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發展與評價

鎖定
《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發展與評價》是2010年7月1日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殷劍峯。 [1] 
書    名
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發展與評價
作    者
殷劍峯
出版社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7月1日
頁    數
265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9522707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尺    寸
27.2 x 21 x 1.6 cm
重    量
721 g

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發展與評價作者簡介

殷劍峯,男,1969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金融產品中心主任,兼任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為中國金融學會理事、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曾榮獲第十二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和第五屆“胡繩青年學術獎”經濟學獎,主持和參與了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金融監管當局、金融機構和中國社科院贊助設立的多項重大研究課題,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金融評論》等國內一流學術雜誌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並著有專著和譯著多部。

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發展與評價內容簡介

《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發展與評價(2004~2009)》內容簡介: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促使中國居民告別了儲蓄唯一的“存摺時代”,邁入金融資產多元化、個性化的“理財時代”。方興未艾的中國理財產,品市場在經濟的繁榮與危機下起伏,日益增多的理財機構在追逐產品收益和抵禦投資風險中摸索。第三方將以獨立的評級、評價機制為您揭示“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的真實情形。

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發展與評價目錄

1 理財產品評價評級方法
1.1 理財產品的分類
1.1.1 銀行理財產品的分類
1.1.2 證券投資基金的分類
1.2 理財產品的固有指標
1.2.1 銀行理財產品的固有指標
1.2.2 基金理財產品的固有指標
1.3 理財產品的潛在風險
1.3.1 銀行理財產品的潛在風險
1.3.2 基金理財產品的潛在風險
1.4 理財產品的評價流程
1.4.1 銀行理財產品的評價流程
專欄1.1 期權定價模型發展歷程
1.4.2 基金理財產品的評價流程
1.4.3 理財產品評價的最優過程及其篩選
1.5 理財產品的評價指標和結果輸出
1.5.1 量化指標
1.5.2 星級排名
1.5.3 直觀展示
專欄1.2 K線圖的由來
1.6 理財產品評價制度原理
專欄1.3 風險值的定義及其釋義
1.6.1 風險調整收益的計算
1.6.2 風險調整收益計算中的靈敏度分析
1.6.3 理財產品投資者分類
1.6.4 理財產品分檔與評級
1.7 理財產品評價制度構想
1.7.1 外部評價制度的形式與功能
1.7.2 理財產品的評級系統與流程
專欄1.4 國際著名評級機構一覽
2 銀行理財產品總體發展情況
2.1 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發展態勢
2.1.1 銀行理財產品資產主類特點
專欄2.1 QDII的定義及產品簡介
2.1.2 銀行理財產品發行主體特點
2.1.3 銀行理財產品投資幣種特點
專欄2.2 銀行理財產品涉及幣種問題的四個環節
2.1.4 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類型
2.2 銀行理財產品運行特點
2.2.1 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方向不斷豐富
2.2.2 銀行理財產品結構類型日益精細化
專欄2.3 高端投資新貴——期酒
2.2.3 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合作模式的不斷演變
2.2.4 銀行理財產品流動性安排的靈活多變
2.2.5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控制、投資幣種和專屬產品
專欄2.4 投資組合保險策略分析
2.3 p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概述
2.3.1 2004年:利率類銀行理財產品一枝獨秀
2.3.2 2005年:利率類銀行理財產品為主,其他類型銀行理財產品為輔
2.3.3 2006年:北京銀行的違約事件理財產品獨具特色
2.3.4 2007年:新股申購類和QDII產品雙雄稱霸
2.3.5 2008年:商品類銀行理財產品的功與過
2.3.6 2009年:信貸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罪與罰”
2.4 中國銀行業理財產品市場發展趨勢、問題和政策建議
2.4.1 中國銀行業理財產品市場未來趨勢
2.4.2 中國銀行業理財產品市場發展的潛在問題
2.4.3 完善中國銀行業理財產品市場策略建議
3 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與評價
3.1 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發展總體評價
3.2 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發行主體分析
3.3 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資產類型及表現
3.3.1 2009年各類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的總體表現和星空圖分析
3.3.2 股票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3.3.3 商品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3.3.4 匯率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3.3.5 利率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3.3.6 信用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專欄3.1 龐氏騙局始末.
3.3.7 混合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3.4 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結構類型及表現
3.4.1 2009年人民幣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類型
3.4.2 2009年人民幣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比較
3.5 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期限結構及收益類型
3.6 到期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表現
3.6.1 到期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分類表現和零/負收益產品分佈
3.6.2 到期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前10名和後10名理財產品
4 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與評價
4.1 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發展總體評價
4.2 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發行主體分析
4.3 外幣銀行理財產品資產類型及表現
4.3.1 2009年各類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的總體表現和星空圖
4.3.2 各類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和K線圖
4.4 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類型及表現
4.5 外幣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結構和收益類型
4.6 到期外幣銀行理財產品表現
4.6.1 到期外幣銀行理財產品分類表現和零/負收益產品分佈
4.6.2 到期外幣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前10名和後10名
5 典型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設計和特點
5.1 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設計和特點
5.1.1 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中的期權結構設計
專欄5.1 別人家的蟑螂:大範圍股票期權醜聞
5.1.2 典型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案例分析及演變路徑
5.1.3 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的設計缺陷案例
專欄5.2 外匯理財產品的基石——風險控制
5.2 普通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設計和特點
5.2.1 外幣信貸類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渠道的拓寬
5.2.2 週末理財產品實現股票市場和理財產品市場的無縫銜接
5.2.3 “銀信政”和循環貸款類銀行理財產品發人深省
5.2.4 普通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化趨勢不斷加強
5.3 另類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特點
專欄5.3 黑天鵝事件的由來
專欄5.4 環保主題難掩零收益結局綠色結構性產品遇尷尬
附錄5.1 結構類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案例
附錄5.2 另類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案例
附錄5.3 銀行理財產品設計缺陷案例
6 銀行理財產品的到期收益和監管政策變化
6.1 到期銀行理財產品表現
6.1.1 到期銀行理財產品發行主體特點
6.1.2 到期銀行理財產品資產主類特點
6.1.3 到期銀行理財產品幣種分佈特點
6.1.4 到期銀行理財產品結構類型特點
6.2 到期銀行理財零/負收益產品評析
6.2.1 到期銀行理財零/負收益產品的特點
6.2.2 到期銀行理財產品產生零/負收益的原因
6.3 銀行理財市場監管政策的變化和特點
6.3.1 銀行理財產品零/負收益和高額負債下的“投資方向”限制“新規”
專欄6.1 從雙利存款看理財產品命名的誤區
6.3.2 城投債風險不斷暴露和銀行信貸產品“出表術”下的信貸監管“新規”
6.3.3 規避高額免費套利下的新股申購規則改革
附錄:到期銀行理財產品基本信息表
7 銀行理財產品的評價與排名
7.1 銀行理財產品發售動力評價與排名
7.2 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規模評價與排名
7.3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水平評價與排名
7.4 銀行理財產品安全性水平評價與排名
……
8 證券投資基金理財產品評價分析
9 證券公司理財產品研究報告
10 中國理財業的監督和若干法律問題探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