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

鎖定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的前身是1952年中國礦業學院(天津)成立的選礦工程專業,1960年成立北京礦業學院煤綜合利用系,1979年更名為中國礦業學院煤綜合利用系,1997年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能源利用與化學工程系,2000年6月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學院現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 
中文名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
外文名
SCET
創辦時間
2000年6月
所屬地區
江蘇·徐州
教職工
102人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學院概況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前身可追溯至1952年中國礦業學院(天津)成立的煤的精選(選煤)專業。1960年成立北京礦業學院煤綜合利用系,1964年煤綜合利用系撤消併入礦山機械工程系,1980年恢復中國礦業學院煤綜合利用系,1997年更名為能源利用與化學工程系,2000年7月成立化工學院。
學院現設有6個系(資源與環境工程系、化工系、應用化學系、生物工程系、過程工程系、能源化工系)和1個實驗中心(化工學院實驗中心)。依託學科建設有國家煤加工與潔淨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煤炭潔淨加工與高效轉化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礦業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煤炭加工與高效潔淨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環境保護清潔煤炭與礦區生態恢復工程技術中心、江蘇省資源清潔低碳加工利用高校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江蘇省煤加工與潔淨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碳資源精細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學科研平台。
學院現設有礦物加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能源化學工程、應用化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生物工程6個本科專業。礦物加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四個專業分別入選“雙萬計劃”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礦物加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先後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學院現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4個。礦物加工工程學科為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重點建設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為江蘇省優勢學科、江蘇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學科。化學學科為校重點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前1%。
學院現有在校學生2300人,其中本科生1436人,研究生864人(其中博士生198人,碩士生666人)。學院現有教職工172人,專任教師137人,博士後10人,教授38人,副教授52人。學院先後培養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國家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才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級模範教師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2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4人,以及省部級人才稱號者60餘人次。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逐步形成了一支職稱結構、學歷結構與學緣結構合理,具有很強實力與創新意識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學院與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國家的十幾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學院未來發展定位與目標:圍繞學校創建能源資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奮鬥目標,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為契機,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為站位,以研究型學院建設為定位,面向能源資源清潔高效利用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堅持以人為本、鞏固優勢、深化特色、充實內涵,跟蹤引領學科前沿,立足高質量發展,構築能源資源加工轉化與低碳利用為特色的學科羣,形成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的多學科融合發展的專業格局,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創新型人才,早日把學院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學院。 [4]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9月,學院有教職工168人,專任教師134人,博士後10人,教授41人,副教授51人。學院先後培養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教育部特聘教授3人,國家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才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級模範教師1,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青年學者2人,國家青年拔尖人才3人,以及省部級人才稱號者60餘人次。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 [1]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學院特色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活動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活動(15張)
學院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圍繞建設研究型學院的奮鬥目標,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深化改革,推進創新,強化特色,充實內涵,完善結構,科學發展,全面提高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和總體水平。
學院“十一五“總體發展目標是:經過“十一五”的建設,把化工學院建成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研究型學院。形成和完善以煤炭資源加工轉化和潔淨能源研究開發為特色,涵蓋化工、化學、生物工程和過程工程在內的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構建研究型本科教學和創新人才培養平台、煤炭加工轉化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平台,使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方面居於國內先進行列;力爭實現煤炭轉化及相關重大項目研究、國家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建設、技術創新和工程開發能力三個突破。
學院堅持以育人為中心,形成了“團結進取、敬業樂教、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良好教風和“勤奮好學,求真務實”的良好學風。學院與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國家的十幾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學院培養的學生質量高、素質強,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廣泛好評。化工學院着力服務於地方經濟建設和煤炭工業建設, 為國家煤炭工業的科技進步和產業提升、為地方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學院未來的總體發展戰略目標是: 經過努力使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方面居於國內先進行列,礦物加工工程學科繼續保持國際先進水平地位。 以煤炭、礦物資源的加工轉化和潔淨能源工程技術為特色, 形成涵蓋化工、化學、生物和過程工程在內的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把化工學院建成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研究型高水平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科研機構

★潔淨能源研究院(下設9個研究所)
★礦物加工國家煤炭工業重點實驗室
★煤炭資源與特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煤炭加工與高效潔淨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過程工程研究所
★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
★礦業工程設計研究所
★化工技術開發研究中心
★生物實驗中心
★化學實驗中心
★化工專業實驗中心
★江蘇省化學基礎教學實驗示範中心
★國家環境保護清潔煤炭與礦區生態恢復工程技術中心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學科設置

經過長期的努力特別是“十五”的建設,化工學院各項事業都取得了較快發展。
現有學科:
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礦物加工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點;
化學工藝博士學位授權點;
潔淨能源技術與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點;
礦物材料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點;
礦物加工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
化學工藝碩士學位授權點;
潔淨能源技術與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
礦物材料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
應用化學碩士學位授權點;
物理化學碩士學位授權點;
生物化工碩士學位授權點;
礦物加工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院設有礦物加工工程、能源化學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生物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6個本科專業。
礦物加工工程學科2002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
能源化學工程學科2010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
化學工藝學科2005年被評為江蘇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學科;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兩院院士

陳清如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炯天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州大學校長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周長春
院長:張海軍
黨委副書記:孫志強
副院長:彭耀麗、曹景沛 、王啓立 [2] 

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科研成果

獎勵名稱
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獲獎級別
獲獎時間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
銅鉬二次資源高 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曹亦俊(外);馬驍(外);廖寅飛;李哲(外);何川(外)
一等獎
2022-03-11
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獎
選礦設備高效智能優化研究與應用
江海深、潘淼
一等獎
2022-03-01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煤炭浮選藥劑分子結構定向篩選設計及產業化
桂夏輝;邢耀文;夏陽超;王磊;徐夢迪;廖寅飛;曹亦俊
一等獎
2021-12-27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粘濕動力煤高效分選關鍵技術與工藝系統
趙躍民;楊光榮(外);劉初升
一等獎
2021-12-27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進步獎)
難篩分礦物高效篩分關鍵技術及應用
趙躍民;段晨龍;董良
特等獎
2021-03-29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進步獎)
低品質煤浮選界面調控與流動強化關鍵技術
曹亦俊;桂夏輝;夏靈勇(外);邢耀文
一等獎
2019-12-10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大型選煤廠智能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杜善周(外);王光輝;廖寅飛;匡亞莉;林喆;李海生;王章國
一等獎
2019-12-01
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新一代流態化幹法分選關鍵技術及應用
趙躍民;駱振福;段晨龍;賀靖峯;董良;張博;陳增強;楊旭亮
一等獎
2017-02-22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高效幹法選煤成套技術與裝備
趙躍民;駱振福;段晨龍;陳增強;張博;董良;楊旭亮;賀靖峯
一等獎
2016-12-20
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獎
多流態梯級浮選柱強化分選低品位含金黃鐵礦的研究與應用
曹亦俊;張海軍;馬子龍
一等獎
2014-04-08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基於中煤再選的高灰難選煤泥分選技術
桂夏輝;劉炯天;陶秀祥;張海軍;冉進財;王大鵬
一等獎
2013-12-05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科學技術獎
粉煤灰高效脱碳及資源化開發
張海軍;曹亦俊;劉炯天;桂夏輝;馬子龍;王永田;李小兵
一等獎
2013-02-26
教育部技術發明獎
高可靠性組合結構大型振動篩分技術及應用
趙躍民;張成勇;劉初升;陳增強;段晨龍
一等獎
2013-01-30
教育部獎(自然科學)
濃相高密度氣固流態化分選理論
趙躍民;駱振福;陳清如;陳增強;梁春成;陶秀祥;宋樹磊;段晨龍;何亞羣;王海鋒;邢洪波
一等獎
2011-12-07
教育部獎(自然科學)
煤炭資源高效利用的化學基礎
魏賢勇;宗志敏;趙煒
一等獎
2010-01-25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超靜定結構大型振動篩研製
趙躍民;劉初升;張成勇;陳增強;段晨龍
一等獎
2011-12-0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