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

鎖定
《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是以養護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資源對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國家生態建設,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資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根據新階段、新時期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管理工作的要求,制定本綱要。
中文名
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
發佈單位
國務院

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背景介紹

我國海域遼闊,江河湖泊眾多,為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空間和生存條件。受獨特的氣候、地理及歷史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水生生物具有特有程度高、孑遺物種數量大、生態系統類型齊全等特點。我國現有水生生物2萬多種,在世界生物多樣性中佔有重要地位。以水生生物為主體的水生生態系統,在維繫自然界物質循環、淨化環境、緩解温室效應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豐富的水生生物是人類重要的食物蛋白來源和漁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1] 

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第一部分

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現狀
多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經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養護管理制度和措施。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相繼制定並組織實施了海洋伏季休漁、長江禁漁期、海洋捕撈漁船控制等保護管理制度,開展了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加強了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瀕危水生野生動物救護工作;環保、海洋、水利、交通等部門也積極採取了重點水域污染防治、自然保護區建設、水土流失治理、水功能區劃等有利於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的措施。
(二)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養護執法和監管體系。全國漁業行政及執法管理隊伍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依法履行漁業行業管理、保護漁業資源、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和水生野生動植物、專屬經濟區漁業管理以及維護國家海洋漁業權益等職能。環保、海洋、水利、交通等部門也根據各自職責設立了相關機構,加強了執法監管工作,為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組織保障。
(三)初步形成了與養護工作相適應的科研、技術推廣和服務體系。全國從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方面研究和開發的科技人員有13000多人。建立了全國漁業生態環境監測網和五個海區、流域級漁業資源監測網,對我國漁業資源和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狀況進行監測和評估,為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1]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不斷增長,水產品市場需求與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受諸多因素影響,我國水生生物資源嚴重衰退,水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部分水域呈現生態荒漠化趨勢,外來物種入侵危害也日益嚴重。養護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資源已經成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一)水域污染導致水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近年來,我國廢水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趨勢,主要江河湖泊均遭受不同程度污染,近岸海域有機物和無機磷濃度明顯上升,無機氮普遍超標,赤潮等自然災害頻發,漁業水域污染事故不斷增加,水生生物的主要產卵場和索餌育肥場功能明顯退化,水域生產力急劇下降。
(二)過度捕撈造成漁業資源嚴重衰退。我國是世界上捕撈漁船和漁民數量最多的國家,由於長期採取粗放型、掠奪式的捕撈方式,造成傳統優質漁業品種資源衰退程度加劇,漁獲物的低齡化、小型化、低值化現象嚴重,捕撈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明顯下降。
(三)人類活動致使大量水生生物棲息地遭到破壞。水利水電、交通航運和海洋海岸工程建設等人類活動,在創造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對水域生態也造成了不利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條件不斷惡化,珍稀水生野生動植物瀕危程度加劇。 [2] 

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第二部分

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科技創新,完善管理制度,強化保護措施,養護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資源,全面提升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管理水平,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

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統籌協調的原則,處理好資源養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科學養護要與合理利用相結合,既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建設發展的大局,又通過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增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能力,做到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科學調度、配置和保護水資源,強化節約資源、循環利用的生產和消費意識,在儘可能減少資源消耗和破壞環境的前提下,把保護水生生物資源與轉變漁業增長方式、優化漁業產業結構結合起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實現漁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促進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資源保護相統一。
(二)堅持整體保護的原則,處理好全面保護與重點保護的關係。將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納入國家生態建設的總體部署,對水生生物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進行整體性保護。同時,針對水生生物資源在水生生態系統中的主體地位和不同水生生物的特點,以資源養護為重點,實行多目標管理;在養護措施上,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分階段、有步驟地加以實施。
(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處理好系統保護與突出區域特色的關係。根據資源的區域分佈特徵和養護工作面臨的任務,分區確定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方向與措施:近海海域以完善海洋伏季休漁、捕撈許可管理等漁業資源管理制度為重點,保護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資源;淺海灘塗以資源增殖、生態養殖及水域生態保護為重點,促進海水養殖增長方式轉變;內陸水域以資源增殖、自然保護區建設、水域污染防治及工程建設資源與生態補償為重點,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的完整性。
(四)堅持務實開放的原則,處理好立足國情與履行國際義務的關係。在實際工作中,要充分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階段,立足於我國人口多、漁民多、漁船多、資源承載重的特點,結合現有工作基礎,制定切實可行的保護管理措施。同時,要負責任地履行我國政府簽署或參加的有關國際公約和規定的相應義務,並學習借鑑國外先進保護管理經驗。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