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篆刻

(以書法和鐫刻結合製作印章的藝術)

鎖定
中國篆刻是一種以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包括鑿、鑄)相結合,從而製作印章的藝術。它由中國古代的印章製作技藝發展而來,以石材為主要材料,以刻刀為工具,以漢字為表象。中國篆刻的代表人物有:趙之謙吳昌碩厲良玉齊白石等。 [1]  [3] 
從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500年的歷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發展而來的,古代印章以獨特的風貌和高度的藝術性,為篆刻藝術奠定了優良的基礎。所以篆刻藝術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70~前221)。 [3] 
2009年,中國篆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2] 
中文名
中國篆刻
外文名
Chinese seal cutting
遺產批准時間
2009-9-30
開始時間
公元前770~前221
代表人物
趙之謙吳昌碩厲良玉齊白石

中國篆刻發展歷史

《四臂觀音》肖形印 《四臂觀音》肖形印
先秦及秦、漢的璽印,是古代人們在交往時,做為權力和憑證的信物。此外,吉語印肖形印黃神越章等印,也反映了古代的社會生活習俗和人們的思想意識。
比喻精心書寫或過分修飾文字及雕刻印章。
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璽,古璽大多是屬於戰國時期,其中也有春秋時期的遺物。古璽分官、私兩類,當時不分尊卑都稱為璽。秦以前寫作“□”或“□”。璽文分朱文(文字凸起,亦稱陽文)和白文(文字凹入,亦稱陰文)兩種,古璽的形狀、大小不一,有長方形、方形、圓形和其他異形。內容有官職、姓名、吉語和肖形圖案等。古璽製作精工,或鑿或鑄;璽文精細,章法生動。朱文璽有的邊欄寬闊,白文璽多有界格,還有一種朱白文相間的古璽也很別緻,可見當時璽的製作已趨成熟。
在河南安陽殷墟曾發現過3枚類似古璽的實物,有人據此推斷古璽的起源當在商代,但尚須進一步探討。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稱璽,一般人的則稱印。秦印文字是秦書八體之一的摹印篆,與秦代使用的小篆相近。秦印印文莊重秀麗,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字格,在長方形印上(又稱半通印)加“日”字格,這是秦印顯著的特點。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還有以成語入印的,已開後世閒文印的先河。

中國篆刻秦漢

秦代《宜野鄉印》漢代是璽印發展空前燦爛輝煌的時期。漢代除帝王印仍稱璽外,其餘都稱印。在官印中有的稱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稱信印或印信,印章一詞即來源於此。漢印無論從內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為豐富,尤以私印的種類最為繁多。漢印以繆篆體入印。這種字體與漢代隸書的興起有關係,結體簡化,筆畫平整方直。漢印中還有以鳥蟲書入印的,裝飾性很強,是古代的一種美術字體。漢印分鑄、鑿兩種。
西漢的印章多為鑄造,其中以西漢末年新莽時期的印章製作最為精美。東漢的印章以鑿印最有特色,因為東漢末期社會動盪,戰亂不已,官員將領經常調動或陣亡,造成封拜頻繁,往往印章來不及鑄造,就在預先準備好的印坯上臨時急就刻鑿而成,印文多不加修飾。漢代鑄印莊重雄渾,鑿印健拔奇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都給後世的篆刻以很大的影響和啓發。
官印與私印
漢代《□官泉丞》(官印)漢代《孫謙印信》(私印)古代使用璽印時還出現一種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發現時,曾被誤認為印範,其實是璽印使用時留下的印蜕。在紙張未發明以前古人多在簡牘上記寫公文、帳目、書信等內容,在簡牘的遞寄往來過程中,為了嚴守機密和防□杜偽,故在簡牘的繩結處加上軟泥,然後鈐蓋璽印,這就是所謂緘。古時一些物品的封緘也是使用這種方法。由於璽印在泥上的擠壓,封泥形成了寬邊和套邊,白文璽印在泥上鈐蓋後還會出現翻“白”成“朱”的特殊效果和古拙厚重的藝術特色。
鳥蟲書印與封泥
漢代《夷吾》(鳥蟲書印)
漢代《齊御史大夫》(封泥)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的印章,基本上是沿襲漢印的形制。南北朝時期,紙張已普遍應用,因此新的鈐印方法也隨之產生,封泥之法開始廢止。而是使硃砂調製成的印泥來鈐蓋印章,這就是所謂的濡朱之制。隋、唐、五代直至宋、元的官印,印面增大,競尚朱文。印文曲屈迴繞,藉以填補印面的空隙。到了宋代發展成為九疊篆,失去了傳統篆書的優美法度。

中國篆刻明清

清代金石學盛行,以及歷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學者致力於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蒐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擴大了篆刻家的視野。清代篆刻流派之多也為前所未有。清代初期以程邃最為出色,他的篆刻能“力變文(彭)、何(震)舊習”,富有創造性。他的白文印師法漢印,厚重凝練;朱文印喜用大篆,離奇錯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礎。清代中葉篆刻藝術進入了興盛時期,高鳳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個性。其中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當屬丁敬鄧石如。丁敬的篆刻直接取法明人,主要是朱簡,又以漢印為宗,但他不以膺古為目的,而是從多方面汲取營養,來孕育變化,借古開今,成為浙派的開創者。
明清篆刻
明清篆刻(4張)
這一流派又經後繼者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8人的繼承和發揚,成為清代影響最大的篆刻流派。這8位篆刻家也稱為西泠八家。其中的錢松能突破浙派藩籬,章法時出新意,刀法切中帶削,富有立體感,成就最大。自丁敬之後,在篆刻藝術發展史上,鄧石如是一個開拓者,兼善真、草、隸、篆四體書。他的篆刻,早期師法徽派,又受程邃的影響,初以小篆入印,後又參以石鼓文漢碑篆額等筆意,為印外求印開拓了新的途徑。因鄧石如是安徽人,故他的篆刻被稱為皖派,又稱鄧派。清代末葉的許多篆刻家都受其影響,如吳熙載徐三庚黃士陵等。其中最能傳鄧派衣缽的是吳熙載,他的篆刻,刀法使轉生動自如,充分表現出筆意,有運刀如筆的熟練技巧;他的印婀娜多姿。後來許多學鄧石如的人,都先從吳熙載的篆刻入手。晚清的篆刻大都籠罩在浙、皖兩派之內,毫無新意。另外像翁大年王石經胥倫等人的篆刻,雖然功力很深,但一味追蹤秦、漢,終嫌缺少創造性。只是趙之謙、胡□、吳昌碩、黃士陵這幾位才華橫溢的篆刻家,以高度的創造性使清末的印壇又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局面。趙之謙,書畫造詣精深,篆刻曾出入浙皖兩派。他不僅借鑑秦、漢璽印,又以碑刻文字入印,形成了他篆刻的多種風貌。他的白文印端莊,朱文印秀麗多姿,能在刀石之間流露出筆墨情趣。他刻的邊款也別具一格,突破了前人窠臼,終於建樹了趙派的地位。吳昌碩是清末藝壇的巨擘,他對詩書畫印都有精深的造詣。其篆刻從浙皖兩派諸家入手,也曾取法鄧石如吳熙載,後又致力秦漢璽印、封泥、古陶文,把石鼓文的筆意風采融入印中。他擅長鈍刀硬入,刀法衝切兼用。在他的篆刻中,寓秀麗的意趣於蒼勁古樸之中,被後人尊為吳派,對國內和日本的印壇都有極大的影響。這一流派的傳人很多,其中趙石陳師曾為佼佼者。黃士陵篆刻初學吳熙載,後轉攻秦、漢璽印,尤喜用金文入印;章法處理頗具匠心,離奇錯落,很有趣味;刀法也剛健雄奇,刻印往往不加修飾,也不主張殘破。他的篆刻平正樸實,寓拙於巧,在清末印壇中異軍突起。由於他客居廣州最久,對嶺南篆刻家影響最大,有人把黃士陵的篆刻名為黟山派。

中國篆刻現代篆刻

現代有成就的篆刻家有丁仁厲良玉易熹喬曾劬錢瘦鐵趙叔孺陳半丁壽石工來楚生傅抱石樊大牛黃琦、王大昕等人,而以齊白石影響最大。他的篆刻初學丁敬黃易,進而又追摹了趙之謙和漢鑿印。另外,他還把《祀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等漢、魏碑刻書法,融化到他的篆刻中去。他以簡練的單刀法急就章的神韻,創造出奇恣跌宕、淋漓雄健的齊派風格。

中國篆刻篆刻刀法

篆刻刀 篆刻刀
篆刻的刀法,有基本刀法和輔助刀法。基本刀法是衝刀法切刀法,輔助刀法是幫助填補衝切刀法的不足而使用的刀法,種類、名目較多。
基本刀法
1、衝刀法
衝刀法的執刀方法可以用五指、三指、握拳式三種方法,其特點是刀刃在印石上以衝交運行的體例雕刻線條。在運刀過程中,要細緻把握起刀、行刀和收刀的體現方法和要求。
①起刀:用刀角自右向左入石,刀柄與印面呈三十五度角狀。角度太小,刀身會碰擦印面,手指易接觸印框;角度太大,刀刃與印面垂直,也難以着石,運行不易。
②行刀:刻刀運行時,要控制好角入石的深度,運刀要保持運力平穩,不要太淺,太淺者刀跡浮滑,纖弱無力;太深會使刀角陷入石中,難以再運行。若不細緻隱入石中,應提起重新調整角度,再行運刀。衝刀的速度也不宜過快、過猛,否則會導致線條破碎,而且難以收刀。運行時要用無名指抵住石章的右側,以控制刻刀的適度衝力,防止刻刀滑出。
③收刀:要適可而止。做到胸中有數,及時收刀,不要使刀尖超了界限,鋒芒畢露。同時,還要防止因用力過猛而使刻刀衝出限度,破壞其它線條,甚至刻傷左手。用力要妥當,保持及時能放能收,行則有力,停則立止。
切刀法就是在印石上用刀刃以起伏切刻的體例鍥刻線條的技法。其執刀法亦同衝刀法,只是角度和方向不同而已。切刀法的起刀是先將刀刃的右角刻入印石,與印面呈四十五度角,刀柄略向右傾,刻入石面。如此反覆進行,以點組成線,漸漸完成印文筆畫。其行刀方法,要求在細緻點的基礎上,將刀柄向左傾斜,使刀刃漸漸切下,使刀刃的左角貼近印石。如許,就可由點切刻連接成線條。切刀行刀時要防止切刻的點畫排列不要連接得太劃一,如算盤子狀,要天然錯落,以達到含蓄老辣,富有金石氣,又能避免鋸齒形的弊病。丁敬浙派篆刻藝術作品,重要用切刀法
輔助刀法
篆刻的其它刀法,可稱為輔助刀法。用這些刀法都是在衝、切刀法的基礎上,以衝、切為主,偶爾輔以其它刀法。在輔助刀法中,有的是衝切刀法中的一部分,有的是衝切刀法的增補和發展。名目繁多,據前人總結,有效刀十三法或十五法之説。現將見於歷代論著及經前人實踐過的刀法分述如下:
1、埋刀法
輔助刀法的一種,亦稱“伏刀”。用力按刀入石而起刀;沉着不輕滑浮飄而行刀;鋒藏不表現而收刀。清·許容《説篆》雲:“埋刀法,筆鋒藏而不露,刀法着而不浮。”
篆刻入刀有欲行不行之狀,這謂"澀刀"。此法運刀時,刻刀衝破印面阻力,緩緩掙扎前進。
3、輕刀法
運刀輕舉,凌厲而不凝重,但非淺率輕滑。吳讓之悟得此法妙奧,從而獲得逸韻自若、靈巧明快的淺刻法。
4、舞刀法
舞刀法又可叫“刺刀法”,是在衝刀法不易戰勝印面阻力的情況下,將刻刀向兩邊搖盪,用力緩緩奮力刺進。刻出的筆畫線條,兩邊都帶有芒刺,以出乎天然之上。
輔助刀法之一種,是下刀用力迅疾,運以快速武斷的衝刻的方法。刻出的線條愉快淋漓。
6、覆刀法
亦稱平刀法,覆是倒的意思。刀刃斜卧於印面,然後運刀,指腕齊力,向下一壓,按刀入石,刻出明潔劃一的線條。
刻印時,刀刃入石較深,不能速進,謂之“遲刀”。
8、復刀法
即重複用刀之法。一刀一成,再復一刀,直到適合為止。
9、反刀法
刻印時,一刀去一刀來,謂之“反刀”。
10、挫刀法
篆刻入刀有欲行不行之狀,這謂“挫刀”。此法運刀時,刻刀衝破印面阻力,緩緩掙扎前進。
11、剷刀
用以剷平印面字底部分的殘石屑,即所謂“平”。
刻印時,每一筆畫均用一刀刻成,謂之單刀。其中又有正刀和側刀之分。
13、雙刀法
刻印時,印文的每一筆畫均用兩刀刻成,謂之單刀。其中又有正刀和側刀之分。
14、正刀法
指以刀刃之正鋒入石雕刻,形同書法之中鋒行筆
15、側刀法
指以刀刃之斜倒入石雕刻,形同書法之側鋒行筆
16、正入法
是起刀入石方法之一種,即以刀刃之一角正鋒入石而起刀。
17、側入法
入刀法之一種,指刻印時,刀杆稍作傾斜狀,以刀鋒之一角側入印石而起刀。
18、雙入法
即起刀時以刀刃之雙角同時刻入印石而起刀。
19、單入法
亦為起刀法之一種,即以刀刃之一角入石而起刀。
20、補刀法
刻印既成之後,用此法修飾印面。明·趙宦光《篆學指南》雲:“即印之後,或中肥邊瘦,或長或短、或垂或起,或左或右,修飾勻稱,謂之補刀。”其法用途類同復刀,但有區別。

中國篆刻傳承意義

它既強調中國書法的筆法、結構,也突出鐫刻中自由、酣暢的藝術表達,於方寸間施展技藝、抒發情感,深受中國文人及普通民眾的喜愛。篆刻藝術作品既可以獨立欣賞,又在書畫作品等領域廣泛應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