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

鎖定
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由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聯合會體壇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是中國賽事體系最完備、參與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廣泛的新能源汽車賽事之一。
2019年10月14日,2019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環洞庭湖站南縣至常德賽段賽事在南縣南洲廣場正式起航,環洞庭湖賽事組委會與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合作推出環洞庭湖區域的“候鳥守護計劃”,全體參賽車手都成為了“候鳥守護”的代言人 [1] 
2023年5月12日,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在瀏陽市體育中心激情開賽,來自全國各地的120位車手和60台新能源汽車報名參賽。 [9] 
中文名
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
賽事類型
汽車拉力賽
主辦機構
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聯合會、體壇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舉辦時間
每年一屆

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賽事歷史

2017年9月12日,從2016年起連續五年在湖南舉辦的環洞庭湖國際新能源汽車拉力賽,正式升級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成為“國”字號賽事 [1] 
2019年8月18日,2019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河北遵化賽段比賽落幕,來自全國6個省區市的120名選手參與了角逐。遵化賽段是2019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京津冀站中的河北賽段,共有60輛純電動、插電混合動力賽車參賽,包括國內外11個品牌的20多款車型。 [2] 
2020年12月2日,2020海南國際新能源汽車拉力賽暨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總決賽從海口五源河體育場發車。本次比賽歷時5天,含競賽路段和行駛路段總行程840餘公里,起終點均設在海口。 [3] 
2023年5月11日至14日,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賽事第一回合在湖南省瀏陽市和岳陽市南湖新區舉行。 [7] 
2023年5月12日,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在瀏陽市體育中心開賽。 [8] 
2023年7月31日消息,來自全國的120名車手,60台新能源汽車,歷經3個比賽日的競逐,2023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昨晚在郴州結束。 [11] 

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賽事賽程

賽事每年一屆,設京津冀和環洞庭湖兩站。京津冀站於9月15日-17日在北京周邊舉行,環洞庭湖站於10月10日-16日在湖南省環洞庭湖經濟生態區(長沙、岳陽、常德、益陽、益陽南縣)舉行。
兩站賽事全程共680公里,設有加速賽、障礙賽、定速賽三項,參賽車輛分為純電力和插電混合電力。 [4] 

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賽事賽段

海南站
賽事共設四個賽段,比賽路線為順時針方向。第一賽段由海口發車前往文昌,賽程116.7公里,文昌至瓊海轉場87.9公里;第二賽段瓊海至萬寧,賽程120.1公里,萬寧至三亞轉場85.7公里;第三賽段由三亞海棠灣發車,途經保亭、五指山後抵達瓊中,賽程203.15公里,瓊中至儋州轉場94.1公里;第四賽段由儋州出發途經臨高、澄邁到達終點海口,賽程132.6公里。 [3] 

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比賽成績

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2017年

京津冀站
2017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京津冀站比賽9月18日在京落幕。倪曉峯(車手)和車建波(領航員)包攬了純電組加速賽和障礙賽的雙料冠軍;純電組定速拉力賽的冠軍車手為田小童和高呈昀;混動組中,德劍鋒和鮑松包攬了加速賽和定速拉力賽的冠軍;於佳輝和劉威則拿下了混動組障礙賽的第一名。 [5] 

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2019年

河北遵化賽段
北京車手孫中雲、領航曾豔(女)駕駛拓速樂5YJXCCE4 P100b以6.87秒的成績獲得純電SUV組第一;北京車手許牧、領航趙蓓(女)駕駛modeIS以6.71秒的成績獲得純電轎車組第一;山東車手房俊虎、領航德劍鋒駕駛比亞迪·宋proDM以7.34秒獲得插電混合組第一;天津車手李一帆駕駛比亞迪·秦proEV以39.07秒奪得繞樁障礙賽冠軍。 [2] 
環洞庭湖站
10月12日電,2019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環洞庭湖站發車。賽事從長沙發車,依次途經岳陽、南縣、常德,最 終在益陽收官,全程583公里,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20位車手、60台新能源汽車參賽。
定速拉力賽純電組前三名分別是德國車手威斯/尼森、中國車手鹿丙龍/浦凱、盧寧軍/李美君;混合動力組前三名分別是李嘉怡/孟敏潁、毛佳/唐思佳、田小童/高鐵虎。 [6] 

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2023年

岳陽南湖段
2023年5月14日,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岳陽南湖段正式開賽,最終,59號車手潘時雨、潘文規駕駛比亞迪漢DM拿下賽段第一名,8號車手楊德強、周海龍駕駛蔚來ES8和58號車手彭代,張波駕駛比亞迪唐DM分列二、三位。本賽段車隊獎前三名的車隊分別是新能源湘軍車隊、大湘蔚車隊、朝陽輪胎車隊。 [10] 

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賽事意義

作為中國的環保賽事品牌,在引領體育賽事與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同時,大力傳播環保健康的社會理念,呼籲更多人關注環境保護問題,引領綠色時尚的消費理念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