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

鎖定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二級學院。
1953年,北京石油學院機械工程系成立。1969年,隨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機械工程系。1981年,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北京)機械工程系。2005年,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工程系。2010年4月,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成立。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所示,學院下設4個系和4個本科專業;擁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領域;學院有教職工103人,專任教師89人;學院現有在校生2687人,本科生1501人、碩士研究生629人、博士研究生144人。其中,留學生18人、工程碩士49人 [1] 
中文名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
外文名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創辦時間
1953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學校類別
理工
主管部門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李光和
院長:李振林
本科專業
4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1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3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1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2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3個
國家重點學科
二級學科1個
院系設置
機電工程系、油氣儲運工程系、安全工程系、熱能工程系
地    址
北京市昌平區府學路18號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歷史沿革

1953年,北京石油學院機械工程系成立。
1969年,隨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機械工程系。
1981年,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北京)機械工程系。
2005年,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工程系 [2] 
2010年4月,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成立 [1]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院系專業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5張)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所示,學院下設4個系和4個本科專業。
:機電工程系、油氣儲運工程系、安全工程系、熱能工程系 [3] 
本科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油氣儲運工程、熱能工程、過程裝備工程 [4]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所示,學院擁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領域。學院擁有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 [1] 
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院“機械工程”學科評估結果為B、“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學科評估結果為B [5]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機械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油氣工程 [1]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機械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
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油氣儲運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製冷及低温工程、化工過程機械 [4]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 [6]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機械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
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油氣儲運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製冷及低温工程、化工過程機械 [4]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機械、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 [7]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油氣儲運工程
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機械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 [1]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所示,學院有教職工103人,專任教師89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25人,副高級4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90%,最終學歷為國外取得的教師10人;博士生導師27人,碩士生導師70人。學院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青年長江學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優秀教師2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霍英東教育基金獲得者1人,校青年拔尖人才16人 [1]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王芝銀、張勁軍、陳建義、宮敬
青年長江學者:王瑋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王瑋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陳建義、姚軍、張永民、王瑋、劉書海 [8] 
北京市教學名師:陳建義 [9]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所示,學院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北京市特色專業2個、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1個 [1]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油氣儲運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特色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油氣儲運工程
北京市特色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油氣儲運工程
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南陽二機石油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10] 
  • 教學成果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所示,學院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4項 [1] 
學院部分教學成果獲獎情況 
時間
獲獎項目
項目名稱
1999
第二屆石油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有力組織措施--成立系級教學工作專家組
1999
第二屆石油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建設與改革
參考資料: [10]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學術研究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科研成果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所示,“十二五”以來,學院已獲得35項科技獎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4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7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類項目資助65項,獲各類發明專利149項 [1] 
2012-2017年學院部分省部級以上獲獎情況<br>
年份
項目名稱
獲獎名稱
2017
油氣儲運組合式過濾分離技術與裝備研究
河北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7
油氣管道系統完整性關鍵技術與工業化應用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6
高温氣體過濾裝備關鍵技術及應用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6
西氣東輸二線西段管道安全運行關鍵技術研究
新疆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2015
巖芯高分辨率多模式層析及同步加載一體化技術及裝置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5
化工與石化工程材料延壽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研究
國家能源局能源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14
我國油氣戰略通道建設與運行關鍵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4
基於巨磁阻效應的油井管損傷磁記憶檢測診斷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3
西部能源戰略通道多品種原油安全高效輸送技術研究
新疆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2
高壓天然氣輸送用高效節能過濾分離裝備關鍵技術及應用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2
高温氣固分離陶瓷過濾管材的研製及應用
海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參考資料: [11]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所示,學院擁有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分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重點實驗室、3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重點研究室 [12-13] 
國家工程實驗室分室:油氣管道輸送安全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分室 [12]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石油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多相分離技術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過程流體過濾與分離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城市油氣輸配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重點實驗室:油氣生產過程安全事故預防與控制基礎研究實驗室、油氣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重點研究室:油氣儲運重點實驗室—複雜流體及城市燃氣輸送研究室、地面工程試驗基地—油氣田地面系統複雜流動與傳熱研究室、油氣地下儲庫工程重點實驗室—巖洞地下儲庫工程研究室 [13]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合作交流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所示,學院與美國、英國、德國、巴西、韓國、日本、阿聯酋等國高校保持聯繫,每年均有在讀學生被派往上述國家攻讀學位或聯合培養 [1]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文化傳統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所示,學院組織舉辦了各種社團活動,例如“機憶留夏 致械青春”2019屆畢業生晚會、“龍騰虎躍杯”籃球賽 [14-15]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字
黨委書記
李光和
院長
李振林
黨委副書記
海鳳
副院長
陳建義
副院長
劉書海
副院長
王瑋
參考資料: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