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東北亞國際技術經濟合作促進會

鎖定
中國東北亞國際技術經濟合作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是90年代初,根據東北亞形勢發展,由中央有關部委卸職和現職領導及、晉、蒙、遼、吉、黑、魯、豫等十省市自治區領導共同發起申報,經國務院批准,於1993年10月25日以原國家科委為業務主管單位在民政部註冊成立的國家一級社會團體。1994年6月本會於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成立大會。促進會是由熱心於研究,促進和從事東北亞地區國際交流與合作組織和人士組成的全國性民間社團組織。王光英,布赫等國家領導人和一些現職,卸職的部級幹部以及有關駐華使館的官員出席了會議。布赫原副委員長任本會名譽會長。
中文名
中國東北亞國際技術經濟合作促進會
簡    稱
促進會

中國東北亞國際技術經濟合作促進會宗旨

聯繫海內外社會各界,增進東北亞地區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瞭解,促進我國與其他東北亞國家民間的經濟、技術、文化交流、合作,商貿發展和友好往來,推動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發展,推動我國環渤海周邊地區、東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邊境口岸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促進會成立以來嚴格執行宗旨要求,持續不斷地積極開展活動。

中國東北亞國際技術經濟合作促進會機構發展

1995年11月,促進會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與津、冀、晉、蒙、遼、吉、黑、魯、豫等九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聯辦了大型國際會議-----“21世紀的東北亞區域發展與合作95北京國際會議”。有關十省市自治區政府領導率團與會;國外有眾多經濟界,政界和學術界的著名人士參會。歐盟13個國家派了參會代表。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從而在東北亞地區產生了較大影響。(東北亞地區包括中、俄、美、日、韓、朝、蒙等七個國家,該地區有世界主要的經濟大國和軍事大國,是一個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次大陸區域)

中國東北亞國際技術經濟合作促進會主要任務

1.就東北亞地區技術經濟合作進行調查研究,並向有關機構提出建議;
2.提供經貿、文化、科技合作信息,介紹合作伙伴,論證合作項目,組織招商引資,對外投資,提供諮詢服務;
3.同東北亞內外的國際組織建立聯繫網絡,安排國內外代表團的訪問、考察和交流;
4.參加、組織或聯合舉辦東北亞論壇,經貿洽談,展示展覽和文藝演出等;
5.出版刊物及有關書籍、資料;
6.開展人才交流與培訓;
7.建立東北亞發展基金會。 [1] 

中國東北亞國際技術經濟合作促進會組織機構

會長 楊凌隆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副主任
執行會長 何虎林 全國政協委員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原副書記
副會長 李殿仁 全國政協委員、國防大學原副政委、中將
任玉嶺 國務院參事、九、十屆全國政協常委
楊正泉 國務院新聞辦原副主任、
姜永濤 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
駐會副會長 馬長征
秘書長苟君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