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皮影戲

(非物質文化遺產)

鎖定
皮影戲是讓觀眾通過白色布幕,觀看一種平面偶人表演的燈影來達到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而皮影戲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場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間藝人用手工,刀雕彩繪而成的皮製品,故稱之為皮影。皮影戲是我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皮影戲,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裏不可或缺的一顆精巧的明珠。
中文名
中國皮影戲
遺產級別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批准日期
2011年11月27日
批准單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批准地點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
申報單位
中國

中國皮影戲皮影歷史

中國皮影戲已約有一千年的歷史。據説元代曾傳到西亞,並遠及歐洲。由於流行地區、演唱曲調和剪影原料不同而形成許多類別和劇種,以河北唐山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較著名。

中國皮影戲關於皮影

皮影戲,也叫“皮影”、“燈影戲”、“土影戲”。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

中國皮影戲藝術體現

2007年在墨西哥文化名城瓜納華託舉行的塞萬提斯國際藝術節獻上了精彩的皮影戲節目,讓那裏的觀眾充分領略了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陝西民間藝術劇院獻上了《鬧元宵》《鶴與龜》《老鼠偷油》等精彩節目,栩栩如生的皮影表演讓現場的600多名觀眾大呼神奇。這是陝西省民間藝術劇院首次赴墨演出,但觀眾的熱情大大出乎意料,我們會把最精彩的節目奉獻給這裏的人民。拉美最大的藝術節塞萬提斯國際藝術節,在瓜納華託舉行。來自中國、西班牙阿根廷、韓國等26個國家的2000多名藝術家將獻上近400場演出。 第35屆藝術節中國首次應邀作為主賓國參加。 [1] 

中國皮影戲地域淵源

皮影戲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俗稱影子戲.發祥於中國陝西,成熟於唐宋時代的秦晉豫,極盛於清代的河北。顧名思義,皮影是採用皮革為材料製成的,出於堅固性和透明性的考慮,又以牛皮和驢皮為佳。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的透明顏料。由於這些特殊的材質,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後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顯得瑰麗而晶瑩剔透,具有獨特的美感。沿襲傳統戲曲的習慣,皮影人物被劃分為生、旦、淨、末、醜五個類別,更加特別的是,每個人物都由頭、上身、下身、兩腿、兩上臂、兩下臂和兩手十一件連綴組成,表演者通過控制人物脖領前的一根主杆和在兩手端處的兩根耍杆來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樣的動作。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藝術手段,對近代電影的發明和現代電影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 [2] 

中國皮影戲隴東皮影

隴東皮影
隴東皮影(2張)
皮影戲是中國一種民間藝術形式。中國西北部甘肅的隴東皮影主要分佈於平涼慶陽各縣,較為集中的為東臨陝西、寧夏三角地帶隴東皮影戲大約在明清(14世紀-19世紀)時就已經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輪廓挺拔概括;鐫刻精細流暢。
隴東皮影製作選用年輕、毛色黑的公牛皮,這種牛皮厚薄適中,質堅而柔韌,青中透明。牛皮刮乾淨、晾至淨亮透明時即可製作。先將樣稿輕畫在牛皮上,然後用各種型號的刀具或刻或鑿。之後用透明水色着色,顏色一般不調和,故而純正絢麗、對比強烈。刻鑿、着色完畢後"出水"即熨平,這是其中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一關。出水後再晾乾,裝訂組合即可上台表演。 [3] 

中國皮影戲陝西皮影

陝西皮影
陝西皮影(2張)
中國西北部陝西省的皮影保留着民間説書的種種痕跡,它是近代陝西多種地方戲曲的前身。陝西皮影造形質樸單純,富於裝飾性,同時又具有精緻工巧的藝術特色。陝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輪廓整體概括,線條優美生動有力度,在輪廓內部以鏤空為主,又適當留實,做到繁簡得宜、虛實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個部位,常常飾有不同的圖案花紋,整體效果繁麗而不拖沓,簡練而不空洞。每一個形象不僅局部耐看,而且整體配合既充實又生動,構成完美的藝術整體。

中國皮影戲陝西華縣皮影

陝西華縣皮影
陝西華縣皮影(2張)
華縣當地,皮影又叫"五人忙"。其中最重要的是"前聲"---生旦淨醜都由這位一人演唱,有時一唱就是八個小時,唱的同時還要打大鼓彈月琴,相當於一個樂隊的指揮。然後是"籤手",負責操縱皮影表演:"坐槽",也叫打後台,坐在後台的最後面,負責敲鑼、打碗碗、擊鐃、打梆子等5件樂器:"上檔",主要負責拉二絃琴和吹嗩吶:"下檔",主要負責拉板胡長號和配合籤手。 其實就是五個人,可是聽起來像是一個樂隊。 "
華縣皮影不僅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品種,同時也是被國內外皮影界公認的所有中國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藝術種類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經典和最有資格代表中外皮影藝術的最高水平,被譽為"中華戲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所以專家們認為,華縣皮影在國內外皮影史的地位,近似於秦始皇兵馬俑在中外考古史的地位。 [2] 

中國皮影戲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2張)
唐山皮影又稱灤州影樂亭影、驢皮影,是中國皮影戲中影響最大的種類之一。通常認為灤州影戲初創於明代末期,盛行於清末民國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唐山皮影戲的主要操縱演員有兩個人,即“上線”和“下線”。支配影人動作的杆子有3根,分別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戲演出通常有拿、貼、打、拉、唱五種分工,有“七忙八閒”之説。
唐山皮影戲的劇本又稱“影卷”,現存至少500多部。其中“連台本”有130多部,單本劇也很多。劇目有《五鋒會》《二度梅》《青雲劍》等。皮影傳統劇本的文學結構為人物出場有上場“詩”,下場“對”。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錦”、“三趕七”、“五字賦”、“硬散”、“大金邊”、“小金邊”等。這些唱詞結構都是以對偶的上下句為其結構的基本單位,每段唱詞一般都是由若干對聲韻相同的上下句組成。唐山皮影以樂亭方言為基礎,以唱功見長,風格獨特,為板腔體。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淒涼調、悲調、遊陰調、還陽調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趕七等各種腔調
皮影的雕刻要經過刮皮漿皮、拓樣雕刻、着色塗油、拼釘裝杆幾個步驟。刀口和上色是最能體現雕刻藝人水平的地方。人物造型分為生、小、大、鬢、醜等。
唐山皮影的劇目內容是深層剖析當地社會民俗民風、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歷代唐山皮影藝人對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藝的改良與創新從未間斷過,這些經驗是今人和後人的寶貴財富。唐山皮影的傳承延續着口傳心授的方式,為文化傳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鑑價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樂、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風格,受到國內外同行和觀眾的讚譽,具有很高的欣賞與研究價值。
能夠進行皮影戲劇本創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藝人年齡偏大,找不到徒弟傳承,欣賞皮影藝術的人也越來越少。唐山皮影面臨着失傳的困境。 [4] 

中國皮影戲冀南皮影戲

冀南皮影戲
冀南皮影戲(2張)
皮影戲道具冀南皮影主要流佈於河北邯鄲多個縣區。冀南皮影戲源遠流長,據傳是北京宮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佈於河北南部,並影響到冀中、冀北等地區。冀南皮影戲是宋代中原皮影戲重要的嫡脈,它與河南皮影有着重要聯繫。
冀南皮影造型古樸,雕繪結合,造型體制簡練,體現着我國皮影戲的早期風貌。冀南皮影劇目豐富,演唱沒有文本,完全是口傳心授,對白幽默風趣,非常口語化,表演起來通俗易懂,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樂器。樂隊配有板胡、二胡、悶笛、三絃、嗩吶、笙等樂器,又配上了電子琴武場配有板鼓戰鼓、大鼓、大鑼小鑼大鑔小鑔、馬號、梆子等。冀南皮影戲班社依然保持着傳統的習俗,基本上體現了原生態皮影戲的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戲有過輝煌的歷史,但時至今日卻陷入十分尷尬的生存境地,大多數皮影藝人年事已高無法演唱,中年藝人特別是年輕藝人很少,影戲箱也越來越少,有的班社只留下道具,而藝人已經沒有了。據在冀南6個縣的統計,尚可演出的皮影戲班社已由解放初期的100多個減少至10餘個,皮影藝人由過去的近千人減少到100餘人,演出劇目從過去的200多個減少到30多個,而且演出場次越來越少,演出範圍越來越小。傳統的皮影表演技藝難以得到傳承,其唱腔、口傳劇目、雕制方法等,幾乎面臨失傳。 [4] 

中國皮影戲孝義皮影戲

孝義皮影戲
孝義皮影戲(2張)
孝義皮影戲是我國皮影戲的重要支派,因流行於山西省孝義市而得名。據史料記載,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有班規、雕簇者存在,説明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發展成熟。據專家考證,孝義皮影起於戰國,是我國最早的皮影發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戲的曲調,因皮腔音樂以嗩吶為主要伴奏樂器,故又稱“孝義吹腔”。孝義吹腔是中國最早的民間吹腔之一。
孝義皮影以麻紙糊窗作屏幕,憑藉懸吊在紙窗後的麻油燈亮影,因此亦稱“燈影兒”、“紙窗子”。一般紙窗面積為1.75m×1.21m。紙窗糊制有嚴格的裁紙、毛邊、對口、粘貼、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無皺雪白無瑕。孝義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為雕刻材料,體高58~60cm,俗稱“二尺影”。到清代,皮影體高縮至42~48cm,俗稱“五尺影”,三歲牛皮為雕刻上等材料。孝義皮影造型粗獷,簡練誇張,線條遒勁有力,極富韻味。
明清時為孝義皮影的鼎盛期,孝義境內皮影班社多達60多家,隨後逐漸衰落。1956年成立孝義市木偶皮影藝術團,“文革”時期撤消。1978年恢復皮影戲演出,曾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演出,赴英國交流訪問演出。1995年,孝義皮影中的武將形象作為郵票圖案被全國人民認識。孝義皮影劇目豐富,現收藏有200餘本,這些劇本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極具學術價值。對孝義皮影戲形成和發展的研究,有助於探討中國戲曲發生和演變的內在規律,瞭解皮腔原生態的唱腔結構。 [4] 

中國皮影戲復州皮影戲

復州皮影戲
復州皮影戲(2張)
復州皮影戲是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由陝西來東北戍邊的士兵傳來的。復州皮影戲真正活躍和盛行的時間是在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1),當時河北一帶“白蓮教”盛行,有皮影藝人也參加“白蓮教”,被清政府誣為“懸燈匪”,並下令禁演皮影戲。河北灤州皮影藝人被迫大量流入東北並進入遼南。復州皮影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和發展的,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
從1932年開始,復州皮影戲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戰勝利後,復州皮影戲恢復。全國解放後,瓦房店地區的皮影非常活躍,最興盛時,全市有皮影戲班43個,在羣眾中影響較大的皮影藝人有20多位。
復州皮影戲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在傳播文化知識,保留、傳承民間有價值的歷史傳説、風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傳和教育的作用。從復州皮影戲所反映的內容來看,它涵蓋了社會生活,歌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惡醜,深受當地羣眾的喜愛。 [4] 

中國皮影戲海寧皮影戲

海寧皮影戲
海寧皮影戲(2張)
位於錢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寧市境內,至今流傳着具有南宋風格的古典劇種——海寧皮影戲。海寧皮影戲自南宋傳入,即與當地的“海塘鹽工曲”和“海寧小調”相融合,並吸收了“弋陽腔”等古典聲腔,改北曲為南腔,形成以“弋陽腔”、“海鹽腔”兩大聲腔為基調的古風音樂;曲調高亢、激昂,宛轉幽雅,配以笛子、嗩吶、二胡等江南絲竹,節奏明快悠揚,極富水鄉韻味。同時將唱詞和道白改成海寧方言,成為民間婚嫁、壽慶、祈神等場合的常演節目。再則,海寧盛產蠶絲,民間有祈求蠶神風俗,皮影戲也因長演“蠶花戲”,稱作“蠶花班”。
海寧皮影的人像用羊皮或牛皮為材料,通過繪圖、剪形、勾線、上色、縫製插籤等工序製成,主要特點是:“少雕鏤、重彩繪、單線平塗”,臉形圓活、單眼側面、少誇張、近實像、富“人情”味;整體以單手、並足(側身)為主,頗具民族民間特色。
海寧皮影戲演繹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海寧境內尚有戲班20多個,劇目達300餘個,演員120多人。隨着時代的變革,皮影藝術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影響。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門為組建劇團赴京演出,經調查全省惟海寧尚存技藝精湛的皮影老藝人。但時至今日,僅存的幾位老藝人年歲均逾七旬,後繼乏人,已屬重點搶救的傳統民間藝術項目之一。 [4] 

中國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

江漢平原皮影戲
江漢平原皮影戲(2張)
江漢平原皮影戲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潛江天門、沔陽(今仙桃市)、監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徵的皮影戲。江漢平原北依長江,南貫漢水,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皮影戲在這裏找到了滋生和繁榮的土壤。雖然其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這一帶凡舉辦謝神會事,逢年過節都有唱皮影戲的習慣,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雕鏤特色。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核心地區集中在天、潛、沔一帶,其顯著藝術特徵主要表現在雕鏤(造型)藝術、唱腔藝術和口頭文字藝術等方面。江漢平原皮影的雕鏤藝術,源於潛江的“湯格”和“郭格”,尤以圖案精細、圓潤舒展、人物造型逼真生動和影大見長,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唱腔以歌腔漁鼓腔為主。歌腔皮影中的“雞鳴腔”源於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漁鼓腔出自舊時藝人的乞討唱曲,調式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江漢平原皮影戲演唱的劇目多達300多個。這些“劇本”實際上只有劇目的條文,在表演時全靠藝人根據歷史故事展開情節和刻畫人物,唱、做、念、打渾然一體,其口頭文學藝術形式是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又一主要特徵。
江漢平原皮影製作精細、造型生動、唱腔優美,富有古樸的楚文化風格,深受歷代人民羣眾喜愛。隨着現代文明的成熟和老一代藝人的相繼謝世,江漢平原皮影已經開始走向消亡,其藝術精華亟待後人傳承。 [4] 

中國皮影戲陸豐皮影戲

陸豐皮影戲
陸豐皮影戲(2張)
陸豐皮影戲歷史悠久,形成於宋代,盛行於明、清,普及於民國時期,是我國三大皮影系統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遺存,其唱腔音樂豐富,地方特色濃厚,繪畫、雕刻精緻,表演生動逼真,優雅可觀。新中國成立後得到復興和發展,在繪畫、音樂、製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燈光等方面,都為世人所矚目,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1975 年之後,多次赴京或出國演出,廣受好評。2006 年5 月20 日,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陸豐皮影戲劇團被市定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保護。該基地的成立,將更好負責指導陸豐皮影戲開展保護和交流傳播等工作,並在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論研究、科學保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為進一步傳承保護髮展我市傳統文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陸豐皮影戲是我國三大皮影系統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遺存,陸豐市皮影劇團廣東省惟一的專業皮影劇團。陸豐皮影戲一直在民間生存、發展,有古代閩南語系的基因,又得海陸豐民間習俗的孕育,唱腔音樂豐富,地方特色濃厚,繪畫、雕刻精緻,表演生動逼真,優雅可觀。
陸豐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碣石灣畔,南瀕南海,毗鄰港澳,介於深圳與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陸豐皮影就在這座小城棲身,它的歷史悠久,形成於宋代,盛行於明、清,普及於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戰亂時期,其他戲劇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戲班仍活躍在周邊鄉鎮,可見皮影戲的羣眾基礎深厚,有很強的生命力。 所到之處,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少年兒童更為喜愛。演出區域不斷擴大,不但到過粵北地區的各市、縣及廣州等地,還在福建幾個市、縣留下足跡。1975年之後,多次赴京參加及演出,所演劇目如《戰惡獸》、《雞與蛇》、《龜兔賽跑》、《飛天》、《雞鬥》、《哭塔》等廣受好評。陸豐皮影是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教育價值藝術價值 [5] 

中國皮影戲華陰老腔

華陰老腔
華陰老腔(2張)
華陰老腔系明末清初,以當地民間説書藝術為基礎發展形成的一種皮影戲曲劇種。長期以來,久為華陰縣泉店村張家户族的家族戲(只傳本姓本族,不傳外人)。其聲腔具有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聽起來頗有關西大漢詠唱大江東去之慨;落音又引進渭水船工號子曲調,採用一人唱眾人幫合的拖腔(民間俗稱為拉波);伴奏音樂不用嗩吶,獨設檀板的拍板節奏,均構成了該劇種的獨有之長,使其富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世代流傳,久演不衰。但又鑑於該劇種這一特殊情形(家族戲),依然處於行將消亡的瀕危狀態,迫切需要長期保護。
2008年,白毛王振中和張喜民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華陰老腔代表性傳承人”稱號,享受國家津貼。老腔的歷史,實際上就是這片土地和這羣人的歷史。華陰老腔發源於陝西華陰的雙泉村華山腳下的這個小村莊,不僅出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華陰老腔,也是陝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素鼓的發源地。雙泉村距離渭河與洛河的交匯處不到5公里,距離黃河也只有20公里。2000多年前,這裏是一個軍事重地。秦國在此建過城牆,西漢的糧倉就設在這裏,派有重兵把守。現今,這裏還有城牆和糧倉的遺址。史家考證,軍事文化與漕運文化的發展,促使當地產生了老腔和素鼓兩種文藝形式。素鼓是古代軍舞,氣勢雄威,規模宏大。老腔最早出現於西漢,明清至民國甚為流行,被稱為中國戲曲“活化石”。其唱腔被概括為“沉雄古樸、粗獷豪放”。其劇目題材,多為列國三國、唐宋戰爭故事,表演程式則以征戰、列陣、廝殺,以及擂鼓吶喊為主。
歷史上,老腔一直為村子裏張姓的家戲,民國時期才流傳到外姓。上世紀50年代,三門峽水庫移民又將老腔帶到寧夏。 [6] 

中國皮影戲阿宮腔

阿宮腔
阿宮腔(2張)
阿宮腔系陝西關中中北部地區(禮泉咸陽涇陽、高陵、臨潼耀縣富平等市縣)皮影戲中獨具特色的一枝奇葩。其唱腔旋律不沉不躁、清悠秀婉;行腔中的“翻高”、“低遏”、“一唱三遏”為其特色。阿宮腔音樂長於刻畫、抒發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如《王魁負義》中焦桂英唱段的悽楚哀怨、熱耳酸心;《白蛇傳》借傘中許仙白素貞對唱婉轉情切、纏綿悱惻;《杜鵑山》中雷剛哭大江則高亢激越、蕩氣迴腸。這些經典唱段不但為廣大觀眾所喜愛,也為戲劇界專家、同仁所肯定。建國後,阿宮腔從皮影搬上舞台是一次發展和革新。1961年曾進京演出,受到中央首長和在京戲劇界人士的讚許。多年來創作演出的《四季歌》、《兩家親》、《三姑娘》等劇目曾獲文化部和省級獎勵。但近十多年來卻發展緩慢,瀕臨滅亡,亟待予以搶救和保護。
兩千多年以前,秦始皇當上皇帝后,便為自己重新修建了當時所能想象的最富麗堂皇、美豔無比的新宮,這就是阿房宮。雖然阿房宮還沒有徹底完工,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幾年,就在楚霸王項羽的一把大火下化為灰燼,但是阿房宮的美卻成為歷代騷人墨客追古惜今,千年詠唱的話題。在秦地關中,關於阿房宮這一美麗宮殿的傳説早已浸入這塊黃土地中,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阿房”,在咸陽方言中念“窩邦”(wobang),“窩邦”就是“那邊”的意思,對於秦代咸陽都城的人來説,這是一座沒有完工、也就沒有名字的宮殿,他們把河對岸的這座新宮叫“那邊的宮”,因為沒有正式的名字,所以一直“窩邦”、“窩邦”叫着,直到現在,陝西關中的方言中,仍把“那邊的”叫“窩邦”。
另外,“阿”(wo)在陝西關中方言中有“美”、“舒服”的意思,所以阿房宮的另一個意思就是最美,最舒服的宮殿。據説這也是秦代的口頭語,陝西方言中還把“舒服極了”、“美極了”叫“阿(wo)也”。做什麼舒心暢快,他們會説“阿也的很”。從這一點也能看出當時的阿房宮是多麼豪華。 [7] 

中國皮影戲弦板腔

弦板腔
弦板腔(2張)
弦板腔皮影戲流傳於關中乾縣興平、禮泉、咸陽等地。弦板腔又稱“闆闆腔”,由主要伴奏樂器“二絃子”和敲擊樂器“板子”而取名。形成於清代初年,最早為一人左手搖“呆呆子”(二板子),右手掌結子(即蚱板子)的説唱形式,到了清代中葉,藝人們加上了自制的土三絃和土二絃等絃樂伴奏,開始形成了以弦子調為主的【正板調】,並相繼延伸出【慢板】、【二六】等曲調,使弦板腔開始進入了第一個發展興盛時期。道光、咸豐年間,禮泉的王秀凱,又以【正板】為基礎,創造出【大開板】等多種唱調,樂器又加進了二胡,採用二板子配二絃和三絃的伴奏形式,形成了渾厚、清脆、明快的聲腔特色,奠定了弦板腔音樂的基本格局,再次使弦板腔進入班社林立、藝人迭出的最佳時期,各地班社一度最多達六十多個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乾縣、興平、禮泉等地還將其搬上舞台演出,弦板腔又形成了皮影與舞台演出相兼的演出形式,長期流傳於民間。則處境瀕危,迫切需要對其進行搶救和保護。
弦板腔的主要樂器有“弦”(二絃和三絃)、“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兩種),加上唱腔,故稱“弦板腔”。其唱腔既豪放悲壯,高昂激揚,又委婉細膩,柔和清亮,能夠表現各種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濃郁的田園牧歌式的觀眾特色和民歌韻味。西路皮影弦板腔(東路是阿宮腔)曾盛行於清代雍正、乾隆、嘉慶年間。當時走紅關中的就有“致和”、“楊五”、“換印子”、“天訓子”四大皮影弦板腔名班社。“一掛牛四個人,繩子四條椽四跟”是當時的演出場面。牛車用作舞台,四根大椽撐在車廂四周,朝觀眾的一面掛上亮子(帳幕),亮子後面掛一盞亮燈,隨着樂聲響起,坐在前面的一人按照劇情舞動手中皮影,後面三人奏樂唱詞,戲就開演了。
唱腔,弦板腔作為皮影形式演出,樂隊少而精,文武場面互相兼顧,音樂形式比較單調,唱腔通常都是上下兩句反覆,“二次板”與緊板更似説唱性的“板殼子”。 [8] 

中國皮影戲環縣道情皮影戲

環縣道情皮影戲
環縣道情皮影戲(2張)
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藴,孕育誕生了“環縣道情皮影”這一民族民間藝術。
環縣道情皮影是“道情”與皮影相結合的產物,已有千年歷史。歷經滄桑,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交往及古老秦隴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環縣道情皮影是“道情”與皮影相結合的產物,已有千年歷史。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優美獨特的道情音樂唱腔和精湛的皮影製作及表演上。戲班演出時,前台一人挑杆表演,並承擔所有角色的坐唱唸白,後台四五人伴奏並“嘛簧”,一唱眾和,粗獷高亢,獨具風格。道情音樂為微調式,分為“傷音”、“花音”,以坦板、飛板兩種速度演唱,曲牌體與板式體並存。其伴奏樂器中的四弦、漁鼓、甩梆子、簡板均為自制,音色獨特。傳唱的180餘部劇目中,至今還保留着“圖”、“卷”等古老文化符號。形成了環縣獨特的道情皮影戲。經清末“道情皮影大師”解長春等一代人的改革創新,使其更加完善。它與當地人民的習俗信仰水乳交融,形成了以環縣為中心,延伸至周邊的華池、慶城及寧夏鹽池、陝西定邊等縣在內區域的播布現狀。現館藏及民間流存的數千件清代皮影原件,構思奇妙、雕刻細膩逼真,有極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
民間流存的數千件清代皮影原件,構思奇妙、雕刻細膩逼真,有極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經普查,全縣境內現有47個戲班、285名藝人、40多名皮影雕刻者。20世紀50年代,環縣道情皮影三次進京演出,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的高度讚譽,並最終發展為甘肅唯一地方劇種——隴劇 [9] 

中國皮影戲凌源皮影戲

凌源皮影戲
凌源皮影戲(2張)
凌源皮影戲是中國北方皮影戲的一個重要支脈,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凌源皮影戲由河北唐山傳入,其唱腔、雕刻藝術、演唱方法與唐山皮影較為接近。清朝初年,凌源皮影很盛行,是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同時唱皮影戲也是表達人們期盼豐收、平安等美好願望的重要形式。
在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凌源皮影戲在製作與表演上形成了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凌源皮影戲的影人經由選皮、泡皮、鎪皮、晾皮、擇皮、勾圖、雕鏤、漿洗、晾曬、平壓、染色、上亮油和組裝等十幾道工序製成,具有造型古樸、色彩豔麗、線條流暢、雕刻精美、玲瓏剔透的特點,堪稱中國民間藝術的珍品。
凌源皮影戲的唱腔廣泛吸收了民間音樂民間小調、叫賣調、哭喪調、民歌的旋律,又借鑑了兄弟劇種的聲腔音樂,最終形成鄉土氣息濃郁的板腔體聲腔音樂。尤其是男演員掐嗓演唱的發聲方法獨具特色,其聲音高亢洪亮,音域寬廣,富有極強的表現力
經過歷代皮影藝人的長期藝術實踐,凌源皮影戲的操縱表演形成了一套藝術化和舞蹈化的規範程式。每位凌源皮影藝人都有自己的看家絕活兒,有的擅拿“長靠”(武生角色的一種,穿厚底靴),有的擅拿“短打”(武生角色的一種,穿薄底靴),有的“換茬子”敏捷迅速。藝人們對影人頗見真功的操縱表演,被國際友人稱為“閃電式、魔術般”的表演藝術。
與其他各派皮影比較,凌源皮影戲的傳統及現代影卷十分豐富,凌源現已收藏中國北方皮影戲影卷達320種、3400卷之多,蒐集工程仍在進行中。 [10] 

中國皮影戲岫巖皮影戲

岫巖皮影戲
岫巖皮影戲(2張)
岫巖縣志》記載,皮影戲在明清時期傳入岫巖地區。岫巖皮影戲經歷了“獨影”、“溜口影”、“翻書影”三個階段的演變。早期的岫巖皮影戲由一人表演,稱為“獨影”。清同治年間,“獨影”被影班代替,拿影、演唱、伴奏有了分工,但依然無影卷,演唱自由隨意,稱為“溜口影”。民國後,岫巖皮影戲形成了影卷,演變為“翻書影”,並形成以趙連信、趙德懷、方廷棟為首的三大皮影派系。
岫巖皮影多以三年生小驢的驢皮為原材料,經過藝人勾描、刻制後的影人整齊光滑、造型美觀、透明度好、色彩分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岫巖皮影戲根據行當不同分兩種唱法:把小生、花旦、武旦的行當唱腔運用小嗓演唱,稱為“唱小”;把其他的行當以大嗓演唱,稱為“唱大”。岫巖早期皮影藝人都是男性,“唱大”、“唱小”均由男藝人表演,至今岫巖皮影戲仍保留了男唱小嗓的演唱風格。
岫巖皮影戲的弦掛(演唱中的前奏)種類繁多、節奏流暢,不僅影味濃純,而且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其中苦支掛、樂支掛、思想支掛風格突出。這三種弦掛錶現力強,對於生、旦、淨、末、醜的演唱,不僅在板式上保腔送韻,而且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前,岫巖縣有影箱19副,藝人40餘名;新中國成立後,有影箱30餘副,藝人80餘名。岫巖皮影戲有影卷60餘部,多以傳統劇目為主,代表劇目有《血水河》、《粉妝樓》、《羅通掃北》、《盜馬關》、《正潼關》、《牧羊關》。
岫巖皮影戲與滿族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民間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吸收了滿族文化和其他藝術形式的精華,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民間藝術。 [11] 

中國皮影戲騰衝皮影戲

騰衝皮影戲
騰衝皮影戲(2張)
皮影戲起源於漢朝時的陝西 ,興於唐朝的山西河南 一帶,盛於清朝的河北騰衝 的皮影戲是清朝道光年間從廣東 、湖南 一帶流傳過來的,至今有150多年曆史。在電視尚未普及的年代,它就是村民們的"手工電影"。不論是在騰衝縣城的飯店吃飯,還是行走在和順 古鎮,都能看到皮影戲的表演招貼,有的甚至變成了路標的一部分。在這些表演招牌上,我們同時看到一個名字:劉永周
騰衝只有劉家寨皮影戲班仍然在表演,劉家寨皮影戲班每天晚上都在“越州食府”和“騰衝人家”兩家餐廳免費演出,時間不定,一般是晚上7點左右。若想看一場正統的皮影戲表演,可以到劉家寨包場,價格不一,依劇目議價,一般為1500元左右,皮影戲班子會集合戲班內的老藝人在本村上演一場傳統真實的騰衝皮影戲
很難再看到原汁原味的騰衝皮影戲,劉永周每年只能在一些廟會上演出幾場。但在每年栽完秧後(約4、5月份),劉家寨皮影戲班會在村裏進行三天的皮影戲表演,以"保境祈豐"。另外,騰衝永周皮影作坊是劉家寨皮影戲班子製作皮影靠子的作坊,除了銷售所製作的皮影靠子,同時也接演各種皮影戲演出,考察旅遊的朋友如果想看皮影戲,或者想找劉永周本人演出,找騰衝永周皮影作坊。
騰衝皮影戲由於地理環境文化差異的影響,從而在中原傳統的基礎上融入了多元文化,從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特點。
唱腔
騰衝皮影戲在表演的唱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劉家寨皮影戲班根據當地方言俗語加入民間小調、洞經音律等形成的固定唱腔--"西腔"。一種是綺羅皮影班將洞經音樂漸漸溶人其唱腔和音樂之中,伴奏器樂增加了蕭、弦和嗩吶,演唱多以滑音出現,有別於劉家寨的西腔的唱腔--"東腔"。
西腔的流傳區域較廣,除了綺羅地區運用"東腔"唱腔外。其他皮影戲班一律用"西腔"。東腔悠揚婉轉。西腔高亢激越。隨着綺羅皮影戲班的不復存在,"東腔"幾乎沒有人唱了。資料上也只存一首東腔曲調--《風吹海水浪悠悠》。
現存的皮影戲班一般只使用"西腔"。在"西腔"中又分為走馬腔、女腔、悲板哭腔、喊雲腔等調式。走馬腔屬於背景音樂過門調,只有伴奏沒有演唱。一般用於人物出場等場合。 [12] 

中國皮影戲昌黎皮影

昌黎皮影
昌黎皮影(2張)
昌黎皮影戲是冀東皮影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唱腔優美、造型獨特、內涵豐富,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魏力羣介紹稱,“昌黎的皮影藝術,單就其刻制技藝而言,堪稱美輪美奐,十二生肖圖和京劇臉譜套系非常精美。” [13] 
國際木偶聯會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每隔4年在其會員國的一個城市舉辦一屆大會暨國際木偶節,至今已成功舉辦20屆,是全世界木偶皮影表演藝術團體交流的大舞台,是國際木偶及皮影聯合會舉辦的最高級別國際比賽,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本次成都國際木偶節是國際木偶節成立80多年來首次在我國舉辦,共有來自五大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101個木偶藝術團,1300多名中外藝術家參加,聯袂獻上了100多台經典劇目,全景呈現當代木偶藝術的特徵和成就。此次木偶節共設有“最佳傳承獎”、“最佳劇目獎”、“造型藝術獎”、“最佳創意獎”等10個獎項。
應邀參加此次演出的昌黎縣向東皮影劇團是活躍在國內外皮影表演舞台上的一支生力軍。該劇團由有“小箭桿王”美稱的著名皮影操縱藝術家、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理事張向東於2001年組建。劇團成立以來,積極致力於昌黎皮影“走出去”,2007年以來,昌黎皮影先後在韓國、捷克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交流展演,打出了昌黎皮影特色品牌。2011年,昌黎皮影戲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並作為河北皮影戲的一個子項目與其它省區的皮影戲打包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圓滿完成此次演出任務,向東皮影劇團組成了“3老帶4新”的7人演出團隊,利用兩個月的時間精心排練了參演的傳統皮影劇目《火焰山》。在國際木偶節上,演員們爐火純青的演唱功力、無懈可擊的操縱技藝、行雲流水的密切配合,讓觀眾近距離的感受到了被稱之為“閃電、魔術般”皮影藝術的魅力與神奇,受到了羣眾及各界同仁的一致好評。 [14] 

中國皮影戲羅山皮影戲

羅山皮影戲
羅山皮影戲(2張)
皮影戲,又稱“燈影戲”、“提影戲”、“挑皮影”或“影戲”等,是廣泛流傳於我國民間的一種造型藝術戲曲藝術相互影響、並行發展的綜合性藝術。皮影戲起源很早,學者考證認為,早在周代宮廷裏就開始白天演傀儡、夜晚唱皮影的娛樂。這種藝術不斷成熟,在全國發展為河南、山西、陝西、唐山四大流派。其中,河南皮影戲以羅山皮影戲為代表。
羅山縣志》記載,羅山皮影源自河北灤州,從明嘉靖年間開始在羅山縣繁衍生息,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歷史。
羅山皮影的影人是用水牛皮製作,工序複雜,製作精美,影人美輪美奐,栩栩如生,生、旦、淨、醜行當齊全。影人的頸部、雙手用鐵絲插上竹竿,可以隨意行走、做出各種動作。上世紀80年代以前,當地還有做成小皮影人給孩子做玩具的風俗。可見其在民間的魅力。
羅山人把皮影戲的演出班子叫“一擔箱”,班子沒有特別取名,而是以領班師傅的名字來區別。每個班子一般由8個人組成,全箱(道具)為120套剪影,一塊長6尺、寬3尺的白布做影幕。表演時,師傅用不同的嗓音、唱腔扮演不同的角色,最多時,一個師傅雙手要挑七八個影人,演七八個角色。樂手在幕後既伴奏又配音,還要伴唱,伴奏樂器主要是胡琴、嗩吶、鑼鼓。 [15] 
羅山皮影用本地方言道白、對話,唱腔特色鮮明,曲調簡單而優美。藝人們除吸收河南地方戲曲唱腔外,還大量借鑑、使用信陽的山歌、民歌、燈歌等其他藝術形式。藝人們更是大膽吸收流行歌曲,有時候,影幕上一身古裝的小影人突然來上一句“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岸上走”,讓人忍俊不禁。
對傳統保持和弘揚,對其他藝術大膽借鑑、創新,也許這正是羅山皮影能歷久不衰的原因。此外,羅山縣兩年三熟的農業特徵,非常適合皮影戲。鼎盛時期,羅山縣有60多個皮影戲班子,300多名藝人足跡遍及豫南大地、大別山桐柏山沿線。
一個地方的藝術,也是這個地方的集體性格。在近千年的農業文明生活中,皮影戲高亢、悠長、百轉千回的嗩吶旋律,對女人而言,彷彿男人剜心的愛情傾訴;對於男人自己,宛如心靈的吶喊。無需明白的文字、唱詞,在羣山環抱的田野,扯開嗓子,放肆地吼上幾句,一個男人的痛苦、希望、期盼、怨恨,通通噴薄而出。那痛快、那酣暢、那柔情,可以讓山川為之動容。
2006年,羅山皮影被確定為河南省第一批民間文化遺產搶救項目。2008年,羅山皮影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16] 

中國皮影戲遺產保護

2011年11月27日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7日宣佈,正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政府間委員會第6屆會議已決定,把中國皮影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