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

(賈磊磊執導的紀錄片)

鎖定
《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是由賈磊磊執導的電視紀錄片,最終完成50集。2008年8月11日在CCTV-6率先首播31集。 [3] 
該片是國內第一部系統記錄武俠電影人物的電視紀錄片。該片以“口述歷史”的方式展現了半個世紀以來,中國武俠電影的發展歷程和演變軌跡。數不盡的武俠電影經典,道不盡的武俠影人滄桑。專題片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歷經四年傾情打造,將武俠電影創作歷程中,對中國武俠電影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主創訪談、片場真實記錄和電影影像資料相結合,真實再現昔日武俠電影創作的客觀風貌。中國武俠電影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在回顧與追憶中得以淋漓盡致地呈現。 [1] 
中文名
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
外文名
Chinese martial arts film character
首播時間
2008年08月11日
集    數
50 集
出品公司
央視特別節目
首播頻道
CCTV-6
產    地
中國大陸
總導演
賈磊磊
年    份
2008
類    別
人物紀錄片
作    曲
孫川

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緣起宗旨

中國的武俠電影以其無可比擬的武藝和神藴,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世界電影界的垂青,並且已經成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標誌性作品被人們普遍認可,為中國電影贏得了眾多榮譽,為繁榮中國電影產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除了法國、美國、香港拍攝了紀錄武俠電影拍攝的紀錄片外,作為中國武俠電影的誕生地,至今沒有一部全面紀錄我們武俠電影人物的電視紀錄片。為了紀錄中國武俠電影藝術創作的歷史進程,梳理中國武俠電影創作的發展軌跡,總結中國武俠電影的創作的寶貴經驗,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製作了一部50集的紀錄武俠電影著名人物的大型專題紀錄片《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

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規模結構

《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以名人訪談、片場真實紀錄和電影影像資料為主體內容。反映武俠電影藝術創作的真實過程。探討武俠電影創作、製作過程中,導演、動作導演、武術指導、演員、武師等實施拍攝經驗的總結。採訪人物包括內地、香港、台灣相關導演、動作導演及動作演員。每個人物為一集,一集為35分鐘。參與此片創作的核心成員都是具有多年武俠電影研究經歷和標誌性成果的專家和有志於中國武俠電影研究的博士、碩士,他們來自於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電視台和北京電視台等專業的電影、電視研究機構和製作團體。

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目的意義

以“止戈為武”為真諦的中國武術是一種高度程式化的動作樣式,武打設計所追求的不是單純的打鬥、單純的視覺奇觀,而是武打與劇情、與人物、與情景的相互交融。所以,中國武術進電影之後,已演變為一種以藝術表演為主、擊打對方為附的武術之舞。觀眾在欣賞一場技藝的動作搏擊時,實際上看到的是一場在銀幕上展開的武舞表演。從這種意義上講,中國武俠動作片的“國際化”正在改變世界電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
在世界電影史上,幾乎所有的電影“行當”都是由外國人創立的:電影的製片、編劇、導演、攝影、美術、作曲,包括服裝、道具,所有這些職業都是根據電影藝術的歷史發展被逐一劃定的。在電影逐步走向商品化、產業化的歷史進程中,隨着電影藝術與技術領域的不斷擴展,表現手段的日益豐富,進入電影行業相關的專業人員也隨之不斷增多。而在這些不斷擴大的演職人員中,有一種職業是中國電影人創作的--這就是動作導演。應當説,這是中國電影人對世界電影業的一個重要貢獻。
隨着電影產業與資本的跨國運作,各個民族的神話寓言、歷史故事、人物傳奇、乃至經典的文化樣式,作為一種電影生產的資源,正在被跨國影業公司所利用、所汲取。使近三十年來中國武俠動作電影的國際化進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隨着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國武俠電影開始在“融資模式”上改變了過去那種單向渠道的投資方式,除了整合海峽兩岸三地的人力和財力之外,也開始採用國際上通性的“融資模式”為中國武俠電影注入更多的資金,以期在未來的電影市場上與好萊塢電影一爭天下。
中國電影的歷史發展證明:武俠電影是一種極具市場競爭力的類型影片,武俠電影無論在香港、台灣、還是內地都是能成為支撐整個電影產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們希望藉以此片紀念為中國武俠電影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備忘梳理他們的成就,為中國武俠電影發展起到記錄和推進的作用!

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分集名稱

《武俠電影人物誌50》情深義重 元奎
《武俠電影人物誌49》電影夢想家 陳德森
《武俠電影人物誌48》功夫之王 李連杰
《武俠電影人物誌47》武舞神魂 胡金銓
《武俠電影人物誌46》奇情大俠楚原
《武俠電影人物誌45》武俠巨匠 張徹
《武俠電影人物誌44》江湖信步 李惠民
《武俠電影人物誌43》俠義風雲 李仁港
《武俠電影人物誌42》無間行者 葉偉信
《武俠電影人物誌41》俠之榮光 於榮光
《武俠電影人物誌40》走進微觀動作世界 江道海
《武俠電影人物誌39》武俠元老 唐佳
《武俠電影人物誌38》武俠導師 何夢華
《武俠電影人物誌37》大器晚成 元華
《武俠電影人物誌36》武俠隱者 元彬
《武俠電影人物誌35》永遠的中國龍 成龍
《武俠電影人物誌34》最佳武指 元彪
《武俠電影人物誌33》浪漫英雄 吳宇森
《武俠電影人物誌32》中國最佳動作設計第一人洪金寶 [2] 
《武俠電影人物誌31》悟道存真 孫沙
《武俠電影人物誌30》電影怪俠 何平
《武俠電影人物誌29》儒俠 陳嘉上
《武俠電影人物誌28》俠武情長 劉家榮
《武俠電影人物誌27》忠義行者 熊欣欣
《武俠電影人物誌26》非攻兼愛 張之亮
《武俠電影人物誌25》馬上英俠 麥麗絲
《武俠電影人物誌24》義厚情長 劉家輝
《武俠電影人物誌23》義出洪拳 劉家良
《武俠電影人物誌22》電影追夢人 陳凱歌
《武俠電影人物誌21》武俠泰斗 吳思遠
《武俠電影人物誌20》武俠前輩 李文化
《武俠電影人物誌19》全能武者 徐小明
《武俠電影人物誌18》武舞俠風 唐季禮
《武俠電影人物誌17》標新立異 張子恩
《武俠電影人物誌16》文武並舉 陳木勝
《武俠電影人物誌15》武俠前鋒 張華勳
《武俠電影人物誌14》功夫影帝 李小龍
《武俠電影人物誌13》動作大師 袁和平
《武俠電影人物誌12》武學人生 趙長軍
《武俠電影人物誌11》劉偉強
《武俠電影人物誌10》領悟俠義 丁善璽
《武俠電影人物誌9》浪漫情懷 馮小剛
《武俠電影人物誌8》詩意武者 程小東
《武俠電影人物誌7》江湖怪才 徐克
《武俠電影人物誌6》劍俠 於承惠
《武俠電影人物誌5》俠骨仁心 王晶
《武俠電影人物誌4》動作哲學 董瑋
《武俠電影人物誌3》動作傳奇 趙箭
《武俠電影人物誌2》禪武合一 張鑫炎
《武俠電影人物誌1》武舞神話

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分集劇情

    第1集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1)武舞神話 (2008)

    《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是國內第一部系統記錄武俠電影人物的電視紀錄片,共50集。本片以“口述歷史”的方式展現了半個世紀以來,中國武俠電影的發展歷程和演變軌跡。數不盡的武俠電影經典,道不盡的武俠影人滄桑。專題片由央視電影頻道歷經四年傾情打造,將武俠電影創作歷程中,對中國武俠電影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主創訪談、片場真實記錄和電影影像資料相結合,真實再現昔日武俠電影創作的客觀風貌。中國武俠電影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在回顧與追憶中得以淋漓盡致地呈現。

    4


    第2集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2)禪武合一--張鑫炎 (2008)

    張鑫炎,香港名導演,拍攝大量武俠片。1934年生,以電影《少林寺》為內地觀眾所熟知。2004年邀徐克出山聯合把梁羽生武俠小説《七劍下天山》第一次搬上熒屏,宣佈該劇是他的收山之作。

    5


    第3集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3)動作傳奇--趙箭 (2008)

    趙箭在徐克導演的影片《黃飛鴻》中飾演過惡貫滿盈的趙天霸,後來他憑藉着一身精湛武術技藝,相繼擔任了電視連續劇《水滸》、《燕子李三》、《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等影片的動作導演,與文戲導演于敏並稱張紀中的左膀... 更多>

    6


    第4集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4)動作哲學--董瑋

    董瑋,香港著名電影動作導演。曾擔任《特務迷城》、《天地英雄》、《畫皮》、《無極》、《墨攻》等影片的動作導演。從影理念:動作配合電影故事發生,“為什麼”比“怎麼”重要。7


    第5集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5)俠骨仁心--王晶

    王晶原名王日祥,在他30年的從影生涯中,參與制作的電影有300多部,其中獨立執導的將近100部。他説:我是個屬於片場的人,我每一部影片都有武俠的成分。8


    第6集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6)劍俠--於承惠

    於承惠,中國傑出武術家,因在《少林寺》中飾演反派“王仁則”而進入影視界。尤以劍術為最精,出演過許多電影、電視劇,是以“武魂”為宗旨的德高望重的武學長者。因他最著名的電影為香港安子介投資,故也為香港影壇泰斗。

    9


    第7集 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7)江湖怪才--徐克

    徐克,香港電影的領軍人物。1979年導演《家變》,1983年引進特技知道科幻武俠片《新蜀山劍俠》。1984年創立電影工作室,導演《打工皇帝》、《刀馬旦》並監製《英雄本色》、《倩女幽魂》。開創槍戰英雄片和高特技神怪武俠片...

    10


    第8集

    程小東本名程冬兒,原籍安徽壽縣,1953年生於香港,著名導演、武術指導、編劇,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動作導演。早年因執導《倩女幽魂》《笑傲江湖》等成為華語影壇炙手可熱的武俠片導演,與著名導演徐克共同開創了香港武俠...

    11


    第9集

    馮小剛,1958年生於北京,早年和鄭曉龍一起在劇組裏摸爬滾打,做美工,與王朔一起舞文弄墨,寫劇本。後來自己當導演,拍攝內地賀歲劇。他説:我首先不是帶着一個,電影應該是什麼樣一個的東西這樣一個框框來拍電影,他們認為有難度的這...

    12


    第10集

    丁善璽,男,中國台灣電影導演、編劇。曾在香港的邵氏、萬聲、嘉禾,台灣的統一、第一、中央等電影公司任編劇、導演等職務。 丁善璽是編寫劇本出身,早期一直從事編劇工作。他的志願是當導演,編劇只是他踏入電影界的起跳板。丁善璽自稱最感激的是李翰祥李導演,他説是李導演帶入行的,但卻並沒有留在台灣跟李導演一起打江山同創國聯公司,反而偷渡到香港,成為香港邵氏公司的編劇。 丁善璽原籍江蘇,生於山東青島,畢業於台藝大的前身,編劇起家,執導演筒後以拍當時的《愛國電影》聞名,曾以《英烈千秋》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以《八百壯士》獲得亞太影展最佳作品及金馬獎最具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辛亥雙十》更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但1993年拍完金素梅和庹宗華演的《降邪神劍》後,丁善璽未再拍片,生前原本想執導電影《岳飛》但未能實現心願。 獲得48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13


    第11集

    1960年出生於香港。第一部參與的電影是劉家良的《十八般武藝》。擅於拍攝漫畫改編以及大量運用電腦特技的影片。代表作品有“古惑仔”系列,《中華英雄》、《無間道》三部曲、《頭文字D》等,是香港電影導演的中堅力量。14


    第12集

    趙長軍,1978年-1987年,10次榮獲國際國內武術比賽“個人全能冠軍”。從1980年參與電影《神秘的大佛》武術指導起,他先後擔任《武當》、《新方世玉》、《一刀傾城》等武俠影視劇的主角和武術指導,成為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