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百年話劇史述

鎖定
《中國百年話劇史述》敍述了中國話劇的誕生、演變、發展的歷程。從16世紀中國人第一次目睹了西洋戲劇到20世紀初中西文化大碰撞催促了中國新劇的誕生,從1907年的第一部完整的中國話劇《黑奴籲天錄》到新時期的話劇舞台,時間跨度逾300年。把中國話劇的歷史作為一門綜合藝術的發展歷史加以研究和描述,即把話劇文學、話劇運動、舞台藝術、導演藝術和表演藝術納入話劇歷史的範圍。把話劇作為綜合藝術的整體發展的歷史給予考察和評估。對中國話劇的歷史發展理出了一些線索,揭示了一些有規律性的內涵。反映了中國話劇史學的研究的進展。對中國百年話劇發展作了一次歷史的總結。
中文名
中國百年話劇史述
外文名
One Hundred Years of Chinese Drama History
作    者
田本相 宋寶珍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1日
語    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538299953
出版社
遼寧教育出版社
頁    數
676 頁
開    本
16 開

中國百年話劇史述內容簡介

《中國百年話劇史述》着重於20世紀初至21世紀初這一百年來的中國話劇走過的歷程。在敍述祖國大陸話劇發展演變的同時,還記述了以往涉及不深的中國話劇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興衰歷程。針對過去史著中突出不夠的人物、劇作和每一個大的歷史階段和事件加以適當突出,給予專章敍述,以話劇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為中心勾勒出了中國話劇的百年滄桑。還配置了各個相關歷史時期的珍貴歷史圖片資料

中國百年話劇史述作品目錄

前言
第一編新劇的誕生
第一章新劇的誕生
第一節中國人眼中的西方戲劇
第二節戲曲改良與學生演劇
第三節春柳社在東京的演出
第二章新劇的興起
第一節王鐘聲與春陽社
第二節任天知與進化團
第三節春柳派演劇
第三章文明戲的興衰
第一節鄭正秋·新民社和“甲寅中興”
第二節一場關於文明戲的大討論
第三節文明戲的衰落
第二編“五四”新劇
第一章新舊劇之爭
第一節論爭的緣起
第二節激烈的論戰方式
第三節舊戲批判與新劇主張
第二章“五四”新劇的再生
第一節胡適與“易卜生主義”
第二節中國的“娜拉劇”
第三章宋春舫·國劇運動
第一節宋春舫及其戲劇主張
第二節餘上沅及其“國劇”主張
第三節依託民族資源,開展“國劇運動”
第四節反思“問題劇”,倡導現代戲劇
第四章中國話劇的奠基人之一——歐陽予倩
第一節早期話劇的回顧與總結
第二節從《潑婦》到《潘金蓮》
第三節桂劇改革和《忠王李秀成》
第四節從《桃花扇》到《黑奴恨》
第五章田漢與南國戲劇運動
第一節南國社的興起
第二節南國社的藝術追求
第三節探求人性的和諧
第四節謳歌生命的“愛”與“美”
第六章戲劇文學的確立
第一節郭沫若的《三個叛逆的女性》
第二節丁西林的幽默喜劇
第七章中國導演制的建立
第一節洪深和中國導演制的建立
第二節張彭春與南開新劇團
第八章中國現代主義戲劇
第一節與西方神秘戲劇的精神默契
第二節生命的焦慮與生命的哲學
第三節神秘與象徵的現代意韻
第四節中國神秘戲劇的藝術特徵
第九章中國女性戲劇的出現
第一節出走情結:反抗庸常,背離傳統
第二節至上的愛與幻滅的悲哀
第三節決死的心聲中的現代意味
第三編走向成熟
第一章民間戲劇的崛起
第一節藝術劇社和左翼戲劇家聯盟的成立
第二節蘇區的“紅色戲劇”
第三節話劇職業化的先驅——中國旅行劇團
第二章田漢的“轉向”及其創作
第一節田漢的“轉向”
第二節粗獷的呼號
第三節《回春之曲》和《復活》
第三章中國的莎士比亞——曹禺
第一節苦悶的靈魂
第二節《雷雨》是一首詩
第三節《日出》也是詩
第四節詭奇的《原野》
第四章夏衍的戲劇
第一節智者的痛苦
第二節直刺時政的《賽金花》和《秋瑾傳》
第三節詩化現實主義的傑作——《上海屋檐下》
第四節《法西斯細菌》和《芳草天涯》
第五章中國話劇的拓荒者——熊佛西
第一節“趣味説”及其喜劇理論
第二節喜劇創作的成就
第三節定縣農民戲劇實驗
第六章洪深和他的“農村三部曲”
第一節為農民伸張的《五奎橋》
第二節探索農民命運的《香稻米》
第三節百尺竿頭《青龍潭》
第七章李健吾的戲劇創作和戲劇批評
第一節勤奮的一生
第二節獨具一格的戲劇創作
第三節人性的現實的戲劇批評
第八章戲劇理論和批評
第一節關於戲劇批評
第二節中國現代戲劇理論的特點
第三節戲劇理論批評的兩個潮流
第四節學院派戲劇理論的薄弱
第九章現代派戲劇的衰落
第一節徐訐的“擬未來派劇”
第二節現代派戲劇的衰微
第四編在戰火中壯大
第一章抗戰時期的戲劇運動
第一節抗戰前期的戲劇運動
第二節抗戰後期的戲劇運動
第三節上海救亡演劇隊和抗敵演劇隊
第二章現實主義的深化
第一節宋之的和他的《霧重慶》
第二節吳祖光和他的《風雪夜歸人》
第三節於伶和他的《長夜行》
第三章曹禺戲劇創作的高峯
第一節曹禺創作的高峯——《北京人》
第二節《家》——改編的範例
第四章郭沫若的歷史劇及其史劇理論
第一節壯美的《屈原》
第二節“失事求似”的史劇理論
第五章歷史劇的興盛
第一節陽翰笙和太平天國史劇
第二節阿英的南明史劇
第三節姚克的《清官怨》
第六章喜劇的熱潮
第一節陳白塵和他的《升官圖》
第二節楊絳和她的風俗喜劇
第七章解放區的戲劇運動
第一節抗戰前期延安的戲劇活動
第二節八路軍和根據地的話劇活動
第三節話劇創作的成績
第八章台灣的戲劇運動
第一節台灣話劇的誕生
第二節1945—1949年的台灣話劇
第三節“反共抗俄”劇的沒落
第九章香港的早期話劇
第一節英人演劇和“白話劇”
第二節抗戰時期的戲劇運動
……
第五編新中國話劇
第六編非常時期
第七編新時期戲劇
後記

中國百年話劇史述作品影響

2015年2月,該書獲得“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 [1] 

中國百年話劇史述作品評價

浙江大學胡志毅教授評論本書:“《中國百年話劇史述》卻寫得比較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譬如,它在敍述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話劇的發展史之前,它用了幾個章節向讀者展示了那些‘遊移於整體之外的異質和片段’——即中國話劇的史前史,新劇以及文明戲的興盛和衰落。這些散落在整個話劇史之外的碎片也被編者細心拾起。這種苦心詣造顯示了編者試圖還原中國話劇史最初景觀的努力。也讓讀者對於整個中國話劇史有了一個鳥瞰的高度。”
中國傳媒大學周靖波教授評論本書:“這是一部頗有特色的史著。第一,它擺脱了過去話劇運動史加戲劇文學史的模式,還話劇是一門綜合藝術,從而試圖寫成一部話劇藝術史,在這方面是一個突破;第二,他們認為,一部中國話劇史,從某種意義上説,是一部接受外來戲劇思潮、流派和創作影響的歷史。第三,他們第一次將中國話劇從無到有的百年發展進程貫穿起來描述,企圖探尋其中的經驗教訓以及某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第四,他們第一次將港澳台的戲劇納入中國話劇史中,這將產生很好的政治影響;第五,可以看出,他們高度重視前人的研究成果,使他具有良好的學術品質。本書寫作頗有特點,文筆流暢,結構清爽,娓娓道來。另外,是重點突出,他們注重將戲劇史的精華凸現出來。”

中國百年話劇史述作者簡介

《中國百年話劇史述》是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中國話劇文學研究會總幹事田本相先生和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副所長、戲劇戲曲學博士宋寶珍女士共同編寫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