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

鎖定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China Society of Plant Protection)是由全國植物保護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相關單位自願結成,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於1962年6月成立。
據2019年1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有個人會員2萬餘名和單位會員158個;下設20個分支機構,並與全中國31個省(市、區)植物保護學會建立了業務聯繫和指導關係;學會主辦期刊有《植物保護學報》(雙月刊)和《植物保護》(雙月刊),協辦期刊有《中國生物防治學報》、《植物檢疫》和《生物安全學報》。 [1-2] 
中文名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
外文名
China Society of Plant Protection
簡    稱
CSPP
創辦時間
1962年6月
學校特色
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
主管部門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現任領導
理事長:陳萬權
秘書長:鄭傳臨
地    址
北京海淀區圓明園西路2號
登記管理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社會信用代碼
51100000500004622E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歷史沿革

1962年7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成立大會在哈爾濱召開,選舉出第一屆理事會。
1978年7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在太原成立第二屆理事會。
1981年10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在青島成立第三屆理事會。
1985年4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在蘇州成立第四屆理事會。
1989年10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在安徽屯溪成立第五屆理事會。
1993年10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在濟南成立第六屆理事會。
1997年11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在鄭州成立第七屆理事會。
2001年9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在成都成立第八屆理事會。 [3] 
2016年11月,學會成立了中國植物保護學會黨委和中國植物保護學會辦公室黨支部。
2017年11月,學會黨委和學會辦公室黨支部與學會理事會同步換屆。 [1] 
2022年7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法人由陳萬權變更為周雪平。 [12]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組織體系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機構設置

最高權力機構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或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制訂並修改會費標準;
(五)決定終止事宜;
(六)決定學會章程規定的其他重大事宜。
執行機構
理事會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學會開展日常工作,對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選舉和罷免常務理事;
(三)籌備召開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除名;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七)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領導學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制定學會內部管理規章制度;
(十)審議學會年度工作和財務報告;
(十一)履行學會章程規定的其他重大事項。
分支機構
據2019年1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官網顯示,學會下設20個分支機構,並與全中國31個省(市、區)植物保護學會建立了業務聯繫和指導關係。 [4]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專業委員會
病蟲測報專業委員會
生物安全專業委員會
植保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
植保機械與施藥技術專業委員會
植物抗病蟲專業委員會
植物化感作用專業委員會
生物防治專業委員會
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
鼠害防治專業委員會
青年工作委員會
園藝病蟲害防治專業委員會
植保產品推廣工作委員會
農藥學分會
生物入侵分會
雜草學分會
葡萄病蟲害防治專業委員會
植物檢疫學分會
熱帶作物病蟲害防治專業委員會
植保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
農藥殘留與環境安全專業委員會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組織會員

據2019年1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有個人會員2萬餘名和單位會員158個。 [1] 
會員分類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的會員分為:個人會員、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又分普通會員、高級會員和外籍會員。
入會條件
承認學會章程,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為學會會員。
(一)普通會員:
1、具有中級或相當於中級以上技術職務或職稱;
2、高等院校畢業,在植物保護或植物保護有關的科研、教學、生產、推廣和管理等部門,從事植物保護或植物保護有關的工作,並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者;
3、非高等院校畢業,但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科技工作者。
(二)高級會員:
1、具有正高級技術職稱(或相當職稱)的科技工作者;
2、有較高社會影響和學術水平,在植物保護領域取得較好的科技成果或工作業績。
(三)外籍會員:在學術上有較高成就的國外植物保護科學家或與植物保護相關的專家學者。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植物保護科技工作者參照外籍會員管理。
(四)單位會員:與學會專業有關,具有一定數量科技人員,願意參加學會有關活動,支持學會工作的科研、教學、推廣、生產等企、事業單位,以及依法成立的有關學術社會團體。
入會的程序:
普通會員入會,須由本人向學會秘書處、學會委託的所在省、市、自治區會員單位或學會分支機構申請,由理事會授權學會秘書處批准,即為學會會員,發給會員證書。
高級會員、外籍會員和單位會員須直接向學會秘書處申請,經學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批准。外藉和港、澳、台會員須報主管單位備案。會員證由學會秘書處統一制發。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普通會員
1、學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2、參加學會的活動;
3、獲得學會服務的優先權;
4、對學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5、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二)高級會員
除享有上述權利外,還享有以下權利:
1.優先被學會推薦,參加國際學術組織、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2.優先參加學會組織的重大學術活動,應邀作學術報告;
3.優先舉薦參加國際有關組織開展的獎勵活動;
4.優先參加學會組織的調研、考察、論證、評審、鑑定、諮詢和培訓等工作。
(三)外籍會員和港、澳、台會員:
1、優惠或免費得到學會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和有關資料;
2、可應邀參加學會在中國國內主辦的中國國內或國際性學術會議。
(四)單位會員:
除享有普通會員的權利外,還享有以下權利:
1、優先和優惠參加學會的有關活動;
2、優先和優惠取得學會的有關學術資料;
3、優先獲得學會的技術、信息諮詢服務;
4、優先承接學會業務範圍內的項目。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學會章程,執行學會的決議;
(二)維護學會合法權益;
(三)完成學會交辦的工作;
(四)按規定交納會費;
(五)向學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六)高級會員除履行上述義務外,還應積極參與國家有關植物保護工作發展戰略重大決策的論證、諮詢任務,負責地提出意見和建議;
(七)單位會員除履行上述義務外,還應積極支持和資助該團體開展有關的學術和科普活動。
(八)外籍會員應積極支持學會工作,協助開展國際學術活動,推薦專家、學者來華講學等。
退會説明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學會,並交回會員證。會員如果無正當理由一年不交納會費或不參加學會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學會章程的行為,經學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業務資產

業務範圍:
(一)組織開展植物保護領域的學術交流、科技合作和科技考察等活動,促進學科發展,推動自主創新;
(二)對國家有關植物保護方面的重大科學技術政策法規和技術措施,重要研究計劃以及在植保科研、教學、和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等,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發揮技術諮詢作用;
(三)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開展植物保護科技成果鑑定。按照規定經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國家科技部批准(國科獎社證字第0169號)設立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技術獎,評選、表彰優秀植物保護科技成果;
(四)接受委託承擔項目評估、成果評價、人才評價、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標準制(修)訂等工作;
(五)開展植物保護科學知識的宣傳普及,積極傳播先進植物保護科學技術;
(六)組織出版植物保護學術期刊、科學技術書刊、科普讀物和聲像製品;
(七)積極開展民間國際植物保護科技學術交流活動,加強同其他國家和地區有關學術團體和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八)開展植物保護科技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
(九)依照有關規定推薦人才,開展表彰獎勵活動;
(十)向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植物保護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和要求,依法維護會員與植物保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十一)承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交辦的工作任務。
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準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建設成就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活動交流

學會成立初期,1962和1963年就向中央提交了“關於當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緊急建議”和“關於加強對小麥條鏽病研究和防治的意見”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和批示。
據2019年1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官網顯示,自1993年起,學會牽頭與中國林學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國水產學會等全國學會每年組織專家開展農、林、牧、漁生物災害調查研究和學術研討,編寫調研報告,由中國科協報送國務院,為防禦生物災害提供決策諮詢。 [1] 
學術年會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創建了以學術年會為龍頭、專題學術研討會為基礎、國際和海峽兩岸學術交流活動為補充的學術交流活動體系。 [1] 
2018年10月,由中國植物保護學會主辦的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暨植保科技獎頒獎大會在西安召開,年會圍繞大會主題“綠色植保與鄉村振興”,設置了農業害蟲與綠色防控、植物病害與綠色防控、生物防治技術與應用、農藥減量增效、農田草害與綠色防控和農田鼠害與綠色防控等6個分會場,134位專家學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做了口頭報告,共評選出18個青年優秀學術報告獎。 [5]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 2018年學術年會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 2018年學術年會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報刊資源

出版著作
據2019年1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官網顯示,學會已先後組織專家撰寫植物保護學科發展報告,編著的2007-2008、2010-2011、2012-2013和2016-2017等四卷植物保護學學科發展報告正式出版發行。報告總結了植物保護學科在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發、關鍵防禦技術等方面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果、新觀點、新方法和新技術,並通過國際比對分析,找出差距,展望植保學科或研究技術今後的發展趨勢,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促進學科資源開放共享,引導植保科技事業發展。學會還組織編寫了“作物衞士”、“學科發展藍皮書”和20多本論文集。2015年由學會與支撐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聯合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經全國植物保護領域200多個單位700餘名專家的努力,編著出版了《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第三版》,該書於2018年1月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
截至2018年已編著23部“病蟲害防治綠皮書”(2005年改為“預防與控制生物災害諮詢報告”)。 [1] 
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5張)
據2019年1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官網顯示,學會主辦期刊有《植物保護學報》(雙月刊)和《植物保護》(雙月刊),協辦期刊有《中國生物防治學報》、《植物檢疫》和《生物安全學報》。 [1] 
《植物保護學報》主要報道農作物病害、蟲害、草害、鼠害、農藥等方面未曾發表過的偏重應用或與應用聯繫較緊密的研究論文、文獻綜述及研究簡報等。該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技術文摘CABI、美國農業文獻索引AGRICOLA、國際農業文獻索引AGRIS、英國動物學記錄ZR、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等收錄。 [6] 
《植物保護》創刊於1963年,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已被《CAB(英國)》、《Agrindex(FAO)》、美國《化學文摘》、《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生物學文摘》、《中國農業文摘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等數據庫和科技文摘期刊庫收錄。該刊主要刊登有關植物病理、農林業昆蟲、雜草及鼠害等農作物有害生物、植物檢疫、農藥等植物保護學科各領域原始研究性論文和具有創新性、實用性技術成果文章,優先發表創新性突出的文章。 [7]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與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共同主辦的國家級學術性期刊,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500種科技類期刊之一。刊登內容涉及農、林、水產、衞生和環境科學等領域中的有害生物,如昆蟲、病毒、細菌、真菌、線蟲、雜草等的生物防治技術及其機理研究。 [8] 
《植物檢疫》創刊於1979年,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設生物入侵與防控、技術與方法、綜述與專論、研究論、疫情動態與截獲、疫情調查與監管、應用研究、國際檢疫、危險性病蟲害與生物入侵、轉基因與物種資源、特約稿、物種資源專欄、國外檢疫與處理等欄目。 [9] 
《生物安全學報》是由中國植物保護學會與福建省昆蟲學會共同主辦的中英文學術雜誌,開闢學術聚焦、科技論壇、政策通訊、科技書評等欄目,該刊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字化期刊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網)、超星“域出版”等全文收錄。 [10]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榮譽表彰

據2019年1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官網顯示,學會先後獲中國科協“全國先進學會”、“國際學術交流先進獎”、“學術交流先進獎”、“病蟲害防治學術活動優秀組織獎”、“中國科協第三屆優秀建議一等獎”、“中國科協優秀調研報告特等獎”、 “會員活動日優秀組織獎”、 “《中國科協年鑑》優秀組織單位”、“中國科協新春聯誼會節目組織獎”、“科普工作優秀學會”、“中國科協科普工作優秀單位”等多種獎勵和榮譽。 [1]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人才培養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獎項設置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於2007年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設立了“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技術獎”,下設科學研究類、技術推廣類和科普類獎,每兩年評選一次。
據2019年1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官網顯示,學會還先後設了3大類8個獎項:學術技術成就類包括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終身成就獎、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植物保護學會青年科技獎、優秀論文或優秀報告獎4個獎項;服務貢獻類獎包括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先進省級學會和分支機構、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優秀學會工作者2個獎項;科學普及類獎包括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科普工作先進個人2個獎項。 [1] 
2018年度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技獎頒獎大會 2018年度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技獎頒獎大會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普活動

據2019年1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官網顯示,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和各分支機構積極每年主辦或聯合舉辦植保領域的不同形式的病蟲草鼠害防控技術專業技術培訓班和現場示範,編輯病蟲害防控科普圖書,科普掛圖等。 [1]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文化傳統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形象標識

學會會徽 學會會徽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會徽內圓上半部分為綠色十字、下半部分為植物幼芽、中間1962寓意學會成立年份,外圓上半部分為學會中文名、下半部分為學會英文名。 [1]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精神文化

  • 學會宗旨
以中國特色社會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團結和組織廣大植物保護科技工作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為科技工 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族科學素質服務、為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促進植物保護科學技術的繁榮與發展,促進植物保護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植物保護科技人才的成長和素質提高,促進植物保護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結合,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做出貢獻。
  • 學會精神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堅持民主辦會的原則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倡實事求是、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倡導“奉獻、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 [2]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社團領導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現任領導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領導
名譽理事長
成卓敏、吳孔明
名譽副理事長
萬方浩、馬祁、馬萬傑、朱有勇、張青文、陳生鬥
理事長
副理事長
劉學、沈傑、宋寶安、張友軍、陳劍平、陳洪俊、周雪平、柏連陽、康樂、康振生、魏啓文
秘書長
鄭傳臨
副秘書長
文麗萍(常務)、王福祥、劉文德、陸宴輝、陳乃中、彩萬志
參考資料來源 [11]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第十三屆理事會 [13] 
(以姓氏筆畫為序排列)
名譽理事長:陳萬權
名譽副理事長:陳洪俊、康樂
榮譽理事:文麗萍、王鳳樂、王建強、王福祥、王錫鋒、李敏權、張 立、張 帆、張志勇、張知彬、楊普雲、鄭永權、易克賢、周志強、姜玉英
理事長:陳劍平
副理事長:戈峯、劉 學、何霞紅、沈傑、宋寶安、張友軍、周雪平、柏連陽、康振生、魏啓文
秘書長:鄭傳臨
副秘書長:王甦、劉濤、劉文德、閆碩、陸宴輝、林榮華、燕飛
常務理事:馬平、王進軍、王進忠、王忠躍、王凱學、王樹昌、王憲輝、王桂榮、王鵬、戈峯、方繼朝、葉恭銀、劉萬才、劉萬學、劉文德、劉學、劉建、李雲河、李興紅、李啓雲、李建洪、李香菊、吳波明、何霞紅、沈傑、宋寶安、張友軍、張禮生、陸宴輝、陳學新、陳劍平、周益林、周雪平、鄭傳臨、封洪強、趙文生、趙清、相寧、柏連陽、袁會珠、郭永旺、彩萬志、康振生、魯傳濤、曾娟、黎勝紅、魏啓文、魏輝
理事:丁俊傑、於毅、馬平、馬瑞燕、王文峯、王立昌、王蘭、王進軍、王進忠、王忠躍、王凱學、王建軍、王樹昌、王憲輝、王桂榮、王琳、王森山、王甦、王鵬、戈峯、方果、方繼朝、石旺鵬、盧代華、盧彩鴿、葉恭銀、田志慧、吉訓聰、呂要斌、劉萬才、劉萬學、劉鳳權、劉文德、劉懷、劉國坤、劉佰明、劉學、劉建、劉勇(四川)、劉勇(湖南)、祁志軍、許永玉、孫化田、孫曉玲、李廣闊、李雲河、李興紅、李好海、李志強、李啓雲、李其利、李建洪、李春傑、李香菊、李俊凱、李洪傑、楊立軍、楊光富、楊志輝、楊茂發、楊明進、肖治術、時春喜、吳青君、吳波明、吳學宏、邱寶利、何永福、何自福、何霞紅、沈傑、沈瑞清、宋寶安、張友軍、張正光、張付鬥、張禮生、張永江、張宏軍、張忠民、 張金林、張勇、張猛、張新瑞、張德詠、陸宴輝、陳華保、陳學新、陳劍平、陳捷、範國成、林正平、旺姆、羅嶸、周益林、周雪平、鄭傳臨、郎志宏、孟威、封洪強、趙文生、趙君、趙思峯、趙曉軍、趙清、胡兆農、相寧、柏連陽、姚強、袁會珠、徐利敏、徐學農、欒軍波、高月波、高同春、高潔、郭永旺、郭慶港、郭青雲、郭致傑、黃水金、黃國華、黃晞、黃瑞榮、曹立冬、瞿汝強、崔新儀、彩萬志、康振生、彭震、董豐收、董鵬程、玉臣、傅楊、傅強、魯傳濤、曾娟、路興波、褚棟、譚輝華、繆衞國、樊東、黎勝紅、滕險峯、潘月敏、魏有海、魏啓文、魏輝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歷任領導

屆次
職務
姓名
第一屆
名譽理事長
理事長
秘書長
第二屆
理事長
俞大紱
秘書長
裘維蕃
第三屆
名譽理事長
俞大紱
理事長
沈其益
秘書長
齊兆生
第四屆
名譽理事長
沈其益
理事長
黃可訓
秘書長
包建中
第五屆
名譽理事長
沈其益
理事長
黃可訓
秘書長
賈佩華
第六屆
名譽理事長
理事長
周大榮
秘書長
賈佩華
第七屆
名譽理事長
沈其益
理事長
周大榮
秘書長
倪漢祥
第八屆
名譽理事長
沈其益、黃可訓、周大榮
理事長
成卓敏
秘書長
倪漢祥
第九屆
名譽理事長
沈其益、黃可訓、周大榮
理事長
成卓敏
秘書長
陳萬權
第十屆
名譽理事長
黃可訓、成卓敏
理事長
吳孔明
名譽秘書長
倪漢祥
秘書長
陳萬權
第十一屆
名譽理事長
黃可訓、成卓敏、吳孔明
理事長
陳萬權
名譽秘書長
倪漢祥
秘書長
王振營
參考資料來源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