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糧食安全

(社會科學概念)

鎖定
對中國這樣一個14億多人的發展大國糧食安全一直是“天字第一號”的大問題。近兩年國際糧價大漲,世界糧食儲備降到了30年來的最低點,糧價持續飛漲已在30多個國家誘發糧食危機,甚至損害了經濟增長並危及政治安全。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對糧食安全的擔憂大為增加。
中文名
中國糧食安全
範    圍
全中國範圍內人口
屬    性
社會科學概念
內    容
糧食生產供應確保所有人需要

中國糧食安全概念詮釋

糧食安全的最終目標是,確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時候既買得到又買得起他們所需的基本食品。”這個概念包括三個具體目標:(1)確保生產足夠數量的糧食;(2)最大限度地穩定糧食供應;(3)確保所有需要糧食的人都能獲得糧食。

中國糧食安全安全影響

加入WTO後,我們將不得不放棄非關税壁壘,逐步降低關税及國內農業支持水平,國內農產品市場終將被迫逐一開放。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尤其是糧食生產和貿易大國,將不可避免地受到貿易自由化政策的影響。
一方面,加入WTO有可能對我國糧食生產和糧食市場產生嚴重衝擊。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由於人少地多、種植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無論是質量還是價格與我國相比均 具有明顯的優勢,而我國農村受大量農業人口的約束,糧食規模化生產程度低,加之技術條件限制,短期內提高人均糧食種植面積,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的可能性不大,降低流通環節的費用開支也存在較大難度。所以,國內糧食價格下降的空間很小。這樣,在糧食進口逐年增多的情況下,我國糧食生產和糧食市場將面臨嚴重的衝擊和挑戰。
另一方面,加入WTO有可能對我國糧食安全構成一定的威脅。國外優質低價糧的湧入,對我國糧食生產和供給能力衝擊巨大。國內糧食將因生產成本高而缺乏競爭力,從而導致農民種糧收益下降。在利益驅動下,農民會進一步減少糧食種植面積,從而降低我國糧食生產能力,這一結局對我國糧食安全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糧食安全選擇與對策

1.糧食安全模式的選擇:“自給自足”與“貿易自由化”引結合。
糧食安全的“自給自足”模式是指一國糧食的需求完全通過國內糧食生產來滿足,即糧食自給率為100%。糧食安全的“貿易自由化”模式,是指一國完全按照比較利益的原則,選擇進口或是國內生產糧食來滿足國內需求。也就是説根據國際糧食市場價格和國內自產價格的高低來隨時調整糧食自給率。只要前者低於後者,就完全通過對外貿易來滿足國內糧食需求。糧食自給率隨着價格因素的變化而隨時變化。
“自給自足”模式過分強調安全目標的重要性,忽視了一國的資源稟賦條件能否具備經濟高效地滿足糧食自給的可能性,極有可能造成該國農業整體效率的損失。況且,要維持高度的糧食自給率,需要對國內糧食生產實行高度保護和強制,這都是不適應WTO規則和為其所不允許的。而“貿易自由化”模式似乎也不可行。因為它過分強調市場和貿易的作用,卻忽視了單純按照比較優勢原則來安排糧食生產和貿易會給一國糧食安全帶來潛在的威脅。在現實中,完全絕對的“自給自足”或“貿易自由化”模式其實並不存在。我國糧食安全模式應該是介於二者之間的一個均衡模式,即“自給自足”與“貿易自由化”相結合。
2.糧食安全線:
從理論上講,國內至少應該維持多大的糧食產量,才算滿足糧食安全需求,這需要進行客觀 的計算和預測。
3.WTO框架下我國糧食安全對策。
(1)按照比較優勢原則,調整糧食生產佈局。
(2)加大農業科研力度,加快科技興糧步伐。
(3)保護農業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確保糧食生產的可持續性。
(4)調整農業保護政策,給予農業以符合國際多邊協議的有效保護。
(5)建立糧食安全預警系統,以密切注意國際糧食市場動態及我國糧食安全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