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氣象局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

鎖定
中國氣象局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CMA. Key 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Sounding -KLAs)成立於2005年,依託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建設,是中國氣象局首個依託高校建立的重點開放實驗室,也是國內唯一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 [2] 
中國氣象局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是圍繞國家氣象事業發展目標和大氣探測技術發展需求,針對制約現代氣象探測業務發展的重大關鍵科學技術問題開展研究。是中國氣象局氣象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力量;是在大氣探測業務技術領域組織高水平氣象探測科技研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開展學術交流的科研及成果轉化基地;是在大氣探測技術領域搭建開放、合作、先進的人才培養平台,促進科研和人才培養團隊建設,開展高水平人才培養的人才培養基地。 [1-2] 
中文名
中國氣象局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
外文名
CMA. Key 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Sounding -KLAs
成立時間
2005年
機構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學府路一段24號
主管部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簡    稱
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
依託部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大氣探測學院)
機構特點
國內唯一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氣象局首個依託高校建立的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氣象局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機構簡介

中國氣象局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CMA. Key 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Sounding -KLAs)是中國氣象局首個依託高校建立的重點開放實驗室,也是國內唯一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重點圍繞國家和中國氣象局的科技發展方針和戰略目標,面向氣象科技發展需求和國際科技前沿,針對學科發展前沿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針對制約現代氣象業務發展的重大關鍵科技問題,在優勢領域開展創新性研究和技術集成,吸引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氣象科技成果業務轉化,為提高現代氣象業務水平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1-2] 

中國氣象局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研究方向

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重點開展擴展氣象雷達探測功能、提高氣象雷達觀測能力的研究;
在氣象觀測儀器方面,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推進儀器國產化為目標開展研究;
在綜合觀測資料應用方面,着力開展觀測資料的質量控制、數據融合、氣象觀測產品算法、設備監控等方面的研究;
在衞星遙感方面,開展氣象衞星遙感正演、反演和應用的研究;在雷電監測方面,重點開展防雷檢測新技術、雲閃探測設備的研究。 [2] 

中國氣象局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科研隊伍

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實驗室長期從事氣象探測技術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堅持與行業企業深度融合的教學、科研模式。實驗室現有固定研究人員68人,流動研究人員20人,其中有27人具有1年以上的行業和企業工作經驗,熟悉行業、企業和氣象防災減災國家戰略需求。擁有一支大氣探測技術國家級教學團隊、首批全國氣象教學團隊。 [2] 

中國氣象局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社會影響

實驗室研發的艦載雷達氣象終端軟件系統,率先在我國首艘航母上使用;研究的衞星反演理論研究成果應用於國家重點工程“風雲3號”氣象衞星系統。研製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觀測儀器30多種,覆蓋氣象雷達、地面觀測、人影作業和雷電監測等所有氣象觀測業務領域,眾多產品實現氣象觀測儀器的國產化,研製了雷達核心組件標準信號處理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內市場佔有率近70%;地面氣象觀測集成系統應用佔國家級觀測台站超60%;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研製出適合我國龍捲風探測的高時空分辨雷達。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