並蓄、兼求理法的學術風氣。在油畫系的發展歷史之中,這種學術薪火延綿傳習,始終起着重要的學術指導作用。
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和浙江美術學院時期,油畫系遵照黨的文藝路線和教育方針,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法,提出“現實主義的、中國民族的、中國革命的美術”教育,建立了具有油畫系特點的、藝理並重、多元並舉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教學體系,成為新中國油畫藝術教育和創作的重要研究基地。
改革開放以來,油畫系在強調基礎教學的同時,重視油畫藝術傳統的吸收和引進,重視現代藝術觀念的研究和思考,重視繪畫視覺活動的過程性研究,以對中國文化精神的學習和對當代藝術精神的研究為雙翼,執守以寫生為基本點的基礎教學形式,繼承中西融合的建院建系的思想線索,研習整體展開、層層疊進的基礎方法體系。在此基礎上,油畫專業開始實行兩段制教學機制,一年級學生在造型基礎部進行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二年級至四年級在專業系課中進行工作室制教學。油畫系根據中國油畫藝術創作的發展狀況與學院的歷史傳承脈絡,設立五個工作室,分別為歷史與主題性繪畫工作室、新具象繪畫工作室、具象表現繪畫工作室、多維表現繪畫工作室和綜合繪畫工作室。油畫專業以五個工作室為構架,建立多元追求的藝術學習的格局。工作室教學涉及多種方法體系的建立與實踐,以開啓學生的藝術個性,培養較高素質的創造型人才。
中國美院前身國立藝專具有獨特的藝術發展脈絡,是藝術教育結構“中西融合”思想的體現,它培養出一大批著名藝術家,對二十世紀中國藝術教育有着不凡的影響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當代繪畫藝術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得到了重大突破,產生了一批活躍在國際、國內的藝術家,他們的藝術實踐為“繪畫”的多重選擇提供了當代性的重要啓示。
二十世紀末中國美院加強與國際藝壇的交流,為工作室的建立提供了條件。一批教師的富於探索性的創作為繪畫的多維發展提供了探索的啓示。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辦學思想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辦學方向

油畫系遵循具有中國特色的辦學方向,體現教書育人的總體培養目標,繼承融合中西的建院建系學術思想脈絡,執守會通中西、兼求理法的精神境界,創建中國式的油畫基礎方法體系,培養高層次的油畫教學和創作人才,為中華民族藝術事業的振興而努力。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油畫藝術為專業方向,培養具有從事油畫創作、相關理論研究和教學能力的專門人才,同時重視油畫藝術自身傳統與民族藝術精神的全面修養,力求融會貫通,使學生掌握一定程度的油畫藝術語言,達到藝術個性的開啓,為創作出具有專業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油畫藝術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努力振興和發展中華民族藝術事業。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教學思想

油畫藝術是起源於歐洲的一門具有世界性影響,並隨時代發展出新的藝術門類,進入中國已200多年曆史,並處在不斷變革和出新的歷史時期。油畫藝術專業教學高度重視全球境域中發展着的油畫藝術傳統與中國藝術精神的融通,重視理論研究與油畫技藝的融通,重視藝術規範與個性培養的融通,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全面發展的,能夠從事油畫創作與相關教學工作的專門人才。本專業在學院藝術教育的整體構架中,進行系統的專門化的藝術教育,重視學生健康人生觀和藝術觀的培養,重視系統的基礎理論和方法體系的建設,重視基本技能與研究精神的培養。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基本框架

(1)油畫專業實行二段式教學,油畫系實行工作室制教學。一年級學生在繪畫造型基礎部進行寬口徑、厚基礎的學習,二至四年級入系工作室學習。
(2)油畫系以四個工作室教學為總體格局,各工作室以自己的研究方向,貫徹各工作室的學術思想,根據工作室的教學計劃和大綱實施教學,並結合課題建設形成特色課程,體現其教學面貌。
(3)油畫系教學以四個工作室為框架,建立了多元追求的藝術學習格局。工作室教學以方法體系的建設與實踐為宗旨,開啓學生的藝術個性,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四通”人材。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專業設置

實行二段式教學機制,第一年級學生在造型藝術基礎部進行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第二至四年級在專業系中進行工作室制教學。本專業根據中國油畫藝術創作的發展狀況與我院的歷史傳承脈絡,設立四個工作室:
第一工作室:歷史與主題性繪畫工作室。強調油畫的敍事性傳統和現實主義精神的藝術追求方向。工作室導師:章仁緣;教師:翁誕憲、崔小冬、常青。
第二工作室:新具象繪畫工作室,強調寫真的描繪性傳統、體現時代精神的藝術追求方向。工作室導師:孫景剛;教師:陳宜明、王羽天、何紅舟。
第三工作室:具象表現繪畫工作室。強調具象繪畫方法論體系、重視與中國傳統精神融通的藝術追求方向。工作室導師:章曉明;教師:楊參軍、焦小健、趙軍。
第四工作室: 多維表現繪畫工作室,強調油畫的表現性與開放性傳統、重視其綜合形態的藝術追求方向。工作室導師:井士劍;教師:成南炎、金陽平、餘旭鴻。
第五工作室:綜合繪畫工作室。以中西文化精神的會通融合為契機,拓寬學科和媒介的界限,探討中國當代繪畫。工作室導師:陳焰;教師:何立、黃慶。
油畫專業以五個工作室為構架,建立多元追求的藝術學習的格局,涉及多種方法體系的建立與實踐,來開啓學生的藝術個性,培養較高素質的創造型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
素描——靜物、肖像、人體、速寫、名畫解析、大型繪畫解析、空間構成。
油畫——靜物、肖像、人體、傳統油畫技法解析、色彩構成。
創作——風景構成練習、自選主題創作、畢業創作。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教學機制

教學機制歷史沿革一覽表
油畫系的前身是西畫系,成立於1928年,首任主任吳大羽。在系七十九年的不同時期的教學機制的變革中,都是圍繞着年級制與工作室制展開的。如表所示:
年 代
校 名
系科形式
教學形式
歷任工作室導師
1928年
國立藝術院
西畫系
年級制
-
1944年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西畫科
畫室制
林風眠、李超士、方幹民
倪貽德等主持畫室
1950年
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
繪畫系
年級制
-
1962年
浙江美術學院
油畫系
畫室制
方幹民、倪貽德、黎冰鴻
等主持畫室
1977年
浙江美術學院
油畫系
年級制
-
1981年
浙江美術學院
油畫系
畫室制
分三個工作室:
第一工作室主持人:王流秋
召集人:徐君萱
第二工作室主持人:莫 樸
召集人:汪誠一
第三工作室主持人:黎冰鴻
召集人:全山石
1984年
浙江美術學院
油畫系
年級制
-
2002年
至今
中國美術學院
油畫系
工作室制
分四個工作室:
第一工作室導師:章仁緣
教師:翁誕憲、崔小冬
第二工作室導師:孫景剛
教師:陳宜明、王羽天、常 青
第三工作室導師:楊參軍
教師:章曉明、焦小健
第四工作室導師:井士劍
教師:成南炎、何紅舟
(工作室主持人每年有所變動)
從上述表格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的教學機制的變遷始終在工作(畫)室制和年級制之間進行。這樣的分分合合實際上體現了藝術教育的特殊性和教學規範之間存在着的潛在的矛盾,如何解決這個矛盾正是近幾年來油畫系全體教師研究、探索的中心議題。
工作室基本狀況
第一工作室
(1) 追求方向:歷史與主題性繪畫工作室。強調油畫的敍事性傳統和現實主義精神的藝術追求方向。
(2) 學術思想:強調作為歷史主體的“人”的精神塑造,強調整體文化視野中的思想資源和自我認識,強調主題 性繪畫的歷史感的顯現,強調油畫敍事性表現的傳統與發展。
(3) 教學特色: 學習和吸收人文視野中的廣泛的思想資源,在此基礎之上涉入主題敍事性繪畫語言的學習與思考。本工作室教學重視傳承古、今、中、外主題性繪畫的現實主義優秀遺產,研究西方油畫的傳統技法,並以民族文化與時代情感的融合來塑造富於歷史感的精神內涵。
(4) 歷史沿革:它承襲了油畫系藝術發展的主脈,承襲了教學中大型歷史畫、主題性繪畫及寫實性繪畫的傳統。
(5) 師資特點:該工作室的教師都有對歷史畫,大型主題性繪畫的創作經驗和教學經驗。
(6) 特色課程:開設有大型繪畫解析、傳統油畫語言研習等特色課程。
第二工作室:
(1) 追求方向:新具象繪畫工作室。強調寫真的描繪性傳統,體現時代精神的藝術追求方向。
(2) 學術思想: 強調“主客”合一的創造性表現,強調在油畫描繪性傳統的繼承的基礎上體現繪畫本身的生機和生意,使繪畫走出摹仿性的圈子,而安頓在藝術世界的創造之中。
(3) 教學特色:重視傳統的寫生精神的培養,重視嚴謹的治學精神與創作熱情相結合,重視造型意識和色彩的個性語言的相結合。提倡各種具象藝術流派的共存,提倡對前人優秀成果的瞭解和學習,提倡在寫生意義呈現過程中來開啓學生的藝術個性。
(4) 歷史沿革:繼承和發展具象油畫語言與中國藝術精神相結合的傳統。
(5) 師資特點:該工作室教師具有長期具象繪畫的創作研究和教學經驗。
(6)特色課程:開設有自選主題創作等特色課程。
第三工作室:
(1) 追求方向:具象表現繪畫工作室。強調具象表現繪畫方法論體系,重視與中國傳統精神融通的藝術追求方向。
(2) 學術思想:以“回到事物本身”為宗旨,強調人與世界相即相融的境域關懷。以現象學為基本方法來揭示視覺的呈現過程,在主客體之間尋求新的思想基礎和創作方式,實踐中西融合深層次取向的新的可能性。
(3) 教學特色:強調“看”的方式,研究和發掘自身視覺方式的表達,強調寫生,去除先在的概念或自然主義的理解模式。 強調“人在其中”的境域構成關係,提倡學生在學習中主動遭遇問題,並領悟藝術創作的本質。
(4) 歷史沿革:它吸取了“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理論的思想成果,承襲了系十幾年來“具象表現繪畫基礎方法教學”實踐的傳統。
(5) 師資特點:該工作室教師長期致力於該方向的教學與創作實踐。
(6) 特色課程:開設有風景構成練習、自選主題創作等特色課程。
第四工作室:
(1) 追求方向:多維表現繪畫工作室。強調油畫的表現性與開放性傳統、重視其綜合形態的藝術追求方向。
(2) 學術思想:重視當代人文精神,重視以繪畫的方式認識事物,強調以當代人文思想為思考的基礎來建構新的教學思維和平台。強調思想資源的多維化,基礎資源的多元化和繪畫性表現空間的多樣化。要求同學在多種界面上綜合地、多維地思考藝術創作的問題。
(3) 教學特色:強調對傳統繪畫精神性的理解,對當代繪畫多樣性的基本結構進行多元統一的研究。強調對藝術本體和藝術形態進行探索,強調開放創新性原則的自律,注重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
(4) 歷史沿革:它繼承了我係思維開放,注重形式研探的教學傳統。
(5) 師資特點:該工作室教師在多維的油畫表現語言上的探索富有成果,教學經驗豐富。
(6) 特色課程:開設有空間闡述等特色課程。
第五工作室:
(1) 追求方向:綜合繪畫。以中西文化精神的會通融合為契機,拓寬學科和媒介界限,探討中國當代繪畫。
(2) 學術思想:立足中國當代繪畫探索與研究,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繪畫中的重要性,探索、構築適合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教育新模式。重視傳統,關注現實,比較融合,綜合創新。
(3) 教學特色:以中西繪畫研究與實踐為基礎,注重當代文化綜合性思維方式的引導和教學實施,通過現當代與傳統的比較學習和實踐,拓寬視覺界域,綜合運用繪畫的造型語言。培養具有中國人文內涵和全面繪畫藝術素質的當代藝術人才。
(4) 歷史沿革:秉承“中西融合”,倡導本專業“兼容幷蓄,綜合創新”的現代教育理念。
(5) 師資特點:該工作室教師具有獨立探索不同繪畫媒介的經驗和成果,並長期致力於當代綜合繪畫的教學、理論和實踐。
(6) 特色課程:開設現當代素描-色彩-材質的繪畫形式語言探索及中國傳統藝術語言轉換等特色課程。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對外交流

暢通的對外交流渠道。油畫系對外交流工作開展較好,油畫系教師出國留學或進修人員較多, 幾乎百分之百都有過長期或短期留學或出國參觀辦展的經歷.這對於油畫這個“西學東漸”的專業來説十分重要。這個優勢在全國各兄弟院校中也是十分突出的。
油畫系聘請了一些海外知名專家、教授作為客座教授,如趙無極、阿里加、雷蒙·馬松、森·山方、司徒立等,他們和油畫繫有着密切的聯繫,不但在提升教學質量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在海內外學術交流上起着橋樑的作用。
趙無極重回母校,走進油畫課堂
2004年11月4日,銀髮素裝,神采奕奕的趙無極先生在許江院長的陪同下,興致昂揚地逐一參觀了油畫系課堂。趙老不顧年事已高,認真觀看學生的課堂習作,並不時評論幾句,在一位學生素描寫生的畫面上,還饒有興味地用手塗抹起來。當天下午,浙江省委副書記梁平波與趙老親切會晤並互贈畫冊。
趙無極,著名油畫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現年83歲,曾就學於中國美院(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1934年),從藝於重慶和上海,1948年定居於法國。他早期深受畢加索、馬蒂斯等西方現代派藝術大師的影響,繪畫風格歷經了具象、抽象、符號等表現形式。1959年後期,他的作品進一步擺脱描寫性與情節性,日趨成熟。他擅長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西方技巧,抒發飄逸玄遠的東方心性,這使其抽象表現主義浪潮中獨樹一幟,成為當代世界藝壇最富盛名的藝術家之一。
1985年他曾在油畫系進行學術指導,舉辦為期近一個月的“趙無極繪畫短訓班”,班上弟子從趙無極先生身上汲取了藝術的養分,受益頗豐,現均為藝術界的中流砥柱。
2004年11月4日參觀油畫系後,5日趙老意猶未盡,再一次親臨油畫系,要求為學生上一堂油畫寫生課。凝神觀視中,時光仿若回到往昔,趙老渾然忘我的繪畫狀態,無拘無束的盡情揮灑,細緻嚴謹的觀物方式,又重現了當初“趙無極短訓班”中處於藝術巔峯的“趙先生”。
“無極”這兩個字意味着“無限”,他將繪畫融入生命,引人超越物質,走出有限,深入靈魂的隱秘之所,登上精神的玄遠之境。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大事記

1928年
國立藝術院在杭州羅苑成立,設立國畫、西畫、雕塑、圖案四個系和研究部,林風眠任院長,吳大羽任西畫系主任、教授,克羅多(法)任研究部導師,李風白、立驤(超士)、王悦之(劉錦堂)、蔡威廉於開系之初任西畫系教師。學制五年:預科兩年,本科三年。招生春季56名,秋季80名。學術主張:思想自由,兼容幷蓄。口號: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創辦《亞波羅》學刊,成立以本院教師為基礎的藝術運動社--"一八藝社"。
1929年
林風眠主持合併國畫、西畫為繪畫系。合併繪畫系後油畫與國畫的課時比例為5∶1。 10月,國立藝術院更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招生春季研究生8名,秋季本科103名。
1937年
抗日戰爭爆發。11月本校遷諸暨,沿浙贛線至貴溪縣。
1938年
國立杭州藝專與國立北平藝專在湖南沅陵縣合併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藝術為抗戰服務,藝術反映社會生活"始為本校風尚。
1939年
採納潘天壽建議,中西畫分科。國立藝專經貴陽至昆明,歲末遷呈貢縣安江村。"中華全國美術界抗戰協會"成立,本系教師多人蔘加。
1945年
在重慶舉辦"現代繪畫聯展",本校林風眠、龐薰琹、方幹民、趙無極、關良等參加,提倡"現代中國繪畫藝術與現代世界藝術合流"。抗戰勝利,教育部令: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保留校名,"該校永久地址,業經決定遷設杭州。"派徐悲鴻赴北京重建國立北平藝專。創西畫畫室制,西畫二年級採取自選教授畫室學習。
1946年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遷回杭州。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畫與西畫合併為繪畫系。設立繪畫、雕塑、圖案三系。實行本科五年制,一、二年級不設系稱預科,三年級分繪畫、雕塑、圖案。教學以年畫、連環畫、宣傳畫為主。
1950年
11月國立藝專改名為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但保持獨立性,與中央美院無隸屬關係,歸華東文化部領導。設繪畫、雕塑、實用美術三個系和研究部。
1952年
繪畫系分設油畫、彩墨畫、版畫三科。教育部、文化部聯合提出:學院以培養美術創作人才為主。
1953年
學院被中央確認為全國美術教育最高學府。繪畫、雕塑本科學制改為五年。
1954年
繪畫系設油畫、彩墨畫、版畫三科,黎冰鴻任油畫科主任。設立附屬中等美術專科學校。
1955年
撤消繪畫系,油畫、彩墨畫、版畫改科為系,黎冰鴻任油畫系主任。北京舉辦油畫訓練班。聘馬克西莫夫(蘇)任教,學院王流秋、王德威、汪誠一、於長拱四人選派入學,學制二年。
1957年
王德威主持油畫系工作。
1958年
校名改為浙江美術學院。
1960年
王德威任油畫系主任。10月羅馬尼亞畫家博巴來學院主持為期兩年的全國油畫訓練班。
1961年
油畫系成立工作室,招收本科生8名。
第一工作室:方幹民(林達川、胡善餘、費以復、呂洪仁)。
第二工作室:倪貽德(徐君萱、金一德、汪誠一)。
第三工作室:黎冰鴻(肖峯、全山石、王德威)。
1964年
油畫系試辦兩年的工作室教學暫停。取消模特兒、下廠、下鄉畫速寫。下半年全系師生至蕭山長河、大莊二地參加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長達一年。
1969年
校名改為浙江工農兵美術大學。
1970年
校名恢復為浙江美術學院,成立繪畫系,取消國畫、油畫、版畫等系。
1977年
恢復油畫系,全山石任系主任。文革後首次恢復高考招收本科生13名。
1978年
招收本科生15名。文革後首次招研究生班,導師為王德威、全山石,學生7名。
1981年
油畫系分三個工作室。
第一工作室主持人王流秋,召集人徐君萱; 第二工作室主持人莫樸,召集人汪誠一;
第三工作室主持人黎冰鴻,召集人全山石。
1984年
撤消工作室,恢復年級制教學;鄭勝天任油畫系主任。
1985年
舉辦趙無極繪畫講習班,歷時一個月,向全國各院校招收學員28人。趙無極被聘為浙江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1987年
英國斯萊德美術學院尤恩尤格魯來油畫系三年級教學三週;師生參加"首屆中 國油畫大展", 徐芒耀油畫《我的夢》、章曉明油畫《七里鋪》、徐唯辛油畫《饢房》均獲優秀獎。
1989年
油畫系師生參加"第七屆全國美展"焦小健油畫《摯愛》、楊參軍油畫《歷史的殘頁--戊戌六君子》均獲銅獎。
1990年
修訂教學大綱,明確教學中貫徹兩段機制。胡振宇任油畫系主任。
1991年
《浙江美術學院專業教學大綱》開始實施,"導師負責制實施辦法"和"教研室工作條例"出台。
1992年
舉辦"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雙年展"。
1993年
學院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旅法畫家司徒立被聘為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首次來系講學,在助教進修班和三年級舉辦"具象表現繪畫講習班"。
1994年
油畫系師生參加"第八屆全國美展",章曉明、焦小健、蔡楓的油畫《水調歌頭》和施崢的油畫《國色天香》均獲銅獎。
1995年
油畫系全系教員赴南潯小蓮莊研討油畫系的教學改革,提出改革兩段制,逐步建立和健全繪畫方法論體系。招收作為教學改革的具象表現繪畫試點班本科生12名。
1996年
許江任油畫系主任。
1998年
章仁緣任油畫系主任。
2001年
由司徒立、許江、章曉明、楊參軍、焦小健共同參與的"具象表現繪畫基礎方法教學"獲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院教學成果一等獎;由許江、章曉明、楊參軍、焦小健合作的"具象表現繪畫創作與教學"獲浙江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2002年
油畫系正式實行工作室制,成立四個工作室。
第一工作室(歷史與主題性繪畫工作室),主持人章仁緣;
第二工作室(新具象繪畫工作室),主持人陳宜明;
第三工作室(具象表現繪畫工作室),主持人焦小健;
第四工作室(多維表現繪畫工作室),主持人井士劍。
《回返的"出逃"》常青個人作品展在上海美術館舉辦。
2003年
由司徒立、許江、章曉明、楊參軍、焦小健共同參與的"藝術現象學理論研究與創作實踐"申報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重點課題;油畫系全體師生及部分研究生參加在西湖美術館舉辦的,由浙江省美術家學會、浙江省油畫家協會主辦的"探索與前瞻--浙江省油畫大展",伍德(德國)夏季學院教師來油畫系進行為期半個月的"繪畫技術"講學。
2004年
旅法藝術家、老校友趙無極先生來油畫系作學術訪問,兩次在課堂進行教學示範。第一工作室申報的《新歷史繪畫教學》獲2004年院教學成果一等獎、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三工作室申報的《視象中的直覺》創作教學獲2004年院教學成果一等獎、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油畫系師生參加"第十屆全國美展",研究生蔣梁的油畫《祈思》,本科生陳欣的油畫《視象地平線》均獲銀獎,楊參軍的油畫《鏡》獲銅獎。
2005年
油畫系師生參加"月映浙潮--2005年浙江油畫大展",共獲金、銀、銅、優秀獎34項。
2006年
楊參軍任油畫系主任,章曉明、孫景剛任副主任。油畫系教師參與全國重大歷史畫工程創作活動,有八件草圖通過初選。油畫系12位教師受邀參與浙江省重大歷史畫工程創作活動。《遠望--許江的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藝術地理》、《漫步江湖》--井士劍作品展分別在中國美術館和上海美術館舉辦。
2007年
全體教師參加"浙江省油畫名家"邀請展,同時舉行中國美術學院油畫創作學術研討會,並出版《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教師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