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與文化透視

鎖定
《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與文化透視》是2005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國恩 [1] 
書    名
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與文化透視
作    者
陳國恩 [1] 
類    別
文學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01月01日
ISBN
9787307044845 [1] 

目錄

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與文化透視內容簡介

本書是武漢大學文學院“紅燭”學術叢書之一。全書以整體的世界觀的視野探究20世紀中國文學的歷史與文化諸問題,論域包涵了中西文化及中西文化的關係,文學的民族化與社會轉型等。同時重新對一些作家、作品進行了分析與解讀。全書顯示出作者廣博的專業知識,敏鋭的藝術感悟力,紮實的理論素養。全書學理深邃,文采斐然。

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與文化透視目錄

第一章民族傳統與外來影響
第一節整體世界史觀和文學的民族化
第二節民族傳統與現代浪漫主義思潮
第三節五四文學的“自我表現”特徵
第四節接受西方影響:創造社模式
第五節俄蘇文學與20世紀中國文學
第六節“拉普”和中國左翼文學批評
第二章社會轉型與新文學發展
第一節從蘇曼殊到郁達夫:現代浪漫抒情小説的發展
第二節聞一多的“文化國家主義”及其轉向
第三節《故事新編》的“油滑”與文體自覺
第四節走向歷史唯物主義:巴人鄉土小説的創作歷程
第五節詩與劇的統一:郭沫若40年代的歷史劇
第六節《浮躁》《廢都》《高老莊》的精神症候分析
第七節知青小説:世紀末浪漫主義思潮的絕唱
第三章新詩風格與詩學建構
第一節新詩源頭的豐碑:《女神》
第二節應修人詩的牧歌風格
第三節馮至敍事詩中的現代意識
第四節“湖畔”與“新月”的情詩
第五節林徽因:遊走於多重文學思潮間
第六節聞一多的“生命詩學”觀
第七節新詩知性品格的建構
第四章學術爭鳴與理性批判
第一節中國的“自由”派文學
第二節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回顧與批判
第三節周作人思想蜕變問題再檢討
第四節舒蕪和七月派關係的歷史還原
第五節“歷史反思”應該具有歷史感
第六節中國現代文學為何較少深刻性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