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中国的四季气候
- 划 分
- 春,夏,秋,冬
- 开 始
- 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开始
- 补 充
- 中国常以候温划分四季标准
春季
播报编辑
推过黄河,3月份到达内蒙方南部,4月份除大兴安岭北段、阿尔泰己验询山、天山西部及
店碑删,黄、淮流域和塔里木盆地达12℃至16℃,长江剃员乘以南达16℃至26℃。春季降水很少,
除江南地区产生一个范围相当广阔的春雨区外,其它地区仍是干旱少雨。
夏季
播报编辑
夏天夏季的主要特征是高温多雨。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广大地区7月气温在20 ℃至28℃。淮河流域以南,一般在28℃至30℃。吐鲁番盆地极端最高气温达48.9℃。青藏高原在10℃以下。夏季风来自热带海洋, 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在长江以南到南岭以北的地区以及新疆西北部山地,占全年降水量的40%以下,华北、东北大于60%,青藏高原大部分在70%以上。在宜昌以东、北纬26℃至34℃之间是梅雨区,一般 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期, 前后持续近一个月。这期间,阴雨连绵,并时常夹有暴雨和雷雨,总降水量可达300毫米。 台风对中国东南和南部沿海地区影响较大,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9.2次,多集中在7至9月份。登陆次数最多的是广东、台湾、福建三省,占中国台风登陆总数的88% 其中又以广东省为最多,约占全国台风登陆总数的40%。
秋季
播报编辑
秋天秋季是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气温与春季成相反方向变化,由暖变冷,10 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基本上与4月份相似。大兴安岭、天山以及青藏高原地区,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华北地区月平均气温在6℃至16℃之间。淮河、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在16℃至22℃之间。华南在22℃至24℃之间。降水量较少,除东南沿海、青藏高原东侧、秦岭以南及川黔地区占全年降水量的 30%以上外,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在15~20%之间。
冬季
播报编辑
冬天冬季是全年最冷的季节,1月又是冬季最冷的月份,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国土,平均气温在0℃以下。l 月等温线中的0℃等温线,大致通过淮河、秦岭一直向西延伸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然后穿过横断山脉到达西藏的林芝、德让宗。这条线以北地区,江河一般都冰冻。东北、西北以及大部分青藏高原,一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其中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阿尔泰山及藏北高原还在一20℃以下,大兴安岭以北在一30℃以下。中国的“北极村”漠河镇极端最低气温达一52.3℃。在0℃等温线以南地区,江河无冰冻期,只有飘雪现象。南岭以南地区都在10 ℃以上。台湾、海南岛南端及南海诸岛都在20℃以上。总之,中国冬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自南向北,随着纬度的增高逐渐降低,南北气温相差极大,达50℃以上。平均每向北增加一个纬度,气温递降1.5℃。
冬季蒙方高气压形成,同时海洋上出现了低气压,造成了冷空气向东向海流动的形势,因此,在秋冬之交、冬季和冬春之交,中国常受到寒潮的袭击。寒潮大致分三条路线进入中国:西路,由新疆东进,经河西走廊,沿青藏高原东侧南下,使西南、江南广大地区产生明显降温和大范围的阴雨天气,中路,经蒙古人民共和国进入中国,经河套、华北直抵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可越过南岭到达珠江流域,长江以北是大风降温天气,长江以南是雨雪天气;东路,源地在西伯利亚东北部或鄂霍次克海,有时经东北南下,越渤海、过华北平原直达两湖盆地,有时经日本海、朝鲜半岛、黄海南下,影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引起较长时间的阴雨风雪天气。冬季降水不多,中国普遍干旱少雨,只有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形成一条较为稳定的降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