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

鎖定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China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ssociation,CMSA)是氣象部門成立的第一個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於2015年5月13日正式成立。 [1] 
據2024年4月協會官網數據,協會有540家會員單位,16個分支機構,1個代表機構,1個專家委員會,3個工作委員會,53位專家委員會專家。 [12]  [15] 
中文名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
外文名
China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ssociation
簡    稱
CMSA
主管單位
中國氣象局
登記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屬    性
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社團地址
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46號中國氣象局北區26號樓
創辦時間
2015年5月13日
社會信用代碼
51100000717841130Y
現任領導
會長:許小峯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歷史沿革

2013年11月,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成立氣象服務社會管理籌備工作組,全面啓動氣象服務社會化管理體制改革工作。12月,氣象服務社會管理籌備工作組赴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調研,瞭解成立氣象社團組織的條件、流程等相關要求,並確定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作為氣象社團組織牽頭髮起單位的可行性。同時,籌備工作組領導先後赴中國標準化協會、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開展調研,瞭解國家相關部門社會管理工作基本經驗,探索行業協會工作運行機制。
2014年1月8日,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籌建工作溝通會在公共氣象服務中心315會議室召開,會議正式通過成立“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籌備工作組”。1月17日,協會籌備工作組擬定了協會章程、協會籌備期工作方案和協會組織機構方案,向中國氣象局正式提交《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關於籌備成立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的請示》,正式啓動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籌建工作。4月4日,中國氣象局正式下發《中國氣象局關於同意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籌備成立的批覆,同意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籌備成立。4月16日,籌備工作組召開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籌備成立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決定,由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國家氣象中心、風雲氣象科技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華風氣象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雲氣象科技集團公司、北京維艾思氣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氣象服務中心、吉林省藍天氣象信息諮詢服務中心、江蘇省氣象服務中心、安徽省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山東省氣象服務中心、廣東省氣象服務中心、深圳市氣象服務中心、重慶唯勝氣象信息有限公司、甘肅麥克氣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昆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雙順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南京信大氣象科技有限公司共18家單位作為協會發起人,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共同發起成立協會。
2015年3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審核同意,民政部發來批覆《民政部關於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籌備成立的批覆》,同意協會籌備成立。4月8日,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會議表決通過協會章程,選舉產生協會領導機構和第一屆理事會。5月5日,中國氣象局批覆同意協會成立登記。5月13日,民政部下達《關於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成立登記的批覆》,准予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成立登記。10月23日,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啓動運行大會暨氣象服務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標誌着協會進入正式運行階段。 [1] 
2020年,根據中央和國家關於加強社團組織建設和改革指示精神,完成脱鈎任務,中國氣象局依法對協會進行業務指導和行業監管。 [14] 
2021年7月29日,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及領導班子。 [13] 
2024年5月25日,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氣象與醫療建康專業委員會成立。 [16]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組織體系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機構設置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組織機構圖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組織機構圖
  • 最高權力機構
會員代表大會是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其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二)決定協會的工作目標和發展規劃;(三)制定和修改會員代表、理事、常務理事、負責人產生辦法,報黨建領導機關備案;(四)選舉和罷免理事、監事;(五)制定和修改會費標準;(六)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七)決定名譽職務的設立;(八)審議監事會的工作報告;(九)決定名稱變更事宜;(十)決定終止事宜;(十一)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 執行機構
理事會
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協會開展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理事會的職權是:(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二)選舉和罷免常務理事、負責人;(三)決定名譽職務人選;(四)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負責換屆選舉工作;(五)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六)決定會員的吸收和除名;(七)決定設立、變更和終止分支機構、代表機構、辦事機構和其他所屬機構;(八)決定副秘書長、各所屬機構主要負責人的人選;(九)領導協會各所屬機構開展工作;(十)審議年度工作報告和工作計劃;(十一)審議年度財務預算、決算;(十二)制定信息公開辦法、財務管理制度、分支機構管理辦法等重要管理制度;(十三)決定協會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的考核及薪酬管理辦法;(十四)提出協會終止動議;(十五)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常務理事會
協會設立常務理事會。在理事會閉會期間,常務理事會行使理事會第一、四、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項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 [2] 
  • 秘書處
協會秘書處設綜合管理部(傳媒中心、國際合作部)、會員部(會展部)、發展研究部、諮詢評價部(行業自律中心)和培訓科普部(培訓中心)五個部門,負責協會日常工作的組織和管理。 [1] 
  • 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協會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是協會的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資格。 [2] 
分支機構、代表機構一覽表
分支機構
防雷安全分會
氣象傳媒專業委員會
氣象裝備專業委員會
能源氣象專業委員會
旅遊氣象專業委員會
應急預警專業委員會
預算財務專業委員會
氣候可行性論證委員會
科普專業委員會
農業氣象專業委員會
人工智能技術委員會
碳匯與生態價值評估技術委員會
綜合減災技術委員會
人工影響天氣專業委員會
地球系統社會觀測及氣象信創專業委員會
氣象金融保險專業委員會
雷達氣象水文技術委員會
氣象科技與信息教育專業委員會
/
/
代表機構
東盟國際合作辦事處
/
/
/
資料來源: [12]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組織會員

  • 範圍與條件
協會的會員為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應為依法成立的從事氣象產業、儀器裝備製造、氣象預報服務、氣象災害防禦、人工影響天氣、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等氣象及相關領域的企事業單位、高校科研院所和社會團體;個人會員應是在氣象服務及相關領域取得重要成果,行業內具有較高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專業人士。
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自願申請加入協會:(一)擁護協會的章程;(二)有加入協會的意願;(三)在氣象服務業務、科研或應用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影響。
  • 權利與義務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一)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二)對協會工作的知情權、建議權和批評權、監督權;(三)參加協會舉辦的活動和獲得協會服務的優先權; (四)通過協會向有關部門反映意見和建議的權利;(五)對協會給予的紀律處分有聽證、陳述和申辯的權利;(六)要求協會維護其合法權益不受損害的權利;(七)會員代表大會決議規定的其他權利;(八)自由退會的權利。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一)遵守協會的章程和各項規定;(二)執行協會的決議;(三)維護協會的合法權益和聲譽;(四)積極參加協會組織的活動,完成協會交辦的工作;(五)向協會反映情況,按規定提供有關資料;(六)按規定交納會費;(七)服從協會的監督與管理,接受檢查與協調。 [2]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業務資產

  • 業務範圍
(一)宣傳、貫徹黨和國家關於氣象事業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組織開展氣象服務工作。
(二)開展行業統計調查,採集、整理、分析併發布行業信息,發佈相關行業年度發展報告等。
(三)協助政府主管部門制定行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有關法律法規,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四)組織制定併發布團體標準,推動標準規範實施。
(五)履行社會責任,維護會員和行業企業的合法權益,反映會員和行業企業的訴求。
(六)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維護氣象產業市場秩序,依據相關標準規範,開展氣象服務及相關領域質量、效益、效果評價,開展氣象企事業單位能力評價、信用評價,開展氣象儀器、產品的質量評價和認證,以及氣象科學技術論證工作,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助力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七)組織開展行業人才培養、教育培訓;經有關部門授權或委託,組織開展專業職稱評審等工作。
(八)通過提供信息、諮詢等服務,為行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九)創建生態氣象服務品牌,對生態氣象發展戰略進行可行性研究和技術諮詢服務。
(十)搭建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平台,組織舉辦行業展會、論壇及交流研討活動。
(十一)推動行業創新和技術進步,依法依規開展氣象服務科學技術獎勵,促進成果轉化。
(十二)開展氣象科學技術普及、教育、宣傳與推廣活動;依據有關規定,編輯出版行業書刊及影像資料,加強行業政策、行業發展宣傳。
(十三)開展其他與協會宗旨有關的業務工作。
  • 經費來源
(一)會費;(二)捐贈;(三)政府資助;(四)在核準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提供服務的收入;(五)利息和投資收益;(六)其他合法收入。 [2]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建設成就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活動交流

  • 全國氣象旅遊專題展
2022年9月19日,由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主辦的首屆全國氣象旅遊專題展暨第四屆中國天然氧吧文化旅遊節在桂林正式開幕。此次氣象旅遊展展區面積將近600平米,全國近23個省市縣(區)地區參展。展區集合兩大主題展和攝影展,分別為全國氣象旅遊專題展、“中國天然氧吧”文化旅遊節和氣象萬千·天氣氣候景觀攝影展,集中展示了避暑、避寒等氣候康養資源,雲海霧凇、彩虹瀑布、冰泡冰雪等天氣氣候景觀資源,“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綠色發展優秀示範案例以及地方特色優質農產品,賦能氣象文旅,發展生態文旅,催生綠色產業發展新業態。 [7] 
  • 風雲際會 · 協會年會
2020年12月18日至19日,風雲際會·中國氣象服務協會2020年會暨第二屆氣象產業(中國氣象谷)發展大會在南京召開。年會以“打造中國氣象產業2.0”為主題,圍繞打造氣象產業升級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氣象科技進展與展望內容等共話產業發展。該屆風雲際會頒發了首屆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科學技術獎,年會舉行了氣象各領域2020年度信用等級評價結果發佈儀式。此外,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科普委員會、防雷減災委員會、應急預警委員會、農業氣象委員會、預算財務委員會分別組織召開分論壇,共同聚焦專業領域最新發展趨勢。 [5]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2020年會暨第二屆氣象產業發展大會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2020年會暨第二屆氣象產業發展大會
  • 中國—東盟博覽會氣象裝備和服務展
2019年9月21日至24日,由中國氣象局主辦,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共同協辦的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氣象裝備與服務展在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主題為“發展海洋氣象科技 ,服務一帶一路戰略”;該屆展會共吸引了來自中國氣象局各業務單位、中國國內科研院所、企業及高等院校等近40家單位組團參展。 [6] 
中國—東盟博覽會氣象裝備和服務展 中國—東盟博覽會氣象裝備和服務展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學術期刊

《氣象產業與經濟諮詢》由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發展研究部、中國氣象事業發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合作創辦,以不定期形式發佈;期刊以服務氣象行業和產業發展為宗旨,收集、整理、分析中國國內外氣象產業發展相關資訊,包括髮展規模、領域、種類、特色、科技水平、效益、影響、問題等,形成正式報告,為中國氣象局和相關部門深入瞭解氣象產業發展情況、完善氣象社會管理、引領全行業協調發展提供諮詢服務和決策參考,也為各社會企業深入瞭解中國氣象產業發展狀況、拓展氣象產業發展思路、把握氣象產業發展定位提供參考。 [8]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人才培養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獎項設置

  •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科學技術獎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科學技術獎由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發起、設立並主辦,授予在氣象服務業務和產業領域從事科技工作,其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轉化和推廣應用,產生可觀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傑出組織和個人。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科學技術獎分為人才類和成果類。其中人才類包括風雲成就獎和風雲人才獎,成果類包括氣象技術發明獎和氣象科技創新獎。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科學技術獎每年評選一次。 [3] 
截至2024年3月27日,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科學技術獎已成功組織四屆,先後共有8人獲風雲成就獎,29人獲風雲人才獎;期間還頒發了33項氣象技術發明獎,85項氣象科技創新獎。 [4]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培訓教育

2022年11月29日至30日,由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主辦,北京彩虹天通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為期兩天的氣象科普講師培訓正式開幕。此次培訓圍繞氣象科普工作理論與實踐、氣象科普創新發展等內容,以專家線上講座、交流研討等形式為主,科普試講、答卷考試為輔。 [9]  [11] 
2021年5月18日至19日,由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和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人工智能技術委員會主辦,寧波銀行北京分行協辦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氣象領域應用培訓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此次培訓邀請到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中國科學院地理所、武漢大學、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華風氣象傳媒有限公司、百度、華為、航天宏圖等10位專家為全國各地近80位來自氣象部門、高校、企事業的學員授課。 [10] 
人工智能技術在氣象領域應用培訓會 人工智能技術在氣象領域應用培訓會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文化傳統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形象標識

  • 會徽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徽以祥雲花紋圖案為設計視覺元素。 [1] 
會徽 會徽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精神文化

  • 宗旨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服務行業,服務會員,促進形成中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管有力的氣象市場體系,致力於中國氣象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2]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會長
許小峯
副會長
孫健、李海勝、趙立成、魏彩英、李麟、王曉輝、戴躍偉、何建新、王宇翔、馮鍵、陳琦、邵宗有
秘書長
屈雅
資料來源: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