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

鎖定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是中國民主同盟主管的機構。 [2] 
中文名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
主管單位
中國民主同盟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組織概況

中國民主同盟 中國民主同盟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是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沿革

民盟於1941年3月19日在重慶秘密成立,當時的名稱是“中國民主政團同盟”。
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召開全國代表會議,決定將名稱改為“中國民主同盟”。
1947年3月,中國民主同盟在河南大學建立民盟河南支部,1954年7月3日召開開封市第一次盟員大會,選舉產生民盟開封市委第一屆委員會 [1] 
自1954年至2006年全市共召開十一次盟員大會和盟員代表大會。第一次盟員大會於1954年7月3日召開,推選杜孟模為主委,崔進平為副主委。
第二次盟員大會於1957年2月6日召開,推選委員17人,候補3人,推選任訪秋為主委,崔進平、王文先、鄭子楨為副主委。
第三次盟員大會於1959年2月12日召開,選舉錢天起為主任委員,崔進平、朱伯俊為副主任委員。第四次盟員大會於1963年5月25日召開,選舉17位委員推選錢天起為主任委員,崔進平、朱伯俊為副主委。文化大革命期間,民盟市委停止活動。
1980年7月23日,第五次盟員大會召開,推選常委11人,推選任訪秋為主委,張明旭、武柏林、王文先、李運乾為副主委。
第六次盟員代表大會於1984年6月3日召開,推選常委15人推選任訪秋為主委,武柏林、張明旭、王文先、李運乾、葛洪、劉武楊為副主委。
第七次盟員代表大會於1988年7月24日召開,選舉委員35人,常委16人,選舉王漢瀾任主委,劉武楊、葛洪、楊紹文、王威、梁蔚萱任副主委,楊紹文兼秘書長,任訪秋為名譽主委。
第八次盟員代表大會於1992年5月24日召開,選舉委員30人,選舉王漢瀾為主委,劉武楊、楊紹文、王威、易啓祥、郭萍為副主委,郭萍兼秘書長,任訪秋為名譽主委。
第九次盟員代表大會於1997年4月25日召開,選舉委員29人,選舉丁承運為主委,李賢臣、姚振興、嶽佑申、馬同森為副主委,嶽佑申兼秘書長,名譽主委為王漢瀾。
第十次盟員代表大會於2001年9月26日召開,選舉委員18人,選舉李賢臣為主委,馬同森為副主委。第十一次盟員代表大會於2006年9月14日召開,選舉委員20人,馬同森當選為主任委員,孫先科、黃慶星、劉海潮當選為副主任委員, 黃慶星兼秘書長。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民盟第十四屆委員會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第十四屆委員會 [4]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第十四屆委員會主委劉海潮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第十四屆委員會主委劉海潮
主委 劉海潮
副主委 郭興方 馬慧萍 黃慧慧 許娜
秘書長袁紅麗
委員:(按姓氏筆畫為序)
牛 傑 、毛磊傑 、 田柯 、 朱躍峯 、劉冉 、 孫龍超 、李博 、 李志軍 、楊慧 、 陳威 、 龐航宇 、 拜波 、韓志強 、 謝冬梅 、 翟秋敏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第十四屆委員會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第十四屆委員會 [5]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直屬支部

開封民盟現有基層委員會1個,總支委員會7個(總支委員會下設有支部、小組),支部6個,盟員總數為707人,中上層人士佔99%。開封市盟員中現有全國政協委員1人,省人大代表1人,省政協委員3人(其中常委1人),市人大代表1人(其中常委1人),市政協委員22人(其中副主席1人、常委6人)。民盟開封市委員會下設5個專門工作委員會(學習教育工作委員會、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經濟與法制工作委員會、婦女工作委員會和老年工作委員會)。民盟開封市委機關設有三個科室(辦公室、組宣科和社會服務部)。
民盟開封市直屬一支部 民盟開封市直屬一支部 [8]
開封市政協委員、民盟市委委員、民盟經濟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民盟開封市直屬一支部主委主任委員毛磊傑 [6-7]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參政議政

民盟開封市委會在中共開封市委領導下,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職能,參加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進行參政議政活動,部分盟領導和盟員還參加地方政府工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開封做出自己的貢獻。據2009年不完全統計盟員當選歷屆省人大代表29人,市人大代表77人,歷屆全國政協委員1人,省政協委員50人,市政協委員152人。
當選為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的盟員,參加歷屆人大、政協會議、政府委員會議,參與有關貫徹執行黨與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及確定地方大政方針的協商、討論和決策。對開封市各方面的工作積極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和議案,得到各級黨政領導部門重視,有的經會議討論做出決議或被採納付諸實施。20世紀50年代盟市委就教學質量、學生學習負擔過重,有些單位對知識分子信任、支持不夠等方面的問題,先後分別整理出書面意見、建議,作為政府協商材料,並分別報送盟總部和盟省委,供全國政協和省政協參考。在六十年代初,92名盟員曾提出1300多條“整改”意見,內容涉及中共的方針政策、黨政領導的思想作風、學校學制、教材教法改革、羣眾生活福利、精簡機構等諸多方面,均經盟組織向市黨政領導作了反映。
新時期經濟體制改革開始以後,教育改革提上日程,盟市委對教育改革開展調查研究工作,並在政協會議上對教育計劃和教育體制改革提出了意見。為搞好本市中學的教育改革,盟市委於1982年12月與市政協教育工作組聯合召開了中學教育改革座談會,就辦學指導思想、領導體制、現行學制、城市中等教育結構、教材教法、教師隊伍、學生質量以及學校管理等方面,發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張,會後整理出書面材料,轉送有關部門,供採納參考。1983年12月,盟市委為調查研究如何提高教育質量問題,召開部分校長、教導主任和教師參加的座談會,通過座談討論,從指導思想、落實政策、調動教師積極性、加強教研工作的領導、調整和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離退休等五個方面提出改革建議。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盟市委及其當選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成員,在人大、政協會議上,或平時向黨政領導及有關部門,提出了不少協商意見和建議,起到了多黨合作,共商國家大事的作用。市七屆人大代表、市四屆政協委員、盟市委委員陸繼憲,在市人大、政協會上提出的提案、意見和建議較多,於1983年6月榮獲中共開封市委、開封市政府命名的“獻計獻策積極分子”光榮稱號。
1986年至2004年開封市民盟界別的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提出提案、議案、建議1500餘件。其中,1993年,盟員曾廣提出的《在龍亭區建立小手帕廠生產旅遊紀念品》的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1994年省“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市民盟主委王漢瀾領銜提出的《關於我省血源管理應儘快立法》的議案,受到省衞生廳高度重視,該議案獲得省優秀議案獎。1994年市“兩會”期間,以盟市委集體名義提出的《河南大學蘋果園生活區東西幹道路面極待整修》提案,市政府立即採取了措施,當年3月開工,9月完成了道路修建。1994年盟市委被評為優秀集體提案先進單位。1995年,盟市委在政協全委會上的書面發言材料《關於發展我市集體工業企業的意見和建議》被列為重點;《關於中、小學及幼兒園的合理規劃和佈局》的提案被列為市重點提案。
2000年以來,民盟副主委馬同森教授先後在市人大會議上提出的《充分發揮我市旅遊及文物資源優勢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立足可持續發展觀點,綜合分析城市功能,實施綠、潔、暢、美工程,創建文明旅遊城市》、《治理人文環境,加強道德建設,規範市民行為,創建文明城市》、《借鑑海爾經驗,打造與時俱進的機關文化,建設高效一流的政府機關》、《關於大力實施“名牌戰略”,加速我市產業換代升級的建議》等5項議案(或建議)均被評為開封市優秀議案(或建議)。這些議案和建議的實施,有力的促進了我市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2007年馬同森同志被評為開封市優秀人大代表。民盟市委主委馬同森同志為省政協全會撰寫6份大會發言材料,均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在市政協八屆五次會議上,盟員黃慶星同志提出的《提倡農村使用沼氣,發展綠色農業》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2006年以來,在市政協全會上民盟開封市委集體提出的《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節約型社會》(執筆人:馬同森)、《實施科教興汴戰略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執筆人:許娜)、《關於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我市教育均衡發展》(執筆人:趙國權)、《大力推進廉租房建設 確保低收入家庭住有其所》(執筆人:毛立羣)等4件提案榮獲市級優秀提案獎。
民盟開封市委和盟員中的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調研活動,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力依據。1986年,馬超然同志聯合十餘位離退休校長、教師,深入郊區回回寨小學,從學校管理到教學方法全面進行幫助,使這所學校從落後單位一躍而為先進。1991年5月24日,盟市委組織人員在前往朱仙鎮,為修復岳飛廟提供藝術塑像技術服務。5月30日,盟市委社會服務部舉辦了較大規模的“產品出口、技術人員出國考察”洽談會,我市軸承廠、針織廠、煙廠、皮鞋廠等30個廠家主要負責人蔘加了洽談。1993年盟市委在《開封盟務簡訊》上開辭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專欄,並組織全市盟員參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專場報告會。11月,組織人員前往河南大學、開封高中、回民中學和化肥廠中學等院校,就教育經費、管理體制、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的內容進行調研。
1994年,科技工作委員會向有關部門報送了《利用石膏型鑄銅工藝技術開發我市旅遊紀念品》的科研課題;教育工作委員會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了《創建民辦科技中專,為發展我市經濟培養專門人才》的可行性報告。1999年10月,為了使代表開封的特色工藝品北宋官瓷儘快得到發展,市盟科技經濟工作委員會二十餘人來到開封何氏北宋官窖進行了調研。2004年“兩會”期間,民盟界別的市政協委員積極開展書寫提案友誼比賽,該事蹟被《開封日報》予以報道。6月份,參加市政協組織的關於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的調研,並寫出調研報告《實施工業強市戰略需要造就一支職業化企業家隊伍》。民盟市委李賢臣多次帶隊參與市政協組織的關於開封市工業、農業等方面24個專題調研,並帶隊視察蘭考洪澇災區,慰問災民。
2008年,盟市委積極響應民盟中央的號召,積極開展“農村教育燭光行動”,在民盟河南省委和通許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通許縣練城鄉建成了河南省第一所民盟燭光小學----楊莊民盟燭光小學。改善了辦學條件,優化了辦學環境,提高了教學教育質量,受到了當地人民羣眾的讚揚。民盟開封市委將長期支持和幫助學校的建設與發展,把楊莊民盟燭光小學辦成一所具有示範作用的人民羣眾滿意的優秀學校。 民盟中央李重庵副主席,社會服務部郭勇部長、民盟河南省委領導曾多次來開封調研並指導工作,對民盟開封市委開展“燭光行動”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盟訊融媒

盟訊融媒 盟訊融媒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2024年工作要點

2024年2月1日,民盟開封市委員會在市政協六樓常委會議室召開2024年盟務工作會議。民盟中央委員、開封市政協副主席、民盟市委會主委劉海潮,民盟市委會副主委郭興方、馬慧萍、黃慧慧、許娜,秘書長袁紅麗出席會議。民盟市委委員、各基層組織主委、專委會主任、內設機構負責人、監督委員會委員以及骨幹盟員共60餘人參加會議。
會議印發了《民盟開封市委員會2024年工作要點》,對榮獲2023年度盟務工作“五星支部”“模範集體”“優秀集體”的基層組織和“優秀盟員”進行表彰,並對“鄉愁工程”“民盟書畫展”“籃球邀請賽”“主題教育文藝演出”等專項工作中的突出貢獻者和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
劉海潮對民盟各基層組織與廣大盟員表示衷心感謝,並就做好2024年盟務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識。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認真學習中共二十大、民盟十三大精神,夯實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二是圍繞中心大局,提升履職水平。深入開展調研,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參政議政成果;持續推進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擦亮“民盟鄉愁工程”“燭光行動”“愛心書屋”“黃絲帶幫教”等社會服務品牌。三是突出目標導向,加強自身建設。要以建設高質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為目標,紮實推進自身建設,突出質量優先,穩步推進組織發展。同時,希望各基層組織、各專委會、內設機構能夠認真領會會議精神,深入學習,把握實質,做好各項工作,進一步提升基層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影響力,助推開封民盟各項工作再創佳績,為開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中勇做開路先鋒貢獻民盟智慧和力量。 [3]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盟員之家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五星支部“盟員之家”
2023年6月29日,民盟開封市直屬一支部“盟員之家”舉行揭牌儀式,民盟中央委員、開封市政協副主席、民盟市委會主委劉海潮,開封市政協常委、民盟市委會專職副主委許娜,民盟中央美術院開封分院副院長劉文海、許勝建出席儀式,民盟開封市直屬一支部主委毛磊傑、委員李全永以及支部盟員參加活動。
儀式開始前,劉海潮一行參觀了直屬一支部“盟員之家”的陳列布置,毛磊傑介紹了直屬一支部自成立以來開展的各項工作以及盟員之家的建設情況。
揭牌儀式上,劉海潮、毛磊傑、劉文海、許勝建共同為“盟員之家”揭牌。
劉海潮對民盟開封市直屬一支部成立以來的各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盟員之家”的成立表示祝賀。同時,希望直屬一支部能以此次“盟員之家”揭牌為契機,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自身建設,強化責任擔當,深入開展“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徵程”主題教育,充分發揮好“盟員之家”在盟員思想交流、能力提升、精神歸屬、情感關懷等方面的紐帶作用,將“盟員之家”打造為支部盟員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厚情誼、共同進步的重要平台,切實提升盟員歸屬感,增強組織凝聚力。 [2]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地理位置

中國民主同盟開封市委員會地址:開封市龍亭區金明大道196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