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歌劇

鎖定
中國歌劇(Chinese opera),是中國宋元以來形成的戲曲,多達300多種。
中文名
中國歌劇
外文名
Chinese opera
數    量
戲曲多達300多種
性    質
具有歌劇性質

中國歌劇歌劇簡介

歌劇(opera)是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劇(劇本與表演)、文學(詩歌)、舞蹈(民間舞與芭蕾)、舞台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歎調宣敍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有時也用説白和朗誦)。早在古希臘的戲劇中,就有合唱隊的伴唱,有些朗誦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現;中世紀以宗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宗教觀點的神蹟劇等亦香火繚繞,持續不斷。但真正稱得上“音樂的戲劇”的近代西洋歌劇,卻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隨着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文化的世俗化而應運產生的。
中國歌劇 中國歌劇

中國歌劇新歌劇簡況

中國近現代出現的新的戲曲音樂被稱為“新歌劇”,是為了區別於傳統戲曲。他既不同於傳統戲劇,又有別與西洋歌劇。

中國歌劇三個階段

探索階段:(1919—1944)的新歌劇,或受“五四”新文化的影響,或是為了適應反對帝國主義的愛國鬥爭的需要。前者,如:黎錦暉的兒童歌劇《麻雀與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畫家》等,在倡導科學、民主精神上,在藝術形式通俗化、民族化上,都做出了有益貢獻。後者,如:聶耳的《揚子江暴風雨》、向隅的《農村曲》、冼星海的《軍民大生產吧》等,都在反映羣眾革命鬥爭的內容上、在借鑑西洋歌劇的經驗上、在藝術形式民族化的問題上作出了寶貴的嘗試。
奠基階段:(1944—1955)是以延安文藝座談會之後的新秧歌運動為起點的。那時,一大批秧歌劇如:《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為新歌劇的創作開闢了正確的道路。此後,《白毛女》、《劉胡蘭》、《赤葉河》又獲成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進一步探索新歌劇的創作經驗。《小二黑結婚》、《王貴與李香香》、《草原之歌》等相繼問世。
深入探索階段:(1956—)是遵循“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方針,進一步大膽探索新歌劇的創作經驗的。這批新歌劇大致有三個創作道路。一、緊靠戲曲的創作道路,如:《紅珊瑚》、《紅霞》;二、基本上堅持《白毛女》的創作道路,如:《洪湖赤衞隊》、《江姐》;三、音樂語言及風格都建立在民間音樂的基礎上,在音樂形式創作手法上又借鑑西洋歌劇經驗的創作道路,如:《阿依古麗》等。
十年動亂,新歌劇停止了創作。1976年之後,新歌劇又有了新的突破,如“《傷逝》、《芳草心》《第一百個新娘》等。
二十世紀中國歌劇創作的拓荒者是黎錦暉,他創作了兒童歌舞劇麻雀與小孩》《小小畫家》等共12部,在當時的中國曾產生了巨大影響,併為中國歌劇創作開了先河。1934年聶耳和田漢推出《揚子江暴風雨》,這種“話劇加唱”的做法後來也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歌劇結構形式。從三十年代中期起,上海、重慶一些專業作曲家在創造民族歌劇方面作了不同方式的探索,出現了《西施》(陳歌辛,1935)、《桃花源》(陳田鶴,1939)、《上海之歌》(張昊,1939)、《大地之歌》(錢仁康,1940)、《沙漠之歌》(王洛賓,1942)等作品,其中大多借鑑西洋大歌劇的創作經驗,力圖解決音樂戲劇化問題。在這些作品中,成就較高、影響最大者,當推黃源洛的《秋子》。在延安也出現了《農村曲》(向隅等作曲)和《軍民進行曲》(星海作曲)這兩部作品。不久,在延安秧歌運動基礎上產生的秧歌劇《兄妹開荒》(安波作曲)、《夫妻識字》(馬可作曲)這種載歌載舞、新穎活潑的廣場歌舞劇形式,改變了中國歌劇藝術的發展方向並且直接孕育着大型歌劇《白毛女》(馬可等作曲)的誕生。《白毛女》在中國歌劇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標誌着中國歌劇終於尋找到了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鮮明的美學品格。繼《白毛女》之後,又出現了《劉胡蘭》(羅宗賢等作曲)《赤葉河》(梁寒光作曲)等優秀劇目。後來歌劇史家把從《兄妹開荒》到《白毛女》《劉胡蘭》《赤葉河》等優秀劇作在短時期內連續出現稱為“第一次歌劇高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十七年中,中國歌劇創作在創作思維上形成幾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繼承戲曲傳統,代表性劇目有《小二黑結婚》(馬可等作曲)、《紅霞》(張鋭作曲)、《紅珊瑚》(王錫仁胡士平作曲)、《竇娥冤》(陳紫等作曲);一種是以民間歌舞劇、小調劇或黎氏兒童歌舞劇作為參照系,創作新型歌舞劇,其代表作為《劉三姐》;一種是以話劇加唱作為自己的結構模式,其代表作為“文革”後出現的《星光啊星光》(傅庚辰、扈邑作曲);一種以傳統的借鑑西洋大歌劇為參照系,代表作有《王貴與李香香》(梁寒光作曲)、《草原之歌》(羅宗賢作曲)、《望夫雲》(鄭律成作曲)、《阿依古麗》(石夫、烏斯滿江作曲);最後一種是以《白毛女》創作經驗為參照系,在觀念和手法堅持以內容需要為一切藝術構思的出發點,既不受制於、也不拒絕任何一種手法,只要內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劇手法、板腔手法或話劇加唱手法。這種創作模式有兩部歌劇傑作——《洪湖赤衞隊》(張敬安、歐陽謙叔作曲)、《江姐》(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足可證明其卓有建樹。

中國歌劇趨勢發展

到了新時期,由於歌劇生存環境的變化和藝術觀念、歌劇趣味的發展,歌劇創作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的趨勢:
一種是雅化趨勢,即沿着嚴肅大歌劇的方向繼續深入開掘,把歌劇綜合美感在更高審美層次達到整合均衡作為主要的藝術探索目標。這種探索的早期成果是《護花神》(黃安倫曲)、《傷逝》(施光南曲),隨後是《原野》(金湘曲)、《仰天長嘯》(蕭白曲)、《阿里郎》(崔三明等曲)、《歸去來》(徐佔海曲),到了九十年代之後,又有《馬可孛羅》(王世光曲)、《安重根》(劉振球曲)、《楚霸王》(金湘曲)、《孫武》(崔新曲)、《張騫》、《蒼原》(徐佔海等曲)、《鷹》(劉錫金曲)、《阿美姑娘》(石夫曲)等作品。就其思想性、藝術性和歌劇綜合美的高層次營雜邙論,《原野》、《蒼原》、《張騫》可視為新時期嚴肅大歌劇創作的高峯。
另一種是俗化趨勢,即把美國百老匯音樂劇作為參照系,探索在中國發展我們自己的通俗音樂劇的途徑。這方面最早的成果是八十年代初的《我們現代的年輕人》(劉振球曲)、《風流年華》(商易曲)和《友誼與愛情的傳説》(徐克曲),此後這類探索貫穿於整個八九十年代,公演過的新劇目不下百部,但鮮有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