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法制史

(2010年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中國法制史》是2010年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中國法制史
作    者
蒲堅
出版社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7月1日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4048754

中國法制史內容簡介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材:中國法制史(第2版)》主要內容包括:自夏商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各個朝代、歷史時期的法律思想、立法概況和主要制度。本書材料翔實,概念明晰,段落清楚,對生僻字加上注意與解釋,所引的古文史料儘可能地轉換為口語化的現代文。此外,本教材將《中國法制史學習指導》與《中國法制史案例教程》與之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便於學生利用所有的資源進行遠程開放學習。

中國法制史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夏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夏朝的建立和奴隸制國家與法的產生
第二節 法律的起源和夏朝的法律制度
第二章 商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商朝的建立及立法概況
第二節 刑事立法
第三節 婚姻家庭與繼承立法
第四節 司法機關和監獄
第三章 西周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西周的建立和奴隸制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節 宗法制、禮、立法指導思想
第三節 立法概況與法律形式
第四節 刑事立法
第五節 民事立法
第六節 婚姻、家庭和繼承立法
第七節 司法制度
第四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春秋時期的法律制度
第二節 戰國時期的法律制
第五章 秦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秦朝的建立及其鞏固統一的措施
第二節 立法指導思想與立法概況
第三節 行政立法
第四節 刑事立法
第五節 民事立法
第六節 經濟立法
第七節 司法制度
第六章 兩漢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漢朝的建立及皇帝制度理論化
第二節 立法指導思想
第三節 立法概況與法律形式
第四節 行政立法
第五節 刑事立法
第六節 民事立法
第七節 婚姻、家庭和繼承立法
第八節 經濟立法
第九節 司法制度
第七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立法概況
第二節 法律內容的主要發展
第三節 司法制度
第八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隋朝的法律制度
第二節 唐朝的法律制度
第三節 唐律的篇章結構
第四節 行政立法
第五節 刑事立法
第六節 民事立法
第七節 婚姻、家庭與繼承立法
第八節 經濟立法
第九節 《唐律疏議》的主要特點和歷史地位
第十節 司法制度
第九章 宋元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宋朝立法指導思想與立法概況
第二節 宋律的變化
第三節 元朝的法律制度
第十章 明清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明朝的立法及其法律形式
第二節 明律的主要特點
第三節 清朝的立法概況
第四節 清律的主要特點
第五節 明清法律對資本主義萌芽的摧殘
第六節 明清的司法制度
第十一章 鴉片戰爭後清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的基本情況和清政權
性質的變化
第二節 清末預備立憲
第三節 清政府的其他立法
第四節 司法制度
第十二章 太平天國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太平天國的主要立法
第二節 司法制度
第三節 太平天國法制的革命性和侷限性
十三章中華民國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南京臨時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二節 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三節 南京國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 新民主主義時期人民民主政權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工農民主政權的法律制度
第二節 抗日民主政權的法律制度
第三節 解放區人民民主政權的法律制度
再版後記

中國法制史作者簡介

蒲堅,字固之,號宜水,河北玉田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1949年9月人中國政法大學本科學習,1950年2月轉人中國人民大學本科法律系學習。1954年畢業到北京大學法律系從事教學工作至今。兼任中國法律史學會名譽理事,中國法制史研究會理事,海峽兩岸法律問題研究會理事,中國政法大學法制史研究所和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點導師組成員,教育部中國人民大學文科文獻信息中心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函授中心教學委員會委員,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學委員會法學學科委員兼中國法制史主講教師,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中國法制史學科考試委員等職。在校內外開設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行政立法史、經濟立法史、法律研究以及中國法制史史料學等課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